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钱桂仁,李秀成部下大将,为何曾四次策划降清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0 18:39:42

钱桂仁,李秀成部下大将,为何曾四次策划降清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钱桂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钱桂仁,安徽桐城人,与太平军头号叛将程学启是老乡。1853年6月,胡以晃、赖汉英率兵西征长江中游,攻取安庆,经略皖南腹地。此时,钱桂仁与兄长钱百春前来投靠西征太平军,后隶属李秀成麾下。不久,钱百春叛变投降,担任守备(排长)。

兄长投降清朝,钱桂仁则继续留在太平天国效力。1861年初,李秀成率军东征苏常,建立苏南根据地,钱桂仁则担任常熟守将,配合侯裕田守城。不久,侯裕田调回太平,钱桂仁担任守城主将,开始了投降事宜。

钱桂仁策划投降,原因众多,导火线则是科举考试。镇守常熟时,钱桂仁以“四书五经”命题,违背洪秀全旨意,触犯拜上帝教教义,遭到斥责,非常不满。

1861年11月,李秀成率军攻打杭州,抽调苏州、太仓、无锡、常熟、昆山等地军队增援前线。钱桂仁认为时机成熟,于是策划第一次投降。钱桂仁找来常熟大地主徐少蘧,让他去联络江苏巡抚薛焕,表示愿意归降朝廷,协助官军剿灭“贼寇”。

为表示投降诚意,钱桂仁暗中联系苏州、太仓、昆山等地动摇分子,“约苏州、太仓、昆山各城,联为一气,同时献地投诚,如有意见不协者,众共诛之。”可惜,钱桂仁失算了。

李秀成得知后方基地不稳定,将杭州军务交给堂弟李世贤主持,本人则星夜兼程,赶回苏州大本营,坐镇指挥。李秀成一回来,苏州、太仓、昆山等地“动摇分子”不敢轻举妄动,钱桂仁投降一事无果而终。

1862年10月,忠王李秀成亲率13王爷20万大军从苏州返回天京,参加雨花台之战,钱桂仁又策划第二次叛变,并与郜永宽等联手。钱桂仁还是让徐少蘧出马,去联络江苏巡抚李鸿章,谋划献上常熟、苏州。此时,淮军接头人是程学启,也就是他老乡。

钱桂仁、李鸿章、程学启三位老乡“协作”,苏南基地再次遇到危险。雨花台之战后,李秀成本想执行“进北攻南”作战方案,却因苏南大本营告急,不得不返回处理。12月底,李秀成回到苏州,逮捕李文炳、徐少蘧,当众斩杀。

此时,骆国忠叛变投降,献上常熟,钱桂仁乘机“甩锅”,躲过一劫。李秀成也知道钱桂仁心怀二心,但考虑到他手中兵马众多(3万左右),也不好动手,故而不发作。

1863年12月,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文等诛杀慕王谭绍光,献上苏州投降。结果,李鸿章背信弃义,宴会上处死“苏州八叛将”,还屠杀城内放下武器的太平军4万余人,此为苏州杀降事件,受到舆论指责。

八大叛降死后,李秀成上奏天王,册封钱桂仁为比王,给他加官进爵。但是,钱桂仁并未感恩戴德,而是继续策划第三次投降。当然,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因为他遇上了对手。

受封比王后,李秀成让他去协助镇守杭州、余杭,配合陈炳文、汪海洋。此时,钱桂仁暗中联络杭州、余杭等“动摇分子”,谋划献城给左宗棠。谁知,汪海洋是个狠角色,有投降倾向者,全部被处死,悬挂首级于城上。如此,钱桂仁畏惧,暂时停止活动。

1864年3月,陈炳文、汪海洋决定撤出杭州、余杭,转战江西、福建征集粮食,再返回天京参战,解除京师之围。钱桂仁得知消息,第四次策划投降。如此,搞笑的一幕出现了。

太平军主力撤退后,钱桂仁带着本部兵马跪在道路两旁,“请求”湘军接受投降。左宗棠为扩充势力,同意钱桂仁投降,还上奏朝廷,授予他四品都司职务,相当于团长。

第4次策划投降成功,钱桂仁立刻改名为“安邦”,表示对大清忠心耿耿,为朝廷剿灭太平天国,建立战功。当然,钱桂仁不能“安邦”,连自己性命都保不住。

1866年1月,汪海洋率太平军主力与左宗棠湘军在嘉应州决战。钱桂仁立功心切,跨上战马,奋勇冲杀。叛徒冲锋,太平军格外愤怒,于是围攻钱桂仁,将其斩落马下,割下首级。

钱桂仁被杀,太平军算是报了仇,士气高涨。可惜,战斗关键时刻,叛徒丁太阳告知清军康王汪海洋位置,原太平军降将黄少春指挥所部“洋枪队”朝着黄旗下齐射,汪海洋被击中头部,阵亡沙场。

汪海洋战死嘉应州,为何南方太平军彻底失败了呢?

汪海洋是安徽人,应该算是太平天国里混得最好的安徽人。太平天国地位最高、最受重用的是广西和广东人,其次两湖人,再次江西和安徽两淮人,最次苏浙人。


本来安徽两淮人中有很多将领比汪海洋有前途,如程学启,苗沛霖、李昭寿等,但他们都叛变了,投降了清朝。所以太平天国里的安徽两淮人主要以叛变、反复无常的小人面孔呈现。

由此看来,汪海洋算是安徽人中十分难得的忠于太平天国的人。太平天国初占南京,石达开受命经营安徽,汪海洋就是这个时候加入石达开部下的。

此前的汪海洋是一个绿林好汉,武艺高强,爱打抱不平,拉起了一伙人,杀了几个恶霸,官府逼迫,只好加入太平军。在打仗中,他身先士卒,善使大刀,英勇无比,深受石达开喜欢,一直提携他,并引以为亲信。汪也敬佩石达开,一直忠心耿耿,当天京事变过程中,石达开负气出走,汪也不离不弃。

直到跟着石达开东流西蹿,退回到了广西,很多部将看不到了前途,都想回天京封王封侯,汪海洋也动摇了,当初和他们差不多的虾兵小将都封王封侯了,跟着石达开颠沛流离不说,精神上的满足都没有。

1860年夏秋之交,汪与彭大顺、吉庆元、朱衣点一起率军回天京。随后在浙江攻城掠地,令清军闻风丧胆,所部归侍王李世贤节制。时太平军苏州八王杀慕王谭绍光献降,其中就有康王汪安钧。于是洪秀全又把康王名爵封给汪海洋,也许他俩都姓汪,也有观点说汪安钧是慷王,二字不同。

康王汪海洋大出风头之时却是太平天国末日之际,1864年天京陷落,汪随李世贤正在江西筹粮。李丢弃了幼天王而进入广东,再大闹福建,汪先是和李分开驻守,后李世贤惨败福建漳州,汪并没有去救援,而是收集李残部,在江西、广东边界与清军大打出手。成了此时太平天国最大的实力派,天国能否复兴,最大的希望寄于其身。

汪一直受节制,先是翼王,后是侍王,特别是侍王,毕竟不是他亲信,又是同石达开犯了错误的,所以汪回天京后的免不了受排挤。这时好不容易独立了,本想大显身手,但李世贤没死,一身清妖打扮逃到了康王大营。

汪觉得李是个烫手山芋,既怀疑他换立场叛变了,又感觉自己刚苦苦稳定下来的局面会打乱,另外就是想自己独立干大事,不想再受制于人,何况手中部队有李的残部(也担心李会清算自己),但精锐是自己的亲兵,不甘心交给李这个败军之将。

于是李世贤还是死了干净,汪派了几个刺客干掉了李,镇压了李部的几个反将,康王自然成了最大的王旗。

但汪海洋如果早两年得势,那么还也许会打出一片天地,但此时的太平天国几乎已覆亡,残兵败将,更是乌合之众,能打仗的就是有两三千亲兵。在江西,被席宝田的“精毅营”湘军逼得喘不过气来。

汪海洋先后和“精毅营”先锋荣维善大战于平远、东石、信丰、铁石,均败北。荣维善是湘军单挑第一高手,汪海洋也是太平军中排在前列的高手,而且每战都冲锋在第一个。在铁石战役中,两人对阵后,来了一场单挑。汪海洋和荣维善都是用刀高手,战了一些回合,汪海洋落败,背部中了一刀,差点被生擒。

汪海洋率领残部一路狂逃,翻山越岭突袭了广东嘉应州,左宗棠此时节制福建、江西、广东三省军队,飞调各省军来围嘉应,他也从福建前来督师。嘉应州背后是海,地面都被左宗棠围死了,虽然前面几战,汪海洋拿出了名将本色,打得可圈可点,但兵力逐渐不支,粮饷匮乏,更糟糕的是叛徒层出不穷,最终还送了汪海洋的性命。

叛徒奉王黄朋厚把汪海洋的布阵和城防都密报左宗棠,并告诉左宗棠,汪海洋每次出战都冲在第一个,面貌和穿着等都做了报告。果然,接下来的一次对阵冲锋时,清军看到汪海洋带头冲锋时,集中所有枪炮猛轰,汪海洋中弹,弹片从头左偏穿出两眉间,立即落下马来,等到抢回城里时,已经断气。

可叹一代悍将康王汪海洋,在太平天国的尾声里发光发热了一瞬间,犹如一颗流星,消逝在嘉应州,消逝在历史的角落。

康王汪海洋的败亡,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完全覆灭,此后其他地方的起义军只是借着太平天国的旗号而已

从宁死不屈到争着“请降”,为何太平军将领前后反差这么大呢?

1842年,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惨遭失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赔款银元2300万,割让香港,开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为赔偿巨款,清朝加大对人民的盘剥力度,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酿成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差点将王朝送进坟墓。

1851年1月,洪、杨发动金田起义,不到3年时间,太平军便攻占南京,占据了大清半壁江山。之所以如此顺利,自然离不开一批骁勇善战之悍将,如萧朝贵、罗大纲、林凤祥、李开芳、石祥贞、韦俊、曾天养,等等。正是这些悍将浴血奋战,不畏艰险,太平天国才能顺利到达南京。

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员等率2万“老广西”北伐,不到半年时间便纵横中原,如入无人之境,兵锋直抵天津,吓得咸丰都想外逃。

但是,由于后勤补给跟不上,林凤祥、李开芳只好后撤,一路退往连镇,而后李开芳率兵去高塘,互为犄角。

面对僧格林沁、胜保两大军团围困,北伐军不屈不挠,坚决战斗到最后一刻;李开芳甚至凭借600兵马扛住几万大军一个多月,搞得咸丰大为恼火,直接撤了胜保职务。

被俘虏后,林凤祥、李开芳等不为清廷“淫威”所屈服,没想着要投降;李开芳麾下大将黄恣端临刑前还一脚踢飞刽子手,并说:“出天京,所向无敌,清妖不堪一击,灭亡就在眼前”,实乃霸气外露。太平军将领此种宁死不屈之精神,着实可贵,值得敬佩。

遗憾的是,太平军将领此种“宁死不屈”、“不畏清妖”之精神,在后期则并不多见,许多将领甚至争相“请降”清军,求着投降,生怕晚来一步,别人不接纳似的;在苏南作战时,还出现过太平军将领成群“请降”现象,也算是军事史上一大奇观了。

例如,1859年,韦俊、李昭寿降清;1861年3月,程学启、丁汝昌投降湘军,出卖陈玉成;同年4月,钱桂仁、骆国忠叛降清军,坑了李秀成;1862年5月,苗沛霖再次投降清朝,并活捉陈玉成,将其献给胜保;1863年11月,郜永宽、汪有为等四王四天将投降李鸿章,砍掉谭绍光人头,献上苏州。

这些投降的太平军将领,并不是战败投降,被俘虏后投降,而是主动“请降”,有些甚至还掌握数万大军,却心甘情愿投降。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最终是真的降清了吗?

说李秀成”投降“的第一个人是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他和李秀成谈过话,说李”言次有乞活之意,中堂答以听旨“,但他后来又说曾国藩告诉李秀成不可能获得活命机会,李神态泰然并对曾氏弟兄表示”感谢“。李秀成被处死时神态自若,”傍晚赴市,……,无韵而俚鄙可笑,付监刑庞省三,叙其尽忠之意,遂就诛“,也就是说,几天前还在日记里揣测李秀成想投降的赵烈文,又认为李秀成不想投降了。

赵认为李有投降的意思是推理、分析的结果,理由是李捧了曾氏兄弟并提出”收齐章程“,显得有些”服软“的意思。但这个推理、分析并不太客观和准确。

首先,在当年那个时代讲究胜王败寇,失败者被俘后表现出对胜利者的尊重是一种”规矩“,石达开在成都公堂不卑不亢,但对骆秉章、唐友耕甚至沿途遇到、对他采取礼遇态度的清朝知州就礼貌尊称;

陈玉成曾大骂对他摆谱的胜保,但当胜保转而采取较客气态度(胜保本就是以喜欢招降纳叛著称的,后来还在收纳陈玉成幼妻后偷偷放了陈的两个弟弟)后就说”久闻胜帅大名,情愿前来一见“;对李秀成啧有烦言的洪仁玕刚被俘时曾倨傲对待侮辱他的清朝陈营官,但对以礼相待的江西布政使席保田同样尊称有加,对客客气气审问的沈葆桢幕僚则尊称”列位“;脾气不好、同样不喜欢李秀成的赖文光被俘后,则在供词中恭维了李鸿章和直接俘获他的淮军将领吴毓兰。

?李秀成虽然不时在供词中恭维曾氏弟兄,但一方面使用清朝官衔称呼清方将帅,称呼清朝”大清“,另一方面用太平天国官衔、称呼提及本方人物,叫洪秀全父子”天王“、”幼天王“、”我主“,叫太平天国”本朝“,对太平天国的国号、官称一律抬头书写,摆出的是标准”敌国“态度,即我是战败者,但仅此而已。

其次,李的恭维是建立在”有所交换“、”有所企图“的前提上,所谓交换和企图,并非如罗尔纲等先生所揣测的”诈降“,或希望曾氏弟兄去对付洋人,而是承认太平天国已经失败,希望胜利者宽容对待太平天国余部,减少社会和民族的损失,集中力量”防鬼反为先“(小心外敌),并提出”不杀广西人“、让余部早日回归社会和生产等意见,就连曾国藩在向清廷汇报时也承认”其言不无可采“,私下则对赵烈文等高度评价了李秀成的见识。

作为太平天国大将,李秀成很清楚自己根本不可能苟免,因此在供词里多处写明,即便自己的”收齐章程“取得成效,也应该将自己处死,以证明自己并非因为想活命才提出这一建议,这也表明李的”交易“不过是用自己的脑袋,去换取几十万太平军余部的生存而已。

这在当时是社会上颇为流行的价值观,太平军中,石达开”舍命以全三军“,自己主动送死来换取骆秉章赦免数千残部;陈玉成被诱捕后”斧钺刀锯一人当之“,恳求胜保赦免数千部众;赖文光在残部大部覆灭后主动去吴毓兰军营投案,条件也是赦免余部……甚至,清方的浙江巡抚王有龄在杭州被攻破时也打算”见忠王一面“,提出用自己一命换取城中清军残部姓名的”交换条件“,只是被幕僚”如果见他必不让你死“吓着,怕被清廷误认为”投降“,家属受到殃及,才不等见到李秀成就自杀的。如果将这种行为也算作”投降“,那么李秀成是”投降“了,但正如新西兰人路易.艾黎WENGE后所质疑的,”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众多部下的平安,这种想法难道也是可耻的么?“

60年代以戚本禹”李秀成评传“为代表,抓住某人”不足为训“的一句评语,掀起的”揭批李秀成投降派“运动,本质上是借抨击古人影射时人,用”影射史学“发动政治运动,并成为十年浩劫的导火索之一,这一教训,我们今天的人必须深刻汲取和反省。

所谓”李秀成没死“的”小王子故事“,是十多年前在天涯流传的胡编段子,可以说破绽百出,仅举两例:第一,故事中”小王子“说李秀成王府在清凉山下,实际上清凉山下原本是东王府,天京事变东王府付之一炬后就废弃,李秀成王府在城南,相距甚远,所以天京城破之日他费尽周折才带着幼天王躲上清凉山,为此不得不甩了弟弟李明成(后来自己逃了出去)和老母(从此下落不明),如果清凉山就在王府边上,他不能直接爬上去么?

第二,”小王子“说李秀成突围走仪凤门,那里出门就是大江,从那里到大路,需穿过重重山峦和清军守把的哨卡,他打算跳河么?实战中他是假扮清军从”垅口“即清军穴地攻城炸塌的后宰门附近龙脖子城墙豁口突围的,这里的清军大多已入城,城外防御稀疏,且因为是清军进攻的突破口而容易麻痹,最终李秀成虽因让马掉队被俘,幼天王和大多数太平军却安然脱险,郭化若中将曾高度评价过李秀成突破口的选择,这些都是被各方一再印证的史实,曾国藩”穷天下力,复此金汤;惜哉将士,后不能忘“的题词(豁口修复后刻在城墙上)虽然抹掉,但词句宛在,拿这个造假实在无知到可笑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4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