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赈灾出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纵观古代历史,引起国家及社会动荡的,无非天灾人祸。百姓吃不饱饭,活不下去,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多因此而起,各朝各代对此更是头疼不已。不过每当古代赈灾时,我们都会发现,历朝历代赈灾的主力都是军队。
如北宋年间,泗水及汴河发洪水,当时朝廷便是调动了周边军队前往治水、赈灾。而在其他朝代,也大多一致,赈灾一向由朝廷引导,军队执行。不过,如果朝廷直接拨款给地方,让百姓自赈,无疑能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为啥朝廷却不准百姓自赈呢?其实,这并不是掌权者傻。而是因为元朝曾试过,但却因此灭亡了!
众所周知,蒙古铁骑曾是天下无敌的代称,他们烧杀抢掠,一路打到欧洲,所经之地反抗者皆屠杀,手段之残忍,至今令人后怕。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当时是征服者,所以下手极狠。等他们成为统治者后,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所顾忌了。毕竟,这天下都是他们的财产!元人也得考虑财产损失问题,因此很多事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当年黄河两岸的洪水不断肆虐,百姓叫苦连天,更造成了元朝财产的损失。为了止损,丞相脱脱当即拍板:将赈灾粮食、款项拨往地方,由地方组织人民自赈。这样不仅能省下大笔军队开动的费用,而且还能物尽其用。细算下来,至少能为元朝省下一半原定经费。脱脱认为这是条妙计,结果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损招。正是这招,将大批民众逼上了死路!
很多人就感到奇怪了,元朝这钱也花了,粮也出了,无非就是让受灾百姓干干活。他们维护的是自己的家园,为何还要造反呢?这就涉及到赈灾银的使用问题了。我们先来看看脱脱是如何操作的。
他将银子先拨给户部,随后,再由户部拨银至省,省再到府,府再到州,州再到县。如果钱完全落实下来,自然不存在任何问题,然而,元朝那时却腐败透顶,各级官吏雁过拔毛。一时间,层层拨银的举动却成了层层拔毛。等钱到了县里,哪还有银子给百姓?
这样一来,赈灾后的百姓比赈灾前还惨!本来,大家也就是吃不上饭的问题。结果现在饭吃不上,还得被强制征召干活。你说老百姓能不反么?所以,脱脱好意反而更害苦了底层民众。这就是因为缺乏对权力的监督。
北宋一代名相范仲淹在知杭州的时候,曾在闹饥荒的时候抬高米粮的价格,当地百姓怨声载道,难道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是假的?或者范仲淹老了的时候也犯了糊涂,准备捞一笔?实际上并不是,范仲淹抬高米粮价格之后,虽然在开始的时候,百姓怨声载道,但很快就交口称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这并不是范仲淹第一次遇到灾荒,1033年的七月,蝗灾蔓延,随之而来的就是饥荒,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饥荒,江淮地区和京东一带尤甚。时任右司谏的范仲淹上书要求宋仁宗派官员去视察灾情,但宋仁宗并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要,无奈之下,范仲淹对宋仁宗说:“如果宫中停食半天,会怎么样呢?现在各地都有饥荒,怎么能够不进行抚恤呢?”
一句话说的宋仁宗哑口无言,只能派使者到各地去查探灾情,而范仲淹被委任到江淮地区赈灾并安抚当地的百姓。范仲淹到任之后,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禁止百姓祭祀泛滥,上书奏请免除庐、舒折役茶和江东丁口盐钱等,而且范仲淹还将百姓吃的野草带回京中,奏请宋仁宗以此晓谕六宫贵戚,以戒除骄奢之风。
可以说,范仲淹对这次饥荒的处理是很得当的。17年后,已经年过六十的范仲淹再次遇到一次很大的饥荒,而他对这次饥荒的处理则成为一个经济学的经典案例,流传至今,这里就来说一说范仲淹究竟是怎么对待这次饥荒的。
1050年,范仲淹知杭州的时候,吴中地区发生大饥荒,此次饥荒非常严重,常有人饿死在路边,灾情严重,范仲淹开仓放粮,并募集资金屯粮来赈济灾民,但这只是杯水车薪,无法让杭州的百姓渡过难关,于是范仲淹根据杭州这座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灵活的赈灾举措,这些举措大致就有三点:
其一,抬高米粮的价格。饥荒来临之后,城中百姓缺米粮,导致米粮价格飙升,一下子就升到了120文,而范仲淹仍觉得不够,将米粮价格抬到了180文,并张贴榜文告示以示杭州百姓,榜文一出,杭州的百姓是怨声载道,而米商则心里乐开了花。(出自南宋董煟的《救荒活民书》)
其二,发展杭州当地的旅游业。杭州人喜欢龙舟竞赛,范仲淹就鼓励百姓们多多举办龙舟竞赛,他自己也每天在西湖上出游宴饮,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杭州的百姓举行了大规模的游玩活动。(出自沈括的《梦溪笔谈》)
其三,大兴土木。杭州的百姓喜欢做佛事,范仲淹就将各个佛寺的住持找来,告谕众人:“现在正是闹饥荒的时候,民工的工价会被压得很低,大家可以趁这个机会大兴土木,或翻修或新建。”众人觉得在理,于是各大佛寺纷纷招工修建。除佛寺外,还有官府的建筑和仓库等也开始在这一时间段翻修营建,以及富贵人家也纷纷招工进行各自的土木建设。(出自沈括的《梦溪笔谈》)
杭州饥荒期,范仲淹就做了这三件事,先不说这么一搞,杭州城内的百姓会怎么样,且只说朝中官员得知后,纷纷上书弹劾范仲淹,他们认为范仲淹“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范仲淹也上书将自己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都说了出来,他的目的是什么呢?自然是救济灾荒。
那么他的这三个举措实施之后又有怎样的结果呢?先说抬高米粮价格这一项。范仲淹将米价抬高到了180文,这是真正让米商们兴奋的一件事,不仅当地的米商高兴,就是外地的米商也闻风而动,米粮源源不断涌进杭州。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物以稀为贵”,所以闹饥荒的时候,米价会被抬高很多,但当米粮源源不断涌进杭州城的时候,为了将米卖出去,米商只好降价卖粮,这样一来,灾民只在最开始几天用180文的价格买米,后来很可能会用低于120文的价格来买米。
这就让百姓有米可吃了,倘若范仲淹一开始就不准米价上涨,甚至逼着米商降价,结果很可能就是米商宁愿屯着米粮也不卖给百姓。
再来看看发展旅游业这一项,这实际上就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让钱流通起来,且是从富户人家流向下层,毕竟再怎么闹饥荒,那么富贵人家也不会损失多少,如果让他们多多出游,自然会将钱花出去,流向市场,能养活不少的人。
而大兴土木就更简单了,这其实就是促进就业,让百姓有工可做有钱可赚,闹饥荒的时候,家家户户没钱买米,要是能每天有活干,自然就能有钱买米粮过活。
所以范仲淹这三项举措实施下来,杭州城的百姓都度过了饥荒,这个时候,百姓们才发现范仲淹的这些举措是真高明,禁不住交口称赞。倘若只是靠官府开仓放粮和压低米价来赈灾,只能满足一时的需要不说,官府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储备和银钱来满足如此大的一个救灾工程,而范仲淹这样则是让市场真正活起来,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当然我们看这三项,尤其是抬高米价这一项,并不是对所有的饥荒都适用,范仲淹此举也是根据杭州城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救济灾荒的措施,而且这样也只能是局部地区闹饥荒的时候适用。
倘若全国各地都闹饥荒,那么抬高米价这一项很可能就是适得其反,而且这样的举措也只能是向杭州城等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才能施行,对于那些本来就比较贫困的城市和地区,这样的举措基本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到最后受累的只能是百姓。
而且抬高米价这个手段也是一场豪赌,倘若赌赢了,那就是皆大欢喜,倘若赌输了,则百姓受累,官员身败名裂,况且一般的官员也很难将这个举措实施下去,如果不是范仲淹德高望重,很多人愿意相信他,换个官员来执行,很可能会面临着巨大压力,只能半途而废,还惹来一身腥。
无独有偶,范仲淹在杭州城中抬高米价来应对饥荒,而几年之后,包拯在知庐州的时候,也效仿范仲淹,“不限米价,而贾至益多,不日米贱。”
清朝时期每逢灾荒政府都会赈灾,但是都是亡羊补牢的措施,并没有做好事前管控措施。在灾难爆发前期已经出现了大量人员伤亡,只有意识到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才朝廷才会出手解决,这个时候灾情已经严重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只能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来挽救剩下人的生命。而且封建主义社会科技手段不发达,灾情从地方传到中央已经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中央调动各方面的物资有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在危机万分的灾难时刻错过了拯救灾情的黄金时期,朝廷的赈灾措施也只是杯水车薪。
封建主义社会统治阶级占有绝对的地位优势。底层社会人们是为了他们提供享乐的工具,两者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康熙、雍正在位时注重民间百姓疾苦,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稳定,但是嘉庆之后清朝开始走上了严重的下坡路,清王朝的统治者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更没有心思管百姓的死活。
古代的医疗条件水平低。一个普通的流感就会成为一场特大的传染病,那个时候对于感冒都没有特效药,只能通过封锁来隔绝传染,那些感染者成为了被清朝放弃的牺牲品,在余下的生活中苦苦挣扎,自生自灭,清朝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7岁左右,很多人都是因为小小的感冒去世。
清朝时期最大的灾难还是饥荒。百姓一口饱饭都吃不上,靠天吃饭的农民一旦赶上恶劣气候意味着今年要饿着肚子生活,很多人都是在饥饿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清朝赈灾的粮食根本无济于事,这些粮食的基数在灾民面前微不足道,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低下,地主家也没没有余粮。
清朝政府要求的施粥赈灾的标准是:粥要插筷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
但往往实际上操作的确是:粥里除了有沙子石子儿之外,每个碗里的米粒的个数都能数得过来。每人喝一碗这样可以当镜子照的米汤,喝完之后一泡尿下去又饿了。只能保证人饿不死。这才是施粥赈灾的真相。
下面我们从赈灾的目的,赈灾的方式,施粥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下清朝的粥厂是如何的进行运作的。
1.赈灾的目的
一句话其实就可以说明白:是给最基层的受灾的贫苦百姓有口饭吃,让他们不至于饿的造反。中国的百姓是最善良的,但凡有口吃的,他们就不会走造反这条路。而灾年往往是造反的高发期。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起义。老百姓吃不饱饭,就一定会起义造反。
2.赈灾的方式
赈灾一般有三种方式:
一,国家富裕的时候,一般采取中央拨款买粮,送至灾区进行赈灾,但这种方式,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层层贪污,层层克扣。最后真正落到灾民头上的粮食十不存一。
二,国家财政支出有困难的时候,一般采取就地筹集粮食(国家只拨付一小部分)。比方说让富裕人家进行捐款捐粮,《雍正王朝》中就有这样一个描写,黄河发大水,国库空虚,胤禛和胤祥逼迫当地盐商捐款买粮。这种方式见效快,国家损失少,但不可常用。
三,以工代赈。受灾后地方建筑,河道遭受破坏,官府招募灾民进行修缮,这就是以工代赈。
3.赈灾施粥的影响
发生灾害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第一时间来进行赈灾活动,这能够将迅速安定人心,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但赈灾毕竟大部分是无偿的,必然会导致少数非受灾人员也来免费领取国家赈灾口粮。这也就是为什么赈灾的时候都是给粥喝,而不是直接发米饭。一个快饿死的人,他是不在乎这个粥是脏还是干净的,只要有一口吃的就好。所以在粥内出现沙子和石子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那些想不劳而获的非灾民。
我觉得赈灾施舍的是粥而不是米饭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食物太少了。因为古代人们都是靠天吃饭的,粮食产量很低,朝廷没有那个实力让所有的百姓都吃饱,只能尽量让他们活下去。所以如果直接分给百姓们粮食或者煮成饭再分发下去,粮食肯定是不够分。如果将其煮沸成粥,那么粥中就会有很多水,将水喝到肚子里之后,很快就会喝饱了。
第二,饥饿的人太多了。当打开仓库进行粮食救济时,尽管可以根据户口计数从而提供食物。但是,当发生饥荒时,肯定不只有一个县城发生的,很多县城肯定都发生了,当饥民到的时候,不可能只给本城的百姓,而不给其他地方的百姓,粮食是有限的,有限的粮食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庞大的需求。因此,他们只能熬成粥,尽量把粮食变多一点。
第三,熬粥很简单。用来开仓赈粮的粮食一般都是朝廷拨下来的或者是一些慈善的地主们捐赠的,肯定是五谷杂粮什么都有,如果要把这些做成馒头大饼什么的会很麻烦,并且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相比之下,煮粥是最省时省力的选择。
第四,喝粥是助于消化。我们知道,如果直接给饥饿的人吃馒头米饭,虽然能吃饱,但是会消化不良,在大饥荒中消化不良会使那些人更快地死去。所以为了尽量让百姓们能活下去,最好的办法是为他们煮粥。
第五,为了表现出皇上的恩典。想象一下,百姓们饿了很久了,看到前面不远处热气腾腾,闻到散发出来强烈的食物香气,并且煮出来的粥又热又香,捧在手里,会不会感受到皇上的恩典呢?只要有了民心,一个朝代才能长远的生存发展下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2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