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邓禹西征失败的第一责任人是谁,是刘秀吗

众妙之门 2023-06-20 17:21:58

邓禹西征失败的第一责任人是谁,是刘秀吗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秀。

建武二年中,刘秀召回了在家“涨脸”的冯异。

原来,冯异奉命征伐阳翟,战事结束,极擅长做人的刘秀,让冯异不急着回洛阳,而是顺路回家祭祖。同时令太中大夫亲送御赐的祭酒和牛,同时令方圆二百里内的官员,及冯氏家族子弟,一起参与祭祀。

皇帝让官员参加大臣私人家祭,还搞得惊天动地,冯家祖先弄不好乐得地动山摇。

涨足了脸的冯异,被刘秀授予了一项新的工作——代替邓禹西征。

临行前,刘秀赐给冯异一把御用宝剑,郑重其事地叮嘱冯异:“三辅地区接连遭遇战乱,百姓涂炭,你此番前去,攻城略地其次,安抚百姓为主。天下不缺能征善战的将军,但大多喜欢劫掠,你善于管理士卒,要严加约束,不能给三辅再制造痛苦。”

后来冯异到达三辅才发现,刘秀这句话充满政治智慧——三辅地区已经被各派武装打成了筛子,攻城略地毫无意义,没有粮食攻下来也守不住。要想站稳脚跟,只有一个办法,稳定局面,保护百姓恢复生产。那帮军阀们显然眼窝太浅,依然围绕着地盘打得头破血流,充分地向天下人炫耀着他们仅有的几两智商。

冯异西征的路线跟邓禹不同,邓禹沿黄河北岸,从河东入左冯翌。冯异从洛阳出发,从黄河南边的弘农郡,进函谷关入京兆尹。赤眉军就像播种机,不过播的不是谷子,而是稗草,沿途留下众多盗贼武装。好在这些人战斗力都不强,冯异开着推土机,一路碾压到了华阴。

终于,冯异碰上了灰头土脸的邓禹。

邓禹要求冯异跟他一起,消灭聚集在华阴的赤眉军。冯异表示反对,他说:“虽然我一路打败了不少赤眉军,但是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多,不是武力一下子能解决得了的。皇帝已经在东面渑池切断了他们的归路,到时候我们从西面进攻,而不应该跟他们硬碰硬。”

邓禹不听,车骑将军邓弘,单独率军跟赤眉军展开厮杀。仗打了一整天,赤眉军也学会了使诈,他们佯装败退,扔下一车车辎重。士兵们打开辎重一看:俺的娘哎,满车的豆子!全军呼啦一下子全都蜂拥而上,争抢豆子,阵型立刻变成了马蜂窝。

其实哪来那么多豆子,这么金贵的东西,赤眉军怎么会舍得丢给邓弘,车里装的都是土,只是在表面撒了一层豆子。

就这点小伎俩,搅乱了邓弘的部署,士兵们都饿疯了,看到豆子眼都绿了,什么也顾不上了,相互争抢,大打出手。

就在此时,赤眉军反扑过来,邓弘溃败。邓禹和冯异赶紧出兵救援,好容易打退了赤眉军。冯异主张别打了,立刻。邓禹完全丧失了理智,看到冯异,就让他挫折感愈强烈,越想再挣扎一把。

邓禹挥动全军再次追击赤眉军,结果被赤眉军的大熊掌回手一巴掌,全军覆没!连同冯异在内,全军被打散了,冯异弃马逃生,一路狂跑退到百里外的回溪阪,才慢慢召集失散的部众数万人,又站住了脚跟。

不久,东归的赤眉军走到回溪阪,被冯异设计伏击,一举俘虏八万人,剩余的十几万赤眉军继续东逃,稳稳地掉进刘秀的口袋。

冯异算是挽回了颜面,继续西进踏入关中,邓禹则惨透了,全军仅剩二十四骑,狼狈不堪地回到洛阳。

邓禹一回朝,第一件事就向刘秀还回大司徒及梁侯印玺。刘秀受了他的大司徒大印,转手授予尚书令伏湛,却归还了梁侯印玺。数月过后,刘秀给了邓禹一个新官衔——右将军。

至此,历时两年半的邓禹西征,以失败告终。

长期以来,人们因为邓禹留下的这个“污点”,一直认为他不配位列云台二十八将榜首。姑且不讨论邓禹的贡献大小,单看邓禹西征,难道他的失败不蹊跷吗?失败的责任真的在邓禹吗?

麦尘认为,刘秀才是邓禹西征失败的第一责任人!

汉朝历史:东汉第一开国功臣14岁名震天下24岁当上宰相


西汉元封五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天下为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与交趾、朔方十三区,各置刺史一人,巡察境内地方官吏与强宗豪右,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又称十三州。百余年后,汉室经王莽之乱后复兴,汉更始帝刘玄便派遣破虏将军刘秀行大司马事,持节镇慰河北州郡,这里的河北州郡,主要指的就是冀州、幽州两个州部。
于是,在更始元年十月,刘秀带领护军朱_、主簿冯异、校尉臧宫、门下史祭遵、功曹令史王霸、掾吏铫期等僚属百数人北渡黄河,来到此行第一站冀州魏郡。这正是,抱一颗铁血丹心,抄两只赤手空拳,不赴九重龙凤阙,正去那千丈虎狼穴,大丈夫意别,开创一片新天地。
但问题是:就凭这百十来人七八十条枪,再加一根远观像少林棍、近看似打狗棒的朝廷节杖,刘秀他能在这豪强流民遍地的河北打下自己的地盘来吗?
刚开始,刘秀的招抚工作进行的还蛮顺利,他沿途所过郡县,便考察任用官员,慰勉百姓,理结冤案,废除苛政,广布惠泽,收揽民心。百姓重见天日,无不感恩流涕,皆争持牛酒夹道迎劳,但刘秀一律婉言拒绝,同时规定僚属们也不能收取地方任何好处与红包,如此秋毫无犯清正廉洁,与其他更始使节又吃又拿贪得无厌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
而得知刘秀持节北渡后,,那些从前曾与刘秀一起并肩作战过,或曾交往、同学、共事过的故人们,陆陆续续从南方各地赶至河北,成为了刘秀政治集团最初的班底与骨干。
第一位故人,就是刘秀当年伐颍川时收的县吏马成,如今已因功升任郏县县令,他听说刘秀北渡,便毅然挂印弃官,追来投奔。
第二位故人,就是曾跟随刘秀一起参加过昆阳之战的校尉傅俊,他因参加汉军而使全家被官府灭族,所以回家处理丧事,但他听说刘秀北渡后,便立刻放弃守丧,一直追到邯郸前来投奔。
此后还有颍川郡吏坚镡、南阳豪杰杜茂,以及南阳宗室子弟刘隆等故人陆续加入进来,但所有这些人统统都比不上一个22岁的年轻人,对刘秀的帮助大。
这位年轻人,便是刘秀当年在长安读太学时的少年班同学新野人邓禹。邓禹十三岁游学长安,十四岁就能背诵整部诗经,学富五车,见识非凡,在太学中就连很多教授都常常请教于他,时人号之南阳神童。但这位大名鼎鼎的神童,却对刘秀一见倾心,遂欲以身相许,永远做他的忠实粉丝。所以长安一别数年,王莽政权与更始政权无数次邀请邓禹入朝为官,邓禹就是不去,于是错过了舂陵起事,于是错过了更始草创,于是错过了昆阳大捷,于是错过了王莽败亡,但他始终心如止水,当真是定力非凡,直到听说了刘秀要去河北单干,他却主动出山,一路杖策北上,在天寒地冻之中踽踽徒步千余里,直追至魏郡首府邺县前来投奔。刘秀见到当年的花季小正太,如今已长成一个二十二岁的帅哥花美男,心里非常欢喜,竟又玩性大发,笑道:我奉命徇河北,专有封官拜将之权,子千里远来,莫非乃借同学关系,想求个一官半职?
邓禹笑道:禹之来,不求做官。
刘秀又笑道:即如是,何欲为?
邓禹心笑你明知故问,我要做官老早就做了,干嘛还来找你,你这不是逼我夸你么?便答: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邓禹的意思很清楚,他并不奢望多伟大,他只愿与伟大同行,成为伟大的一部分。既然刘邦可以威加海内,邓禹相信刘秀当然也可以威加四海!
刘秀大笑,说得好,果然是我的老同学,懂我!那今晚咱俩就一起睡吧,当然是一起睡在不同的床上,这样便可以重温咱们学生时代的卧谈会了。
这天晚上,夜半无人私语时,邓禹终于说出一番话来,有如在黑暗中点起一盏小灯,明晃晃照亮了刘秀的心房,也照亮了东汉两百年的锦绣河山。中国历史之中,论一段话改变历史,此前有韩信,此后又孔明,而夹在中间的邓禹,他这番邺城对策论战略操作性虽然稍逊,但其政治高度性却不遑多让。
邓禹说:今更始虽都洛阳,然关东未定,赤眉、青犊等流民军四处扰乱,其人数动以万计。即便三辅关中,亦多有盗贼群聚。明公高见,试问更始前途如何?
刘秀叹了口气道:今莽贼虽死,大盗不止,朝廷前途堪忧也!
邓禹见刘秀说话仍有保留,干脆一言道破说:今非堪忧而已,以禹之见,事必不谐也。吾观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能刚断,诸将皆庸才暴发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谋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势可见。明公持节镇慰河北,当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刘秀在黑暗中连连点头:邓禹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但具体应该怎么做,他心里还没有完全理出个头绪来,便又道:既如此,君请言之。
邓禹道:今明公虽建藩辅更始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不足为长久之计。依禹愚见,莫如延揽英雄,施恩百姓,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于水火。以公之威德,天下不足定也。
听了这番话,刘秀心中忽然一个激灵,豁然开朗当年蔡少公谶言:刘秀当为天子。这个当字,岂不就是我的宿命与责任?天将降大任于我?
于是刘秀默认而没有回答,他躺在床上,无声的笑了。笑完,他怀抱着梦想,安然入睡,梦里,是一个洋溢着温暖阳光味道的大海
一觉醒来,刘秀精神焕发,感觉仿佛高祖附体;而那个说出惊天之语的帅小伙邓禹,则越看越觉得像少年拜将的韩信。可惜刘秀也只是一个破虏将军,没资格筑一个拜将坛来封邓禹做大将军,只好退而求其次,宣布从今天开始,大司马府所有僚属一律称呼邓禹为邓将军。并且从此,刘秀便与邓禹如太学时般每夜同宿舍共寝室,腻在一起如胶似漆,天天都有说不尽的话,道不完的事儿。如此亲昵暧昧,让诸多僚属也不觉有些嫉妒,有些浮想联翩。
仅仅两年后,刘秀称帝,24岁的邓禹便被拜为大司徒,受尽荣宠,后又与四子皆被封为列侯,成为东汉第一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不过,邓禹身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其实军事能力普通,更非野史评书中所谓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无所不知的半仙。他的功绩,主要还在于大政方针以及人才方面对刘秀的帮助,比如这东汉开国二十八将之中,几乎有一半都是邓禹给推荐的,活脱脱一个刘秀的组织部长,其表现倒更像萧何张良多些,当然也有点像明初的李善长。

光武帝手下第一谋士,东汉开国第一功臣是谁?

高密侯邓禹,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应当是汉朝中兴之主刘秀手下的第一功臣。

汉明帝刘庄,也就是光武帝刘秀的儿子,为了纪念帮助其父刘秀平定天下的的功臣,特地征召当时最好的画师在洛阳的云台阁绘制了28位大将的画像,此后,世人都以云台二十八将来纪念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邓禹从小就十分好学,通读经史,年仅13岁便已经名闻乡里,在同辈中有很高的声望。刘秀和邓禹最初在长安相识,二人当时都在拜师游学,一见如故。

在王莽取代汉朝建立新朝之后,朝野一度非常混乱,民不聊生。于是刘秀和邓禹就决定远离长安这块是非之地,各自回到家乡等待时机。在绿林军、赤眉军先后起义的同时,刘秀也在家乡招兵买马,为推翻王莽政权,光复汉室做准备。邓禹也在此刻不远万里前来辅助刘秀。邓禹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夺取城池的过程中,他向刘秀进言要收拢民心,得到百姓拥戴才是最重要的事。刘秀十分赞同邓禹的建议,夺取城池之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约束军队,安抚百姓。这一举措得到百姓的强烈支持,为刘秀日后称帝打下基础。

邓禹不仅谋略出众,还有极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在邓禹的带领下,建世政权的主力赤眉军被成功歼灭,刘秀得以进军长安。邓禹在刘秀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数不清的功劳,并且邓禹是最早追随刘秀的谋士之一,功勋卓著,是开创东汉的最大功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3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