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张良,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他。张良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被世人称为“谋圣”,还与韩信、萧何一同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在7年之内,从一介布衣到最终建立大汉王朝,离不开这三人的努力。其中,张良智慧过人,深谋远虑,为汉朝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不过,在韩信被杀的时候,张良为何袖手旁观呢?下面听小编细细道来。
时间追溯回秦末时代,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韩信在这时加入了项梁帐下,项梁战死后,韩信转到了项羽麾下。但由于一直都未被受到重用,韩信心灰意冷,最终在萧何的推荐下,得到了刘邦的重视,封他为大将军。不过,刘邦为何最后对韩信起了杀心呢?这要从韩信多次冒犯刘邦的事情说起。
彭城之战后,刘邦惨败,便派韩信北上平叛,韩信平叛归来后,向刘邦请封假齐王。但此时的刘邦正在荥阳被项羽打的节节败退,韩信不说派兵增援,却要求封王,此事让刘邦愤怒不已,但自己实力太弱,只得满足韩信的要求。之后,刘邦项羽大战于固陵,汉军惨败。而本来说要派兵增援的韩信,也没有来。刘邦问张良原因,张良说:“项羽灭亡了,对她并没有好处,他其实想做真正的诸侯王。”之后,刘邦便许诺了给韩信加封,韩信才出兵的。但这件事,让刘邦已经动了杀心。
因此,刘邦在称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夺取韩信的兵权,并称有人告他谋反,将韩信囚禁于皇宫内。最后,吕后、萧何将找机会将韩信诱骗到了长乐宫,并杀害了他。要说张良没有救助韩信的原因,首先无论韩信最后有没有谋反之心,他想要自立为王的野心,已经被刘邦洞悉,所以为了避免韩信可能会谋反,张良是不可能救他的。另一方面,就算韩信并没有谋反之心,是被人冤杀。那么很明显,吕后是为了给儿子刘盈扫清障碍,张良自然不能参与。所以,无论韩信有没有谋反之心,张良都无法相救。对此,你如何认为呢?
首先,张良是站在刘邦这边的。他跟随刘邦较早,而韩信属于后来加入的,他们二人之间没有过多的瓜葛。要杀韩信的是刘邦夫妇,而出计谋的是萧何,要知道韩信和萧何的关系是最好的,这样看来作为只是普通朋友的张良,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韩信。
其次张良阻止不了。刘邦夫妇其实对谁都不放心,一个登上皇帝宝座的人,看到哪个臣子都有篡位的嫌疑,刘邦甚至不放心自己的连襟樊哙,何况他人?张良是个聪明的人,自己本身是韩国贵族的后裔,帮助刘邦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暴秦。
目的实现了,自然再也不去招惹是是非非。“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张良本身就是刘邦的重要谋士,自然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如何要招惹刘邦夫妇,来引火烧身呢?
再次,韩信容易听人教唆,有可杀的理由。当初刘邦和项羽大战,刘邦在危难时,请求韩信出兵支援,而韩信却趁火抢劫,要求刘邦封自己为王,虽然后来王是封了,刘邦也战胜了项羽,可这事却成了刘邦心中的一道坎。毕竟是韩信自己曾经做的事情不光彩,张良也难以救他。
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霸王项羽败于其手,而“多多益善”四字也说明了韩信当兵的能力。而刘邦死了之后,手下的大臣无能为力,而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什么大将之才,所以与其留个韩信来威胁大汉江山,还不如提前为后代处理了这心头大患。张良作为汉朝的开国大臣,自然也不希望有人威胁到汉朝的江山,所以他不会去救韩信。
最后天下平定之后,韩信不懂得自身的危险。张良积极隐退,刘邦夫妇还要尽力挽留,这是多好的画面。不贪恋朝中的权力,自然让人敬佩你的高风亮节。
韩信由齐王到楚王,由楚王再贬淮阴侯,居然看不出刘邦对自己的不放心。在京城里偶尔一次遇到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
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可见韩信骨子里的优越性,要知道樊哙可是刘邦手下一流战将。歧视樊哙,你韩信的道路还能走多远。
当曾经月下追韩信的萧何,选择了给吕后出谋划策,自信的韩信这次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而唯一有可能救他的张良,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都没有必要去救韩信,毕竟这是刘邦的天下,什么事基本上是他说了算。
当年刘邦在街上胡吃海喝的时候,在泗水做亭长的时候,谁也没想到以后能够面南背北,称孤道寡。做了皇帝之后,就和平常人不一样,心灵有些扭曲,极端不相信别人。张良不制止刘邦夫妇杀韩信,也是为了自保,也是却是阻止不了。
在秦朝末年,群雄崛起,各路的英雄好汉都参加到推翻秦王朝的队伍中来。他们很多人都是打着"推翻秦朝暴政,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口号"来完成心中的霸业,想要一统天下。而在这些起义的人中,就有两位佼佼者,刘邦和项羽。
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他身强力壮、武艺高强,是一位不错的战士,但是却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最终因为自己的愚蠢而葬送性命。而另一位刘邦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的胜利者。他虽没有什么才能,但是善于广招贤才,麾下曾经有多名足智多谋的人,例如:陈平、萧何、张良等,都是数一数二的人才。还有一位征战四方的大将军韩信,可谓是如虎添翼。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张良和韩信。
张良
张良,字子房,是历史上有名的谋臣。他出生在韩国的官三代,祖父曾经连任三朝宰相,而他的父亲也是两朝的宰相。本来身为世家大族中的一员,可以继承父亲的职位的,可是却因为秦朝征战六国,韩国灭亡,他的美好生活被打破,家人都死于这场战争。于是他集一身之愤,想要推翻秦朝的统治。
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杀掉秦始皇,秦朝就会灭亡。所以他就想办法刺杀秦始皇。他找来了勇士,叫他打造一个非常大的锤子,想要等秦始皇出游的时候除掉他。行动当天,他的计划也都一一实行,他成功的打死了马车中的人,于是就匆匆逃走。谁知秦始皇经常被刺杀,所以留了一个心眼,先派出一辆假车来试探虚实,就正好遇见张良刺杀,于是就逃过了一劫。
而张良逃出去之后并不甘心,就想要加入反秦的队伍中去,于是他在投奔别人的途中遇到了刘邦。刘邦当时在沛县起义,遇见张良之后就与他成为好友。张良足智多谋,曾多次指点刘邦,帮他出谋划策,而刘邦也都一一听从,打了许多胜仗。
张良见刘邦没有一丝保留,全然听取他的建议,于是他就想直接投奔刘邦。因为与其找到一个能力强的君主,不如找到一个善于纳谏的贤明的君主。就这样,张良就正式跟随刘邦,帮他出谋划策。
张良帮助刘邦出谋划策,在很多战役上都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刘邦化解了危险,例如:鸿门宴、暗度陈仓、稳住韩信、劝都关中等,都很巧妙的帮助刘邦取得胜利。可以说刘邦汉朝的建立,由于大部分归功于张良。
韩信
相比于张良,韩信的一生较为坎坷。韩信本为平民,而且家人死的早,自己很小就独当一面,还曾经历过胯下之辱。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就此认命。他拥有非常远大的志向,他认为凭借他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于是他早年就参加了项羽的军队,想要一展宏图。但是没有名气的他根本就没有得到重视,于是他又重新投奔刘邦部下。
但是却依旧如同以前,只有一个小小的地位。好在韩信遇上了萧何。萧何也和张良一样,是刘邦首选的谋臣。他看中了韩信的才能和野心,于是就向刘邦推荐韩信,最终让韩信能够施展自己的能力,成为一名征战四方的大将军。可是最后却因为自己野心庞大,想要得到更好的地位而落得一个造反的名声。
刘邦杀韩信,为何张良没有劝解刘邦最后杀掉韩信,张良有没有阻拦,原因一共有三条。韩信野心庞大。在刘邦被项羽攻打之际,韩信还在外征战,根本就没有来救刘邦的意思,并且书信一封,想要自封一个代理的齐王。于是刘邦无奈就封他为齐王。在刘邦攻打项羽之时,韩信却迟迟不来,于是张良提议给韩信一块封地,刘邦只好封给韩信,而之后韩信才赶来支援,最终攻打项羽,才取得了胜利。为此刘邦一直提防韩信,而且他也不允许这么有野心的人再次波及他的地位,所以决心除掉韩信。
张良作为一个汉朝人,不可能包庇反贼。韩信最后野心越来越大,还联合自己的部下想要造反。而刘邦也是以这个理由而杀掉了韩信。所以作为汉朝的臣子,于情于理不会给反贼求情。
第三点,张良明哲保身。张良在刘邦一统天下之后,就渐渐的淡出朝廷的圈子,他不想让刘邦知道他的才能,而怀疑他,最后还是落得一个死的下场。所以在朝廷上面,张良已经不过问了,就是怕惹来杀身之祸。而韩信一事,正如同一个炸弹,一点就着,如果自己劝说,反而会波及自己,所以才没能够劝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4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