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南征刘表结果如何最大的收获是得到此人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0 20:27:51

曹操南征刘表结果如何最大的收获是得到此人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纵观汉末三国时代,曹操无疑是一代雄主。自陈留起兵以来,曹操集团的势力与日俱增。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随后以席卷之势,用七年左右的时间迅速占据了冀州、青州、并州和幽州,从而奠定了曹魏集团基本统一北方的态势。

在此情况下,曹操便把进攻的焦点放在了“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刘表集团。于是乎,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便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刘表听闻曹操南下后,忧惧过度又加之年事已高,于曹操到达荆州之前便病逝,史称”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

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任荆州牧,很快便举州投降。至此,曹操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荆州之地。然而,对于曹操而言,他南征刘表的最大收获并不是得到了荆州,而是收降了此人。

那么,这位在曹操心中比荆州分量还要重的人物究竟是谁呢?他的身上又有哪些特质吸引着曹操呢?且听本文细细道来:

根据《傅子》的记载:“荆州平,太祖与荀彧书曰:"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这段记载中的蒯异度,便是指襄阳人蒯越,蒯越字异度。蒯越是蒯通的后代,而蒯通此人,则是当年劝说韩信脱离刘邦自立而成天下三分的智士。

故而,在曹操心中,此次南征刘表之行,最大的收获便是收降了蒯越,而不是得到了荆州。而事实上,蒯越此人,恰恰与荆州局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单骑入主荆州,而后正是由于得到了以蒯越为首的荆襄大族的支持,才能在短短数年之内平定荆州,成为一方颇具实力的雄主。而在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时,蒯越便曾劝说刘表归附曹操,但刘表没有听从。

刘表死后不久,蒯越便联合韩嵩、傅巽等荆州重臣一起劝说刘琮投降曹操,从而加速了刘琮举州投降曹操的进程。

因此,蒯越对荆州局势的演进,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颇为重要的作用。又加之蒯越“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其身上所蕴含的独特魅力,更是令曹操大为欣喜。故而,曹操才会以收降蒯越作为自己南征刘表最大的收获。

综上所述,曹操南征刘表,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得到荆州,而是收降了蒯越此人。

急急急!!!!求三国梗概!!!哪位好人帮帮忙啊!!!

第六十回
益州牧刘璋派使节张松前去结连曹操,但张松却反被曹操赶出许都。张松感激刘备之恩,临走之前将西川四十一州地理图本献给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一同入川。
第六十一回
孙权派周善前往荆州取孙夫人和阿斗往东吴,意在令刘备拿荆州换阿斗。赵云追赶周善的船队,夺回阿斗。曹操加封魏公,受九锡,率军攻打东吴,被孙权击败。孙权送给曹操一封书信,曹操收到信后退兵。
第六十二回
刘备用庞统之计,袭取涪水关,斩杀守将杨怀、高沛。刘璋派张任等四人在雒城前下寨,魏延欲夺黄忠之功,破坏预定的计划,导致战败。黄忠救了魏延,斩杀川将邓贤。
第六十三回
庞统急于攻取雒城,在落凤坡被张任的伏兵射杀。诸葛亮、张飞、赵云兵分两路前往西川。张飞途经巴郡,用奇计生擒巴郡太守严颜,严颜坚决不降,张飞钦佩严颜的志气,以礼相待,提前到达涪水关。
第六十四回
诸葛亮随后也来到涪水关,定下计策生擒川将张任。马超借西羌兵攻打凉州,杀太守韦康,韦康部将杨阜假意投降马超,暗地里应外合攻破马超,马超妻小均被杀。
第六十五回
马超投奔汉中张鲁,张鲁受刘璋之托派马超前去营救刘璋。马超与张飞大战一整天,不分胜负,诸葛亮派人前去贿赂张鲁谋士杨松,杨松向张鲁诬告马超欲谋反,使得马超进退两难,刘备趁机劝降了马超,在马超的辅助下攻取了益州,刘璋投降。
第六十六回
鲁肃定计请关羽渡江赴会,意在索取荆州,关羽单刀赴会,最终使得鲁肃之计毫无效果。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事机败露,伏完全家被杀,伏皇后也被曹操下令处死。
第六十七回
曹操率兵攻打张鲁,收服张鲁大将庞德。杨松收受曹操贿赂,献城投降,张鲁也降了曹操。合淝守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齐心协力,在逍遥津大破孙权进攻的队伍,自此张辽威震东吴。
第六十八回
曹操平汉中之后,率部前来援助张辽,孙权与战不利,陈武、董袭阵亡,孙权不得已向曹操求和。道士左慈来到邺都,施展法术戏弄曹操,曹操大怒,欲处斩左慈,却被左慈的术法吓得一病不起。
第六十九回
平原神卜管辂受曹操的邀请来到许都,预言曹操将会在定军山损一大将。少府耿纪等五人决定在正月十五夜谋杀曹操,但被曹操部将发觉,五人全部被害。
第七十回
刘备进军汉中,张飞与曹将张郃对垒,智取瓦口关三寨,使得曹军损失惨重。黄忠自告奋勇前去迎战张郃,张郃被迫逃往天荡山,黄忠进兵天荡,斩杀守将韩浩、夏侯德。
第七十一回
黄忠在定军山与夏侯渊对峙,斩杀夏侯渊。曹操率军前来报仇,黄忠被围,赵云单枪匹马前去营救,又命营寨中偃旗息鼓,独身一人在寨门外阻挡曹军。
第七十二回
刘备背水一战,大破曹军主力部队,曹操退守斜谷,主簿杨修看透了曹操想要退兵的心思,被曹操斥为惑乱军心,将杨修处斩。刘备乘胜追击,曹操不得已撤回许都。
第七十三回
刘备自封为“汉中王”,与曹操名爵相等,又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为五虎大将。关羽得到刘备指令,进取襄阳,乘胜攻打樊城,樊城守将曹仁坚守不出。
第七十四回
曹操派于禁前去救樊城,使庞德为前部先锋。于禁恐庞德立功,屡次阻挠庞德的追击。于禁在罾口川下寨,被关羽决水淹寨,于禁统领的七军全军覆没,于禁被擒,庞德被斩。
第七十五回
关羽在攻樊城时中了毒箭,神医华佗前来为关羽刮骨疗毒。东吴吕蒙用陆逊之计,使关羽不设防荆州,吕蒙率领军士乘夜占领烽火台,不费一兵一卒,夺得荆州,治中潘浚、公安守将傅士仁投降。
第七十六回
曹操派徐晃前来助战,徐晃用计大破关羽军队。傅士仁招降南郡守将糜芳,南郡也落入东吴之手,关羽被迫退守麦城。廖化前往上庸求援,上庸守将刘封、孟达拒绝发兵。孙权派诸葛瑾劝降关羽,关羽不从。
第七十七回
孙权在麦城小路设伏,关羽、关平被孙权所擒,均被斩首。关羽阴魂被玉泉山老僧普净点化,自此常在玉泉显灵。孙权将关羽首级转送给曹操,曹操将关羽以王侯之礼埋葬。
第七十八回
刘备欲进兵东吴问罪,诸葛亮苦谏方止。曹操命华佗医治自己的头风病,华佗说必须砍开头颅才能去根,曹操大怒,将华佗囚于狱中。不久华佗身亡,曹操病势转重,对众臣吩咐身后之事后,长叹而死。
第七十九回
曹丕继承王位,曹植在极端悲愤的情况下作七步诗痛斥曹丕的不仁。孟达降魏,刘封率部与战不利,逃回成都,却被刘备拿下问斩。
第八十回
曹丕在众臣劝谏之下,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皇帝,国号大魏。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汉。
第八十一回
刘备欲兴兵伐吴,张飞在阆中预备白旗白甲,因为部将范疆、张达没有按期完备而被张飞毒打,二人刺杀张飞,逃往东吴。刘备愤恨讨伐东吴。
第八十二回
孙权派赵咨向曹丕求援,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孙权欲罢兵不战,刘备不允,派关羽、张飞之子关兴、张苞为前部先锋,杀向东吴。
第八十三回
刘备加紧攻打东吴。孙权不将刘备仇人送往蜀军营寨,但刘备定要扫平东吴。阚泽向孙权推荐陆逊为大都督,但陆逊年少,诸将大都不服。
第八十四回
陆逊设计火烧连营,刘备七百里营寨均被烧着,刘备率残兵败将回到白帝城。诸葛亮预先在此地布下石阵,阻拦住陆逊的军队。陆逊担心曹丕乘虚伐吴,引兵返回。
第八十五回
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病重,召诸葛亮等人托付后事。刘备病逝,诸葛亮立年幼的刘禅为帝,暗地调遣兵马,退去兵马,又将心事告诉了后主刘禅。邓芝看透了诸葛亮的心思,诸葛亮就派他出使东吴。
第八十六回
邓芝对孙权陈述蜀、吴两国利害关系,终于使孙权决定断绝与魏国的来往,联合蜀国共同抗魏。曹丕御驾亲征,南下伐吴,吴将徐盛设计大破曹丕,魏将张辽身死。
第八十七回
建宁太守雍闿结连蛮王孟获起兵造反,诸葛亮用反间计各个击破,平定雍闿叛乱。孟获与诸葛亮对抗,诸葛亮设下伏兵,生擒孟获,但孟获并不心服。
第八十八回
孟获倚仗泸水天险,坐守不出,诸葛亮夜渡泸水,孟获帐下洞主对孟获不满,生擒孟获,献给诸葛亮。孟获仍然不服,率兵再度反抗,遣弟孟优前去蜀营中诈降,却被诸葛亮识破,孟获前来接应,又被诸葛亮所擒。
第八十九回
诸葛亮弃寨而走,诱孟获深入,设下伏兵,生擒孟获。诸葛亮再度放走孟获,孟获求援于秃龙洞主朵思大王,朵思倚仗周边险恶的环境,认为蜀军无法进入,但诸葛亮得到孟节的帮助,深入蛮方,孟获被迤西银冶洞洞主杨锋所擒。
第九十回
孟获因三江城失守而向木鹿大王求救,以巨兽击退蜀兵,诸葛亮巧用假兽驱逐蛮方真兽,孟获大败。孟获欲用诈降计骗过诸葛亮,但失败遭擒。孟获欲借乌戈国藤甲军击垮蜀军,但诸葛亮用火攻消灭了藤甲军。孟获对诸葛亮心服口服,终于投降。
第九十一回
诸葛亮回到成都,上《出师表》一道,劝后主刘禅尽心治国。诸葛亮率领众将北伐,令赵云、邓芝为前部先锋。魏主曹丕身亡,曹睿继立,派遣武帝曹操女婿夏侯茂引兵迎战蜀军。
第九十二回
西凉名将韩德带领四子出马迎战蜀军,但五人皆被赵云所杀。诸葛亮用计生擒夏侯茂,命他前去招安安定、天水二郡太守。安定太守崔谅诈降,但被诸葛亮识破,崔谅身死。
第九十三回
诸葛亮派赵云攻打天水城,大将姜维出迎。赵云引军而回,诸葛亮用反间计离间姜维和天水太守马遵之间的关系,姜维因受马遵所攻而降蜀,诸葛亮取了天水。诸葛亮出祁山,魏主曹睿派曹真迎战诸葛亮,军师王朗欲说降诸葛亮,却反被诸葛亮骂死。
第九十四回
曹真欲借羌人之力击破诸葛亮,诸葛亮用计击败羌军,孟达欲归蜀国,决定起兵伐魏,但计划泄露。曹睿重新起用骠骑大将军司马懿,司马懿攻破上庸,孟达战死。
第九十五回
诸葛亮遣马谡镇守要塞街亭,马谡不听王平之言,坚持在山顶下寨,导致蜀军的惨败。诸葛亮在西城用“空城计”使得司马懿产生疑心,下令撤军。
第九十六回
诸葛亮率军退回汉中,下令斩了马谡。吴将周鲂诈降魏国,曹休起兵伐吴,周鲂为了取得曹休的信任,割断头发为誓。曹休进兵石头城,却中了埋伏,大败而归。
第九十七回
赵云病逝后,诸葛亮再上《出师表》,二出祁山,却在陈仓道口受挫。姜维诈降曹真,曹真部将费耀出兵攻击诸葛亮,中了埋伏,费耀身死。
第九十八回
诸葛亮决定退兵。魏延受诸葛亮密计,斩了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吴王孙权称帝,改元黄龙。诸葛亮三出祁山,计破陈仓城,守将郝昭身死。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计取武都、阴平,后主刘禅诏诸葛亮官复原职。诸葛亮欲破司马懿,以退兵为名,大败前来追击的魏军。诸葛亮退回汉中。曹真、司马懿入西蜀,诸葛亮坚守不战。
第一百回
曹真与司马懿打赌,各守一谷等候蜀兵。陈式擅自进兵箕谷,兵马损伤,被处斩。曹真被诸葛亮击败,一病不起,诸葛亮遣人送信往魏营,曹真看后气死。诸葛亮四出祁山,与司马懿斗阵,魏军大败。司马懿遣降将苟安散布流言,刘禅召诸葛亮回。
第一百一回
诸葛亮五出祁山,在卤城附近用奇计使司马懿不敢进犯,因此士兵得以在卤城打麦。李严误了粮草,恐诸葛亮责怪,谎报军情,说东吴入寇。诸葛亮撤军回蜀,张郃前往追击,诸葛亮在木门道设下伏兵,射死张郃。
第一百二回
诸葛亮六出祁山,准备攻击司马懿营寨,但却被司马懿预先发觉,吴班战死。诸葛亮在上方谷制造木牛流马运粮,司马懿决定仿造,但诸葛亮却设计将魏军的木牛流马尽数夺得。
第一百三回
诸葛亮设计将司马懿困在上方谷,放火焚烧,但天降大雨,司马懿得以逃脱。诸葛亮患病,自知时日不多,欲用禳星之法延长寿命,但还差一天就成功的时候,大灯被魏延失足扑灭。
第一百四回
诸葛亮病重,唤姜维、杨仪等人托付后事。刘禅差李福前来问安,李福向诸葛亮询问后继者。诸葛亮病逝,姜维等人用诸葛亮的木像瞒过司马懿,因此蜀兵得以退回。
第一百五回
魏延不满杨仪领兵,起兵造反,杨仪用诸葛亮遗计斩了魏延。曹睿在魏国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拆取故汉所遗承露盘,以求长生不老。
第一百六回
辽东公孙渊起兵造反,司马懿率兵前去平定,斩了公孙渊,辽东平定。曹睿身死,曹芳即位,权臣曹爽设计撤去司马懿兵权,司马懿为消除曹爽的戒心,诈作重病,使曹爽消除了疑心。
第一百七回
司马懿用计除掉了曹爽,曹爽亲族夏侯霸心怀不安,投降蜀国。姜维乘魏国内乱而伐魏,却被郭淮、陈泰用计击败,姜维不得已而退兵,在路上设下连弩,防止追兵。
第一百八回
司马懿病卒,司马师、司马昭掌管魏国大权。吴主孙权亡,孙亮继立,司马昭乘机伐吴,吴将丁奉率领步卒上敌船,一举击败魏国船队。吴国皇族孙峻对太傅诸葛恪不满,设计谋杀诸葛恪,掌握吴国兵权。
第一百九回
姜维二伐中原,斩魏将徐质,将司马昭困在铁笼山上,但救兵来到,司马昭乘机下山。魏兵请羌兵来助,姜维退走,郭淮来追,被姜维射杀。司马师掌握大权,魏主曹芳欲谋杀司马师,但被司马师发觉,废曹芳为齐王,另立曹髦为帝。
第一百十回
魏将毋丘俭、文钦起兵反对司马师的暴政,文钦之子文鸯率兵突入魏营,所向披靡。司马师眼瘤发作,不治身亡。司马昭镇压了毋丘俭叛乱。姜维乘机三伐中原,背水一战,击败魏将王经,但随后因轻入敌境,被魏将邓艾设计击败。
第一百十一回
姜维四伐中原,邓艾设计将姜维困于段谷,蜀将张嶷阵亡,姜维退回蜀地。魏将诸葛诞起兵讨伐司马昭,结连东吴共同进兵,东吴大将军孙綝派兵援救,司马昭起兵前往镇压。
第一百十二回
诸葛诞暴虐无度,部将皆出城而逃。吴将全端、文鸯等人投降司马昭,诸葛诞被杀。姜维乘诸葛诞叛乱,五伐中原,与邓艾父子交锋。邓艾用缓兵之计延捱时日,诸葛诞失败之后,姜维只得退兵。
第一百十三回
吴国大将军孙綝废吴主孙亮为会稽王,另立孙休为帝。老将丁奉联络张布设计杀了孙綝,东吴内乱平息。姜维六伐中原,与邓艾、司马望斗阵,大破魏军,邓艾用党均之谋,派人往成都散布流言,刘禅将姜维召回成都。
第一百十四回
魏主曹髦不满司马昭的大权,率兵讨伐,司马昭部下武士成济杀了曹髦。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姜维假借问罪之名七伐中原,邓艾遣王瓘前去诈降,却被姜维识破,击败魏军,但同时蜀军也因此损失重大,只得退军。
第一百十五回
姜维不听劝阻,八伐中原,导致夏侯霸阵亡。姜维设计在祁山寨围困邓艾。刘禅听宦官黄皓之言,召回姜维,姜维因此对黄皓恨之入骨。姜维为避灾祸,请求前往沓中屯田。司马昭派邓艾、钟会兵分两路,去取西蜀。
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率兵取道汉中,汉中守将蒋舒、王含、蒋斌投降,钟会因此得了汉中。诸葛亮在定军山显圣,告诫钟会入川后不要伤害百姓。姜维往守剑阁,以拒魏兵,声东击西,使得魏将诸葛绪退兵。
第一百十七回
邓艾部将诸葛绪违了军令,钟会下令将诸葛绪押送魏国,自此钟、邓二人不睦。邓艾取道阴平岭,从险峻之地度过,攻取江油、涪城。刘禅遣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守绵竹城,邓艾欲招降不成,乃设计围困蜀军,诸葛瞻自刎而死。
第一百十八回
后主刘禅之子北地王刘谌坚决主战,被刘禅斥退,刘谌自刎而死。刘禅出降邓艾,蜀汉灭亡。姜维为复兴汉室,假意投降钟会,欲借钟会之力消灭邓艾。
第一百十九回
司马昭命卫瓘收监邓艾,钟会欲率部将造反,部将不从,被钟会囚禁。部将胡烈遣子胡渊出告卫瓘,卫瓘引军来收钟会,钟会被射杀,姜维自刎而死。卫瓘又遣田续追斩邓艾。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袭爵,废魏主曹奂,自立为帝,建立晋朝。
第一百二十回
吴主孙休病卒,乌程侯孙皓继立。晋帝司马炎派羊祜前往伐吴,羊祜与吴将陆抗结好,孙皓大怒,罢免陆抗。羊祜病卒,临终前向司马炎推荐杜预。司马炎遣杜预、王浚等人分兵攻击东吴,兵临城下,吴主孙皓出降,吴国灭亡,晋朝统一了天下。

曹刘各分三人,孙权只得一人,刘表手下有七大猛将最终结局如何?

首先我们得知道这7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是魏延,霍峻,黄忠,文聘,蔡瑁,张允以及甘宁,下面我们就依次来说说这七大猛将的结局,魏延投靠刘备之后,可以说发展得一直很好,特别在后三国时代,隐隐有成为蜀国第一大将的势头,但是诸葛亮死后对魏延特别的不放心,于是嘱咐马岱,一旦魏延有谋反的迹象可就地斩杀,最后魏延也死在了马岱的刀下。


霍峻的结局还比较好,也在刘备的阵营里面担任了很大的官,最后死于一场大病。黄忠的结局相对于他们两个来说就显得更加的悲壮,黄忠投靠刘备之后不仅被刘备封为了五虎上将,而且刘备对黄忠特别的尊重,所以在刘备征讨东吴的紧急关头,年纪大的黄忠自高奋勇的跟随刘备去征战,最后也死在了这场战争当中。


再看投靠曹操的三个人,蔡瑁和张允虽说刚开始被曹操给予了很大的官职,但是后来在赤壁战争中,因为蒋干的疑信被曹操就地正法,并且这也是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疑一个原因所在,毕竟唯一两个善于水战的将军被曹操给杀了。反观文聘的结局就很好,不仅官当得大,而且还活到了最后。


最后来说说投靠东吴阵营的甘宁,甘宁可以说是东吴数一数二的大将,并且孙权也非常的信任他,但是最后甘宁为了保护孙权撤退死在了合肥之战中,东吴也就此损失了一员大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6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