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陆逊是东吴的社稷之臣,孙权为何对他一点都不好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0 15:38:31

陆逊是东吴的社稷之臣,孙权为何对他一点都不好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小编来说说陆逊的故事。

245年3月,东吴的上大将军、丞相陆逊愤懑而死。陆逊之死与孙权有直接关系,孙权一直派人责骂陆逊,结果“逊愤恚致卒”。甚至在陆逊死后,孙权还派人向陆逊之子陆抗问罪。陆逊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在夷陵之战中击破刘备,后来又在石亭之战中大破曹休,堪称是东吴的社稷之臣。那么,孙权为何这样对待陆逊呢?

一、出身世家、功高震主

陆逊原名陆议,字伯言,是吴郡吴县人。当时,吴郡有四大家族,分别是顾、陆、朱、张,家世显赫,而陆逊就是出身吴郡陆氏。孙策早年间在袁术麾下时,曾攻打过陆逊的从祖父陆康,双方自此结怨。后来,孙策占据江东时,对江东士族采取了打压的政策,搞得双方关系十分紧张。直到孙权领事后,才开始注重拉拢江东的世家。

203年,21岁的陆逊才进入孙权的幕府,并且崭露头角。孙权为得到江东士族的支持,与其进行联姻,将大哥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陆逊只比孙策小八岁)。后来,陆逊为孙权建功立业,被封为上大将军,掌握了东吴军政大权。由于陆逊的威望越来越高,已经有功高震主之势。

二、理念不同,君臣失和

陆逊既是一代名将,也是一位书生,他出身世家,接受过良好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因此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治国方略。而孙权则不一样,他也有着自己的规划,因此与陆逊发生了理念上的冲突。比如说陆逊反对“先刑后礼”,主张实行儒家的“仁政”,具体而言就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减缓刑罚,减少不必要的对外军事行动。

孙权则恰恰相反,他的治国理念更像是法家的思想,比如说他对内任命吕壹,纠察百官,实行严酷的法律,不断征调百姓,同时还对夷洲、朱崖用兵,甚至还与辽东的公孙渊联络。对于孙权的这些举措,陆逊多次上书反对,但孙权基本上不予理睬,仍然一意孤行,结果都没有取得什么效果。

三、忧国亡身,卷入党争

就在陆逊与孙权发生各种冲突的时候,一场席卷东吴政坛的党争,将两人的矛盾彻底激化。当时,孙权所立的太子是第三子孙和,同时他还封第四子孙霸为鲁王。但是鲁王孙霸在父皇的纵容下,居然对储位产生想法,于是朝廷中的大臣分成两派。远在武昌的陆逊坚决支持太子孙和,一再向孙权上书,甚至请求到建业去。

陆逊一心为了东吴的安定团结,就忘记了自己的尴尬身份,他不仅是世族、功臣,还是“外戚”。至此,孙权决定除掉陆逊,因为他认为陆逊已经对他自己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假如自己去世后,继任的皇帝更加无法掌控局面。孙权既需要得到士族的支持,但当士族壮大时,他又惧怕士族的力量,所以陆逊之死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东吴政权的悲剧。

孙权后期为什么对待陆逊那么残忍?

我们知道陆逊是东吴的第一功臣,三国里面说得上出将入相的有三个人,分别是蜀汉的诸葛亮,曹魏的司马懿(曹操是君主,自然是不算),还有东吴的陆逊。

虽然我们一直说东吴有四儒将,十二虎臣,这四儒将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但是其他三个人不管从功绩,还是从能力上面,都没办法陆逊相比,陆逊官至大都督、丞相、荆州牧、上大将军,陆逊有三个特殊的身份。

第一,陆逊是吴郡四大姓的陆家,吴郡四大姓分别是顾陆朱张,其他顾家的代表人物是顾雍,陆家的代表人物是陆逊、陆抗父子、陆绩,朱家的代表人物是朱治、朱然、朱桓、朱据、朱异,张家的代表人物是张温、张俨。

我们翻开吴书,可以看出,很多重要的人都来自于吴郡四大姓,而且他们互相联姻,他们的子弟都仕郡,吴郡四姓是士生士长的四大豪族,东吴的孙家其实是就是依靠着吴郡四姓的支持,才能在江东站稳脚跟的。

第二,陆逊是孙策的女婿,而孙策有一个儿子叫孙绍,孙权是从孙策那边继承过来的,是因为当时孙绍年纪还小,而现在孙绍年纪越来越大,那么孙权对陆逊、孙绍这样的组合是有点担心的。

第三,陆逊有个叔公叫陆康,因为陆逊自小丧父,所以就跟庐江太守陆康生活,袁术因为缺粮,就向陆康索要三万斛米,让陆康给拒绝了,袁术就派孙策攻打庐江,陆康守了两年,庐江被破,陆康一个月之后就病逝了,也就是说陆逊跟孙家是有仇的。

当时,孙权立了三子孙和为太子(长子孙登,次子孙虑都死得早),立四子孙霸为鲁王,这个本来很正常,但是孙权让孙霸的一切礼制规格与太子相等,这就相当于有两个太子了。

支持孙和的有陆逊、顾谭、诸葛恪、朱据等人,支持鲁王的有吕岱、全琮、吕据等人,可以看出吴郡四姓是支持孙和的,而吕家、全家是支持鲁王的,显然陆逊是太子孙和的最有力支持者。

两宫之争,导致两边有很多人都被处死,或者被流放,陆逊也不能幸免,相当于是被孙权骂死的,最后的结果是孙和被废,孙霸被处死,孙权的幼子孙亮被立为太子,孙权死后,由孙亮继位。

总的来说,孙权之所以那样对待陆逊,主要还是对吴郡四姓的猜忌。

陆逊重创蜀汉,为东吴政权作出巨大贡献,为何还会被孙权骂死?

尽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极力吹捧诸葛亮,极力贬低东吴政权,对周瑜、鲁肃、陆逊评价不高,然而你真去翻开历史,看看三国形成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东吴是参与两次,获胜两次,成绩摆在那里,你不承认也是不行的。

陆逊在这里面更是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出将入相全能型的人物,陆逊对东吴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东吴的后周瑜时代,陆逊在夺取荆州以及夷陵之战中,都重创了蜀汉政权。


就连摸爬滚打一辈子的刘备,最后也是仰天长叹:?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然而陆逊的结局,却异常悲惨,竟然被孙权多次责问,因受辱气愤而死。

那么,孙权为何对这样一个有功于东吴的陆逊那么残忍,他是脑子不好使了吗?

晚年的孙权脑子到底好不好使了?

曹操一生没有服过几个人,在青梅煮酒的时候,只承认刘备和他是英雄,袁绍、公孙瓒、袁术、刘表这些人统统不入曹操的法眼,然而当曹操多次南征,对东吴始终寸土未得的情况下,感叹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大概是孙权对小一辈的人中最高的评价了。

当然,这都是孙权晚年之前,在中国古代帝王所要面对最大的威胁,不是敌人,而是晚年!一旦进入晚年,就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孙权更是如此,在对待陆逊的问题上,孙权其实是犯了很大的糊涂的。

当然,以一句孙权脑子不好使,所以逼死陆逊,显然是不能有更大的说服力的,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晚年的孙权,虽然糊涂一点,但是不至于疯傻,有些事情可能做的尺度不恰当,但是方向不会错。

搞掉陆逊,应该是孙权长期以来的一种政治趋势,一句话,陆逊不死,他孙权死不瞑目啊!

陆逊太过优秀,甚至有取代孙氏家族的实力

孙权逼死陆逊,那就是因为陆逊你太优秀了!前面已经说到陆逊为东吴政权立下的汗马功劳,这些功劳虽然对东吴政权帮助很大,但是也增加了陆逊的政治威望,假如孙权百年之后,陆逊取而代之,他孙氏一族岂不是要遭殃?

还别说,孙权提防陆逊,不可谓不慧眼如炬,君不见在孙权北面的曹魏政权,最后就被司马家族取代了。

说到家族,要说刘备选诸葛亮作为托孤之臣,那是非常明智的,诸葛家族其实并不具备取代蜀汉政权的实力,但是司马家族可不是吃干饭。

而东吴能够取代孙氏的非陆逊家族莫属了,而陆逊地位很高,又建立诸多功劳,取代孙氏是很正常的情况。

孙氏家族在东吴三代的统治,说到底就是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怎么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豪门世族的影响力,但是打仗的时候,又需要他们,这就是东吴政权的内部矛盾。

在孙权越来越老的情况下,他不得不防!

参与到争储风波当中,遭到孙权的猜忌

可以说,陆逊不死,孙权晚上都睡不着觉的时候,陆逊竟然参与到东吴政权的皇位传承中来,这就更容易引起孙权的猜忌。

当然,孙权晚期的皇位争夺战十分激烈,一定程度上也有孙权自己的原因,孙权纵容鲁王孙霸,而对太子孙和造成威胁,孙和因而希望联合朝中大臣陆逊来增加自己的政治筹码。

在皇储争夺的关键时期,孙权正有废除孙和,立孙霸的时候,陆逊不合时宜地提出要?论适庶之分,以匡得失?。直接站到了太子一方,假如孙权真的让孙和即位,那陆逊就有了拥立之功,影响力更可怕。

随后鲁王联合杨竺,开始展开争储的斗争,我想这背后也有孙权的默许,当时杨竺公开诋毁陆逊,罗列其二十条罪状,还抓住了陆逊与太子勾结的把柄。

随后孙权就开战了对陆逊的惩罚,先是将陆逊的嫡系,以及太子的近臣全部流放,并且派内侍多次去责问陆逊,陆逊气愤不过,不久去世。

最后:

其实深入分析的话,这里面还有很多故事,比如陆逊与孙权之间私人关系的演变,陆逊是孙策的女婿,孙权的位子承至孙策,晚年孙权也害怕孙策子孙夺取政权等等,限于篇幅就不展开讲了。

总之,在孙权的晚年,陆逊就像一个阴影,让孙权挥之不去,最终只能选择将其逼死。

被称为“江东社稷之臣”的陆逊最后为何被孙权逼死?

陆逊是东吴的一员大将,堪称是“江东社稷之臣,但是最终还是被孙权逼死,孙权之所以要逼死陆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孙权对陆逊一直不信任。孙权将陆逊任命大都督,并非是对他非常信任,而是一种无奈之举,吕蒙为了攻打荆州,就请求孙权代理大都督的位置,以此来让关羽失去戒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便任命陆逊为大都督,代替吕蒙的地位。陆逊当上大都督之后,孙权便开始设置各种条件,始终没有将兵权完全交到陆逊手上。可见,孙权对陆逊并不信任。当陆逊的地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孙权心对他的不信任程度也逐渐放大,最终也就起了杀心。

其二是因为陆逊参与了太子与鲁王之间的夺嫡之争,即“鲁南党争”。“鲁南党争”发生之时,当时朝廷之中分为两派,一派支持鲁王,一派支持太子,两派之间经常大打出手,差点儿造成了国家的分裂。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不得不废除太子,并且还赐死了鲁王。陆逊是“鲁南党争”的“太子党”,是“鲁南党争”的直接推动者,当年他曾经多次向孙权上书,请求孙权让太子继承大统,但是孙权一次都没有理会。在孙权看来,让谁来继承大统,这是他的家事,谁都不能插手,尤其是像陆逊这样的开国功臣,更不能染指。既然陆逊参与了,那就只能死路一条了。

其三是因为陆逊所在的陆家是江东的“四大家族”之一。陆家在江东有着非常高的声望,孙权想要在江东站稳脚跟,必须要拉拢陆家,得到陆家这个豪门大家的支持,而陆逊是陆家的代表,随着陆逊在吴国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陆家也水涨船高。孙权担心陆家的势力太大,会威胁到他的帝位,所以不得不对陆逊出手。

也正因为如此,孙权才会除掉陆逊。

三国时期时,孙权后期为何对待陆逊那么残忍呢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前期在刘备东征的那一段时间,陆逊跟孙权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的好,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然后很信任陆逊,基本上把所有的兵权都交给了陆逊。最后陆逊也没有辜负孙权的信任。在夷陵用了一把大火,把刘备所有的希望都给烧得灰飞烟灭,刘备的死因跟这场大战的失败,也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自此以后东吴就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但是夷陵之战结束以后,陆逊回到东吴就慢慢不受孙权的待见,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宗族问题引起的。这个问题孙权一直没有解决好,并且在他刚上位的那几年中可以说也是为这个问题做了很多的努力。

因为东吴不像曹操或者说刘备他们这样都是靠自己打下来的天下,孙家今天的一切可以说就是靠着那些东吴那些宗族的顶力支持,才可以在江东这里打下很好的基础。所以那个时孙权就很怕陆逊的家族的实力发展起来,然后威胁到孙家的统治,于是就想方设法的削弱这些宗族的势力,那个时候东吴有四大宗族。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陆逊做了一件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介入了太子之争,因为陆逊想要支持那个人和孙权想要立的太子人选不一样,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的。但是陆逊这个人非常的倔强他还固执上书给孙权,想要孙权采取他的建议,最后把孙权惹恼了,以至后来二宫之乱,把陆逊他们全都迫害至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0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