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8年,两江总督那苏图经过安徽凤阳、庐州等地时,发现沿途土地虽很广阔,却不肥沃。那大人动了心思,下轿直接奔到地里仔细察看,发现麦子、豆类等庄稼一概萎靡不振。
庄稼不好,责任肯定在人,那苏图把目光转向当地百姓。一番考察后,那大人发现“男妇半习嬉游,不事工作”。原来,老百姓根本没尽心尽力在地里干农活,而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嬉游”一类的寻欢作乐上了。而且,这竟然是江北地区的一大传统,“凤、庐、颍、泗等府州为尤甚”。
但是,本地老百姓生活并不宽裕,也没人东跑西颠忙着做生意,那为什么不专心种地呢?
原因竟然是“该处地土广阔”—土地太多!既然家家户户都有用不完的土地,于是扬手撒种,坐待收割,老百姓打心眼里就没琢磨过怎样开展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像灌溉水利、修筑堤坝、春夏耕耘、储粪施肥一类的事从来没人操心,以致民间有了“望天收”的俗谚。
那苏图把所见所闻向乾隆详细汇报,称江北一带之所以收成不好,症结不在土地,而在人。其实,那大人不知道,他的发现并不新奇,此前已经有人向乾隆讲过类似的话,只不过地点不在安徽,而在河南。
1737年,河南巡抚尹会向乾隆奏报称,同样种一亩地,北方的收成以斗计,南方的收成却以石计(1石=10斗)。考虑到环境的不同,存在差距是可以理解的,但差距也不应如此之大。尹大人深入挖掘,发现根源并非一般人认为的南方人聪明、勤快且土地肥沃,而在于南方地窄人稠、土地资源严重紧缺。
在南方,一个人所耕种的田地通常只有十多亩,最多不过20亩,于是“力聚而功专”。人人都花费心思琢磨怎么精耕细作,把这一块地伺候得无比周到,所以收获颇丰。至于北方,“地土辽阔,农民惟图广种”,一个人种的地能达到七八十亩,甚至一百多亩,“多种则多收”,反正土地有的是,种上了就不算浪费,种上了就能打点粮食。有了这种想法,人的精力就会自动瓦解,不能够精心耕种,最终反倒收获极为有限。
如此,不需要太费脑筋,就能找到解决“望天收”的办法。比如,来个釜底抽薪,推行人均耕种土地不得超过20亩的政策,打破土地占有过度的局面,彻底消除人们“望天收”的物质基础和心理依赖。这样一来,人人都会主动地投入到精耕细作的大军中去,完全不需要设置一堆相关部门成天忙着催、查、办。至于省下来的土地,种树或养猪,干什么不挣钱呢?
300年前的两则故事放在今天仍有意义,因为一些占尽资源的群体始终或明或暗地对“望天收”不离不弃。以之考量官场,譬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之状依然存在,这能带来什么好处呢?只有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所以,占用资源太多并非好事,多花些心思在如何有效管理和使用资源上,比拥有甚至霸占更多资源更能带来好处。
当年美军进入巴格达的时候,巴格达的市民也是夹道欢迎美军的。其实满清入关时,南北方人民的态度是截然迥异的,北方存在夹道欢迎的情况,而南方大部分地区却是殊死抵抗。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的生活环境不同,北方在明朝末年战乱频繁,连年的作战,使得民生疲弊,民不聊生。如果不是因为明朝的统治已经彻底烂到根了,皇帝,宗室,宦官集团,文官集团,武将无一可取,所有人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哪有半分为国为民的想法,中国的老百姓怎么可能起来造反?
其实明末大起义一开始的时候,明朝政府军可谓是屡战屡胜,但是他们发现贼人却是越打越多,为什么呢?因为穷苦人实在太多了,明朝政府不断地为敌人制造新的兵员,最终明朝政府一手缔造了李自成这个明朝的掘墓人。
当然北方人民所受的苦难,李自成也有其中的一份功劳。北方的群众由于吃不饱饭,在他们的心中,无论是大明还是大顺,都有着一种深深的厌恶感。所以当清军进入时,有一些的北方地区才会出现夹道欢迎的情景。
老百姓们实在太想要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了,他们所希望的就是能够继续活下去,谁能够给予他们安宁的生活,谁能够让他们活下去,对于他们而言,谁来统治他们有区别吗?
不过最欢迎清军的那伙人,居然是明朝的铁粉,意不意外?惊不惊奇?
其实很简单,清军入关时,和他们作战的并不是明朝军队,恰恰相反,是灭亡了明朝政权的农民起义军部队,他们也是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手中接管的北京城。
在明朝的铁粉眼中,李自成政权才是他们的大敌,是明朝灭亡的凶手。而且当年清军入关时,他们非常懂得宣传,为了拉拢这些明朝的铁粉,清军把自己打扮成了人畜无害小白兔的形象,他们打的旗号竟然是为崇祯皇帝报仇。满清统治者这一招操作真的是骚出了天际,能不能再无耻一点?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李自成的部队,这些农民起义军进北京城之后,他们对于人民的劫掠甚至超过了明军,这彻底触怒了北京城中的百姓。所以当清军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来到北京时,有不少北京市民可是争着给清军当带路党的。
而在南方,由于老百姓生活还算比较富裕,而且没有受到过多的兵灾波及,南方的百姓对大明朝没有太多的厌恶感。再加上满清帝国推出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灭绝人性的反人类政策,在这种惨无人道的压迫之下,激起了南方人民激烈的反抗。
南方人民在这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奏响了中华民族对抗外敌的最强音,只可惜南明政权实在不争气,内讧不断,最终导致了痛失好局,大好形势之下,彻底崩盘!
清朝时期中国虽然落后于世界潮流,但是作为曾经的强国,当时的清朝自然也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清朝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为这支军队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尤其是在洋务运动后,清朝统治者还引进了很多西方军事装备,按理说这样的一支军队应该很有战斗力才对,但是清朝军队却在列强的入侵之下一击即溃 这是为什么呢?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普通老百姓在做什么呢?
清朝军队一击即溃的原因
清朝军队实力如此的原因有四个。第一个原因是军队内部十分腐败,尤其是军队中上层军官们的腐败非常严重,这样大面积的腐败极大地侵蚀了军队的战斗力。当一支队伍中的大部分人都十分腐败,这支没有了中流砥柱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晚清军队就是这样的队伍,一个没有灵魂的军队又怎么可能在战争中取胜呢?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良好的军事训练,由于军队内部十分腐败,因此导致军事训练也十分不顺利。在当时,军队内部的训练主要有登梯、打靶、骑射等几种项目,然而士兵训练的时候却把这几个项目当做游戏看待,登梯被玩成了登高游戏,打靶的时候竟有十发未中靶身,没有良好训练的军队怎么可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呢?
第三个原因是劣质的兵源问题,想要建立一支强悍的军队,首先制度是保障,但是人才是关键。清朝的八旗兵大多是世袭,这些兵在清朝末年早已成为了纨绔子弟,战斗力严重退化,怎么可能与训练严密的西方军队势均力敌呢?
因此清朝的兵源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读书人不可以当兵并且拥有土地的农民也不愿意去当兵,除此之外,靠手艺吃饭的工商手工业者也不愿意当兵。
当时的主要兵源是游手好闲者、在各行各业都混不下去的破产者和已经退伍的人。他们把当兵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这部分人在军队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身上的恶习很容易膨胀,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所以清军自然而然也就垮了。
第四个原因是军队脱离了百姓,清军入关后,为了保证稳定的兵源巩固统治,他们只让旗人当兵,汉人不能轻易地进入军队,因此旗人不能随意从事其他职业,另一方面,这样的现状造就了旗人群体内心的优越感,他们总觉得自己高汉人一等。
清朝军队就这样丧失了群众基础,因此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老百姓便都成了吃瓜群众,在他们看来战争与他们无关,有时候甚至还会帮着洋人做事情。
他们认为那些洋人打的只是满清统治者,并不伤害他们,所以他们并不参与战争,这样一支脱离群众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在战场上取胜。
战争爆发时,老百姓的所作所为
上文说道,在清朝末年一旦战争爆发,老百姓一般都会置身事外,有人觉得是危言耸听认为群众基础根本不可能那么差。
举个例子,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天津当地民船组成的运输船队通过白河向北京运送物资,然而当统治者逃亡清兵一哄而散之后,民众们竟然竞相扶梯帮助联军翻越北京城墙,丝毫没有国家观念,堪称一道奇景。
可能会有人说,当时的老百姓愚昧,是因为觉悟不高,然而,那些深受皇恩的官员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之后又做了什么呢?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还没有来得及跑的北京官员就联合起来送了两面大锦旗给联军司令部,上面写着写的是?万国咸喜?和?祝效华封?,以这种卑躬屈膝的态度乞求联军放过他们。
?万国咸喜?的意思是喜大普奔、皆大欢喜,而?祝效华封?的意思则是祝你多福多贵多子孙,这些官员没有丝毫的爱国之心,为了保全自己,他们可以在侵略者面前摇尾乞怜,更不要说当时的老百姓了。
清朝末年,不管是军队还是百姓,都少了一股精气,民不似民,国不似国。军队战斗力低下,形如一盘散沙,百姓们没有国家观念,不在乎国家形势,在他们眼里,西方列强的入侵无非就是王朝的颠覆与统治者的更迭,与他们的生活并不相关。没有了国家的概念的老百姓和一支战斗力低下的军队又怎么可能可以保全腐朽落后的清王朝,因此失去了统治基础的满清统治者,最终还是丢掉了江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2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