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尹嘉铨下令被处死,为什么后面又被放了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也就是这样一个王朝,将封建帝王的权力达到了巅峰。在朝堂之上,是没有人或者组织可以干预皇帝的的决定,清朝皇帝真真正正做到了万人之上。所以清朝的大臣皆是战战兢兢,少有人敢对皇帝放肆。
但是历朝历代都不缺乏能人异士,比如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70岁的老臣,得罪了乾隆皇帝被处以死刑。但是这位老臣在最后竟然得到了赦免,原因是在狱中吃了2片肉喝了3杯酒,这是一个怎样的有趣故事呢?
70岁的老功臣阴差阳错得罪乾隆
这位70岁的老臣名叫尹嘉铨,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的官职很高,而且忠心耿耿清正廉洁,在职位上尽职尽责。父亲去世后,皇帝对这位老臣非常赞赏,还赏赐了谥号。在父亲的影响下,尹嘉铨也是清正廉洁,做了一辈子的好官。
尹嘉铨在70岁时退休,退休之后的他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在想办法让自己的家族再多些荣耀。于是他上书乾隆皇帝,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思父之情,一方面希望父亲能得到皇帝更高的谥号,安慰父亲在天之灵。
按说这样一个孝子摆在眼前,乾隆皇帝应该答应才对的。但是乾隆皇帝一眼看穿了尹嘉铨的心思,对尹嘉铨说,已经规定的法制怎么可以改呢,谥号是闹着玩的吗?在被皇帝驳回并训斥后,尹嘉铨还不老老实实,他还上书希望乾隆皇帝能让父亲入文庙。
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乾隆,这个尹嘉铨简直不知好歹,已经提出了多次警告,却还是不肯安分守己。入文庙这样大的事情,没有什么丰功伟绩还真的不能入。所以乾隆判处尹嘉铨为死刑。
因为吃的酒肉被赦免死刑
就在乾隆皇帝的盛怒之下,尹嘉铨眼看就要命丧黄泉。在行刑前,他也没有慌张,而是与平常一样,没有任何喜怒哀乐。平静的吃了两片肉,喝了三碗酒,准备从容赴死。
但是乾隆听说这件事后,却下命令释放尹嘉铨,让他好好回乡养老。这个举动让很多人不解,大家都以为这个尹嘉铨得罪皇帝,一定是必死了,没想到竟会被释放。而生性多疑且果断的乾隆,这一次竟然也会收回成命,这一直被传作佳话。
其实乾隆一直以为尹嘉铨是想要荣耀的人,但是在看到他在临死前还能如此淡定,便认定了这是个不一样的人,尹嘉铨想要的不仅仅是荣耀谥号。而且一般人面对皇帝的呵斥,当然会选择乖乖闭嘴,而尹嘉铨的屡次的上书,可以看出他的确不是个软弱的人。
面对一个勇敢而执着的功臣,况且他还年纪大了,多年来做官兢兢业业,而且人还孝顺。这样的人杀了他真的是于情于理都不太好。这或许也就是乾隆放过尹嘉铨的主要原因吧。尹嘉铨和乾隆的做法确实耐人寻味,或者聪明人之间,交流总是无形的
说起尹嘉铨,亦算是乾隆朝较有名气的道学家。可是乾隆四十六年,已经致仕还乡的尹嘉铨却被乾隆判凌迟,家人连坐。但乾隆随后又为彰显其恩泽绵长,将凌迟改为斩立决,家人免责,并销毁其所著全部书籍。
那乾隆又为何要判处尹嘉铨极刑呢?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
一,尹嘉铨自视甚高,不通权术讨封赏,惹乾隆生厌。
要说这个尹嘉铨,也算家学渊源,其父尹会一曾任江苏学政,却清正廉洁侍母甚孝,曾得乾隆赐御诗表彰。尹嘉铨自幼在父亲言传身教的熏染下,早早中举人踏入仕途,后来官至正三品大理寺卿,位列九卿,从事管理满清贵族子弟的教育工作,深得乾隆赏识。
尹嘉铨自觉能当满族亲贵老师,就有些自视甚高以乾隆朝名儒自居,感觉自己在乾隆面前很有面子。
曾有一次他去面见乾隆,其临走前向老婆夸口一定能讨红顶子归来。志在老婆面前得瑟的他,还真的开口向乾隆求恩典。据说乾隆当时就脸色大变,不过念其为官还算清廉,只是斥责几句放过了他,但尹嘉铨形象在乾隆心中已经大打折扣。
碰了一鼻子灰的尹嘉铨在京为官多年,精通学术却政治素质太低,一直未读懂乾隆之帝王权术。乾隆自登基以来,貌似亲民,其实他一直致力于怎样使臣民奴化,彻底成为其驭下奴才,只有他赏赐臣民的份,他最忌臣民自恃功高讨赏。
尹嘉铨不知乾隆是皇帝,不是朋友,随意讨赏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亦为其最终结局埋下祸端。
二,告老还乡的尹嘉铨,为颜面沽名钓誉,成为触怒乾隆导火索。
到了退休年龄的尹嘉铨,安全着陆回老家博野县颐养天年。他依旧笔耕不辍,醉心著书立说。他做梦也未料到,自己闲情之作,会成为文字狱的罪证。
这一切还要从乾隆西巡五台山,返回途中驻留保定说起。乾隆晚年,早已不像执政初期那样勤政,他更热衷于四处巡游炫耀其伟大。他这次来到保定,就想大宴宾客听听臣民歌功颂德之声。
保定知府遍邀众多官员名士,独独落下退休在家的尹嘉铨。
当日尹嘉铨听闻乾隆到达保定要大开宴席,他自以为凭其资历,必是被邀之列,那是尹家在家乡光耀门楣的机会。于是他早早就着手准备觐见之事,可是他引颈等来的只是一场空,他顿觉自己声誉崩塌成为乡邻笑谈。
当时年已过七十的他,饱读诗书却未看透名利,不能淡然对待退休后繁华落尽的失落,名利之心促使他昏了头妄想耍着小聪明引起乾隆注意,以寻回颜面。
他把文章做在父亲尹会一身上,他先给乾隆写了一道奏折,恳请乾隆念在父亲尹会一是乾隆朝有名孝子份上,赐给父亲一个谥号,而且他把名字都想好了,就从乾隆御赐的诗中选取。
尹嘉铨脸皮还不算太厚,他自己未去见乾隆,派了其子前往保定转交奏折。乾隆是何等样人,见其奏折就已明了尹嘉铨的小九九,心中就有些恼怒。乾隆忍住暴脾气,朱批回道立谥号乃是国家定典,岂是私人妄求,本应责罚念其为父所请,好好在家安居乐业吧。
尹嘉铨真的是年老昏了头,见此朱批并未偃旗息鼓,而是再上一道奏折,恳请乾隆准其父亲入孔庙,得享配祀。乾隆眼见尹嘉铨得寸进尺的请求,这次被彻底激怒了,直接朱批,大胆狂吠不可饶恕,即刻将尹嘉铨拘压至京城。
其实这一切皆是尹嘉铨自作的,首先其故作聪明,自以为既使乾隆不批其请,自己亦可落个孝子名声。如果乾隆意外准请,那尹家风光就会延续绵长,比受邀赴宴更划算。
可是他忘了其父子虽然在乾隆朝算是小有名气,但绝未到登峰造极的顶端,又凭什么求谥号,更别提入孔庙享配祀了。其奏请颇有不知天高地厚的腆颜之嫌,这是其失误之一。
其次,他忘了昔日讨封碰壁前车之鉴,始终未勘破帝王之心。这次又提出如此不着边际的封赏,更加深了乾隆对其厌烦之心,这亦成了触怒乾隆导火索,这是其最大失误。其将付出的代价不是几句斥责那么简单。
三,尹嘉铨?古稀之罪?,成了触怒乾隆的爆发点。
乾隆感觉尹嘉铨所犯罪行还不足以判重刑,只有故伎重演从其编撰书籍中寻找漏洞。乾隆一声令下,大臣们日夜加班耗时三周时间,在尹嘉铨所撰书中找出一百三十多处犯禁之言。
诸如尹嘉铨在《近思录》中,将其父称为?孔门四子?,被视为狂妄;记录其母病逝的文章用了?薨?字,犯忌使用皇家用字。
这些还只是小罪证,更要尹嘉铨之命的,其所著《朋党之说起》被指与雍正所著《朋党论》唱对台戏。还有其在书中自称为帝师,被指不知自身份量,如此狂妄居心叵测。
不过这些对于乾隆来说,还只是一些毛毛雨,真正令其龙颜大怒的则是尹嘉铨所著《名臣言行录》序中自称?古稀之年?,那简直就是妄与其齐肩并称的忤逆大罪。
这还要从乾隆四十五年,其年满七十岁时说起。乾隆自觉一生平大小金川,收准噶尔,国家版图辽阔百姓富庶。其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寿命都已超过自家祖辈。他比完自家再比历史上的秦皇汉武,更觉自己是历史明君之最。
他自鸣得意之余,写了一篇《古稀说》自夸一番,又刻了一枚?古稀老人?御章自用,这就好比乾隆把?古稀老人?注册了商标,别人不得侵权。转年就遇到尹嘉铨之案,一句本来自杜甫的?人到七十古来稀?寻常语言,就把尹嘉铨推向了文字狱大案,被判极刑。
乾隆初期虽然自说自话,声言自己不介意臣民文章中的忌语,会宽容待之。可是其日后行为却颇为打脸,已兴起了多次文字狱。乾隆推行文字狱,其实就是自觉清廷以异族入关,就想稳固满清统治,将臣民思想困于牢笼之中,同时亦树立自己九五至尊的威望,以彰显自己的言论才是天下人之标准。
尤其乾隆到了晚年好大喜功,其十全老人的自信已膨胀到了极点,岂容臣民冒犯权威?尹嘉铨不识趣撞在枪口之上,冒犯了乾隆日益膨胀的古稀之年历史明君之最的专利。
有书君觉得,乾隆其实自知尹嘉铨冤枉,可他就想杀鸡儆猴以震慑他人,彰显其独一无二的帝王之威。因而他只是判尹嘉铨一人极刑,未扩大范围牵连他人,也算是乾隆手下留情吧。
鲁迅曾一针见血指出,清朝文字狱并非是人们笑骂清廷,有些是鲁莽,有些是乡曲迂儒,真的不知忌讳。尹嘉铨亦算是未看破名利,为博退休生活存在感送命的迂儒,又遇乾隆喜怒无常,其?古稀之年?死的确实有些冤。
因为他为自己父亲讨要封号激怒了乾隆,这才找的“莫须有”的罪名把他下了大牢。但是他在监狱里不畏生死的态度深深感染了乾隆,于是乾隆也就不忍心杀他了。别看乾隆一生英明,但是在他统治时期满清的文字狱已经到达了顶峰,所以这次乾隆找的关于尹嘉铨的罪名也是关于文字狱的。
尹嘉铨出身很好,父亲就是雍正一朝的忠臣,是雍正很倚重的臣子之一。正是因为他父亲这么的有文化,所以打小他就耳濡目染,也成为了精通儒家文化的大家。他编著的书还被当做是孩童的启蒙读物,可见他非同一般,并且因为他学问这么好,所以不仅仅是在朝廷上他受人尊敬,民间也都称赞他是个大文豪。
本来他到了退休的年纪就应该在家里舒舒服服的享受下退休生活啊!但是却因为功利心,差点连命都没有了。事情是这样的,乾隆出巡,路过他家的时候就顺道让他来请安,本来这是一件小的再不能小的事情。但是不知道那天他怎么了,竟然给乾隆写了一封奏折,大致内容就是他父亲劳苦功高,希望乾隆能给他父亲追加谥号,并且再把他父亲的排位放进孔庙接受祭祀。
追加谥号一般都是由皇帝提出来用于追念大臣功劳的,乾隆这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自己提出来的。但是念在他平日表现不错,也就没过多追究。但是后来他又写了奏折,这乾隆才把文字狱搬出来把他关进大牢赐死,但是没想到他仍旧吃肉喝酒,并不在意。乾隆觉得他很有风骨,所以就赦免了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9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霍去病有后代吗他的妻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