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夷陵之战后,孙权为什么要跟刘备求和

以史为鉴 2023-06-20 14:41:12

夷陵之战后,孙权为什么要跟刘备求和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孙权击败刘备,为何还要向刘备求和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21年7月,刘备称帝后不久,就率领数万大军出蜀,扬言要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而孙权得知刘备大军来攻后,就多次派使者与刘备议和。只是刘备此时怒火攻心,在加上开局就占了优势,所以刘备根本不搭理孙权的求和。最后在夷陵一带大胜,战败了刘备!孙权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不仅没有趁机入侵蜀汉,反而还派人去慰问刘备,并且将吴军俘虏的蜀军将士都送回了蜀汉国内,以再次祈求双方言和。那么孙权作为战胜方,为何会屡屡向刘备请和呢?

当时孙权虽然打了胜仗,赢了刘备,但刘备被削弱了,北边的曹魏自然而然把东吴当成了最大的敌人,东吴就成了曹丕的主要对手,而之前这个主要对手是刘备。

若是不主动求和,继续得罪刘备,不排除刘备和曹丕一起连起手来,要知道蜀国吃了夷陵的亏,东吴还欠着曹魏赤壁的债。若是魏蜀联手,东吴是完全没有机会的,老家都要被灭了。

更何况当时刘备兵败时,曹丕就已经要攻打东吴了,这时还去打刘备,不是好出路。搞不好还会被俩家夹击,像关羽一样。对自己有利,不排除魏蜀俩家也会联手。其实当时吴虽然胜了,但处境比刘备还要凶险,向刘备求和是孙权唯一的出路。毕竟自己势力太小,如果不和刘备联手,是不可能保持鼎足之势的。

除此之外,夷陵之战后,刘备虽惨败,但东吴也受到了很大打击,需要时间去恢复,如果这时候不讨好刘备,乘刘备新败去求和给足刘备面子,这样也能缓解下他的怨气,再次维持联盟。

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利益,为了联合起来维持鼎足之势,对抗大敌曹魏。

夷陵大胜后,孙权明明占据优势为何会向刘备求和?

赤壁之战前,三国形势是曹魏实力最雄厚,蜀汉和东吴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对付曹魏,而且还不一定打得赢。赤壁之战后,尽管曹魏输了这场战争,但他依然是实力最雄厚的,孙刘依然必须联合。



(赤壁之战)

但是几年过去,形势一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平衡一下被打破了。打破这个平衡的,是蜀汉。蜀汉不仅占领了益州,有了一个出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作为根据地。而且他还同时拥有了两个箭头:一是在汉中大战中战胜了曹操,拥有了关中之地。二是拥有荆州五郡。

蜀汉的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让东吴非常担心。虽说当时蜀汉并没有与东吴为敌,名义上还是联合抗曹。但是,一旦蜀汉把曹魏拿下来了,或者说,就算没有拿下来,蜀汉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东吴还有立足之地吗?

所以,东吴绝对不允许蜀汉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发展下去,在关羽从荆州出发,北上抗曹打襄樊的时候,东吴便在背后偷袭蜀汉,获得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

东吴的这次行动,其实是很冒险的。一是当时蜀汉非常强大,关羽刚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势头正强。二是一旦出兵,也就意味着破坏了孙刘联盟。蜀汉倒过来,把兵锋对准他,他就很危险。



(刘备入蜀汉)

但尽管这样,这也是一场不得不打的仗。不打,无法遏制蜀汉的势头,到时候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打了,可以在打破平衡的情况下,觅得新的战略点。

幸运的是,由于庞统去世,刘备调诸葛亮紧急入川,关羽身边缺少了谋臣。又由于关羽骄傲自负,粗心大意,最后东吴打胜了。而且更幸运的是,关羽被打死了。

东吴这样的行动,自然会遭到蜀汉的报复,于是夷陵之战爆发了。

再次幸运的是,东吴的夷陵之战,又打胜了。

打胜以后,东吴立刻就向蜀汉求和。为什么连打了两个大胜仗,东吴还要求和呢?



(孙权)

很简单,东吴的目的,只是要遏制蜀汉的发展势头,让两国的形势,重新回到赤壁前后的平衡点,也就是重新实现两国联合抗曹的局面。

东吴不敢与蜀汉为敌,也不能与蜀汉为敌。不敢,是因为蜀汉虽然经历了两次败仗,但是其总体实力,依然高于东吴。硬打,只能自取灭亡。不能,是联合蜀汉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策略。只有联合蜀汉抗曹,东吴才有立足点。反过来,如果联合曹魏,那就是直接被曹魏吞并,东吴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所以,孙权在夷陵之战胜利后,立刻就主动求和。

刘备损失了最得力的干将关羽,又打了败仗,他内心的荒凉可想而知。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英雄也有气短的时候。如果当时他能够挺过那一劫,活下来,相信他也是会同意孙权的求和的。

夷陵大胜后,孙权为何会向刘备求和?

我是大地,我是来分析的,看看你就知道阿克斯是对的。孙权在夷陵之战的战略目标,首先是巩固他从关羽手中夺回的京南四县。荆州对东吴非常重要,刘备控制了长江上游,他占领了西边的荆南四县,刘备洗脚,孙权喝脚水,总是处于达摩克利斯的危险之中。由于北魏的威胁,孙权的地盘比刘备的大,但他的处境比刘备的危险得多。赤壁战役之后,荆州三点饼之后,刘备继续前进,甚至攻占了易国,汉中,刘备的军队,除了步兵骠骑兵,海军也非常优柔寡断。

刘备赤壁之役后,他连连胜,信心大增,孙权怕刘备胜过怕曹操,只怕京南一点点。刘备为了报仇,攻打东吴。孙权知道刘备是个有权有势的人,孔明等人帮助他成功了。刘备虽然刚刚失败,但还在战斗。二、孙、刘都知道这两个关节是一个长期的国策,如两个被撕裂,最终将是鹬蚌相争,让曹魏成为渔夫,捏在手里。襄樊之役后,刘备完全失去了对荆州的管辖权,此时,世界上这块蛋糕,曹魏七十分之二,武蜀十分之一,武蜀撕裂,然后完全死了!只要让曹丕笑一笑。

哈哈!因为武蜀联盟是被迫的,在刘备,蜀汉死后的刘备时代,蜀武很快抛开分歧,重新联合起来。第三,蜀汉的地势优势,孔明等人才还活着,鲁迅发动进攻,必须狠狠吃掉蜀汉,曹丕带领军队在后方准备活动,这样鲁迅的处境就危险了! 去蜀国的路是艰难的,但天空是艰难的。蜀汉占据了地势的所有优势,而且刘备势力强大,孔明和魏延尽力帮助他,鲁迅急于不毁灭蜀汉,曹丕的军队也站在他一边。

如果他在关键时刻出击,吴军的主力,鲁迅,会两面受到攻击,像孙权,鲁迅这样伟大的军事家,会做出这样的蠢事吗?当时,孙权率领十万人,雄心勃勃,在合肥与曹魏的战争中,没有得到一点便宜啊!

夷陵之战,孙权赢了,为什么还率先向刘备求和?

夷陵之战,孙权虽然赢了,却还主动求和,主要是因为孙权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国家并没那么强大,不会因为这场战争就吞并了蜀国。而且经过这场战争后,自己的国力损失了不少,如果继续打下去,只会便宜了曹军,为了不让损失变大,保住自己的国家,孙权只好主动向刘备求和。

夷陵之战,尽管刘备的军队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但是,蜀汉实力还是不容小觑,还是可以和东吴继续战斗下去。刘备经历过无数的战役,尽管被打败了很多次,但是,他仍然能够重新再来,将荆州和益州占领。而且刘备还有诸葛亮、赵云、魏延等牛人相助,东吴还是有点忌惮蜀国的。

再说,在夷陵之战中,虽然陆逊打败了刘备的军队,但是却是惨胜,自己也损失了不少军队数量。这个时候,曹军正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东吴。尽管魏国和东吴结盟攻打过蜀国,暂时和平相处,然而,杀死关羽后,东吴却被曹军威胁,需要向曹军称臣,同时还让孙权把自己的儿子当做魏国的人质。由于这些矛盾,魏国和东吴随时会打起来,而且还会被曹军消灭。

夷陵之战后,东吴和蜀国都实力大降,三国本来就是三方鼎立之局势,如果想要一直保持平衡,那么任何一方都不能太弱,所以只有东吴和蜀国联合起来,才能与曹军抗衡,不至于被曹军渔翁得利,出于这些考虑,孙权虽然作为赢的一方,仍然主动向刘备求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9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