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打更一职是怎么出现的,他们主要负责什么事情

众妙之门 2023-06-20 18:13:45

古代打更一职是怎么出现的,他们主要负责什么事情

对古代打更职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夜半三更,小心火烛。”这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每到夜色降临就会有打更的人出现,然后他们就在那扯着嗓子喊。

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别的人物和台词都没记住,就记住了这句话,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在夜晚的时候模仿他们,拿一个锣在那里不断的打“小心火烛”,这感觉别提有多酸爽。

但怪异的是,大家已经习惯了这个职业,却没有搞清楚它的存在到底有何意义。因为对于我们来说,他一直在喊着防火的小心,但是好像这个打工的又没有带消防仪器,又没带水,即使起火了他又能怎样?

所以,真的有点感觉这个职业是多余的,而且如果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在夜晚的时候,如果有人在不断的打锣敲鼓,还要在那里呐喊,估计会被周围的邻居给谴责。那么,古代的这个打更的职业到底有何含义呢?难道说背后另有真相吗?

一、打更人之由来

其实,如果仔细查阅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我们还真的会发现打真人这个职业历史悠久,但我们无法确定它到底是哪个朝代形成。只知道根据史书记载或者一些传说的描绘打更人,他是专门以恐吓鬼神,保境安民为主要任务的。

在古代人的认知中,夜晚是百鬼夜行之际,所以老百姓感受不到安全感,就必须要一些中气十足的人,能够一口嗓子喊破天,驱除邪魅,诸鬼避之。这样的习惯逐渐的被保留了下来,于是就成为了最早的打更人的由来。

所以,一般在历史记载中打更人,身强体壮,而且嗓子特别的足,颇有一种一嗓子之下震天动地的感觉。

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个驱邪的存在,也就慢慢的变得职业多样化。因为我们都知道,伴随着后来的发展传说又多了,神仙也多了,所以靠一个打更人来恐吓百鬼夜行根本不靠谱。

因此。这个用来恐吓鬼神的存在,慢慢的变得与现实挂钩,他们开始有了另类的职责。这些侄子种类比较多,但基本上还是以服务社会和服务百姓为主,主打的品牌特质就是安全感。

那么,打更人又有哪些新的职能呢?

二、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根据史书记载,这个打更人,最常见的一个职能也是最普遍的一个职能就是防火,这是我们影视作品中最常看见的一种职能。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疑惑,打更人手中又没有消防材料,又没有其他的手段,他凭什么防火呢?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弄明白,因为古代都是木质的材料,无论是房屋结构还是各种各样的器械,所以在天干物燥之时极容易着火。

虽然古代没有消防水枪等等,但是只要火灾发现的早,那么就极容易处理。如果大家都在睡觉的时候突然哪里起火了,然后火借风势,再加上这些木质的结构,一下子就能毁掉半座城。

因此,打更人只要每天夜晚到处巡游,看见有哪里冒烟,就立刻打响铜锣,把大家叫起来,就不会发生太严重的火灾。所以打更人的防火功能就在于此。

当然了,除了小心火灾以外,打更人最主要的职责还是报时。

三、报时功能

根据史书记载,打更人通过不停的打击铜锣,然后根据不同的频率来告诉大家是几点钟了。

首先,打更人是两个小时打一次更,而每一次在递增的时候,都会以一声重敲,然后好几声快敲的方式来表示几更天了。第一次敲的时候是表示一更天,然后是晚上7:00。紧接着,二更天三更天,四更天,都是一两个小时为间隔不断的递增。并且每次敲打完都会吆喝一嗓子,二更天到了。

可能如果生活在现代,大家面对打更人肯定会觉得非常气愤,两个小时敲一嗓子,那么估计谁都睡不着,肯定会拿刀砍了他。但是在古代社会,我们并不会对此抗拒,相反已经习惯了。

道理很简单,在夜晚之时大家害怕鬼神,害怕各种各样的东西,跟人不断敲打声音的时候会带给大家一种安全感。而且我们的文化信仰中有这么一种说法,“阎王要你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只有当打更人出现报过三更天的时候,大家才会放下心来。所以打更人的报时有着凝神安心的效果。

除了以上两个作用以外,其实打更人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防盗。

四、防盗

正所谓防火防盗,这是古人的常识,但是古代的防盗功能基本上都交给了官府,而官府的这些老爷们都需要睡觉。所以,每到夜色来临之际,都是小偷纵横之时,即使像狄仁杰这样的存在,也需要打个盹。

但是,打工的人不需要这样,他们昼伏夜出,所以到夜晚时候精神状态十足,不仅打得跟扯着嗓子喊,而且还到处巡逛,看是否有盗贼之人再次出现,如果有大声吆喝说,前面那厮站住,如若不然我就会报官。

我们可不要小瞧了这些打工的人,他们的中气十足一声,嗓子喊出来鬼神都怕,何况是做贼心怯的小偷。因此,这些打工的人防盗能力十足,走南闯北,各路神仙都对他们有点惧怕。

五、打更人的无奈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打更的非常的神气,但其实他们也有很多的无奈。因为首先第一点,虽然他们是政府工作人员,但是他们的工资待遇却是真的很低,因为他们是不入流的,存在不入流就没有待遇,没有待遇就无法好好的改善生活。

除此以外,打更的人走南闯北,又要防止火灾,又要防止盗贼,因此很容易遭到一些邪门的事情。

例如,有的时候发生火灾了,自己一嗓子想要叫大家过来,结果大家没来得及时自己去救火,结果自己死掉了。还有的时候发现了盗贼,盗贼恼羞成怒,直接拿把刀子把他给杀了,那也是未可知。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加麻烦的事情,就是打更的人中气十足,而且还需要祝福演出,更重要的是对体力消耗颇大,因此打更的人必须身强力壮,但一般来说都无法坚持太久,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会继续下降。这样的工作强度可比在富士康每天工作13个小时连续工作三年还要恐怖。

结语

所以说,当我们看到影视作品中那些打更的人登场的时候,可能我们会觉得他们喊出的那些话颇有意思。但其实他们的背后有着更加沉重的责任,他们不仅仅要保境安民,而且还要承担的驱魔的任务。

但就是这样一个身兼多职的人物,却也无可奈何的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工作压力大就算了,而且工资待遇还低,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还找不到老婆。

并且,在很迷信的说法之中,打更的人虽然中气十足能够驱邪,但是这样的人物八字太硬,所以一般找不到很好的老婆,因为他们非常的克妻。

更有一些夸张的传说认为,打更的人和包公一样,包公是地府的判官和阎王,而这些打更的人则成为了地府的小鬼上身的对象。所以这些人杨素一般不长身体,有的时候会负担很大。

所以,不管是历史记载还是传说中的一些让人不能理解的东西,都向我们说明了打更这个职业,非常辛苦而且责任重大。是我们在看影视作品调侃这些打工的人的时候,也要意识到他们背后的无奈与痛苦。

【参考资料】

《中国民俗》

《历史趣闻

古代社会晚上更夫为什么要打更

打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更夫也俗称打更的。
打更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在古代,人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农村城镇都有打更的。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人们都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解放后,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远非打更可以满足了。自然而然的,打更这门古老职业也就逐渐消失了

古代为何有打更这一职业?

古代为何有打更这一职业?另外打更不仅仅是为了报时,也是为了防盗。古代曾存在过宵禁,就是到了规定时间,人们是不允许上街的。古代的治安并不像现在那么完善,房屋也比较矮,使得偷盗更加容易。小偷一般都会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偷盗,而打工人的出现不仅对这些小偷有震慑作用,在发现这类情况也可以及时报官,就类似于保安的存在,在古代,打更人也算是高危职业了。



除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类我们比较熟悉的话,其实还有一些口号是关于关门关窗防偷防盗的。但口号也不能乱喊,一般只会到了具体的时间才能喊,民间的打更一般是两人一组,相互照应配合。打更人是每天都必须工作的,所以为了克服下雨,刮风,大雪这类恶劣天气,打更人都会配有蓑衣,斗笠,雨鞋等。



打更人如何计算时间

那打更人是怎么计算时间的呢?古代人的智慧丝毫不属于现代,他们会借助外物,如燃香,滴水,流沙等方法来计量时间,除了依靠外物,还有一些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方法,如依靠天上的星辰,由此可见,打更也是一门技术活。

打更人基本上是间隔两个小时打一次更,一个晚上大概会敲打五次左右就是所说的"五更",他们的手里会拿着锣和梆子走街串巷地给人们报时。第一次敲,一快一慢的节奏,表示一更天了,也就是我们说的晚上七点钟。紧接着先打一次再来一次,喊着"关门关窗,防偷防盗",表明是二更天了,也就是晚上九点。



之后的,一慢两快的节奏,是三更天,喊"平安无事"。一慢四快是四更天,喊"天寒地冻",也就是凌晨一点。同样是一慢四快,如果喊的是"早睡早起",那便是五更天,也就是凌晨三点。人们会根据这个打更来判断时间,然后做这个时间该做的事情。但一晚上打五次锣,每两个小时一次,在现在我们看来是很影响睡眠的,可是对于古人来说,打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时间久了便习惯了,有打更的声音他们也会更加的心安,因为有人在他们附近巡逻,也不用怕小偷小盗,若没有打更的声音,他们还可能睡不着觉。



打更的人要求眼神要好,而且要能熬夜不会打瞌睡,嗓门儿还要大。因为古代的人多迷信,许多人都怕鬼,更夫就必须胆子大,毕竟半夜在街头走来走去,忽然窜出来一只猫都会吓人一跳。如果天实在黑,更夫也看不清前面是否有人,他们就会装腔作势的说:嘿,前面那个,大晚上不要乱跑,别以为我看不到你,小心我报官。这些话一方面是给自己壮壮胆子,另一方面,如果真的有盗贼也可以震慑到他们。

更夫也属于政府工作人员,但工薪相对较少。皇宫中也有打更的人,与民间打更不同的是,民间打更是敲锣,而在皇宫里是打更人提着灯笼凭着嗓子喊。在富裕一些的地方,更夫会挑选两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而在穷些的地方,一般都是一些老头子甚至女子。打更的作用兼报时,防灾,防盗集一身,在科技和治安不发达的古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代为什么有打更这个职业

古代为什么有打更这个职业 如果没有打更又会怎么样

在古代时期,深夜的宁静感更为强烈,因为当时没有夜间照明的设备。而在古代深夜中,为了保证居民安全和城市的治安,打更就成为了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那么,古代深夜为何需要打更?打更也是有讲究的,不打更的后果有多严重呢?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一、古代深夜为何需要打更?打更,简称更夜,是中国古代夜间守卫制度的一种形式。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是为了控制盗贼的出没。到了汉代,打更在城市管理中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城市治安维护的必要手段,而且还能较为有效地维护城市的治安,让城市的居民更加安心。

古代打更的时间一般是在晚间的两更之间,即晚上十一点到早上一两点的时间段。打更人一般由士族或武将担任,他们一般是佩带着兵器,巡逻着城市或者驻守着城门。同时,为了警醒和仪式,一些公共场所如钟鼓楼也会启动打更的仪式。敲响钟鼓意味着现在是“更夜”点,打更人员也开始巡逻城市、守护居民。

打更制度在古代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不仅因为可以有效地维护城市安全,而且还具有非常坚实的监管手段。在古代社会中,许多城市并没有受到完善的法律管辖,虽然已经有了若干制度,但实际维护城市治安的还是打更。另外,打更的存在也能够让城市的居民更加放心,抗拒盗贼和闯入的犯罪行为。总之,打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今天,都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和守护者。

二、打更也是有讲究的虽然打更制度是古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打更也是有讲究的。古代打更人员在守夜期间,需要保持清醒,不能够睡眠或者饮酒。同时,打更人员的语音要变得柔和缓慢,以避免惊扰到可能潜藏在黑暗中的盗贼。

此外,打更人员还需要避免嘈杂的行为和情绪化的言辞,以保证城市的安静和平稳。打更人员的巡逻路线也是有分区分层的。他们一般会沿着城市的街道和巷口进行巡逻,同时还需要关注城墙中的洞窟和隐秘的角落。

他们一般会设立一些闸门和瞭望塔来进行标记。若有情况发现,打更人员要发出特定信号,吸引同事帮助。在极端情况下,打更人员还可以使用兵器进行反击和制服罪犯。总之,打更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力量,还需要反应迅速和机智等优势。

三、不打更的后果有多严重?如果没有打更制度的执行,城市治安容易失控。在深夜中,如果没有打更人员的巡逻,可能会出现小偷小摸、贼人作乱等危险情况,其中最惨痛的后果就是窜门入室盗窃,甚至可能会带来人身伤害等严重后果。

另外,如果深夜中有噪音和过度夜生活的情况,也会对周围居民产生极大的干扰,妨碍他们的工作和正常作息。城市管理中,打更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和保障,通过打更的执行,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治安水平,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通过打更这种守护仪式,可以让城市的居民更加有认同感,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总之,打更作为古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超出了皮毛,它们既是城市的监管者,同时又是居民的保护神和保障。古代的打更形式或许会因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而有所更改,但“守护城市和居民”这一基本宗旨却没有改变。打更制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城市治安和居民安全的保护,都是一项永不落伍的工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4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