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刘备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214年,被刘璋邀请入川的刘备露出了自己本来的面目,他撕破脸皮,一路攻城略地,将成都包围了起来。虽说成都一时半会不会被刘备攻下,但此时诸葛亮已经带着赵云张飞两路大军前来,眼看就要将成都包围起来,当时刘璋手下不少大臣都想要投降刘备,蜀郡太守许靖就是其中一人。
只不过许靖运气不好,他在要逃走时被人发现,被送到了刘璋面前,刘璋深知此时刘备就在城外,若杀许靖将很影响城中士气,因此放过了许靖。后来成都城破,刘备得知许靖是一个反复的小人,因此也不愿意用他。这个时候,诸葛亮劝刘备要用许靖之名而不用其人,刘备没听,而在另一个人用战国时的燕昭王重用郭隗的典故劝谏刘备时,刘备最终才重用许靖。而这个比诸葛亮更得刘备认可的人,就是法正。
或许有人认为,刘备最认可的人,在军事上应该是关羽,而在内政上则应该是诸葛亮。毕竟刘备可以让关羽一人镇守荆州,也将蜀汉大权尽数交到诸葛亮手中,足见刘备对这两人的认可。但实际上,在刘备心中,他最认可并看重的,其实还是法正,否则在刘备生前,死在他前面的关羽都不曾封侯,但法正却被封了翼侯,而诸葛亮在刘备决断事情的时候根本不敢上前劝阻,其实就是知道在刘备心中,他自己不如法正。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不顾诸位大臣的劝阻,以替关羽报仇为由,集齐蜀汉四万余精锐东征孙吴。只可惜刘备在夷陵一带连营七百里,被陆逊以一把大火尽数烧毁,只能带着残兵败将逃回白帝城。在夷陵之战的惨败后,诸葛亮曾为此而感叹,他认为如果法正还在,定能劝住刘备不要东征。可以说就连诸葛亮自己都知道,法正才是刘备最认可的人,只有法正才能劝得住刘备,而他自己则没有这个能力。
两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主要还是在两人与刘备的关系有亲疏之分。对于诸葛亮而言,刘备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个上级,是主公,而在此之后,才是朋友。而爱憎分明的法正不同,对于法正而言,刘备就是他的知己好友,如此一来,刘备对他们两人的态度自然也就有所不同。
笔者认为,诸葛亮性格太过拘谨,刘备虽然对其重用,却不能引为知己,而法正直来直去,与刘备很合得来,深得刘备宠信,因此刘备最认可的人,还是法正。
无论是谁,我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蜀汉的那一种有点偏执的喜欢,这是为什么呢?在小编看来,主要是它爱折腾,纵观三国,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自从三国鼎立之后,无论大大小小的战争的影子下,蜀汉一方的诸葛亮、关羽、赵云都是那么的光鲜夺目。
尤其是刘备自封为汉中王之后,开始对自己麾下的大将大肆封赏,五虎上将的横空出世,从此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人定位,成为了蜀汉军各大区域的五大顶梁柱,然而纵然这样,也不乏有人会有疑问,纵然是分了五虎上将,刘备和诸葛亮自然对这五人有不同的看法,筹划一下如何去重用或压制某一位,至于原因,估计我不说,大家都是懂得,帝王心嘛,首当我们看看这里边最为突出的关羽关二爷。
关羽负责的荆州战区压力最大,也最重要
公元209年,也就是在赤壁之战后的第二年,长沙太守韩玄向刘备投降,刘备获得了荆州地域的部分管辖权,后来刘备借都督之名,向孙权借荆州,起初东吴一片反对声,孙权也在迟疑,但是在鲁肃分析了其中的利弊之后,孙权答应了借荆州给刘备,从此刘备开始经营起了荆州,而负责荆州布防等一切军事管辖的,则是关羽,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蜀汉有点不地道,自从周瑜死后,刘备在庞统、诸葛亮的支持下,成长迅速,自从战败刘璋之后,虽丢失了庞统这一个天才,但是已经可以威胁到孙吴和蜀汉任何一方了。
不过毕竟荆州是借的,借就是说还要还嘛,等刘备羽翼丰满了,孙权就要收回荆州了,但是此时刘备就是典型的老赖,哪里肯还?而当时鲁肃主张借荆州的,所以鲁肃出面更为妥当,但是此时的关羽的荆州军已然不同以往,可以独当一面,鲁肃带病见关羽,却被关羽再三刁难,虽然最后还了几座城池,但是战略要地还被关羽把持,蜀汉的反悔,第一次让孙权觉的这位盟友的不靠谱。毕竟这荆州地对南北东皆有着进可攻,退可守的地势,也让孙权对蜀汉产生了警惕,从此联盟开始了松动。
话说回来,如此战略要地被刘备交给关羽守,自然是有着其中的道理的,足以说明刘备对关羽的能力的忠诚是极为的信任的。
然而刘备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关羽几次的连击,攻城掠地,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本来二人的关系都很不错,但是直到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的时候,有人还请示曹操,要不要杀关羽,曹操都咬着后牙槽,只是迟疑了一下说,?若有机会,可杀之!?
由此可见,刘备和诸葛亮将关羽放在荆州,就是为了这一天,拿下襄樊,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关羽的做事风格,孤傲自大,除了得罪主张联盟的东吴大都督鲁肃不说,还得罪了没准成为亲家的孙权,再加上如果关羽拿下襄樊属地站稳了脚跟,想要要会荆州就更难了,所以孙吴更是不敢怠慢,不想看着蜀汉一家独大,孙权默许吕蒙背弃盟约偷袭荆州,关羽被杀,诸葛亮版的隆中对彻底凉了,蜀国从此走上了被动,刘备挥泪剑指东吴,曹操苦涩的笑了笑,虽受到了惊吓,但是蜀吴结盟总算是被拆了。
然而纵然如此,阴谋论当中有人说这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借刀杀人,生怕关羽成长起来,开什么玩笑,此时杀人岂不自断其臂吗?
张飞,阆中一哥,暗地里负责监督其他将军,可随时驰援和防御。
在三国演义当中,张飞镇守的阆中的地理位置不仅非常复杂,而且很突出,阆中以北是汉中,正是魏延镇守的地方,而三国演义当中,魏延从投降刘备之后,一直都有反骨之心,果然后来诸葛亮死后,他开了个大玩笑,阆中以西是马超驻守的地方,马超虽然也是投降了刘备,而刘备却是借马超对曹操的复仇心收下的他,这种忠诚并不稳固,若是马超借力,背叛刘备也是很可能存在的事情,而阆中以东便是关羽镇守的荆州,只是当时关羽自大,缺少军区间的协调,早点通知张飞,纵然是丢了荆州,也不至于落那么个下场,而阆中以南是蜀汉的中枢要地成都,张飞在此,只要成都有事,可以随时驰援成都,所以从地理位置就可以看出阆中是蜀汉的一个战略要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张飞是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不管哪一方需要,他就可以立即前去支援,所以派张飞去镇守也是非常合理的,由此看出,刘备对这位三弟的能力也是非常看中的。
黄忠随刘备出征,勇冠三军
在刘备自封汉中王之后,黄忠被刘备封了讨虏将军,他随刘备诸葛亮南征北战,可以这么说,刘备为了让关羽好好的在荆州干活,任何让关羽心中不爽的事情,刘备就得兜着,在五虎上将当中,关羽看黄忠最为不爽,所以老黄忠只讨了个讨虏将军将军,一直跟随着刘备,将其与基友魏延分开,也是一件好事,其次呢,老黄忠虽年老一点,但是在作战上有着不少的经验心得,从当初没有一箭射死关羽的一段就能够看出来,其人心思缜密,为自己留条后路,后来黄忠斩杀夏侯渊,也证明了其人的实力非同一般。或许在几场决策当中,刘备和诸葛亮还会问一句,老黄你怎么看?
马超,被复仇所牵制的将才
在三国演义当中,马超投降张鲁之后,和蜀汉对着干的,然而张鲁并不相信他,不给粮草军械,空手套白狼,让马超替他卖命,其实重要一点是,张鲁不相信马超,利用这一点,马超被诸葛亮招降,刘备答应马超,光复中原后,替其父马腾报仇,好大一个饼。
后来马超被刘备封为左将军,镇守凉州,让马超镇守凉州,找家的感觉,这样一来,曹操袭来,马超不管怎样,都会拼命保护凉州,刘备好厉害的手法,在这里,刘备是很相信马超的,因为刘备已经死死把握住了马超的心。
赵云、中护军镇守成都,不是贬低,反而是被刘备重用
网上经常有人叨叨,赵云被冷藏啦,被刘备耍了,才是个牙门将军,满打满算和人家关羽等军区司令比起来,也不过是个副团营长级别的干部,但是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官小权大的人?我们先分析一下赵云司职的什么,赵云那时为公安太守,虽然这是个小官,但是赵云手握大权,南盯着经常叛乱的南蛮,诸如孟获一类,还有少数民族土司,更有驻扎在成都之外的大大小小明着投降刘备,暗里勾结其它势力的原成都的士族门阀,想想若给的赵云官职高了,去盯这些人,这些人会感觉到,被蜀汉盯上了,不再会信任他们,若是赵云官职小一点,他们会认为,蜀汉最起码不会视他们为眼中钉,肉中刺,会安逸的过日子,韬光养晦在古代很管用的。
说到这里的是,或许有人会喷,但是我最后讲的是,赵云是一名有名的儒将,去管理这些吃软不吃硬的家伙们最为适合,还是小编说过的那些话,让关羽、张飞等等这些暴脾气去管理南蛮去,估计得天天打仗,被赵云稳住之后,北方初定,张飞、关羽、黄忠、马超死后,诸葛亮再次和吴国订立盟约之后,对孟获开始下手,平定南方后开始了六出祁山。
结尾: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和诸葛亮对众五虎上将的态度,关羽重视,不宜开罪,张飞、马腾、黄忠则是奉行中庸之道的态度,赵云则是拱卫成都安全,防止南方势力对成都形成威胁,为重中之重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
这个人我想应该就只有法正了吧。诸葛亮只是作为在大众面前都所知道的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解决许多事情的。但是反正这个人并不追求名利。他也是和刘备出生入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那个时候诸葛亮还没有出山的时候,就是他在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所以他也是刘备最为注重的人,地位比关羽和张飞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接下来就来讲一下法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据《史记》记载他并不是蜀国人。他曾经是刘章的手下,作为刘章手下的一个谋略大将。但是在之后刘备为了收复失地的时候,打败了刘璋。而看中了法正的才华。或者也是因为当时刘备的仁慈,所以没有选择大开杀戒。而是招降了法正,所以自那个时候,法正之后就开始为刘备效力。
刘备也是看中了法正的才能,所以对他一直都十分的器重。而法正也不辜负刘备的重望。首先在刘章刚刚劝降的时候,刘璋还有异心,就是法正帮助刘备。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此刘备也顺利的稳住了刘璋为他做事的心。然后,刘备继续收复失地的时候,他发现如果不增强国力的话,那么收复失地可能永远只是一个幻想。所以这个时候他就必须要进行改革来富强国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法正出谋划策为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随着之后法正在刘备面前越来越多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帮助刘备解决越来越多朝政民心上的问题。所以法正的地位越来越高。刘备也越来越器重他。在诸葛亮没有出现的时候,他就是刘备最为器重的人。
就拿“永安托孤”来说吧。托孤之前,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并非一般人想象和理解得那样亲密无间、如鱼得水。这两个人关系的“蜜月期”是在三顾茅庐之后、赤壁之战之前。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已经有条件实现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战略规划了,但是我们奇怪地看到,史书上很少看到诸葛亮的身影,很少听到他的声音。刘备入蜀带的是谁?庞统。攻打汉中带的是谁?法正。诸葛亮的工作是什么?调其赋税以充军实,镇守成都足兵足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总后勤部部长兼总装备部部长。当然,这个不意味着刘备不信任诸葛亮,也不意味着我要贬低诸葛亮,不要在那儿胡思乱想。因为诸葛亮这个时候承担的是谁的工作呢?就是类似于当年萧何的工作。而汉高祖刘邦打下天下之后,萧何是被定为第一功臣的。尽管诸葛亮做的是这样的是工作,他还是蜀汉的第一功臣。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是不完全信任的!!
换个角度,就是诸葛亮做了蜀汉的丞相以后,刘备没让他开府,就是他没有自己的独立办事机构。这个就不太好解释了,但是也可以解释,说这个时候蜀汉刚刚建国,体制还不完善,慢慢来,也可以讲得通。最无法解释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关羽攻襄樊,刘备征孙权,这两次战争事实证明都是错误的,是错误的时间的军事冒险,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一种解释说诸葛亮也没有料到会失败,这个不通,他不是杰出的军事家吗?怎么料不到?那么他不说,就是另一种原因,就是知道说了也没用。有证据吗?有!《三国志·法正传》,夷陵、猇亭之战以后,诸葛亮说了这样一句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说法正如果还活着的话,就会阻止我们的皇上,不让他去发动这场战争。那么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第一,法正的话刘备是一定听的;第二,刘备也只听法正的,其他人的话他谁都不听,包括诸葛亮的话他也不听。所以诸葛亮没有说话。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在晚年对诸葛亮是根本不重用的!!
我认为在刘备晚年,诸葛亮已经感觉到刘备对他的不完全信任,为什么不完全信任呢?因为这个时候他们两个人的政治理念有了分歧。刘备集团的诸葛亮和曹操集团的荀彧这两个人是非常相似的,他们的共同之处是自己有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而他们两个人的理想还刚好是一致的,就是匡复汉室,要恢复大汉王朝。而这两个集团的首领曹操和刘备也非常相似,是什么呢?是前期也都有这个理想,到了后期也都没了。曹操原来也是有这个想法的,荀彧才会辅佐他,但是后来变了;刘备开始可能也是有这个理想,但是后来忘了。什么时候忘的呢?那就是分荆得益之后,即就是瓜分了荆州、得到了益州之后,刘备就把那个匡复汉室、恢复大汉王朝的理想给忘了。他这个时候的想法就是割据一方,做土皇帝,至于“汉贼不两立”,那是政治口号,是政治手段。问题在于刘备忘了诸葛亮没忘,这个理想在诸葛亮那儿还在。而这样一种变化又是微妙的,是不现形的,甚至是说不出口的,所以诸葛亮也不能去劝刘备说你不要忘掉你的理想,刘备说我没忘啊,所以才有后来所谓的“先帝与汉贼不两立”的这种说法。但是心里面大家是有数的,最后双方只能心照不宣,导致诸葛亮只能埋头苦干,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不再多管闲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6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