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文学家陆机自翊是君子,非常推崇孔夫子“渴不饮盗泉”的气节,并增加了“热不息恶木荫”的延伸。但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欲盖弥彰而已。陆机这一生,入仕途,受侮辱,甘居权贵贾谧的门下,不但喝了“盗泉”水,还栖了“恶木”荫。
陆机出身名门,祖父陆逊是三国名将、东吴丞相,他本人也不弱,不但文采出众,武功也了得:父亲死的时候,13岁的陆机就和弟弟分领父兵,是一位真正的青年才俊。只是他没有赶上好时代,在西晋纷乱中,吴国很快灭亡了。于是,陆机和弟弟一时间抱负难酬,隐居故里达十年之久。其间,他们修篱种菊,诗酒田园,儿女绕膝,兄弟情深。
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朝廷开始对南人招贤礼遇,下诏曰:“内外群官举清能,拔寒素。”陆机本可以继续做隐士,不出去做官又怎样?可 是,与其他亡国之人不同,陆机肩上仍然扛着家族使命—陆家将门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中国古代独特的家族使命,使太多的才华型男人放弃了自我,终生游离在灵魂的边缘。
于是,选了一个良辰吉日,陆机带着弟弟等人走出家门,奔赴洛阳,奔赴家族荣誉,也奔赴家国使命。不幸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陆机怀着一腔抱负到来,却不但仕途难攀,还经常受到北方人的侮辱,就连他的南方口音也成了北方臣士的笑柄。于是,陆机开始刻苦学习北方话,几乎到了忍辱的程度。
为了仕途顺利,他只好结交权贵,接近贾谧,加入了“二十四友”之列。从此,陆机在权贵中游离,虽然谋得官位,却也身处纷乱之中难以脱身。直到公元303年的鹿苑之战,陆机惨败,被“八王之乱”中的成都王司马颖杀死。
这其中的过程令人唏嘘:陆机作为亡国之将领兵,一开始就受到了北人的嫉妒排挤,曾有人劝他让兵权、保性命,陆机却自视甚高,又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机会,自是不肯。《太平御览》引崔鸿《三十国春秋》也说:“机吴人,而在宠族之上,人多恶之。”可以想见,陆机表面上是领导,但手下将领根本不听从他的指挥,总是从中作梗,友军也想方设法置他于死地。由此,陆机不可能不败,也不可能不死!
陆机被害时42岁,他临终长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他死时着白衣,面目凄楚有悔。传说,陆机血洒刑场后,天地变色,浓雾笼罩,不辨人影;大风吹断树木,发出凄楚之音;平地下了一尺厚的雪,埋尸不见,兵士无不落泪。浓雾,大风,大雪,如此奇特的天气像是为陆机鸣冤,也像对他天才早陨的一声叹息。总之,天地呜咽,万物皆悲。
其实,“八王之乱”在历史上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陆机牵涉其中,难免不含冤。大秦名相李斯死前也叹过:“牵门东犬,杞可得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过平静的生活都成了奢望,他是悔的,可悔又如何,时光如河,哪有倒流之理?
李斯尚且向往牵狗绕街巷,做寻常百姓;陆机却仍然怀念高雅清朗的文士人生—华亭鹤唳,清商一曲。其实,他本来就应该是悠哉生活在山水间的闲云野鹤,做学问,弹清曲。
纵观陆机的一生,他不为世俗所容,找不到知音,空怀满腹才情抱负,却得不到君王的认可。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找错了地方,所以付出了很多努力,始终不得要领。他明明是青山绿水中的一只鹤,却偏偏背负了红尘中的使命,远离了大自然的清爽僻静,从而水土不服,鹤入鸡笼。
陆机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他的祖父陆逊和父亲陆抗,都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作为这两位大神的后裔,陆机自小就带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贵族气息。
陆机一直以自己祖父和父亲为榜样,希望自己在长大后也能成为像他们那样,成为东吴帝国的英雄人物。但很不幸,陆机的梦想没能实现。因为在陆机二十岁的时候,东吴帝国灭亡了,陆机只能生活在亡国的阴影之下。
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陆机一直以自己是名门望族而自豪,但随着东吴帝国的灭亡,陆氏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为了让陆氏恢复从前的辉煌,在东吴帝国灭亡十年之后,陆机和弟弟陆云一同来到西晋帝国的首都洛阳。
两个文采斐然的江南名门之后来到洛阳,很快就成为知名人物。
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但在出名的同时,自然也会招致一些反感,尤其是骄傲自负的陆机,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
有一天,卢志当面问陆机:“你和陆逊、陆抗是什么关系?”
卢志这话的大意就是:你们家祖、父两代出将入相,深受东吴厚恩。东吴灭亡之时你们没有以死殉节,却跑到北方来经营奔走。就凭你们这种行为,也敢自称名门望族?
陆机没有从正面回复卢志的这种讥讽。一是没法正面回应,毕竟人家没直说;二是不敢,人家是这里的地头蛇,真要找茬收拾陆机还是做得到的。
所以陆机用一种“玩文字游戏”的方式回应了卢志:“我和陆逊、陆抗的关系。“就好象你和卢毓、卢廷的关系一样。”
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珽”志默然。——《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卢志是东汉名将卢植的曾孙,曹魏司空卢毓的孙子,西晋卫尉卢珽的儿子。这话一说出来,直接顶得卢志不知道该如何回话了。
陆机这话的大意就是:你乱叫我祖父和父亲的名字,我也乱叫你祖父和父亲的名字。你说我们陆氏没有为东吴以死殉节,你们卢氏似乎也没有做到吧?
这件事情映射出当时的一个现实:南方士族想要在北方扬名立万,就一定会受到北方士族的层层打压。
陆机兄弟二人虽然很早就来到了洛阳,却一直没混出什么名堂,这是主因。
孟玖想让自己的父亲做邯郸令,大家都表示赞同,唯有陆机表示反对。而陆机反对的理由,则明显带着一股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陆机说:“邯郸令将来是要做三公的,一个宦官(孟玖)的父亲怎么有资格担当这种职务呢?”
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这种旧贵族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也是陆机在洛阳无法混出名堂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下即将大乱,实力才是乱世立足的唯一根本。孟玖的父亲有没有资格当邯郸令,应该考虑他的能力与威望,而不是所谓的出身。
正是由于陆机的这种贵族思想,使得陆机与他的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相比,少了一份大气与自信。与张华等人相比,又少了一份从容与淡定。
在我看来:陆机最大的缺点就是眼光不好。
最初,陆氏兄弟为杨骏效力,杨骏很快就倒台了;
然后,陆氏兄弟为贾氏效力,贾氏很快就倒台了;
后来,陆氏兄弟为赵王司马伦效力,赵王司马伦很快也倒台了。
值得注意的是:赵王司马伦曾做过篡位的事,篡位诏书就是陆机写的。后来反攻倒算的时候,陆机差点因此而死,还是成都王司马颖救了他的命。
为了报答成都王司马颖的救命之恩,陆氏兄弟决定为他效力。而当司马颖决定出兵攻打长沙王司马乂的时候,任命陆机为大军统帅。
太安初,颖与河间王颙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馀万人。——《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面对这项任命,陆机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喜的是:自己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大军统帅,现在自己也成为了大军统帅。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己也算恢复了陆氏曾经的荣光。
惧的是:这幅担子太重,自己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自己在军队中没有丝毫势力,根本做不到令行禁止。
陆机的亲信劝他:赶紧放手,这事你搞不定。但陆机用一种敷衍的态度拒绝了这个建议。
陆机说:“如果我不接受任命,司马颖一定会怀疑我不忠。”
机乡人孙惠亦劝机让都督于粹,机曰“将谓吾为首鼠避贼,适所以速祸也”遂行。——《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这种说法明显是托词,因为陆机无法担任这种重担,是有很多客观原因的。只要陆机言之有物,司马颖一定会有所表示,比如说给陆机更大的权力。如果司马颖不愿意给予陆机这种权力,自然也该考虑到陆机的不足,而不会怀疑他不忠。
归根结底,还是陆机自身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他太想恢复陆氏曾经的荣光了。
从理论上讲:主军和主政没有本质的区别,以陆机在官场混迹多年的经验,肯定不会做得太差。可如果真要打仗,这种做派就非常容易出事。
因为在战争过程中,用一种官僚的态度去应对战争,本就是十分危险的事。
我曾经在写李斯的时候就说过:李斯就是用一种官僚的态度去应对秦末危机,结果反秦武装都打进函谷关了,秦国朝堂还一无所知。
而这种官僚做派还有一个重大的隐忧:陆机对成都王司马颖毫无信心,一直担心自己会被当成替罪羊。
因为成都王司马颖有两个亲信:一个叫卢志,另一个叫孟玖,这两人都被陆机得罪过。所以陆机在担任大军统帅之时非常担忧,生怕这两人在背后捅刀子。
在传统史书中,陆机一直都是正面形象。可事实上,陆机与同僚矛盾重重,作为大军统帅却无法服众,很难说他自身没有问题。
孟超公然抗法,还肆意辱骂陆机,而陆机对于这种嚣张的行为却视而不见。因为孟超是孟玖的弟弟,陆机没胆量杀他。
司马穰苴敢杀庄贾,孙武敢杀阖闾宠妃,这才是大将风范。而陆机如此软弱,谁能安心追随他打仗呢?
这就是传说中的“绵羊率领狮子打仗”,这样的军队,即使人数再多,也只是乌合之众罢了。
当陆机率领这支在数量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军队攻击洛阳时,很快就被打得一败涂地。
而成都王司马颖看到这种离奇的败仗,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他不相信陆机是废物,而是怀疑陆机别有用心。
孟超在战争中轻敌冒进,死在了战场上。他的哥哥孟玖怀疑是陆机暗害了自己的弟弟。于是向司马颖进谗:“陆机故意战败,是想背叛您!”
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司马颖相信吗?我估计是半信半疑。一方面他不太相信陆机是废物,否则就是打自己的脸;一方面他也不太相信陆机是叛徒,但军队失利要有人承担责任。
于是成都王司马颖一声令下,陆机被杀。
陆机为了家族的复兴殚精竭虑,最终还是没能实现愿望,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我认为比较著名的弃暗投明的例子就是,韩信放弃了西楚霸王项羽转身投靠了汉高祖刘邦,因为,西楚霸王项羽不听其他人的意见,而韩信在他手下毫无用之地,转身投靠刘邦之后,刘邦十分的重用,他并造就了军衔之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9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糜芳为什么会投降曹操与刘备倒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