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如果是朱标削藩,朱棣还会不会造反

众妙之门 2023-06-20 10:53:49

如果是朱标削藩,朱棣还会不会造反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标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成祖朱棣,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永乐大帝,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飞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开创了“永乐盛世”。但是他的帝位,却是通过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上夺来的。

很多人认为,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的主要原因,除了他自己对皇位觊觎已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在削藩这一件事上太操之过急。削藩其实就是削减诸侯的封地,削弱他们的力量,我国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削藩都引起了叛乱。

汉景帝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建文帝削藩引起了靖难之役,康熙帝削藩引发了三藩之乱,不过这几次叛乱平定后,削藩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只不过其他两位皇帝是加强自己的权力,而建文帝却丢掉了地位,加强的是朱棣的权力。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若朱标不死,由他来削藩,朱棣还会造反吗?如果主持削藩的人是朱标而不是朱允炆,靖难之役还会爆发吗?答案是不会。为什么说如果朱标主持削藩,朱棣就不会造反呢?这主要是因为朱标和朱允炆两人的差别。

朱标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朱元璋当做钦定的继承人来培养,整整27年,朱元璋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而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他虽然没有自己父亲的豪气和野心,但为人温和宽厚,是一个优秀的守成之君。

朱标性格温润待人宽厚,不论是在后宫中还是在朝堂上,名声都很好,大臣们也十分信服他。而朱棣从小就听着大哥的事迹长大,他明白皇位是大哥的,而且对朱标也十分信任敬重,甚至他曾经犯错,也是朱标去求情才免于惩罚。

如果说削藩一事是由朱标来主持的话,他推行的速度和力度肯定没有朱允炆那么快那么狠,藩王们也有一定的调整时间和速度。而即使手中的权力被削弱了,也不会削弱到哪里去,最多被软禁,但朱允炆却是要彻底除掉这些藩王。

所以朱棣不会造反,造反也造反不起来,因为相较于自己,朱标在朝堂上和民间的名声和威望显然更好也更高,自己没有理由去造反,轻举妄动的话反而会遭到全国上下的反对。所以说,如果主持削藩的是朱标,那么朱棣不会造反。

如果朱标没有去世,动手削藩,朱棣敢反吗?

假如朱标没有去世,动手削藩,朱棣敢反吗??

燕王朱棣是明朝第三个皇帝,他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曾经说,朱棣是所有孩子当中最像他的一个。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将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了孙子朱允炆。本来的继承人应该是太子朱标,但是朱标却意外死亡了,让朱元璋的计划落空。假如朱标没有去世,动手削藩,朱棣敢反吗?

朱标是朱元璋与妻子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与其他妃子不同,朱元璋与他的正妻在成为皇帝之前就已经结为夫妻,两人曾经共患难,在一起经历了很多事,这使得朱标相比其他几个兄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受父亲的宠爱。

朱元璋一直都将朱标当作继承人来培养,朱标将来要继位,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后期朱元璋已经将军政事务都交给朱标来处理,除非紧急情况,不需要请示朱元璋,基本上朱标就已经是半个皇帝了。这时候朱标的几个弟弟包括朱棣在内,都没有表现出有什么异议。如果朱标不死,顺利继位,并且在继位后削藩,朱棣也是不敢造反的。

朱棣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镇守边疆,虽然实力也不弱,但是与朱标相比,朱棣还是差得太远。因为在朱元璋多年的培养下,朝中大臣都非常支持朱标,再加上朱标为人很仁义,得到了大臣们的尊重。如果朱棣造反,相信更多的人会支持朱标。

最重要的是,朱标不死,蓝玉就不会被朱元璋杀掉,有蓝玉这位开国大将在,朱棣根本没有胜算。蓝玉可以说是大明朝第一武将,朱标死后,朱元璋害怕自己之后没有人能够治得了蓝玉,就将蓝玉杀死了,朱标不死,蓝玉将是朱标的左膀右臂。这样看来,朱棣就算敢造反,也是不会成功的。

如果太子朱标当了帝王,燕王朱棣还敢起兵造反吗?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从小温顺谦恭,知书达理,深得朱元璋喜爱,可是因为其英年早逝,令朱元璋异常悲痛。由于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太过喜爱,就把对儿子的爱转移到了孙子上,决心扶持孙子上位,而忽略了其他儿子的感受,威望不足的朱允炆一继位不久,就因为削藩被叔叔燕王朱棣造反,拉下了皇位。所以我觉得如果太子朱标当了帝王的话,燕王朱棣就不敢起兵造反了。

太子朱标剧照

第一、正统问题。他之前之所以敢造反,就是因为继位的是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按照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再怎么说也轮不到朱允炆继位,让自己对着一个没有一点威望的晚辈磕头说万岁,他自己心里是绝对过不去的。但是按照中国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的继位方法,此时的朱标正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如果他顺利即位的话,可以说是名正言顺,朱棣如果选择造反就会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军队百姓是不会支持他的。

朱元璋剧照

第二、朱标的威望高。尽管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但是他没有一点的皇子盛气凌人,他无论对谁都是和和气气的,很得人心,而且他还经常帮助那些自己帮得上的人,比如说大学士宋濂牵扯到胡惟庸案中,眼看就要人头落地,是朱标对朱元璋说好话才免其一死,因此也赢得了天下文人士大夫的尊重;而且朱标对各兄弟姐妹也是非常友爱,好几次兄弟犯了错误,大哥朱标都会原谅他们,并向朱元璋求情,救了他们很多次,因此朱标在兄弟们之间的威望也很高,朱棣忌惮于此,也不敢轻易造反。

燕王朱棣剧照

第三、朱标性格与胆识。众所周知,朱棣造反的主要旗号还是因为朱允炆削藩的力度过大,他们一时间也接受不了,才选择起兵造反。如果是朱标削藩的话,按照他的性格,力度不会太大,削藩方式也不会那么简单粗暴,会讲究循序渐进,这样很多藩王还是可以接受的,就算朱棣一人不满,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如果朱标不死,让他来削藩,朱棣还敢造反吗?

当然不敢。朱标不死,明朝的很多功臣不会死,明朝的朝廷势力也不会变弱,朱棣自然就没有底气和能力去造反。

一,朱标的朝廷地位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正在属于创业阶段,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到来是十分高兴的。这个孩子的到来让朱元璋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动力。朱标和朱元璋的关系就如同普通父子关系一样,朱元璋对朱标给予厚望。

朱元璋把朱标按照君王的要求来培养,让他和很多的开国功臣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也是利用一切让朱标和大臣们的关系更加的融洽。

朱标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他对天下大事的处理和人际关系的处理,都让朱元璋非常喜欢和放心。朱标是满朝文武大臣和众多皇子中唯一一个敢和朱元璋顶嘴的那个人,当他和朱元璋发生不同意见的时候,朱标会不顾朱元璋的情面立马站起来阐述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

就单凭这一点朱标的地位在文武大臣和众多皇子里是无人敢超越的,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宠爱也是无人能够超越的。

二,朱标不死,开国功臣不会死

朱元璋为了朱标能够守护好大明江山,给朱标是配备好足够的人才和将领。可是朱标却去世了,朱标死了朱元璋性情大变,将这些功臣和将领们全部除掉,最出名的蓝雨冤案。

朱标如果不死,这些功臣们也自然不会死,那么明朝朝廷内部也不会出现缺乏有担当的人才,朱棣也不会趁虚而入。相反朱棣会好好的巴结朱标,努力为大明朝做贡献。

如果朱标不死,去削藩的话,朱棣是绝对不会去造反,甚至他想都不敢想。

如果朱标一直做皇帝,朱棣还会不会选择造反?

元朝末年,群雄逐鹿,朱元璋最终赢得了桌子上所有的筹码,建立了大明帝国。

之后,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大事,就是选择一个能让他满意的继承人。但可惜的是,因太子朱标的过早去世,让这盘棋变得复杂起来,最后燕王朱棣从侄子朱允炆手里夺了皇位,几百年来都备受争议。

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来了:如果朱标没有过早去世,顺利继位,那么朱棣还会造反吗?


朱元璋在建国后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分封诸子为边镇。朱元璋不相信开国的弟兄们,认为只有自己的亲生儿子,才会真心维护大明朝。

但是,这些藩王掌握着封地内的税收、军事、人事等等,俨然就是土皇帝,直接造成了藩王权力过大、朝廷很难控制的局面。朱元璋发现这个问题后,虽然开始削减诸藩的权力,但是却没有收回军队,这一点也为朱棣后来起兵造反埋下了伏笔。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深受朱元璋的宠爱,因此一直在刻意培养他,选择了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辅佐他,还聘请了名满天下的大儒宋濂作为文化课老师。

朱标获得了当时最好的成长条件,长大后,又受父亲朱元璋的熏陶,参与处理政事,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看上去,朱标确实有当皇帝的气场,具备了一个合格继承人的条件。

再者,朱标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其继承人的身份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谁都不敢质疑,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朱标都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


据记载,朱标虽然身份高贵,却没有纨绔习气,而且天性忠厚、聪颖,对师长非常尊重,长大后也是温文儒雅,颇有风度,受到了文武大臣的一致喜爱和拥戴。明朝大儒方孝儒就这样评价朱标:“盛德闻中夏,黎民望彼苍”、“圣子承皇业,能疏四海衰”,可见当时天下人对朱标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朱标是一个很仁慈的人,宋濂被牵连进胡惟庸一案中,一家子都出了事,眼看就要人头落地,正是朱标拼命死保,才让宋濂免于一死。朱标此举,感动了无数读书人,这就为将来他坐稳天下打下了牢固的官场人心基础。要知道,历代文官都是由读书人来做的,只要赢得了读书人的好感,皇帝就没有做不好的。

而对于自己的兄弟们,朱标同样非常友爱,有的兄弟犯了错,朱标也是用大哥的面子,救了他们很多次,在兄弟们中间的威望非常高。

正是因为朱标如此优秀,他的过早去世,才会使朱元璋特别伤心;也正因为朱元璋太喜欢朱标了,就把对朱标的爱,原封不动地转移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把他树立为大明王朝的继承人。

可以想见,如果朱标当了皇帝,朱棣就是再有野心,他也不敢犯天下之怒,取长兄而代之。


表面上看起来,朱棣之所以起兵造反,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朱允炆要削藩,但实际上朱棣早有异心。而导致朱棣产生异心的,正是朱允炆的身份。

朱棣骁勇善战,雄才大略,曾为大明立过不少功勋,而朱允炆年纪小,威望不足,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完全是因为他是朱标的儿子,因此,朱棣对他没有什么敬畏之心,要自己天天给这样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晚辈天天磕头喊万岁,朱棣心里自然是不服气的。

而朱允炆之所以要削藩,同样也是因为自己威望不足,对各地藩王难以掌控。对朱允炆来说,这些叔叔们对自己不服气,自己皇权的威严,在叔叔们那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敬畏,因此才要动手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由于政治智慧不够,朱允炆削藩采取的手段过于简单粗暴,激起了藩王们的抗拒心理。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朱标在世,以他的威信和声望,那些兄弟们对他是非常敬服的,那些敢对朱允炆吹胡子瞪眼的藩王,在朱标面前是绝对不敢的,因此,如果朱标即位,藩王的问题就不会是问题,也就根本用不着削藩了。


退一步讲,即使为了巩固朝廷的统治,必须收回藩王的一些权力,以朱标的性格来说,他也会采取比较温和的手段,而不会像朱允炆那么简单粗暴,肯定会顾及到兄弟们的颜面和感受。

也就是说,如果朱标在位的话,削藩就会相对平和地进行,朝廷和藩王的矛盾也不会那么激化,朱棣也就没有起兵造反的理由了。

其实,朱棣能够造反成功,也是相当幸运的,因为明朝中央军的实力远在朱棣的燕军之上,刚动兵时,根本就没有多少人看好朱棣,认为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朱棣被逼得没办法,只好跑到大宁找宁王朱权哭诉,最后骗宁王送他出城时囚禁了他,然后得到了宁王的效忠,最重要的是得到了宁王的朵颜三卫,这才实力大增。

在朱棣去找宁王的时候,朱允炆也是怕宁王会相助朱棣,但他采取的办法是准备把宁王召到京师,然后关起来,这引起了宁王的非常不满,所以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两不相帮。

但是,如果皇帝是朱标,那局面肯定就完全不同了,别说朱棣根本没机会把宁王骗到军营,裹胁他相从,并且得到朵颜三卫,宁王很可能会奉皇帝朱标之旨,率朵颜三卫来讨伐朱棣。腹背受敌的朱棣,真就一条活路都没有了!


尽管朱棣得到了朵颜三卫,他的实力仍然是远不如朝廷的,要想取得胜利,唯一的希望,就是朱允炆派来的将领主动犯错。果然,朱允炆手下没有真正的将才了,只能派出耿炳文这样的老糊涂上阵凑数,更不要说李景隆这样的纨绔子弟了。

两军交锋中,朝廷军马一再犯错,不仅贻误战机,甚至给朱棣屡送乌龙助攻。而造成这一恶果的,也是因为朱标的早逝。

因为朱标过早去世,朱元璋害怕那些功臣名将势力过大,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控制不住他们,于是才开始对这些功臣宿将进行清洗。

可以想象,朱标如果不死的话,朱元璋会放心地留下蓝玉等名将辅佐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朱棣起兵造反,也必然是以失败告终的。

而且以朱棣的性格,不可能只凭一时冲动就做出这么大的决定,他只要好好掂量掂量,就会知道自己起兵造反完全没有胜算,恐怕他也只能咬咬牙,老老实实地接受朱标的削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4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