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重赟这个名字却很少被人知道,甚至在很多书籍中不一定是真的 历史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石守信、韩重赟等禁军将领的支持下,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皇位,建立北宋王朝。可是七年后一天,宋太祖赵匡胤龙颜大怒,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居然下旨想处死自己的结义兄弟、北宋的开国功臣韩重赟!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呢?
一、韩重赟是谁?
韩重赟是磁州武安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武安市,他在年少时就加入了郭威的队伍,之后屡立战功,得到晋升,“补左班殿直副都知”。韩重赟还参加了高平之战,“以功迁铁骑指挥使”,之后从征淮南,“先登中流矢,转都虞候”,“俄迁控鹤军都指挥使、领虔州刺史”。控鹤军是真正意义上的禁卫军,直接负责宿卫皇宫,是精锐中的精锐。
韩重赟与赵匡胤的关系很好,当年他们在禁军中任职时曾结为兄弟,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义社十兄弟”。960年,韩重赟作为禁军中的主要人物,直接参加了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后,加封了六位翊戴功臣,其中就包括韩重赟,他被封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领江宁军节度使,成为禁军系统侍卫司的最高长官。
二、韩重赟犯忌
961年,赵匡胤调整禁军系统,改韩重赟为殿前都指挥使、领义成军节度使。当时,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两个职务被废除,所以韩重赟就成为禁军系统殿前司的最高长官,换言之就是赵匡胤当年的那个位置。之后,韩重赟还奉命负责督建皇宫,率领军士民夫去修理黄河的河堤。由于韩重赟一直受到重用,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967年,有人向赵匡胤举报,说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也就是说,韩重赟私自将禁军将士作为自己的心腹,在禁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赵匡胤勃然大怒,当时就想下旨杀了韩重赟。赵匡胤为什么生气呢?原因很简单,他当年就是在禁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最后才靠着禁军的支持,夺取了后周的江山。
三、谁救了韩重赟?
对赵匡胤而言,韩重赟的行为,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皇位,所以他才会不辨真伪,直接想处死韩重赟。幸亏赵普站了出来,他对赵匡胤说:“亲兵,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陛下您不可能亲自去统率禁军,必须要选择将领。假如韩重赟因为谗言被杀,那么就会人人自危,没有人敢为陛下统率禁军了。
即使有赵普劝解,但赵匡胤依然没有消气,“上怒犹未解”。赵普劝说了半天,赵匡胤才没有杀死韩重赟。不过,赵匡胤还是处罚了韩重赟,免去了他的殿前都指挥使的职务,“出为彰德节度使”。事后韩重赟到赵普拜谢,但赵普拒绝接见。974年,韩重赟病死,被赠为侍中。从韩重赟事件中可以看出,赵匡胤并非不想杀功臣,而是他已经将功臣全部“废掉”。
何时结成“义社兄弟”,最初以何人为首,均已不详。
其中赵匡胤、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韩重赟、刘廷让六人,《宋史》及《东都事略》都有专门的纪、传,他们都是后汉时投入枢密使郭威部下,当时也都是低级军官,地位大体相当。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的情况也与上述六人相似,结成“义社兄弟”的时间可能就在此时。因为到后周世宗初年,各人发展情况已有很大差异,地位也已相当悬殊。此时“义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赵匡胤,而是李继勋。赵匡胤主要是在世宗后期得到迅速提拔,成为殿前司的正长官。
赵匡胤与其义社兄弟的关系,显然有着亲疏远近的差异,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可能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参与兵变,成为开国功臣。而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升迁最慢,与赵匡胤的关系也可能较为疏远。
公元953年,七月二十日。时年27岁的赵匡胤,这时还是后周的一个中层军官。这一天,赵匡胤和其他九个意气相投的后周军官,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
这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义社十兄弟?了。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几人义结金兰的这一天,不管是赵匡胤还是其他几人,大概都不会想到,他们这几个人的结义,将会对历史产生多大的影响。仅仅七年之后,他们将彻底掌握后周的高层权力,并且在陈桥驿发动一场兵变,将赵匡胤推上皇位,建立了历史上又一个正统王朝。
那么,当时和赵匡胤结义的这几个人,到底都是什么来头?他们是怎么把赵匡胤推上皇位的?赵匡胤登基之后,这几个人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义社十兄弟的诞生
赵匡胤出生于洛阳的一个官宦家庭之中,也算是一个高管子弟。但是这样的家庭并没有让赵匡胤变成一个沉醉于纸醉金迷的公子哥,而是变成了一位从小就胸怀大志,心怀天下的少年郎啊。
当时正是乱世之秋,但是不得不说赵匡胤也是真的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正所谓是?乱世出英雄?,正是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年代,才给赵匡胤提供了干出一番事业的机会。赵匡胤在年仅21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948年,就投奔向后汉枢密使,郭威的麾下,为郭威效命,这一次的选择,也正是赵匡胤转折的开始。
赵匡胤加入到郭威的团队之后,在威的团队中,先后结识了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这九为兄弟,并在公元953年歃血为盟,结拜为异姓兄弟。
他们十个人最初都是在郭威的麾下任职,而且这十个人这十个人不是来自河南的,就是来自河北的,经历大多都十分相似,一开始都是低级官员,在地位权力方面相差不多,但在郭威去世的时候,这十个人大多都成为了将领级别的人物。
一般历史上其他的结义事件之中,最后坐上帝位的那个人,一般都是兄弟几个中的大哥,由这些弟弟们来辅佐大哥上位,但是在这?义社十兄弟?当中却并非如此。虽然史料之中并没有详细的介绍着十人之中相互的排行大小,以及结拜先后的顺序。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的赵匡胤并不是老大,老大应该是当中的李继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0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