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乾隆为何能笃定雍正会选自己作为下一任皇帝就因为一块肉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0 20:23:58

乾隆为何能笃定雍正会选自己作为下一任皇帝就因为一块肉吗

雍正递给乾隆一块肉,乾隆接来吃掉后大喜:皇位是我的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古代历史中,无论中外,宫廷斗争一直都是一个主要部分,在我国清朝时期,由于皇族是来自白山黑水的满洲人,所以他们并没有采取汉地的“嫡长子继承制”,而是使用颇具草原游牧气息的“能者继承制”,也就是谁能力强谁继承皇位,而不是按照嫡庶长幼来决定。

那么哪个皇子能力最强呢?这里面就涉及到诸多斗争,所以清朝皇子斗争,也是历朝历代最烈的,期间发生了不少的故事,而今被拍成了很多电视剧。

今天咱们就来看一个乾隆继位的故事,雍正帝在祭天时递给了乾隆一块肉,乾隆大喜过望,接过来马上就吃掉了,并且从此内心笃定了,下一任皇帝定是自己。

正文

要说乾隆,就不得不说他的爷爷康熙,康熙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皇帝。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这个时候康熙已经68岁了,而乾隆皇帝弘历年刚12岁,康熙皇帝儿孙满堂,光孙子就有97人,乾隆只是这97人里面的一个。

在这一年,弘历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皇祖父,在充满威严的康熙面前,很多小皇孙都手足无措,但弘历却表现得落落大方,这给康熙留下了深刻印象。

悄无声息之间,康熙皇帝就将这个小孙子暗记于心。宴席结束,康熙皇帝便找四子胤禛要来了小弘历的生辰八字。过了几天,康熙皇帝索性就直接将弘历带到自己身边亲自调教。

要知道,康熙孙子一抓一大把,却单单把弘历带在身边调教,要说这事儿发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面的话,也就是爷爷对孙子的喜爱。但是这个事情发生在皇家,那么就格外有一层政治意义了。

一时之间,朝堂的人心里都清楚了,康熙非常喜爱弘历,那么弘历的父亲胤禛十有八九会是下一任皇帝了,喜爱孙子而把皇位传给孙子的父亲,这事儿在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永乐大帝朱棣就是看中了皇孙朱瞻基,所以才把皇位传给朱瞻基父亲朱高炽的,朱高炽在位才9个多月就一命呜呼了,皇位很快就到了朱瞻基手上,朱瞻基很有力的贯彻了朱棣的北方政策,可以说没有让朱棣失望,朱棣这一手算盘打得也真是好。

此时康熙已经68岁了,在清朝这是一个行将就木的年纪,没多久康熙就去世了,他果然将皇位传给了和硕雍亲王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是个工作狂,继位以后一直在疯狂加班,但他还是会挤出时间查看弘历功课做得怎么样,对弘历,也可以说是寄予厚望。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正月十一,雍正皇帝举行登基之后的首次祭天大礼,在祭礼完成时,雍正直接将祭坛上的一块白煮肉递给了弘历,弘历接过来马上就吃掉了。

古代祭祀,特别是这种大型祭祀,仪礼完成以后,祭品都会拿来赏赐给众人吃掉,而不是像很多野史谣传的那样,祭品最后都被扔掉了。相反,在古人眼中,这些东西用来祭祀,沾上了神灵之气,吃掉是有福气的。

所以能够被赐祭品,而且还是祭天这样的大祭礼的祭品,说明皇帝对自己的恩宠是非常大的,也说明自己有天大的福气。祭礼上的白煮肉非常大,而且没放任何作料,腥味很大,按常理是很难下咽的,但是有这么一层“福气”加成,乾隆还是很快就吃掉了,他知道,自己继承皇位大概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白煮肉在当时叫做“胙”,这个字的读音与“阼”相同,阼本来是指大殿之前的台阶,由于“天子即位时践阼升殿”,因此“阼”又有帝位之意。雍正皇帝不拿别的,偏偏拿这块白煮肉给弘历,这态度也是明显到就差没直接说了。

不过乾隆也没有恃宠而骄,之后依然扎扎实实学功课,把雍正安排的各种任务都很用心的完成了,成果也非常不错。十三年后雍正去世,乾隆顺利地继承了皇位。

总结

康熙、雍正、乾隆是清朝风评最好的三位皇帝,他们联手打造了一个长达百年的“康雍乾”盛世,在此期间我国人口呈指数级别增长。

康熙看人也确实挺准,在那么多的皇子皇孙之中,康熙皇帝能够慧眼识人,选中了胤禛与弘历父子。胤禛与弘历父子,也不负厚望,有力的继承与开拓了康熙创下的大好局面。

雍正帝赐给弘历一块白水煮成的肥肉吃,为何弘历面不改色吃完后就被立为太子?

因为雍正觉得如此难以下咽的肉弘历都能够平静地吃下,那么日后继承皇位时也必定是一位拥有超强忍耐力的帝王。在古代这种肉叫胙肉,雍正在看到弘历面不改色地吃下时认为他已经得到了神灵的眷顾,所以就把他立为太子。但是我觉得,雍正应该是在弘历吃肉前就想要立他为太子,让他把胙肉吃下去是对他最后的考验。

一、胙肉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词都比较陌生,其实这个词翻译成现代的意思就是白水煮肉,在祭祀时用来供奉神灵和祖先的肉类。每年皇帝在祭祀之后都会给皇子、大臣们分发胙肉,可别小看这块肉,一般人皇帝还不分给他吃,因为这块肉代表着恩宠和荣耀。但是这块肉在烹制时没有添加任何调料,所以在食用的时候非常难以下咽。

你想,现在人吃肉都会在烹饪的时候添加花椒、姜、盐、鸡精等调料,而胙肉却是实实在在用白水烹饪而成,这样简单粗暴的烹饪手法煮出的食物估计味道也不会好到哪去,而且天子分发的肉,谁敢偷偷弄调料吃,虽然这块肉代表着恩宠但这恩宠确实很难消受。

二、雍正赐胙肉试探弘历

雍正这一生有很多的儿子,在他晚年时期每天都在为继承皇位的人选问题而忧心,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觉得弘历天资不错是继承皇位的好人选,但他总是下不了决心颁布圣旨,所以在犹豫一段时间后决定用胙肉来试探弘历。

这天他把弘历和其他皇子们都请到宫中,命宫女把胙肉分发给他们并在一旁看他们吃胙肉时的神态。其他皇子因为胙肉没有任何味道而迟迟不肯吃下,只有弘历气定神闲地用筷子夹起胙肉,并且面无表情的把肉吃下了去。

雍正看到后心中甚是欣慰,认为弘历有异于常人的忍耐力能够担得起治国的重担,所以便下旨封弘历为太子并在自己退位后即可继承皇位。弘历在拿到诏书时才明白,原来那块胙肉就是雍正用来试探他的,他也在心中暗下决心定不辜负雍正的期望,所以在他继位后便用心治理国家,成为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

雍正赐弘历一块白水煮的肥肉,弘历吃完后,为何就被立为了太子?

在《清高宗实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雍正元年,癸卯,春正月,次辛祈谷礼成,是为世宗登极后初次大祀之典。召上入养心殿,赐食一脔,意巳为他日付托之本。志早先定,仰告昊苍,故俾承福受胙也。

简单点理解就是,在雍正初年的正月,雍正刚刚完成登基大典,就特意召乾隆皇帝到养心殿,赐给他一块生肉吃掉,然后就打定主意将来要把皇位传给乾隆。

这一年,乾隆才刚刚满十岁。 很多人肯定很好奇,为什么乾隆吃个生肉就会被立为皇储呢?

其实,这个吃生肉,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吃一块生肉,它是清朝皇室的传统,正规的说法叫做?承福受胙?。这里的胙指代的就是胙肉,是清朝用来祭祀的肉块。?

这种肉的做法很简单,只需要把生猪肉放在锅里用白水煮烂,里面不放任何调料,而且还是特意挑选的有很多的肥肉的猪肉。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肉是比较难以下咽的,但是清朝从努尔哈赤开始,就一直把它作为传统,意为忆苦思甜。?

等到满清入关后,这种传统虽然被传承下来,但其实已很少人再去坚持,因为这肉实在是太难吃,只是偶尔皇帝会小规模的举办这种活动,让大家来试吃,主要目的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让后人体会到努尔哈赤打江山的艰辛,好让他们不要太过娇气。

当时,雍正帝登基时已经44岁,摆在他眼前一个很紧迫的任务,就是择立可靠的?接班人?。

鉴于康熙?九龙夺嫡?给政局带来的动荡,雍正决定正式废除实施近两千年的太子制度,改而实行?秘密立储?制,并于健在的皇子中进行择选。

虽然,雍正前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除去夭折的,尚在襁褓之中的,真正值得托付大业的,只有三位皇子:即三子弘时(17岁)、四子弘历(10岁)和五子弘昼(9岁)。

本来,按照年龄来说,雍正最应该考虑的是弘时,但可惜年少放纵、行事不谨,雍正非常不喜欢他,以至于后来雍正直接他过继给政敌允禩(八阿哥)做儿子,并将轰出紫禁城,撤去黄带,从宗室玉牒除名。也正因为此,雍正在立皇储时,直接就将弘时排除在外。

对于五子弘昼,他的表现一直比较平淡,所以雍正也没有过多考虑他。唯有四子弘历,据说是少年老成、天纵英才,不仅深受康熙帝喜爱,还帮助雍正在夺嫡之争中胜出,实在是最好不过的接班人选。

不过,雍正在把乾隆列为皇储人选之后,还决定要考察他是否拥有当皇帝的潜质。于是,雍正就把曾经的祖训搬出来,在他自己完成登基大典之后,特意将乾隆召到养心殿,赏给他一块胙肉。

当时乾隆才刚刚十岁左右,正是娇生惯养和非常挑食的年龄,按理说拿着这样一块没有味道的肥肉,是个人恐怕都难以下咽。但是,乾隆在看到这块吃肉后,二话没说直接咽了下去。

乾隆的这个举动让雍正非常满意,于是他正式确定传位弘历的想法,并事后亲自写下传位诏书,藏在了养心殿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等到自己百年之后,就由弘历来继承皇位。

雍正帝赐给弘历一块白水煮成的肥肉吃,后者吃完后被立为太子?

乾隆皇帝可以说是清朝最幸运的皇帝了,他的继位可以说是很顺利,很平稳的,完全没有经历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场面。据说,在弘历被立为皇太子之前,雍正皇帝曾经用一块白开水煮的肥肉来考验弘历。结果弘历顺利通过了考验,于是雍正皇帝秘密把弘历立为皇太子。

?

实际上,弘历被立为太子是理所当然的事。雍正皇帝一共有十个儿子,但是真正长大成人的只有四位,其他几位都在年幼的时候夭折了。而在长到成人的这四个儿子当中,弘历的个人条件是最优越的。史料记载,弘历沉稳有度,很有领导风范。另一方面,弘历也是康熙皇帝最喜欢的孙子,这无疑也为弘历继承皇位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筹码。可以雍正皇帝当时首选的皇位继承人就是弘历了。

那么雍正皇帝既然认定了弘历作为皇位继承人,那么为什么又要拿一块白开水煮的肥肉来考验弘历呢?

实际上,这种用白开水煮的肥肉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叫做胙肉。胙肉可不是一般的肉,他是清朝时期祭拜神灵时供奉的肉,具有特殊的意义。雍正皇帝当时派弘历去祭拜神灵祭祀祖先,用意再明白不过了,他就是想告诉外界,弘历将来是要继承祖先大业的,也就是继承皇位。弘历也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他当然知道雍正皇帝这么做的用意。所以弘历在祭拜祖先的时候很认真,很用心,雍正皇帝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丝毫没有违背。

雍正皇帝拿一块白开水煮的肥肉来考验弘历,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

我们都知道以白开水煮的肥肉,味道肯定很差,常人都难以下咽。而弘历是皇子,从小在宫里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雍正皇帝想知道弘历是否能吃苦,所以就拿一块难以下咽的肥肉来考验弘历。弘历也没有让雍正皇帝失望,他不仅把整块肥肉都吃下去了,而且还表示很多老百姓连这种难以下咽的肥肉都吃不上。听了弘历的话,雍正皇帝感到很满意很欣慰,他觉得弘历将来会是一位能吃苦耐劳,体恤百姓的好皇帝,于是就把弘历秘密立为皇太子。

雍正皇帝以密立方式将弘历立为皇太子是有原因的。清朝康熙晚年发生了九子夺嫡,手足相残的悲剧。雍正皇帝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于是决定采取秘密立储的方式。秘密立储可以避免皇太子成为其他皇子攻击的目标,因为在公开宣布太子人选之前众位皇子也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太子。这种秘密立储的方式在雍正皇帝之后也得到了沿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6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