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韩擒虎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0 19:54:28

韩擒虎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每当一提起韩擒虎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韩擒虎,原名擒豹,字子通,是隋朝的开国将领,是隋朝赫赫有名的大将,为隋朝的建立和开疆扩土尽了很大的力。

韩擒虎的父亲韩雄曾为北周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其父亲以勇武出名,所以韩擒虎从小就耳濡目染父亲的威严,十分佩服自己的父亲。

少年时期的韩擒虎气度宽容、慷慨大方,韩擒虎出生于将门,从小喜武成性,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功。而且还爱好读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意,韩擒虎容仪魁伟,有胆略,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周太祖宇文泰看见他后认为他很独特,就让他与太子们一起游玩。后来,因为立了军功,授官职为都督,新安太守,慢慢地提升到仪同三司,世袭新义郡公。

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后,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暗中怀有吞并江南的志向,杨坚认为韩擒虎此人文武双全,在前朝的时候也蛮有名气,在经高颎引荐后,担任庐州总管。韩擒虎领旨赴任之后,立即着手扩充水军,训练部队,建造船只,派出间谍,收集陈朝情报,收买江南人心,在驻守庐州期间,韩擒虎的名声传遍了江南各地,甚至在陈朝的军队中,许多士兵都对韩擒虎怀有敬仰之情。

此后隋朝各路大军突破陈朝长江防线后,陆续攻至建康,对陈朝都城形成包围之势,陈朝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当将士们听说隋军的将领是韩擒虎后,个个都感到害怕,降的降,逃的逃。韩擒虎抓住这个机会,一路顺利的攻入了陈朝的皇宫,韩擒虎命士卒搜遍宫廷不见陈后主,后经降卒告密,在一口枯井中活捉吓得发抖的后主陈叔宝,陈后主的被捉宣告着南朝的灭亡,至此,隋朝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平定江南之后,隋朝皇帝杨坚封韩擒虎为凉州行军总管,负责金城的防务,当时的金城在现如今的兰州,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复杂,突厥人占大多数,所以突厥人是当时凉州主要的敌人。

在隋经略南方和过江灭陈期间,突厥族的武装势力逐渐发展起来。经过长期的积累,突厥的首领又试图向南进兵。为了摸清隋朝的实力,突厥派遣使者出使大隋。老谋深算的杨坚自是猜到了突厥的意图,杨坚不愿再兴兵动武,所以打算用英勇的猛将威慑突厥人。

当年突厥使者上朝拜见杨坚时,杨坚让韩擒虎就坐于大堂之上,杨坚故意问突厥使者:“你知道陈朝吗?”突厥使者回说知道,隋文帝杨坚又指着韩擒虎说:“这就是那个活捉了陈国君主的人。”然后又对他说:“就是这个人出任凉州行军总管。”突厥使者闻言,纷纷转头看向韩擒虎,只见韩擒虎正襟危坐、威风凛凛,使突厥使者面露敬畏的表情,感到惶恐不安,突厥使者回去报告情况之后,突厥首领果然打消了南犯的企图。

后来,韩擒虎因战功赫赫,为隋朝政治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受到隋文帝的礼遇,隋文帝为他加官进爵,又将他征调到了京城,赏赐十分厚重。

公元592年,韩擒虎因病去世,享年55岁。韩擒虎常年征战,作战期间生活条件艰苦,有些病痛也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因而就落下了病根,韩擒虎因年老,无法抵抗病痛的折磨,终究去世了。

韩擒虎是怎么死的,我们已经有了答案,韩擒虎作为隋朝一代名将,战功显赫,生前为人敬仰,死后人们对他也是颇为敬畏,所以在他死后,坊间流传着他成为了“阎罗王”的说法,其实是这么一回事。

据传,在韩擒虎临终前,他的邻居曾看到他的门前忽然来了很盛大的仪仗队,其隆重的程度不亚于皇帝出巡,邻居对此感到很奇怪,就问其中的一人,这是怎么回事,此人回答说是来迎接他们的大王,说完这句话,所有人突然就不见了。

还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据说有一个人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却突然起了床,恍恍惚惚地来到了韩擒虎的府邸中,求见韩擒虎。等到他见到韩擒虎后,立马端端正正的跪在地上恭敬地说着“拜见大王”,侍从听后觉得他莫名其妙,就问他说什么大王,此人立马说道当然是阎罗王啊!侍从一听吓了一大跳,正要派人将他拉下去,却听韩擒虎大笑道:“我活着的时候,可以位居高位,功成名就,死了能够成为阎罗王,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在晚唐时期,还将韩擒虎成为阎罗王的传说写成了小说,对这整个过程描述地更加惟妙惟肖。这也让我们对这段传说十分感兴趣,才让这段传说广为流传,这其实是后世小说家为了让自己的故事更加生动形象而编制的故事。

因平陈一战而闻名的韩擒虎为何会被称为“舌战“将军?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杜牧的一首《台城曲》为后世铭记。究竟是这首诗让我们知道了韩擒虎,还是因为韩擒虎我们才注意了这首诗,现在已经说不清楚。我们所能说的,只是韩擒虎这个人物的传奇故事。

韩擒虎出身将门世家,以具有胆略雄威见称。他可以流传至后世的经典战役并不多,然而就是平陈一战,让他的名字得以记录在历史的功名柱上。大隋朝结束三百年的分裂,中国获得了大一统,这一仗起了点睛的作用。

他究竟叫什么?

韩擒虎,光听名字就很有气势,历史记载他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虽说是夸奖的话,但是可以想象他绝对不是帅哥,长相没准还比较吓人,与他的名字很匹配。

还有书上记载他原名叫韩擒豹,不论擒什么,这名字倒是起得很直白很实在,可以想象他的老爸老妈对他期望很大,同时也体现出韩家崇尚武力的传统,没有什么文化功底。但是这个名字非常符合他的人生经历,因为他曾经抓住过皇帝。抓皇帝这个活儿在历史上可不是小事情,比抓老虎、豹子威风多了。

不管是擒虎还是擒豹,他肯定不叫韩擒,虽说只去掉了一个字,这名字就显得有内涵多了。但是《隋书?韩擒虎》列传中第一句就称其为韩擒,那他到底叫什么呢?

原来唐朝时期,唐高宗李渊的爷爷名字里有个虎字,所以对唐代百姓的名字来说,虎是非常忌讳的一个字。《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在唐朝就被改为武劳关。就连老虎都不能叫老虎,要叫大虫,这一称呼一直延续到宋代。而《隋书》的主持编纂者恰好又是唐太宗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对于这类的忌讳更是在意,所以才将韩擒虎的名字去掉了尾巴。由此可以得知《隋书》把他的名字写成韩擒而省略掉虎字,其实是情有可原的。从这一点就可见封建时期等级制度之严格,实在是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这种忌讳同时还让我们认识到一件事:连皇帝祖先的名字都这么忌讳,所以韩擒虎后来能生擒陈后主,确实是件大事,这件事情的重大程度是我们今天很多人无法想象的。韩擒虎能位列隋朝开国四大将军之一,也正是因此一战的缘故。

出于要避讳虎的原因,唐代留下的史书中有的地方还有称韩擒虎为韩擒豹的,这大约是因为虎豹连称之故,在我们看来,古人的忌讳之类的规矩真的很无聊,没有一点意义。韩擒虎本人肯定不会把父母给自己取的名字这样改来改去,他如果还在世,肯定要气得七窍生烟了。

北周的舌战将军

韩擒虎的父亲是北周的大将军韩雄,曾经做过洛、虞等八州的刺史,声望很高。所以韩擒虎是正儿八经的将门虎子,而且他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除了以胆略著称以外,韩擒虎还喜欢读书,比他老爸强得多。他认为武将如果没有一点经史的学问做基础,很难成大器,所以他熟读经史百家,但主要是大概了解就行,不拘泥于章句之间,这是《隋书》中的记载。从这一点看,他颇得诸葛亮的读书要旨,但是放在今天来看,他可算不得好学生。

学好文武艺,卖于帝王家,由于有个好的家庭背景,接触皇族并不是难事。再加上韩擒虎打仗能以一敌百,讲理又头头是道,用兵亦出神入化,所以当时的北周文帝宇文泰见了他很是赞赏,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将领之才,还下令让皇子们多和他来往,以便学习和交流带兵之法。从某种程度上讲,宇文泰这么做其实也不能排除拉拢人才的嫌疑,老爸是大将军,德高望重;儿子勇猛有加、前途无量,这样的人才岂能浪费?

不管宇文泰出于何种心思,总之由于他的器重,韩擒虎这一代将才才有了施展才干的地方。有了皇帝老儿做靠山,韩擒虎的官运挡都挡不住,打过几次仗之后,很快他就官至都督、刺史了。父亲去世后,韩擒虎又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还被朝廷授予新义郡公的封号。

受尽礼遇的韩擒虎也为北周出了不少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率领北周的军队多次挫败了陈、北齐对江北的进攻,在各国中的名声越来越大。

最令韩擒虎得意的一仗当属金墉城(又称金庸城)一战。当时北周的邻国北齐,国土面积小,土地不多,兵力又不强,而且北齐皇帝不勤于治理国家,荒淫无度,国内政治极其腐败。北周武帝宇文邕看准了这一点,于是亲自披挂上阵,名义上解救北齐万民于水火,其实扩张地盘去了。皇帝都出动了,这一仗规模肯定不能小,而且结局也肯定不能失败。但是大军进攻到金镛城的时候,被北齐大将独孤永业挡住了。

说起来金镛城的守城将领独孤永业也不是善茬,他是北齐老牌名将,计谋多端,用兵神出鬼没,很难对付。看到周兵围城了,勇谋兼备的他号召军民联合起来共同守城。发动群众作战向来都是很厉害的一招,北周军队因此强攻了很多次都攻不下,不仅伤亡惨重,持久的攻城战还消耗了大量的粮草。供给上一旦困难了,军心就开始不稳。宇文邕焦急万分,决不能战败而退啊!不然皇帝的老脸往哪里搁。就在这前有铜墙铁壁,后有敌人援兵的形势下,韩擒虎出场了,他请求单枪匹马入城将敌人说降。

今天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打仗时仅凭一个人的几句话,敌人就能罢战,古人也太好骗了。那时候人单纯啊,战乱久了,自然首先要权衡一下形势是否对自己有利,能活下去当然最好了。也就是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一点,才有了韩擒虎这样单纯的勇士。

韩擒虎一人一骑进入齐营,在刀枪架在脖子上的气氛中,他也威风依旧,豪气逼人。直接挑明齐王的昏庸和腐败,点明形势,齐国迟早灭亡,而北周在宇文邕的治理下日渐强盛,金镛城迟早会被周军攻下。在这种形势下,明智的选择只能是罢兵息战、弃暗投明,这样还可以少使生灵涂炭,也能保住各位将领的官爵。

经过韩擒虎的一番颇符合情理、又很符合形势的劝说,独孤永业终于决定献城投降,架在韩擒虎脖子上的刀也撤了下来。韩擒虎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兵不血刃就拿下了一座城池,得到了数万军队激战却得不到的战绩,足见其胆识和口才都胜人一筹。

如果说打仗不仅靠勇气,还靠运气,那么《台城曲》中的韩擒虎绝对是一个运气很好的福将。

公元581年,北周丞相杨坚从静帝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江山,改立了隋朝。韩擒虎并没有像历史上称颂的忠臣那样,誓死反抗杨坚的吃里爬外,也许他也认清了北周灭亡是大势所趋,所以很平静地继续在杨坚手底下效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后来隋炀帝接连杀掉几位开国功臣,而只有韩擒虎能得以善终——他懂得在政治的漩涡中只有保持低调,才能安稳地生存下去。

隋文帝杨坚是个很有野心的皇帝,统一中国是他长久的心愿,自从登上皇位,杨坚就着手谋划对南陈的战争。韩擒虎自隋建立之后就被命令去做庐州(今安徽合肥)总管,而庐州正是南陈与隋国接壤的地方,所以有人因此得出隋文帝很器重韩擒虎的结论。事实上南陈从梁朝手中接过帝旗的时候,已经注定了这个朝代的先天发育不良,很难相信南陈会主动进攻隋朝。而且作为前朝大将,韩擒虎的地位是很尴尬的,杨坚怎会把他放在身边呢?如果历史只是这样平淡地走下去,韩擒虎的结局大概不是被罢官就是被杀吧,但是老天太偏爱他了。

韩擒虎赴任庐州总管之后,并没有思考这些事情,而是立即着手扩充水军,训练部队,建造船只,同时还偷偷派出间谍,收集南陈的情报,收买江南人心。驻守庐州好几年,韩擒虎勇猛而又直肠子实心眼的名声传遍了长江两岸,大家都很喜欢这位平易近人的将军,甚至南陈的将士中,很多人都不把韩擒虎当成敌人。

隋朝第一大将韩擒虎,死后为何成为阎王爷吗?

我国古代实际上没有阎王爷的概念,直到佛教传入中原后,阎王爷才作为掌管阴曹地府的统治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关于阎王爷,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包拯和寇准去世时成为了阎王爷,不过他们二人毕竟是民间传说,而韩擒虎则不同,他成为阎王爷是有官方正史有记载的。

韩擒虎本名韩擒豹,年少时便粗狂豪迈有胆识,13岁时更是生擒一只猛虎,因此他父亲韩雄给他改名为韩擒虎。从此之后韩擒虎的威名便传开了,人们都认为他天生神勇。由于韩雄是北周大将军的缘故,韩擒虎自幼得到了北周太祖宇文泰的赏识,经常和宇文泰的儿子们在一起玩耍。成年后的韩擒虎屡立军功,在杨坚为丞相时做到了合州刺史。

公元581年,杨坚篡夺北周大权建立了隋王朝。开国之后,杨坚准备南下灭陈,继而统一天下。此时杨坚认为韩擒虎文韬武略,而且威名远播,所以授予韩擒虎为庐州总管,负责平定南陈。隋朝大军南下之时,韩擒虎为先锋,当夜仅仅率领500士兵渡江攻下采石,之后仅用半天的时间攻下姑苏,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攻取新林。

南陈的将士们听说过韩擒虎的威名,而且又见他势如破竹,所以纷纷投降,根本没有过多的抵抗。南陈平定之后后,隋文帝论功行赏,升任韩擒虎为上柱国,赏赐了大量财宝。

天下一统之后,隋朝国力逐渐增强,有一次突厥使者来朝见隋文帝。隋文帝见到突厥使者后问:?你知道江南有一个陈国天子吗??使者回答说:?当然知道。?隋文帝让人把使者带到韩擒虎面前说:?你眼前的这位就是生擒南陈天子的人。?使者抬眼观看,韩擒虎怒目而视,身材魁梧而又威风凛凛,吓得不寒而栗,之后始终不敢抬头看他。

晚年的韩擒虎得了重病,所以一直在家养病。这时很多人见到韩擒虎的府门口经常会有盛大的队仪仗队经过,而且他们所用的礼仪和器具都是王爵以上的人才能享用的东西。

他邻居的母亲见到之后,很好奇的去问了一下仪仗队的人是来做什么的?其中有人回答:?我来迎王。?说完话之后整支队伍便消失不见了。后来有一个患有重病的人,将死之时突然然发疯,跑到韩擒虎家门口大喊:?我要见大王。?

韩擒虎家的门卫不清楚情况,便问这个人见什么大王?这个人回答阎罗王。韩擒虎的子侄们听后,心想这个人就是存心找茬,准备捉住他好好修理他一顿。这时韩擒虎制止了子侄,并说;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

经过这两件事之后,关于韩擒虎是阎罗王的传闻越来越多。最终,韩擒虎死后也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阎罗王,直到唐初李世民命令魏征等人编撰《隋书》之时,魏征等人可能认为这个传闻的影响力过大,所以打破传统,将其编入了正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5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