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韩侂胄的故事。
公元1206年,也就是南宋宁宗开禧二年,南宋军队不宣而战,渡过淮河,在淮河以北地区与金朝军队展开了激烈战斗,一度收复了江淮一带的部分地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开禧北伐”。
主导这次北伐的,正是权倾一时的当朝宰相——韩侂胄。
在民间的说法中,韩侂胄除了力主北伐之外,还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削了秦桧的封爵,算是一个不错的形象。
但在《宋史》当中,韩侂胄的待遇就差得多了。作为一个主张抗金的丞相,居然被列入《奸臣传》,和大名鼎鼎的投降派秦桧并列,的确让人感到奇哉怪也,不禁为其叫屈。
然而,评价一位历史人物,不仅要查看其行为,更要评估这些行为产生的后果,才能得出一个相对公允的结果。当我们纵观韩侂胄的一生所为,以及所产生的后续事件时,相信会得出自己的结论的。
宫斗起家
韩侂胄出身名门,他的曾祖父韩琦,被誉为北宋“三朝贤相”,曾与范仲淹一同镇守西陲,时人传颂歌谣:“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称得上威震敌胆、名动天下。
韩琦的军事才能,有多少遗传到了韩侂胄身上虽然不好说,但的确是给他开辟了一条进入仕途的便道。
韩侂胄年轻时,靠着祖先的功绩,以恩荫得了官位,但一直只是担任宫门宿卫一类的武职,并未受到重用。
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驾崩。按照宫廷礼仪,宋光宗是主持葬礼的不二人选。但宋光宗在皇后李氏的挑拨下,常年与宋孝宗不睦,竟然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主持葬礼。这种行为,在普通百姓家中都说不过去,在崇尚孝道的南宋朝廷中,更是犯了众怒。
看到宋光宗做出如此离经叛道的事情,当时朝廷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院使赵汝愚联合朝臣,准备发动政变,逼迫宋光宗退位。韩侂胄由于是太皇太后吴氏的外甥,也被拉入了核心成员之内,并在政变发动前,进宫取得了太皇太后的支持,最终使得宋光宗退位,太子赵扩即位,称宋宁宗。这就是南宋历史上著名的“绍熙内禅”。
韩侂胄自认为拥戴新帝有功,本来想升任节度使。但赵汝愚以他的外戚身份为由,只给他升了一级。这可彻底得罪了韩侂胄,从此,韩侂胄对赵汝愚恨之入骨,开始在朝廷中拉帮结派、培植党羽,最终通过诬告,将赵汝愚贬至福州,从此开始掌控朝中大权。
排除异己
韩侂胄虽然扳倒了赵汝愚,但朝廷中却远没有平静下来。
在当时的朝廷中,崇尚程朱理学的“理学派”占据了绝对优势,赵汝愚就是理学的忠实信徒。在他的推荐下,以朱熹为首的各路理学大儒纷纷入朝为官。在这些人看来,靠着祖先功业起家的韩侂胄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根本就不值一提。
赵汝愚倒台后,这些儒生纷纷将矛头对准韩侂胄,一时间朝廷内外骂声四起,弹劾韩侂胄的奏章如同雪片般飞来,简直要把他活埋一般。
韩侂胄武官出身,自然没有什么虚怀若谷的气度。他一边指使自己的党羽进行反击,贬去了理学领袖朱熹的官职,还不断在宋宁宗面前游说,指斥“理学派”为“逆党”。于是,在庆元三年(1197年)时,宋宁宗终于下旨严禁理学,并将以朱熹为首的五十九位人姓名编辑成册,号称《伪学逆党籍》,将在册官员一扫而空,统统贬斥。一时间,朝廷中遍布韩侂胄的党羽,可称得上是唯我独尊。
然而,理学一道,在南宋已成气候,韩侂胄推行党禁,几乎是将自己推到了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据史书记载,虽然韩侂胄掌控了朝政,但民间依然对理学多加尊崇,对韩侂胄则是差评不断:庆元六年,居然有百姓上书朝廷,要求恢复理学,诛杀韩侂胄,天下的舆论所向可见一斑。
这场“庆元党禁”,表面上韩侂胄获得了全面胜利,但却在身后留下了极大的恶名。南宋之后,理学大兴,修书的史官全都是理学门徒,对韩侂胄当然不会客气,把他列入奸臣传也就不奇怪了。
从古到今,战争都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最佳手段之一。尤其在宋宁宗时期,距离“靖康之耻”才不过七八十年,要求收复中原的呼声一直不断,对金朝作战自然成为扭转天下言论的最好手段之一。
虽不能说韩侂胄压根没有出兵北伐、收复中原的志向,但从当时宋金力量的对比和整个北伐的准备情况来看,这次北伐更像是一次为了改变自身形象、捞取政治资本的“炒作”行为。
在当时,虽然金朝皇帝完颜璟喜文厌武,金朝军事能力有所下降,但与南宋相比还是要强得多。曾有人指出,南宋朝廷“将帅庸愚,军民怨恨,马政不讲,骑士不熟,豪杰不出,英雄不收,馈粮不丰,形势不固,山砦不修,堡垒不设”,由此看来,在客观上根本不具备开战的有利条件。如果韩侂胄能够踏踏实实的整顿军务、培养人才,同时等待真正的有利时机到来,那么南宋未必不能一战,只不过这份功劳就未必能够落在韩侂胄头上了。
在韩侂胄眼中,什么“卧薪尝胆”、什么“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压根不值一提,只有立竿见影地立下不世之功,才能够满足他所谓的“事业心”。于是,在军备、战将等各个方面都未作出万全准备的情况下,韩侂胄仓促开战,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北伐之初,宋军靠着突然袭击,加之金朝守备松弛,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当金军站稳脚跟后,且北方精锐骑兵南下后,宋军除了名将毕再遇独立支撑之外,其他部队都一泻千里,兵败如山倒,从四川出兵的西路军统帅吴曦又暗通金国、阵前倒戈,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生生被打成了防御战,也算是一场奇景。
但这场北伐倒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韩侂胄委托学士李壁所书的开战诏书中,留下了千古名句:“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也算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
四、身死名裂
事后看来,韩侂胄发动的“开禧北伐”不过是一场由错误的人在错误的时间发动的一场所谓“正义”战争而已。
在开禧北伐四十年前,南宋名臣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导致金朝内讧,皇帝完颜亮被杀。在随后签订的“隆兴和议”中,南宋上贡的“岁币”减为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使得南宋朝的财政压力有所减轻,但这一场北伐,又使得原本缓和的局势紧张了起来。
南宋兵败后,金朝提出了数条议和条件:岁币加为三十万两银、三十万匹绢,另外还要单独交纳所谓“犒军银”三百万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诛杀元谋”,点名要韩侂胄的脑袋。
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两国停战,韩侂胄自然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当使节带回金国的条件时,韩侂胄断然拒绝,并撤换了一批将领,意图再战。
然而,被金兵威势吓破了胆的南宋朝廷已经不会再给他第二次机会了。
北伐失败后,朝廷当中的议和派渐渐抬头,为首的就是后来的南宋著名贪官史弥远。此外,宋宁宗的皇后杨氏,由于在立后时没有得到韩侂胄的支持,一直怀恨在心。金朝提出的议和条件,正好给了他们下手的最好机会。
开禧三年十一月,杨皇后勾结史弥远,指使中军统制夏震在韩侂胄上朝路上埋伏,将其绑架到皇家园林中害死。韩侂胄作为一代权相,一生精于耍弄阴谋手腕,最终也死在阴谋之下,不得不说是一种轮回。
韩侂胄死后,首级被割下,送到了金国。随即,南宋与金国签订《嘉定和议》,全面答应金国提出的一切条件,至于赔偿所有银两、绢帛,自然又是民脂民膏,但这就不是这些达官贵人所放在心上的了。
令人惊异的是,杨皇后和史弥远谋害韩侂胄这位当朝一品大员,居然事先没取得宋宁宗的同意,而是在得手之后才通知皇帝本人,而皇帝本人居然没有对这种明显挑战皇权的行为表示异议,身为首犯的史弥远也从此飞黄腾达,把持朝政、祸乱朝廷达二十六年之久。
据记载,韩侂胄被害后,宋宁宗在与大臣交谈时,居然说:(韩侂胄要)收复中原虽然很好,但实在是不自量力啊(恢复岂非美事,但不量力尔)。
这实在就有些不像话了。韩侂胄虽然力主出兵,但北伐还是宋宁宗自己同意的。兵败赔款,身为皇帝居然不觉羞耻,还说出这种话来,南宋有这样的君王,难怪闹得整个朝廷腐败不堪、一地鸡毛。
南宋的韩侂胄是一个很强硬的主战派,他当政的时候,主张封岳飞为鄂王,不过他抗金还没开始,人头先被宋宁宗送给了金人。韩侂胄为曾了打击政敌,封禁理学,罢免朱熹,这可把朱熹等一干读书人给狠狠得罪了,导致他被编宋史的人写入了《奸臣传》。
01.为给抗金做舆论准备,韩侂胄?崇岳贬秦?,为岳飞平反
虽然南宋向来是主和派占上风,但是在宋孝宗和宋宁宗的前期,主战派的声音是主流,而韩侂胄正是主战派的首脑。韩侂胄出身名门,曾祖是位至丞相的韩琦,祖母是大宋公主,所以韩侂胄还是皇亲国戚。
宋孝宗是南宋最有本事的君主,虽然他是赵构的养子,却完全不像赵构那般软弱昏庸,他一心抗金,以收复中原为己任。但是朝野之中,大多数臣民不想打仗,希望能维持现状。所以要先为抗金营造舆论,调动人民对抗金的积极性,也能打击在朝的主和派力量。
于是韩侂胄提出为岳飞平反,因为岳飞距离宋孝宗一朝最近,在民间素有威望,给岳飞正名,可以改善朝廷在百姓眼中的形象,表明朝廷收复中原的决心,还能打击一下那些主和派。宋孝宗同意他的观点,于是刚登基就把岳飞追封?武穆?,还把岳飞的家产还给了他的家人。
在宋宁宗的时候,韩侂胄手握重权,更是主持了对秦桧的清算,先是把他的?申王?给削掉,又给他换了个谥号?缪丑?,意思是他这一生净是错误和丑恶,替岳飞狠狠出了一口恶气。?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这句给秦桧的评语更是千古传颂。
02.为打击政敌,韩侂胄打击理学,得罪知识分子
朱熹是儒家的重要人物,他所提出的?理学?更是深受全国读书人的推崇,在民间地位非常高,是许多士子的精神领袖。但是因为朱熹支持韩侂胄的政敌赵汝愚,还是赵汝愚一手提拔上来的,韩侂胄就疯狂打击朱熹,以此削弱赵汝愚在朝中的力量。
朱熹也是倒霉,虽然他所提倡的理学已经成为儒家思想的主流,但是在朝中,理学家们的势力远不如反理学的大,所以在仕途上一直不得意。好不容易来了个支持他的赵汝愚,朱熹还没顺畅两天就被当作靶子被韩侂胄射成了马蜂窝,理学更是被视为?伪学?。
为了更好地遏制理学,韩侂胄还给朱熹杜撰出个?养两个尼姑当小妾?的谣言,试图抹黑朱熹在民间的形象。不得不说这一招很毒,因为现在还有很多人相信这是真的。但是韩侂胄不仅对付朱熹,他还牵连了很多和理学无关的知识分子,给他们戴上理学的帽子,把他们给贬谪、问罪。
但是朱熹的遭遇只是让许多他的崇拜者们义愤填膺,恨不得生吃了韩侂胄,朱熹对韩侂胄的指责更是给他的粉丝们指明了道路韩侂胄是个大奸臣。韩侂胄在读书人心中的形象算是完了。
03.抗金不利,主和胜利,韩侂胄惨遭暗杀,头颅成为给金国的礼物
韩侂胄虽然一生致力于抗金,但是他的抗金事业很失败,空有舆论基础,却没有能对抗金人的将领。费尽千辛万苦找出来的几个,一个投靠了金人,把发型都改成了金人的小辫,一个暗搓搓地与金人议和。
而韩侂胄不仅前朝的正事没处理好,还得罪了宋宁宗的杨皇后,杨皇后与主和的史弥远勾结在一起,把韩侂胄给暗杀了。宋宁宗虽然没有参与此事,却也没有追究这些人的责任,默认了金国提出的议和条件,而韩侂胄的人头也被送给了金国。
04.元修宋史,理学复兴,韩侂胄终入奸臣传
到了元朝,开始编纂《宋史》,虽然主持的是蒙古人,但其中也有许多士子的参与,加上当时程朱理学成为统治者统治的思想工具,于是既得罪了读书人,还反对理学,并且主张赶走其他民族的韩侂胄就成为了奸臣。所以说,得罪什么也不能得罪知识分子,因为你不知道他们会把你写成什么。
因为韩侂胄当时做的很多行为实在是太令人迷惑了。他本意是好的,但是后来却被别人误会了,当时他本来是一个忠臣的,但是却被别人错骂成了奸臣, 他当时被别人骂了上千年的奸臣,是因为他当时做的事情实在是令人迷惑,太容易让别人误会了。
他当时一直想要北伐,只是收回自己国家的土地。其实他也是一个爱国人士,他不希望自己的土地落入到别的国家的手中,所以他当时就发动了战争,想要把自己国家的土地给收回来,但是当时因为战争导致他们国家很多的经济受到了影响,这个时候别人就觉得他其实是故意这样做的,只是想让他们的国家走向灭亡的,因此别人就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大的奸臣,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好,但其实内心却是非常的邪恶的,而且战争导致很多人陷入了痛苦当中,从古至今,人们都是非常讨厌战争的,而在古代的时候,也就是他在位的时候,他却不停地发动战争,所以别人觉得他是一个不好的宰相,他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
他当时是借着自己的力量成为宰相的,但是别人都觉得他一直靠耍手段才得到了后来的地位。他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宰相,但是因为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了帝王的信任,然后帝王就任命他为宰相了,这个时候就别人就觉得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立马飞升为宰相了呢?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他并不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能有宰相那样的位置,都是靠他自己耍手段得来的。
其实他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因为他做事情的方式不对,所以才导致别人对他的误会。
所有人都知道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官复原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追封岳飞为"鄂王"的实际上是南宋宰相韩侂胄,也是最后一位对金国发起北伐的宰相,然而最终他却被函首安边,还被安上了"奸臣"的骂名。
1194年,因为宋光宗的精神病越来越重,再加上其对宋孝宗的不孝行为,于是韩侂胄联合赵汝愚一起发动了政变,逼迫宋光宗禅位给宋宁宗,从此韩侂胄开始平云之上,最终走到了南宋宰相的位置。
韩侂胄在掌握朝中大权后,主张对金强硬的政策,为了更好的推进北伐策略,在1204年追封岳飞为鄂王,并削去了秦桧的王爵,以激励主战派的士气,重用辛弃疾、陆游等抗战派人士,但这也引起了主和派人士的不满。
1206年,韩侂胄正式开始北伐,宋军兵分三路对金国不宣而战,然而此时的南宋已经有四十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事了,军队的战斗力退化非常严重,虽然宋军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然而当金军开始反攻后,宋军可以说是一击即溃。宋军不但丢失了已经攻占的地方,甚至就连真州、扬州也丢了,而在西路战场就连大散关也丢了,宋军只能全线转为防守。
韩侂胄寄予厚望的西线更是出了大幺蛾子,抗金名将吴璘之孙吴曦被金军收买,叛宋降金,自称蜀王。这一下子韩侂胄可是被吴曦坑惨了,虽然吴曦的叛乱只持续了41天,但这给了韩侂胄政敌机会,再加上前线宋军的失利,主和派开始大规模攻击韩侂胄,指责韩侂胄轻启战端。
不得已,南宋派使者到金国求和,而金国提出想要议和,必须杀韩侂胄,韩侂胄知道后大怒,议和就此中止,宋、金双方继续开打。
到了1207年,金军统帅仆散揆死了,宋军也扭转了颓势,甚至宋将毕再遇还多次打出一个个胜仗。而韩侂胄为了北伐,也把自己的二十万家产悉数用来犒军。可以说这场持续一年多的战争已经使宋、金双方都疲惫不堪,而谁能在这个时候继续坚持下去,谁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然而历史总是那么的相似,在韩侂胄打算整军再战之时,南宋的主和派人士联合发动了政变,韩侂胄于宫中被杀,而他的人头甚至被主和派送到金国以作议和的诚意。
忠臣,韩侂胄一直被诬为奸臣而入正史。
历史上外戚参政者比比皆是,甚至不少成为朝廷勋臣。客观地讲,韩侂胄参与废掉有间歇性精神病且极为不孝的光宗,进而禅位给理宗,对朝廷来说并不是坏事情。同时,在废立之事中,最大的受益者是赵汝愚,而非韩侂胄,以此来指责其为奸臣自然不公平。
关于韩侂胄专权一事,如果他真的乾纲独断,也不至于出现尾大不掉,以致吴曦叛变、丘崈谋和,最终四面楚歌的局面。相反,在进行“开禧北伐”时,他有意开放“庆元党禁”以争取最大限度的支持。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讲,韩侂胄不够专权,或者说专权无术才导致悲剧的发生。至于小人溜须拍马,善于迎逢,而韩侂胄安于接受,似乎也是历来官场的通病,自然不能将其视为奸臣所为。
扩展资料:
韩侂胄力图恢复的“开禧北伐”:
开禧元年(1205年),韩侂胄任平章军国事,军政大权独揽,开始筹划北伐事宜。他首先从思想上进行动员,要求朝廷追封含冤而死的抗金名将岳飞为鄂王,并削去投降派秦桧的王爵,改其谥号为“谬丑”(即荒谬、丑恶)。
崇岳贬秦的做法大大鼓舞了主战派的士气,沉重打击了投降、妥协势力,一时大快人心,上下抗金情绪极度高涨。同时,主战派也得到提拔重用,如闲居在家的辛弃疾被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宁宗也不堪在金人面前的屈辱地位而赞同北伐,任命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郭倪兼山东、京、洛招抚使,赵淳、皇甫斌兼京西北路招抚使、副使,进行战前的军事部署。在开禧二年(1206年)五月,朝廷正式下诏北伐,史称“开禧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韩侂胄:被误读的抗金名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0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