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提起曹操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说起官渡之战,这场战役不仅是汉末年间的三大战役之一,奠定了曹操北方霸业的基础;而且它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曹操以少胜多,就此掀开了三国时代的序幕。
既然谈到这场战役,就难免要对曹操和袁绍两人的实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交战之前,两人的实力是不对等的。从地盘上来看,袁绍占据着青、冀、并、幽四个大州;而曹操此时有兖、豫、徐三州。冀州是“天下重资”,乃是河北最为富饶的一州;反观兖州、豫州饱经战乱,经济和生产都受到了极大破坏。正因如此,曹操的钱粮是比不过袁绍的。没钱,也就意味着曹操养不起太多的军队。尽管史书对曹操投入的兵力没有详细,但大概可以推测出曹操的兵力在四万到六万之间,这是远比不上袁绍的十万精锐的。
曹操集团没钱没人,连地盘都很贫瘠,所以当他提出了要和袁绍大战的意图时,不少文臣武将都表示了反对。曹操也是既具有冒险精神的,面对袁绍的强大,他反而跃跃欲试。在这个时候,其实有两个人猜透了曹操的心思,他们便是荀彧和郭嘉。此二人里,荀彧帮助曹操坚定了他自己的本心,而郭嘉的一番慷慨陈词,则极大鼓舞了整个曹氏集团。
据《三国志·荀彧传》记载:“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尽管曹操控制住了汉献帝,在名义上位于不败之地,但袁绍强大的实力,却让天下人为之慑服。但反观曹操集团,兖州和豫州都是四战之地,东边有个吕布,南边还有个张绣;令曹操忧愁的是,张绣还数次打败了他。袁绍得知消息后,还特意写了一封书信嘲讽他:“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
看过书信后,一向淡定的曹操发了怒火,他的好胜之心让他决定要与袁绍较量一番。但群臣不知道曹操的心思,以为他是败给张绣后恼羞成怒了。面对钟繇等人的疑惑,荀彧解释道:“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随后,荀彧便来给曹操解惑,顺便帮他坚定自己的信心。
见到荀彧笑眯眯的来了,曹操便知道自己瞒不住这位王佐之才了,他将袁绍的书信给荀彧看,并苦涩的问道:“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听了这话,荀彧立刻将自己心中准备好的答案说了出来,主要内容有四点。其一,袁绍“外宽内忌”,而曹操“明达不拘”, 此为“度胜”。其二,袁绍“迟重少决”,而曹操“应变无方”,此为“谋胜”。其三,袁绍“法令不立”,而曹操“赏罚必行”,此为“武胜”。其四,袁绍“从容饰智,以收名誉”,而曹操“至仁待人,行己谨俭”,此为“德胜”。
荀彧分析完曹操必胜的四点原因后,便鼓励他道:“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听罢,曹操果然一解愁容。这还不够,荀彧更是一针见血
在经过一番准备后,曹操终于向群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然,从双方形势上来看,不少大臣是反对与袁绍正面交锋的。就在此时,郭嘉站了出来,据《三国志·郭嘉传》记载: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在这番演讲中,郭嘉提出了著名的“武胜十策”。而从核心内容上看,郭嘉的意思和荀彧差不多,都是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曹操胜于袁绍的各大优点。
郭嘉这一番慷慨陈词,不仅极大鼓舞了曹操集团的士气,让众位大臣同心协力,也让曹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战略部署。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见时机成熟,也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適足以为吾奉也。”
经过这一番战前动员,曹操集团终于鼓足了信念和力气,要与看似强壮的袁绍集团进行一场较量。在处于劣势之时,曹操甚至打算率先出手。来针对袁绍集团战略重地——邺城。出人意料的是,曹操这个意图竟然被大耳贼刘备提前卖给袁绍。由此,曹操怒而进攻冲重新占据徐州的刘备,从而拉开了与袁绍正式对决的序幕。
袁绍早年还是还是一个县令,以精明能干被朝廷征召,但是袁绍隐退不去,实际上是自己在家聚集有识之士。东汉末年朝中宦官专政,何进就号召天下王师进京讨贼,董卓依仗着自己兵强马达便肆意专横,废除少帝,另立刘协为献帝。自此洛阳成了董卓的天下,袁绍于之不和,出逃京师,被董卓追杀。
之后袁绍率领的声势浩大的联合军算是吓跑了董卓,但是面对已是空城的洛阳,联合军不欢而散。袁绍清楚冀州是天下物产富饶之地,要想成大事必须夺下韩馥的冀州。于是袁绍暗地结交韩馥反叛的部下麴义,这使得韩馥同时受到了公孙瓒和麴义之苦。手忙脚乱的韩馥在袁绍的说客高干和荀谌的唆使下,将冀州让给了袁绍。不久,韩馥在袁绍的压力之下,自杀身亡。
从初平二年(公元191)开始,袁绍就同公孙瓒交战不修,并于建安三年年(公元198年),打败公孙瓒的军队,公孙瓒自焚而死。此后袁绍的大军所向披靡,一举拿下了幽州,而袁绍也成了坐拥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实力已经是首屈一指了。
不过袁绍为人志大才疏,行事又优柔寡断,所以错过了很多良机。袁绍在官渡战役中,被异军突起的曹操大败。官渡之后,不仅军队士气大减,也是对实力一次巨大消耗。回到冀州不久,袁绍因病去世。
袁绍的谋士
袁绍身为一个作用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的势力庞大的军阀,是东汉末年风云变换的中原最为抢眼的一位。所以像袁绍这样有着深厚家底的人,自然是有人来帮他打底和运筹的谋士。袁绍手下有着最为出名的四名谋士,分别是田丰、许攸、逢纪和审配。
田丰为人比较耿直,原本是东汉朝中的官员,因为不耻与专权的宦官为伍,辞官归家去了。后来遇到袁绍起兵,就应邀做了袁绍的别驾,为其攻打城池出谋划策,并实现自己匡扶天下的愿望。田丰极有远见卓识,也很有计谋。在他的帮助下,袁绍成功打败了公孙瓒,取得幽州。但是袁绍昏庸起来也是令人大跌眼镜的,田丰明确指出恭迎天子的重要性,但是袁绍没有听取,导致后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再有就是田丰认为攻打曹操最好的方法是持久作战,但是袁绍急于求成,即便田丰力谏也是不听。最后袁绍在官渡大败,正史中袁绍因为羞于见到田丰,故将其杀害。
许攸虽然有才华,但是在袁绍军中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用,所以他一直对袁绍是心存芥蒂的。官渡之战中,因为家人犯法被投入大牢,这使得前线的许攸更加存有二心。于是战前倒戈曹操军中,并向曹操献计偷袭了袁绍的屯粮处。不过许攸虽然有才,却也是贪得无厌的小人,所以不知满足的许攸被曹操斩杀。
至于逢纪和审配,二人起先就开始明争暗斗。逢纪喜欢玩弄权术,到头来因为私心过重,被袁绍的儿子杀死了。审配则是没有大局观,大敌当前还将前线的许攸家属关入牢中,导致许攸临阵倒戈。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禽。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
下边是译文:刘邦,项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您知道的。汉高祖只有智力胜过项羽,但是项羽虽然武力强大,最终还是被刘邦擒拿。现在袁绍有十败于您,您比他有十胜,袁绍虽然强,却不能把您怎么样。袁绍礼仪太多,您自然得体,这时道胜于他;袁绍以反叛力量统天下,而您则复兴汉室用来统帅天下,这是义胜于他;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耐心则多疑,用人却怀疑他,所任用的只有亲戚朋友,而您用人时表面上简单容易却内心明白清楚,用人从不怀疑,只要有才就使用他,不在乎离您远或近,这是度量上胜过他;(别人提意见时)袁绍有很多谋略,却很少下决定,失败在下事很慢,而您有计谋就实行,应变能力无限,这是谋略胜过他;袁绍谈论、让物用来提高名誉,多数人会讲话掩饰自己的大多投靠他,而您用诚心对待别人,不为虚荣,多数人忠诚有远见的人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道德上胜过他;袁绍见到人饥饿寒冷,忧虑地讲着他们,在脸上就可以看的出来,他所看不到的,却忧虑不到,目前的小事对您来讲,很少有疏忽,到勒大事时,与四海的情况相连接,给他们恩赐,都超过袁绍的声望,即使看不到,但忧虑都是完整的,这是仁胜于他;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迷惑造乱,而您用道德统治下士,邪恶的事不能行使,这是您明智胜过他;袁绍正确和错误都不能知道,而您认为正确就用礼招待,错误就用法律处罚,这是文胜于他;袁绍善于虚张声势,不知道用兵的重要之处,而您用少克制多,用兵像神一下,士兵都依靠您,敌人害怕您,这是武胜于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8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