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银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钱是人们万万离不开的东西。而要追究起钱的来源,就要谈到上古时代。在我国尧舜禹时期,曾经就有用做将贝壳作为钱财,将它作为了市场流通的一个衡量标准。这和黄金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
而财字正好是一个贝字旁,正是因为当时创造字的时候将被可作为了钱财。古人云,钱乃身外之物。但是讲句实在的,如果没有钱,那是万万不能的。没有钱,你就没有食物以及其他的生活来源。而财富和钱财的出现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
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来了。古代的钱财和现在的钱财哪个价值更加高一点呢?其实如果在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两个时代的生产力以及社会根本不一样。你所拥有的财产购买力当然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去大概的做一个比较以及策划。
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一些古装剧中有客人去饭店吃饭的时候通常会付一两银子。那么一两银子的价值又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您一定想不到,在古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已经达到了现在的高水准。所以说那些古装剧中所拍摄的有可能是虚构的。
当然,每个朝代的一两银子所能购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以明朝来说,一两银子相当于如今的600多元。而在唐朝时期,则购买力更加的夸张。一两银子更是达到将近两千元,那么十两银子的话就是1万多块钱。这可是相当于一个大学生一年的生活费。而电视剧中吃一顿饭一两银子,意思就是大概要达到1000多块钱。这个消费水平已经相当于现在很高了。
当然,我们只是以明朝和唐朝为例。如果要是换算到其他的朝代,可能所折算的人民币将会更加的多。这也是取决于当时朝代繁荣程度所决定的。所以说有很多的人想穿越到古代,认为古代的消费,生产力等都很低。但其实放在古代你也不会太好过的。
银两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用了,改用纸币代替,但是影视剧里经常会出现银两,古代这都是货真价实的银子,那么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
银两是每个朝代的经济能力的象征,换算都不一样,受货币流通影响,一两银子的购买力都不一样,我们挑几个典型的换算。在唐代,物质丰富,国家富裕,一两银子可以买200石粮食,约120斤左右,按照现在的购买力换算,唐代的一两银子可值4720元。宋代由于货币形式增多,货币稍有贬值,但是货币市场太乱,无法换算。到了明朝,一两银子可以买2石大米,相当于现在的755元。清朝由于外来资本进入,干扰了原有的经济市场,一两银子大概值200元。所以电视剧里随随便便的一两银子可是相当值钱的,百姓都是以铜钱为主。
货币价值深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从一两银子的换算中就可以发现当时的经济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战乱年代,货币贬值愈发严重,钱不值钱,典型例子便是民国年代的纸币一天骤降,还有建国初期人民不接受人民币,只想拥有实实在在的物品。
如今为了保护黄金白银的储存量,已经不再用真金白银作为货币流通了,全球都使用纸币代替,虽然受经济影响人民币现在的汇率不平稳,但是国家会做好调控,稳定住货币市场,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
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看看下面这个推导: 1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3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 白面(斤)九文 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4 结论,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5 验证,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参考资料:http://219.223.108.19:1200/show.aspx?id=126&;cid=59 2 古代有好多朝代的。各个朝代银子的价值也不一样。 以北宋来说吧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 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 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的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呷艘铝? ,厨料, 薪炭诸物,增给 ,公用钱,给券 ,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渥无与伦比。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招安当官。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1500元人民币就有点太黑心了,也许是因为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天价的吧
在古代一两银子还是十分值钱的,而且不同时代银子价值也不同,我们经常可以在那种古代赌场看到一个人,将一个元宝放在桌上时,全场的人都亮起了眼睛,说明在那个时候一两银子还是十分值钱的,就拿唐朝来说,当时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200石粮食,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当于4000多块钱,毕竟唐朝那个时候还是十分繁荣的,而之后在清朝的话,一两银子也可以买到188公斤大米,按照如今的价钱也相当于600多块钱。
虽然随着朝廷的更替,货币也逐渐贬值,但是在那个时候,农民的生活也并不富裕,一两银子孩子对他们来说十分值钱的,许多农民不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且还要上交税,而且他们一个月收入可能大概也就在500文左右,就那种养家畜的也才三个月,也才两三两银子,可以见得出一两银子,在当时就相当于现在的万把块钱。
在大唐盛世的时候人民安居乐业,人民还算富足,之后随着朝代的没落,加上连绵不断的战争,人民苛捐杂税越来越重,这时候钱就更加值钱了,一个元宝可以满足一个家庭很多日常用品,你想想当时,许多老百姓都是用铜币买东西,一般来说吃的就是两个铜币,一两银子相当于1000文。
反正就在当时那个穷苦的年代,除非地主阶级,农民几乎就很少能看见元宝,都是小农经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日常啥也不用买就能维持自己的吃喝,但是现在来说,100块钱对于现在就不算钱了,你就出去吃个饭,也差不多就这个价钱,要是想玩点什么就更不可能了,钱这个东西升值还是要看市场经济状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6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