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吴起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他一生曾在鲁、魏、楚三国做官,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的思想,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吴起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故事”的人。总的来说,吴起有才,但也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那么,他都有哪些故事呢?
为了学业,母死而不守孝;为了功名,不惜手刃娇妻。
吴起年少时,勤奋刻苦,从小立下“为卿相”的远大理想。于是他开始游历各诸侯国,向其“投简历”。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吴起不仅求职不顺,还荡尽家产。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其间,他娶了一个齐国的女子为妻。初次出道受挫,并没有使吴起意志消沉,通过这次游历,他增长了见识,磨砺了心智,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求职经验,并且清醒地认识了自身的不足。于是,他投入了曾子的门下,继续修炼。然而就在此时,他的母亲去世了。吴起本该回家奔丧,葬母、守孝,然而吴起却不为所动,始终保持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淡定状态。为的是早日学成,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
在以“礼”治国的楚国,崇尚“孝道”的曾圣人认为吴起“德育”成绩不合格,于是开除了他的“学籍”。机会总会光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当齐国大军兵临城下时,鲁国人站在城上摆事实,讲道理,举出N个齐国不应该攻打鲁国的理由。但是齐国军队却不买账。眼看就要成为俘虏的鲁国国君,有病乱投医,想到了在某个小县城为自己打工的吴起,于是赶紧600里加急召回他。当吴起来到前线时,吴起娶了个齐国妻子的事实又摆在人们面前。人们害怕吴起外通齐国,把鲁国一锅端了。鲁国人也是有点不厚道,眼看着刚刚抓住吴起这根救命稻草,却还在左顾右盼,疑神疑鬼。
吴起眼看着自己施展抱负的机会要失去,十分不甘心。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他手起刀落,斩下妻子的头颅。这个在历史上连名字也没留下的可怜女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成了丈夫的刀下鬼,也成了他前进道路上第一块垫脚石。鲁国国君看到吴起的忠心,于是就拜他为将。吴起带领军队,大破齐军。可是鲁国还是很介怀吴起之前的所做作为:不孝,为功名不惜弑妻。鲁国人在暂时脱离战争危机后,让吴起卷铺盖走人。
为了建功立业,吴起打情感牌:为士兵吮吸脓血。
吴起只能灰溜溜从鲁国逃到了魏国。魏国国君魏文侯看中了吴起的才华,决定录用他。当时秦国还不是很强大,而魏国国力强盛,正雄心勃勃地想开疆扩土。吴起得到来,无异于及时雨。于是魏文侯拜吴起为将军,让他带领军队去攻打秦国。吴起带兵可是下了血本。他跟最底层的士兵同吃同住。行军时,不骑马不乘车,亲自带干粮。甚至有士兵生疮时,他亲自为士兵吮吸脓血(其实当时完全有其它的方式为战士疗伤,而没必要让三军统率做这种事)。他这张情感牌打得恰到好处,士兵们感动得稀里哗啦,魏国的军队全部成了骁勇善战的敢死队。也是活该吴起露脸,他带领军队所向披靡,打得秦军丢盔弃甲,连失五座城池。魏文侯下令犒赏三军,并给吴起加官进爵。
吴起虽然离着“为卿相”的理想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前途毕竟是光明的。可惜好景不长,魏文侯死了,武侯继位。吴起一直也没有当上宰相。后来魏国的驸马公叔痤做了宰相。他设圈套让武侯开始忌惮吴起,把吴起逼走。吴起投奔楚国。吴起终于实现“为卿相”的终极人生目标,但因变法触犯贵族利益,被乱箭射死。吴起跳槽到了楚国,可把楚悼王乐坏了。他直接任命吴起为相国。吴起终于实现了人生终极目标。
当时楚国可以说是奄奄一息。于是吴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进行普法教育,废除过时的律令;裁掉过多的官员及公侯,让他们去边远之地负责开垦荒地,用节约下来的财富去供养有军功的将士。通过吴起变法,楚国的GDP直线上升,国力增强,士兵的战斗力也空前高涨。吴起的文韬武略终于派上了用场,他再一次登上权力的巅峰。从推动国家进步的角度来说,吴起的变法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但是变法也在某种程度上触犯了楚国世袭贵族的利益。后来楚悼王死了,吴起失去了最大的保护伞。那些王室贵族甚至不等楚悼王下葬,就疯狂反扑。他们一阵乱箭,又使得吴起坠入万劫不复。
吴起眼看着小命难保,于是急中生智,也杀了个“回马枪”。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并伏在上面,希望以此来逃避攻击。但是那些王室大臣好像红了眼。他们用箭射杀吴起,也击中了悼王的尸体。悼王被安葬后,太子被立为王,他下令全部杀掉那些射杀吴起并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于是,射杀吴起而遭连坐问罪致死的宗室有七十多家。吴起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临死拉了仇人及其家人垫背,也算是他横死前扳回一局。
纵观吴起的一生,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但是,一个个的悲剧却发生在他的身上。他从闪亮登场,到纵横多国,再到身首异处,究其原因,品质是他的致命伤。他过于急功近利,为了功名与前途,他不尽起码的孝道,而且不惜杀妻,也为后世留下诟病。甚至,他过于高估自己,因为急于上位而锋芒毕露,以致一次次引起当权者的猜忌。再加上封建社会人们认知的局限性,从而导致了吴起悲剧的人生。一个人,功利心越重,就越容易失去自我。如果总是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不达目的不罢休,就会慢慢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而太过浮躁和用力的人生,往往走不远!
战国那么多人物,几乎没有一个像吴起一样的全才,即是政治家(出任西河太守,治理地方),又是将军(创建魏武卒),还是改革家(楚悼王十年改革)。在楚悼王时期改革十年,虽然最后自己和商鞅一样死了,新法也被废除了,但楚国的强盛吴起出了很大一部分力。
唯一步卒全奷骑兵的战绩就是吴起干的,可惜他在魏囯,而魏囯是有名的人才输送基地,吴起也难免被逐命运。吴起是一个能力超强的人,如果不是因为改革触动了利益阶层的蛋糕,得罪了腐朽的统治阶层,如果不是因为吴起心直口快的性格,他确实能够改变历史。
纯以军事而言,吴子的评价比孙子更高一些。孙子兵法谈的更多的是战略谋略,在其他的领域也有极大的实用性。吴子起教人练兵,孙子教人变着法的求胜求生存,两书的目的不同。个人也认为,以书而言,孙子兵法的成就更大一些;但是,这并不表示孙子的用兵本事强于吴起。?提五万之众而天下莫敢当着者,吴子是个也,?这便是对吴起军事才能到的最佳评价。
吴起著书的目的只在于练兵。而且,他是变法期间突然被杀的,算是壮年。事发突然,自己的思想其实并没有被凝练提纯,他的儒家法家思想可以说更是什么著作都没有。后人都是根据他的政令事迹去思考观察他。而孙武不一样,一战成名,也仅仅一战。此后数十年,思想著作被高度凝练,作品成就高些很正常。
吴起奔楚以后,魏国贵族为了节省开支,实行了魏武卒世袭制,避免重新选拔需要重新赐予土地财富,二代三代魏武卒没有严格的选拔,只有最初的训练和纪律,虽然也是精锐,但没有同样的身体条件,战力已经远不如初代魏武卒。再说了,刀再利,还得看握在谁的手里,吴起奔楚之后,统帅楚军就击败过魏武卒,那可还是魏武卒的巅峰时,所以说有吴起这样的无敌统帅统领的魏武卒才是天下无敌的军队。
吴起身处群雄争霸的战国初期,出生于常受强邻欺凌的弱邦卫国,家境又由富庶走向败落,这一存在环境造就他求强争功却又狭偏易狂的心理。他自幼聪颖好学,成年为出仕而送礼活动耗尽家财,结果一官未得反受同乡讥笑。吴起由此狂怒,竟杀非议自己的三十邻人后逃往鲁国,临行声言不做卿相不还家。此后,他求学于儒家大师曾子,又因母丧不归,被注重孝道的老师逐出。求官若渴的吴起便横心在乱世走从军之途,悉心攻读兵法,并在齐军来攻伐时谒见鲁君献策请缨。他因岳父家是齐国名门且有恩于己,不受鲁国信任,便不顾亲情道义斩下妻子首级,换来鲁君封他为将统军抗齐,不过由此也留下千古骂名。
战场上的吴起确是个军事天才,弱小的鲁军在他训练统领下,竟一战击败在春秋战国时素称强大的齐国,引来天下震惊。不过作为孔子故乡的鲁人不耻吴起之德行,擢升他的鲁君也为此人心狠手辣而内存惊悸,不久便下了辞退书。功利欲极强的吴起转投魏国,被正在开始变法求强的魏文侯起用。他在魏二十六年,“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其余也打成平局,同时又“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吴起任西河守将时,一再以寡兵击败庞大的秦军,占据了黄河以西七百里之地,使原来强大的秦国一度岌岌可危,魏国变成战国头强。
魏武侯即位后,吴起因不受信任又投奔楚国,被楚悼王任用为相,仅一年便创造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显赫成就。这个外来户一步登天和提出种种变法措施,招致楚国众多贵族嫉恨。悼王刚死,前去致祭的吴起便被众多手执弓箭者追逐。尽管他临危仍显智谋,趴在按礼教神圣不可侵犯的故王遗体上,还是死于雨点般射来的乱箭之下。
纵观吴起出仕鲁、魏、楚三国的过程,每到一地便能强军兴邦,既会统兵又善治国,确有过人之才。他的著述大多散佚,却仍留下“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谋国强军之道,并对“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有独创性见解。吴起还认为“争名”、“争利”、“积恶”、“内乱”、“因饥”是引发兵祸之源,虽只论及浮浅表面,仍可谓在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探索了战争发生的社会根源。不过他所到之处均引发忌惮非议并最终被谋害,固然有行变法之策得罪了既得利益豪强的因素,个人道德缺失亦难辞其咎。据载,吴起为将时曾“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不过也有人认为,从他对亲人也无情无义的行径来看,此类举动不过是笼络下属的小手腕。当时被吮疽的士卒之母闻之悲泣就并非感激,而是哀叹儿子受此拉拢定会送命
那是因为鲁王刚开始没有重用吴起是因为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所以吴起为了自己的前途,他就痛下杀手杀死了自己发妻子。在历史上吴起变法是很有名的,因为虽然吴起的结局并不好,反而是很差的,但是吴起的变法在当时的楚国是很有效果的,对于楚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虽然吴起变法对于楚国有着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吴起个人的很多做法是很无耻的,所以虽然吴起为楚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吴起最后却是一个五马分尸的悲惨下场。
吴起是一个富家子弟,但是却不是官宦家庭,因此虽然吴起的家族钱财很多,但是却并没有官职,因此也没有什么权力,然而吴起却不甘只做一个吃喝玩乐的少爷,他想要做官,想要权力,于是吴起就使用家中钱财想要换得官做,但是结果却并不好,他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官职,因此有人笑话他,而吴用很生气,于是就杀死了那些所以笑话他的人。
而正是因为吴起的这种狠辣,让吴起得到了鲁国君王的看中,然而在那个时候鲁国和齐国不仅不是同盟,反而还是对手,因此虽然鲁王想要对吴起委以重任,但是又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所以鲁王纠结了,然而吴起却为了能够得到鲁王的重用,就毫不犹豫的就杀掉了自己的妻子,但是虽然吴起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但是鲁王又觉得吴起的狠辣让他担心吴起会背叛鲁国,因此吴起最终没有得到重用,离开了鲁国。
之后吴起为了仕途又来到了楚国,楚王倒是很看重吴起,不仅不在乎他之前的种种事迹,反而给了他很大的权力,之后吴起在变法中一边增强楚国的国力,一边削减楚国贵族的权力,因此在楚王死后,这些贵族就找了个机会把吴起给杀掉了,因此吴起最后的不得善终也可以说是吴起自作自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0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