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遏必隆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朝康熙八年,年轻的康熙皇帝设计逮捕辅政大臣鳌拜,同时被捕下狱的人,除了鳌拜的党羽外,还有另一位辅政大臣遏必隆。顺治帝死前曾留下四位辅政大臣,此时索尼已经病死,苏克萨哈被杀,只剩下鳌拜、遏必隆两人,他们还被打入监狱,至此康熙帝正式拜托辅政大臣,成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
康熙帝在处置鳌拜时,表示“鳌拜理应依议处死,但念效力年久,虽结党作恶,朕不忍加诛。著革职,籍没拘禁”。与此同时,康亲王杰书等人也给遏必隆拟定了十二条大罪,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将其处死。不过,康熙帝却没有杀死遏必隆,甚至依然任命他职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遏必隆的身份比鳌拜还要特殊!遏必隆,姓钮钴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他的父亲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生母是努尔哈赤的第四女穆库什。也可以说,遏必隆是努尔哈赤的外孙,是康熙帝的表伯。清朝入关前,遏必隆就经常参战,在松山之战中,击败明朝猛将曹变蛟。
清朝入关后,遏必隆也冲锋在前,“拔铁门关,进二等甲喇章京”。顺治帝亲政后,对待表兄遏必隆非常好,委以重任,“令遏必隆并袭为一等公,寻授议政大臣,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顺治帝临死前,设立四位辅政大臣,其中就包括遏必隆。
康熙四年,在孝庄太皇太后的主持下,遏必隆又和康熙帝建立了一层特殊的关系。在这一年,康熙帝成婚了,他的皇后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与此同时康熙帝还娶了一位妃子,她就是遏必隆的女儿。康熙十六年,遏必隆的这位女儿被册封为皇后,死后谥为孝昭皇后。
也就是说,遏必隆算是康熙帝的岳父。除了孝昭皇后外,遏必隆还有一个女儿,也嫁给了康熙帝,即温僖贵妃,她就是孝昭皇后的妹妹。说到这里,您大概理解遏必隆与康熙帝的关系了,他不仅是清朝开国功臣之子,还是外戚,与爱新觉罗家族存在密切的关系。
遏必隆主要的罪名是“鳌拜独专恣,屡矫旨诛戮大臣,遏必隆知其恶,缄默不加阻,亦不劾奏”。也就是说 ,遏必隆纵容鳌拜的种种不法行为,算是包庇罪。因此康熙帝对遏必隆的处置是“著免罪,革去太师、及公爵。其原有一等公爵,仍留与伊子。其族人,有为内大臣、侍卫、护军参领者俱著革去。”
康熙九年,康熙帝“念其为顾命大臣,且勋臣子”,恢复了遏必隆的爵位,“命仍以公爵宿卫内廷”。康熙十三年,遏必隆病重,康熙帝闻讯,亲自前去慰问。遏必隆死后,康熙帝“赐祭葬,谥恪僖,御制碑文,勒石墓道”。遏必隆虽死,但他的家族依然兴盛,直到清朝末年。
鳌拜对皇太极也是忠心耿耿,在皇太极死后,因为即位之事不惜得罪位高权重的多尔衮,最终争来了顺治帝即位。顺治亲政后,念鳌拜一直以来的忠心耿耿,对他极为器重。鳌拜也不负众望,以至于在遗诏中将他列为辅政四大臣之一。随后因为有了太大的权力,鳌拜开始膨胀,一开始还象征性的征求康熙的意见,后来基本无视康熙的存在,同时也开始大搞党争,安排亲信,严重影响了康熙的皇权。后来的苏克萨哈案件让康熙大感威胁,决意要除掉鳌拜。
其实顺治皇帝的策略是很正确的,他们四个人压制着对方的权力,这样皇帝的位置就不会收到威胁了,但这只是暂时的,以后索尼年纪大了,肯定就不会太多的管理朝政了。苏克萨哈之所以能走到现在,是因为他背叛了多尔衮,所以他是最不被信任的,而且也是相对来说最没有用处的,鳌拜一直都没有正眼看过他,所以把他弄下台也是信手拈来的。
至于遏必隆,他是最厉害的,可他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听鳌拜的。很长时间之后,政权落到鳌拜手里也是很有可能的。康熙虽然还小,但是鳌拜的厉害他还是看在眼里的,他在明处没有敌对鳌拜,但在暗处却蓄谋已久,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把他整垮。
康熙和鳌拜见面了之后,两个人就开始互相寒暄。各个大臣正商讨的激烈时,鳌拜忽然拿出一把刀,后来因为康熙到了,他就连忙把刀放到了被子下面。其实鳌拜平时特别谨慎小心,他怕别人害他,就随身带着利器防身,别人都看到了鳌拜手里的那把刀,所以大家都很担心康熙,但其实康熙也看到了,为了不让形势变得更严峻,他就转身拿起鳌拜的手并对他说,一个将士随手拿着刀,这才是没有忘记自己身份的表现,鳌拜的窘迫随即变成了喜悦,甚至很感谢康熙。其实啊,这次鳌拜并不是真的想要谋杀,如果他真的有计划,那实施起来真的是太轻松不过了。
这些为鳌拜翻案的行为更加说明了,在清帝王的眼中鳌拜并不是叛逆奸臣,最多算是权臣。甚至是值得褒奖的有功之臣。只是鳌拜的最大错误就在于晚年不知收敛过于膨胀,与皇权发生矛盾,导致皇权无法集中。清朝内部权力斗争表现在满族贵族势力与皇权的冲突,而旧势力在当时就表现为以鳌拜为代表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些都是每个朝代君主都会面临的问题,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在康熙时代,正好落在了鳌拜的身上。
为了保住皇权,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在中国古代皇权集中的时代,威胁皇权者,必会被处死,皇帝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王辅臣曾经是吴三桂手下一名大将,后来大清王朝入关,平定四海八方,王辅臣投靠了大清王朝,然后在大清做了一个小官。他对大清王朝没有多大的感情,心中还惦念着吴三桂,对朝廷不太忠心。在吴三桂袭击大清的时候,王辅臣正好被康熙皇帝提拔为陕甘提督。
但他非但没有怀着感恩之心,反而动摇想造反。在康熙帝对他下命令,让他抵抗吴三桂的军队的时候,他握兵不动,违抗命令,导致康熙帝对他疑心。而且康熙帝还独自给他写过几封书信,先是赞美他,再就是恳求他抵抗兵力。但是他看了以后都纹丝不动,叛逆之心人皆可知,对待这种人就应该斩草除根。
后来直到大清的部队兵临城下的时候,王辅臣才马上投降,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对于造反的人,只能杀一儆百,才能给众人做表率。虽然曾经康熙帝答应过,不杀王辅臣,但是对于这种有不臣之心的臣子,如果不杀的话,还留着他下一次背叛你吗?
为了稳固皇权,避免这种叛乱的事再次发生,康熙帝痛定思痛,下令将他凌迟处死。这是他该得的,如果他对大清王朝忠心耿耿,可以继续做他的陕甘提督,富贵平安的过一生。但是他贼心不死,只要还在一天,就可能威胁到大清王朝的安定。
康熙六年七月,14岁的康熙帝亲政,但是由于辅政大臣鳌拜专权跋扈,结党营私,康熙帝仍然无法掌握朝政。直到康熙八年,康熙帝利用鳌拜入朝之机,将其擒住,才算正式掌权。康熙帝没有杀死鳌拜,只是将其囚禁,不过却将鳌拜的党羽班布尔善处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鳌拜被擒住后,康熙帝命令王公大臣议定其罪行,最终康亲王杰书等人议定了鳌拜三十条大罪,并提议“论大辟,并籍其家,纳穆福(鳌拜的儿子)亦论死”。不过,康熙帝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并没有杀死鳌拜,“(鳌拜)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
同年,鳌拜死于禁所,康熙帝闻讯后,释放了鳌拜的儿子们。到了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还加封了鳌拜的子孙们。对于鳌拜的党羽,康熙帝也没有大开杀戒,比如另一位辅政大臣遏必隆,康熙帝非但没将其治罪,过了一段时间,还恢复了他的官职。不过,有一个人却被处死了,他就是班布尔善!
班布尔善也是鳌拜的党羽之一,因其依附鳌拜,被拟定了二十一条大罪,康熙帝直接下诏将其绞死。康熙帝既然不杀鳌拜,为何却要处死班布尔善呢?这和班布尔善的特殊身份有关!班布尔善,姓爱新觉罗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努尔哈赤有十几个儿子,其中第六子名叫塔拜。
由于是庶出,所以塔拜的爵位不是很高,到死只混了一个三等辅国将军。塔拜有八个儿子,第四子就是班布尔善,生于天命二年十月。所以说按照辈分的话,班布尔善是顺治帝的堂兄,是康熙帝的堂伯。班布尔善混的不错,跟随皇太极、多尔衮作战,屡立战功,到顺治八年成为辅国公。
不过在康熙五年,班布尔善被削去了爵位。此后,他投靠了鳌拜,在鳌拜的帮助扶持下,不仅官复原职,而且升任要职,“以领侍卫内大臣拜秘书院大学士”。这两个官职非常重要,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只有六个人,他们全权负责皇宫的警卫工作,指挥宫廷侍卫。
秘书院是清朝内三院之一,主要负责撰写外藩往来书信、记录各衙门的奏疏及代皇帝起草对各级官员的命令,是非常重要的部门。由于班布尔善是鳌拜的亲信,他才被安插到这么重要的两个部门的。康熙帝在铲除鳌拜集团后,对于那么依附鳌拜的官员都做出了相应的处理。
在看到班布尔善的罪状后,康熙帝非常生气,这是因为班布尔善身为清朝宗室,好歹也算是个主子,居然帮着“奴才”鳌拜结党营私,丢尽皇家的颜面。最终,康熙帝大笔一挥,将班布尔善绞死,“伊亲生未分家子孙革去宗室,妻子为奴,伊子化色、塞图、侄萨木布、博尔都、俱革去辅国将军,为闲散宗室。”
遏必隆是钮祜禄氏跟和珅是本家,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后金五大开国元勋之一,母亲是和硕公主,他算是努尔哈赤的外孙,家族背景深不可测。
如果遏必隆有心想跟鳌拜拜拜手腕,还是有的一拼的。可惜遏必隆并不是那样的人,父辈的血性他丝毫没有继承,反而生的胆小怕事,在大清朝堂之上一直随波逐流,这样的性格让他一直在鳌拜面前唯唯诺诺,两人的关系恐怕也谈不上有多好,在鳌拜的眼中他或许也只是一个不堪大用的同僚而已。
在顺治十八年,索尼、苏克萨哈、鳌拜、遏必隆四人受顺治帝遗诏成为了辅政大臣。在康熙亲政之后,将遏必隆册封为了一等公,同时加封为太师,如此的官职加上出身显贵,遏必隆本应在朝中举足轻重,但是这一时期正是鳌拜最为嚣张跋扈的时期。
面对鳌拜多次的矫诏诛杀大臣,身为顺治亲定的顾明大臣,康熙亲封的太师,遏必隆完全没有要出面制止鳌拜的意思,反而选择了明哲保身,对鳌拜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
康熙八年,在康熙的精心策划之下,鳌拜及其党羽终于被擒。当时的康亲王杰书等人遵旨勘问以十二项罪议责遏必隆,并剥夺了遏必隆的太师之职,同时夺取了他的爵位,并按照当时的律法准备置他的死罪。
但康熙念在遏必隆是顺治钦定的辅政大臣身份,并没有要他的名,下达旨意称:“遏必隆因无结党之事,所以免其重罪,但是革去太师之职及后加公爵,其原有一等公爵,仍准留与伊子。”
一年之后,康熙仍然让遏必隆为一等公,并且在内廷任职。可以说这算是对遏必隆极大的恩赐了。又过了四年,遏必隆病重,康熙还曾亲自到他的家中去看望了他。
没过多久,遏必隆去世,谥号“恪僖”。可以说遏必隆的下场还是比较幸运的,毕竟也算是得到了善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8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