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弄臣中的奇葩,如何评价裴延龄的一生

以史为鉴 2023-06-20 13:51:34

古代弄臣中的奇葩,如何评价裴延龄的一生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裴延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弄臣”这个称谓,起源于汉代,指供皇上逗闷子、取笑的人。我们知道,汉代的东方朔就是一个弄臣。而唐德宗时的裴延龄,则是中国古代弄臣中的一个孤品,价值连城。

别的弄臣寓庄于谐,裴延龄则反其道而行之—寓谐于庄。也就是说,他逗皇上开心,不是扮小丑,不是嘻唰唰,而是很严肃、很庄重的。

唐德宗想修建神龙寺,需要50尺高的松树,寻遍山林都没找到。裴延龄报告皇上:“小的发现同州的一个山谷里,长着80尺高的松树,有好几千棵呢。”皇上说:“开元、天宝年间把高树都砍伐完了,怎么又冒出来这么多?”裴延龄说:“这是老天爷专门留给您这样的圣君的,先皇怎么能有这个福气?”

当然,裴延龄这样的空穴来风,并没有使皇上得到大树。可是,他让皇上比得了大树还要高兴,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他这样明目张胆地欺骗皇上却没被砍头。裴延龄谎报木材储备情况的目的,就是要说出那句阿谀奉承的话来,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话比木材还要重要。不用砍伐一棵树,就让皇上龙心大悦,这样的弄臣哪里找?

这还没完,裴延龄担任户部侍郎时,监管财政税收,他敛财有方,百姓都被盘剥得赤条条了,可是皇上仍然不满意。于是,裴延龄又玩起了文字游戏。他盘点国库,发现了一些陈年旧账,就花样翻新,说又在垃圾堆里找出了13万两银子,一百多万匹布,乐得皇上合不拢嘴,直夸裴爱卿能干。管事的看不下去了,就向皇上如实反映情况,可是皇上不信。

弄臣如此糊弄皇上,忠臣不能不出面了。陆贽,这位响当当的国之忠臣,就给皇上上折子了:“裴延龄横征暴敛,诡计多端,简直就是尧时的共工、鲁国的少正卯。当年,赵高指鹿为马,到底还有一头鹿在,可是裴延龄却是无中生有、空口白舌。”陆贽上书动辄数千言,这回也没有客气,也是洋洋洒洒的,说得皇上都困了。显然,皇上仍然不悦,并“待延龄益厚”。估计陆贽怎么也想不通。

其实也没什么想不通的,既然你陆贽能看出裴延龄的花花肠子,难道皇上就看不出吗?皇上能把俩人都搁在身边,说明他们都是自己需要的人。孟尝君不舍鸡鸣狗盗之徒,因为关键时候是能用上的。现在国家缺钱了,你陆贽能给皇上弄来白花花的银子吗?你不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烦心,你陆贽能给皇上逗闷子吗?也不能。既然都不能,怎么就不让能做到的裴延龄存在呢?皇上都能容忍裴延龄,你陆贽为什么就不能容忍?

朝廷其实就如一场宴席,一桌的人,个个都像陆贽一般正直,不苟言笑,没有段子,这酒还怎么喝啊?裴延龄能变着法儿哄皇上高兴,让皇上多喝几杯,有什么不好?

陆贽没有给自己换脑子,皇上只好给他换了位子,把他从宰相的岗位上拿下来,贬为忠州别驾。裴延龄最后得以善终,死在工作岗位(户部尚书)上。裴延龄死了,同僚和百姓都放鞭炮庆贺。只有一个人郁闷不已,那就是皇上:没了裴延龄,以后这酒可怎么喝啊!

古代弄臣忽悠皇帝的最高水平是什么呢?

裴延龄是唐德宗时期的财政大臣。此人花言巧语,投皇帝所好,忽悠起皇帝来得心应手,谎话连篇,即便皇帝调查根本没有这事,也不怪罪他,可谓忽悠界的一个传奇。此人的忽悠功底不差于宋朝的贾似道。

裴延龄当了户部侍郎之后,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心,他分设财库,分立账目,做假账,报虚账,每次报告皇帝都是财政收入增加了,输出少了,每次都能把皇帝哄得屁颠儿屁颠儿的。裴延龄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却能不受皇上处罚,最关键的在于他知道唐德宗是一个爱钱如命的皇帝,为此他专门给唐德宗设立一个户头。里面的钱供唐德宗随时取用随便花,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但人家裴延龄会来事儿,拿百姓的钱向皇帝卖好,让皇帝花钱花得心安理得,挥土如金。裴延龄成为了唐德宗的钱袋子。做任何事情,经济是基础。裴延龄给唐德宗提供花不完的钱,自然胆子也大了起来,空话、假话说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忘乎所以。朝廷为了准备为养马的草料费尽了脑筋,因为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但到了裴延龄口中,此事却异常的轻松,他说在长安和咸阳的中间有一大片牧场,可以供养大量的马匹。但当朝廷派人去走访这块地方的时候,只发现了一小片儿的湿地,根本没有什么大型牧场。唐德宗一笑而过。

唐德宗要用直径50尺以上的木材修建唐龙佛祠。这么大尺寸的树木在北方地区早没有了,裴延龄却说在同州地区有口径长达80尺的大树。唐德宗都觉得不可思议,派人去调查,结果发现真没有,但是也没有怪罪裴延龄。只要裴延龄能够满足自己花钱的欲望,他说点儿假话、空话、大话,无所谓的。

把帝王都骗得团团转,弄臣裴延龄的骗术究竟有多高?

裴延龄是唐德宗时期的财政大臣。此人花言巧语,投皇帝所好,忽悠起皇帝来得心应手,谎话连篇,即便皇帝调查根本没有这事,也不怪罪他,可谓忽悠界的一个传奇。此人的忽悠功底不差于宋朝的贾似道。

?

裴延龄当了户部侍郎之后,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心,他分设财库,分立账目,做假账,报虚账,每次报告皇帝都是财政收入增加了,输出少了,每次都能把皇帝哄得屁颠儿屁颠儿的。裴延龄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却能不受皇上处罚,最关键的在于他知道唐德宗是一个爱钱如命的皇帝,为此他专门给唐德宗设立一个户头。里面的钱供唐德宗随时取用随便花,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

但人家裴延龄会来事儿,拿百姓的钱向皇帝卖好,让皇帝花钱花得心安理得,挥土如金。裴延龄成为了唐德宗的钱袋子。做任何事情,经济是基础。裴延龄给唐德宗提供花不完的钱,自然胆子也大了起来,空话、假话说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忘乎所以。朝廷为了准备为养马的草料费尽了脑筋,因为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但到了裴延龄口中,此事却异常的轻松,他说在长安和咸阳的中间有一大片牧场,可以供养大量的马匹。但当朝廷派人去走访这块地方的时候,只发现了一小片儿的湿地,根本没有什么大型牧场。唐德宗一笑而过。

?

唐德宗要用直径50尺以上的木材修建唐龙佛祠。这么大尺寸的树木在北方地区早没有了,裴延龄却说在同州地区有口径长达80尺的大树。唐德宗都觉得不可思议,派人去调查,结果发现真没有,但是也没有怪罪裴延龄。只要裴延龄能够满足自己花钱的欲望,他说点儿假话、空话、大话,无所谓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8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