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东汉末年,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在此期间,他拜荆襄名士庞德公、司马徽为师,同时还结识了几位好朋友,其中包括崔州平、孟公威、徐元直、石广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最终才请出诸葛亮。那么在诸葛亮出山后,他的这四位至交好友都去哪儿了,他们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一、崔州平、石广元
崔州平名叫崔钧,是博陵安平人,出身名门,他的父亲崔烈位至三公,担任过司徒、太尉等职。司徒这个职务是崔烈花五百万钱买的,崔钧对此不以为然,父子俩还发生了争论。崔烈拿棍子要打崔钧,崔钧一边跑一边说:“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后来,李傕攻打长安,崔烈死于乱军之中,而崔州平则来到了荆州境内。
石广元名叫石韬,是颍川人,与徐庶是同乡,两人的关系很好。初平年间,中原不断发生战争,为躲避战乱,徐庶、石韬一起来到荆州境内,也曾向司马徽、庞德公请教,因此与诸葛亮相识,“与诸葛亮特相善”。后来,曹操率领大军南下,石韬没有投靠刘备,而是归附了曹操,“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
二、孟公威、徐元直
孟公威名叫孟建,是汝南人。孟建很早就来到了荆州,与诸葛亮、石广元、徐庶等人一起游学。当时,孟、石、徐三人学习非常刻苦,“务要精熟”,而诸葛亮“观其大略”。诸葛亮还说:“卿等三人的仕进,官位可至刺史、郡守。”三人问诸葛亮能做到什么官,他却笑而不答。之后,孟建打算返回家乡,诸葛亮还劝他“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孟建还是回到了北方,在曹魏担任过凉州刺史、征东将军等职。
徐元直就是徐庶,他是颍川人。徐庶是主动投靠刘备的,还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同窗好友诸葛亮。不过,徐庶却离开了刘备。历史上徐庶离开刘备的原因和小说《三国演义》是不太一样的。原来在当阳之战中,徐庶的母亲被曹操的军队捉住。徐庶闻讯后,担任母亲的安全,于是辞别刘备,归附了曹操。徐庶在曹魏担任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等职。
三、诸葛丞相的叹息
关于崔州平的去向,史书并没有明确交待,他的年龄要比诸葛亮、徐庶大一些。不过崔州平的家世显赫,他的这一支系被称为“博陵安平房”,后世出现了不少名人,比如唐玄宗的宠臣崔九。再说诸葛亮,其实他还是一直惦记着这些朋友的。诸葛亮率军北伐,来到陇右,得知两位朋友的情况后,叹息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在诸葛亮看来,以徐庶、石韬的才能应该可以做到更高的位置,他为两人的仕途感到惋惜。在这几个朋友之中,孟建的仕途比较顺利,担任过凉州刺史、征东将军这种有实权的官职。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在答复司马懿的书信时,曾经委托司马懿,请杜袭替他向孟建致意。晚年的诸葛亮非常劳累,假如有一两个知心朋友在身边相助,大概他也不会那么早就病逝了。
刘备前往投奔荆州刘表,刘表收留了他,并把刘备安置到了荆州最北面的新野。刘备自然明白刘表是将自己视为了人肉盾牌,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得勉从虎穴暂栖身了。曹操虽然并没有追杀过来,刘备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明白,迟早有一天曹操会打上门来的。想要改变被动挨打的落后局面,就只有抓紧难得的喘息良机谋求发展。
刘备在新野求贤若渴,与刘表的行政不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许多流亡于荆州的有志之士,一直以来无法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见刘备为他们晋身提供了可能,纷纷主动登门毛遂自荐。短时间内,“荆州豪杰归先主者益多。”
这些豪杰之士中最著名的无过于徐庶、徐元直了。徐庶、本名福(与为秦始皇寻不死药的徐福同名同姓),字元直,颖川人。徐庶也是江湖儿女,以游侠自居。一次打抱不平之后“白垩突面,被发而走”。徐庶摊上官司,畏罪潜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走多远,徐庶便“为吏所得,问其姓名,闭口不言”。
徐庶自以为有权利保持沉默,哪知道负责办案的吏却不懂“米兰达法则”。如果不是同党救援及时,徐庶险些因此而丧命。
侥幸从鬼门头拣回一条性命的徐庶,省悟了匹夫之勇不足凭借的道理。从此脱胎换骨,“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
无奈觉今是而昨非的徐庶来到学堂,却不被同学接纳。“诸生闻其前作贼,不肯与共止。”徐庶知耻而奋发,每天“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学问大进的徐庶和同郡石韬(石广元)结为好友。
初平年间,关东义军结成讨董联盟。与中原大地的遍地烟尘不同,荆州相对平静,又因为地近中原的缘故,很快就聚集了大批来自关西、兖、豫地区爱好古文经学的士人。刘表虽没有开拓发展疆域的野心,但他却发展生产,大力兴学。模拟太学,建立学校、设置学官,召集诸儒修订五经章句,由此形成了荆州学派。流亡至此的士人有了用武之地,传道、授业、解惑,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刘表的不思进取,荆州成了士大夫避难的乐园。
徐庶与石广元南下至荆州避难,结识了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建(字公威)、南阳诸葛亮,几人成为至交好友。这几人并不是真的隐士,只是在待机而动罢了。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人既无法融入荆州主流社会,也不看好过江龙刘备。
徐庶前往新野投奔刘备,在一些投机客之中无异是鹤立鸡群。很快就引起了刘备的注意,史载,“先主器之”。
见刘备待自己如国士,徐庶也心下欣慰不已。感激之下,徐庶主动为刘备荐贤――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刘备没有丝毫犹豫,脱口而出:“君与俱来!”
哪知徐庶摇头道:“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所谓徐庶走马荐诸葛,是小说家言。徐庶离开刘备,是在诸葛亮出山之后的事情。
参考书目:《三国志》《三国演义》《后汉书》《资治通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0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