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晚清的官场之风为何如此败坏慈禧道出了真相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0 13:17:59

晚清的官场之风为何如此败坏慈禧道出了真相

咸丰九年(1859年),年近花甲的张集馨终于撞了大运,升任福建布政使。时任闽浙总督的庆端是“根正苗红”的满洲镶黄旗人,没等张集馨到任就公开表示不欢迎他,阴阳怪气地说:“福建怎能容下如此排场的布政使,他又如何看得起我这个上司?等他来了,必须仔细察看一番才能将官印交给他。”

不仅如此,庆端还说:“如果我们实在难以相处,我就告病请辞,把官位让给他。”大有“一山不容二虎”的架势。但他们以前并无交集,可以说是“井水不犯河水”,那他为何如此排斥张集馨呢?原来,张集馨任甘肃布政使时就因不收贿赂、不懂逢迎而被一众同僚视为另类,甚至被排挤出局。这样的名声传开,在“无官不贪”的大背景下,庆端自然不待见他。

其实张集馨并非海瑞那种“一望到底”的绝对清官,有时也会向官场潜规则妥协。比如他每次离京赴任时,都会给京官们送上一份“别敬”,上下打点至少要花一万多两银子。而他的俸禄并不高,这些银子只能来自灰色收入。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懂事的人”,仍被上司欺压、同事排挤,可见当时贪官的胃口大到什么程度。

在福建待了几年,张集馨几乎被架空了,不由感叹:“余欲力持公道,无奈孤掌难鸣,且群小构成一局,正人君子亦不能出其范围,余又不能独当一面,徒觉掣肘耳!”最终,颇有才干的张集馨一事无成,于1865年被革职,黯然离开官场。

与他相反,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员往往混得风生水起。比如曾排挤张集馨的兰州道员和祥,没读过几年书,还因克扣军饷而受处分,但他是甘肃总督乐斌的门生,对乐斌极尽阿谀奉承,每逢“三节两寿”必送厚礼,所以顺利打入乐斌的小圈子。

乐斌对和祥极为关照,派他管理钱局事务。清朝的钱局相当于现在的印钞机构,自然是个“富得流油”的理想单位。和祥混在其中吃拿卡要,赚得盆满钵满,后又不断升迁,成了官场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庆亲王奕劻跟和祥一样,也是不学无术、贪得无厌之人。尤其在受到慈禧宠信后,他的官越做越大,捞的钱也越来越多。

奕劻曾公开“卖官”,当时很多著名人物都是他的“客户”,比如段芝贵花10万两银子买了黑龙江巡抚一职、盛宣怀花30万两银子买了邮传部尚书一职。奕劻还恬不知耻地号称“细大不捐”,简单来说就是大钱不怕多、小钱不嫌少,连门子收个“门敬”他都要瓜分一些。

奕劻因此聚敛了巨额财富,在英国的《泰晤士报》上也留有大名,驻华记者披露他在外国银行的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他虽屡遭弹劾,但依然青云直上。有人对此颇有微词,慈禧便对他们说:“奕劻干的勾当我能不清楚吗?但看来看去,还是觉得他最贴心。”当“贴心”成为官员晋升的资本,大家都不干实事而争相逢迎上司,官场的风气怎能不败坏呢?

随着“劣币驱逐良币”的荒诞剧目不断上演,大清终于从根烂起,开始摇摇欲坠。

晚清朝廷那么多能人,为何还扳不倒一个慈禧?

清朝是我国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虽然有着康乾盛世的辉煌,但是最终也逃不掉晚清的腐败和灭亡,提到晚清的颓败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会想到慈禧太后,没错,慈禧作为霍乱超纲、卖国求荣的始作俑者,常常被后世评价和诟病,那么大家一定会想,晚清朝廷虽然不及康乾盛世,但是仍然有着很多贤能,为什么不能力王狂澜扳倒慈禧呢?接下来小编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1、垂帘听政,高度集权,从此开始。晚清的朝廷早已不是清朝辉煌的时期,同治皇帝六岁登基,其母慈禧作为圣母皇太后,地位和权利极其尊贵,垂帘听政从此拉开了帷幕,她牢牢的掌握着政权、兵权,即便各个官级有着贤能的臣子,即便有着报效的忠心,但是毫无?筹码?,又如何扳倒手握大权的慈禧呢?鸡蛋撞石头结果会如何,可想而知。

2、谋朝篡位,乱臣贼子,视为大忌。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臣子都有着?忠臣?情结,即便朝廷再腐败、太后再集权,作为臣子也绝不会动了谋朝篡位之心,毕竟他们从小到大学的都是孔孟之道,这些尊卑和忠孝早已融入到他们的骨子里,所以不是不扳,而是压根不想扳。

3、从里到外、腐烂溃败,寻求绿荫。虽然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的朝廷早已变了本质,上从太后,下到官员,从里到外都是腐败,但是这些臣子躲避在太后这个树荫下,享受着太后赐予的?美好生活?,谁又会去当这个玩命的出头鸟呢?

而且在晚清时期,慈禧太后权倾朝野、眼线密布,如果臣子想要扳倒她犹如痴人说梦,所以别看晚清仍有能人,但是审时度势,还是无法扳倒集权的慈禧太后。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这个话题的一些想法,小伙伴们怎么看待这段历史呢?欢迎给小编评论,大家一起分享!

慈禧真如历史说的那么不堪,为何还能统治晚清半个世纪?

慈禧成功的在幕后掌控大清皇权47年的,是和她具有识人用人及审时度势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她是天生的政治家,无奈生不逢时,大清朝是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个朝代,而慈禧所处的年代,又是这个朝代的末端,大趋势和小趋势都是向下走,慈禧一个寡居的弱女子,能为大清续命这么多年,也实在是难能可贵。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那么慈禧的具体执政能力体现在哪里?且听我逐一道来:


其一。重用汉臣


慈禧太后知人善用,重用汉人,是有口皆碑的,她手下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骆秉章等当时的一大批能人,纵观历史,浏览朝朝代代名臣贤达,他们都可无上下之分。她手下的袁世凯,尽管有过复帝的逆施,确实还是有本事的人才。让这样一大批能人甘心受她的指挥,足见她的用人能力。早年协助咸丰皇帝处理国是,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咸丰年间政策方针的实际制定者。开创了同光中兴的基础。以当时内忧外患情形之下,实为中国数千年来之异彩。

其二。兴办女学


1906年, 慈禧太后下禁缠足令,开中国解放妇女之先河。她亲自过问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使之得以昭雪,赦免经不起严刑拷打、作伪证的小白菜一死,严惩浙江巡抚以下与案有关的贪官污吏300多人。


慈禧太后默许下,开办女子学校,教授新学,逐渐风行于开埠较早之上海、广州等沿海之城镇。慈禧之举,代表了当年倡导开启中国女学兴办之门先行者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普遍为维新派开明官僚与士绅所接受,尽管它与“男女平等”、妇女彻底解放的距离仍相差甚远,依然与根深蒂固的几千年封建传统道德观念相左,受到拥有强大势力封建卫道士的强烈毁谤和抵制,但女子兴学却如同星火燎原般漫延开来。

其三。建设海军


因为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其四。推行新政

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百日维新改革速度过快,根本只是一场闹剧,不可能成功。在庚子年一场大祸之后,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庚子后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荦荦大者包括:官制改定、准备立宪、废科举制度、禁止妇女缠足、兴办女学、新学、庚子退款建设教育事业等。


总之,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7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