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山西的省会为什么是太原太原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0 07:44:15

山西的省会为什么是太原太原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晋阳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山西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地方,且山西的省会太原在历史上曾多次被作为都城,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是人杰地灵。但是其实不止太原一个城市曾被作为都城,那为什么省会会是太原呢?太原与其他十一个地级市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太原曾用名“晋阳”的历史地位

太原最开始是不叫太原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才最终定名为太原,那它之前的名称都有那些呢?其曾用名有很多,晋阳、并州、龙城等,今天就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晋阳的历史地位。

太原最初被称为“晋阳”,其中《左传》曾有晋阳这一名称的记载“秋,赵鞅入于晋阳为叛。”

那大家了解晋阳古城的来历吗?相传,唐叔虞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燮父继位并且继承了当时唐叔虞的封地,因晋水发源于古唐国悬瓮山且流经古唐国四周,其封地位于晋水之阳,所以燮父就将封地改为晋国,设都城为“晋阳”。

晋阳也是佛教的发源地,这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肥水之战之后,拓跋氏开始四处征战,打南朝,灭夏国,破柔然,这一系列的强硬手段使得北魏政权得以建立,但是南北朝对峙长达百年,征战不断,朝代频繁更替,江山几度不保。

唯有佛教从开始在晋阳弘扬,便一直不曾中断,到了隋唐时期更是到达了鼎盛时期。正是晋阳的存在为佛教的开辟创造了一个安稳的条件,不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云岗石窟以及佛教圣地五台山。

晋阳城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曾被作为赵国国都、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京、汉代晋代的国之干城。所谓干城就是盾牌和城墙,起到捍卫国家的作用,这与晋城的地理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文会具体提到。

晋阳城不仅军政地位优越,在古代的民族发展史中,其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太原北部边缘于内蒙古地区接壤,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完美融合。

既创造了各族人民长期共同生活谋求发展的和睦家园,又丰富了自身的民族多样性,使太原城到今天依旧迸发着瑰丽的色彩。

二·“控带山河,距天下之肩背”,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太原

开头便提出了一个疑问,太原与其他十一个地级市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现在我们便来详细的谈下原因,暂且不提其历史因素,只来说一说这地理上的优势。

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形状在众多省中是比较特殊的,其整体面积不算大,但是它的南北长度却超越的大多数省,东西宽度较大多数省来说也是相当的窄,这样的地理形式,意味着那些地理环境闭塞的城市难以担当都城的责任。

有好多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山西的简称是“晋”,那为什么不是以晋城作为省会的,原因和上文已经提到了,没错,就是因为晋城的地理位置十分闭塞。

晋城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且其周围群山环绕,东有太行山,西南有王屋山,北面也有重重叠叠的山峦连绵不断。这样多的山峰造成了晋城的地势十分之高,战略位置不占优势,难守难攻。

由于山峦鼎立,晋城与其他城市并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这对于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无疑是不能解决的大问题,故都城的选择将晋城排除在外。

临汾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城市之一,由于古时它为尧帝所居之地,所以被称为华夏第一都,而且其地理位置与晋城相比也是较为优越的。临汾周围并没有那么多的山峰,而是有着肥沃的盆地,对于粮食的种植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供给百姓吃饭。

但是为什么没有将临汾作为都城呢?晋国的国都刚开始就是在绛(现在的临汾市中的一个县)。但是到了西汉时期,都城改为长安,临汾所属的地区是长安的河东门户,并不隶属于并州刺史。

后来到了东汉,定都为洛阳,临汾不再直属长安,而是洛阳的北大门,一直到魏晋时期,临汾都不曾辖山西并州,所以临汾自然不在山西的省会选择之列。

由上面对临汾和晋城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成为山西的省会,其地势要缓,不能选择多山的地区,而且要易于耕种以满足百姓的粮食需求。

但是,山西省群山连绵,耕种条件相对困难,因为要把其他地方的水引来对于这样一个多山的地方也是相当不便的,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其周围必须要有大河可以灌溉良田。

有着这样的标准的话,吕梁和阳泉就被排除在外了,晋中虽然满足条件,但是晋中和太原是相邻的。综合这两地的历史因素,太原曾被称为龙城,作为六朝古都,这样一来,晋中就有点不够看了,太原完胜。

在山西的最北面有三座城市,忻州、朔州、大同,其中忻州和朔州虽然地势平缓,多为盆地,位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界带上,极易引发混战。

在战火连天的古代,都城不仅作为文化、经济中心,更重要的是要将都城打造为一座军事重镇。有了忻州和朔州的保卫,太原不易被攻破,所以太原成为省会城市也就没有那么突兀。

来说一说太原的优势,太原北起大同,中经忻州,流经大同的有桑干河,流经忻州的有滹沱河,这灌溉问题就得以解决。再来说地势问题,太原本身的地形就为盆地,地势较缓,再者太原盆地与临汾、运城盆地相接壤,这耕种面积就大大增加了。

综合这些因素,再加上太原是历史名都,在战国时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可以看出其地理位置也较为优越,所以太原成为山西省会已是必然了。

三·“锦绣太原城”成为省会与其文化底蕴有密切关系

太原无疑是美的,《望海潮》中曾这样赞美太原,“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当然只有美是不够的,纵观历史,美的事物并不少,但如果没有文化的加持,美则美矣,并不会流芳百世,而是随着时代的齿轮凋零,不过是昙花一现。

但是显然锦绣太原城的美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直到今天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就是因为它的美与中国传统文化交织融合,所以即使过了千年百年依旧流光溢彩。

太原的美并不浮于表面,而是由时光打磨出的一种自然绵长之美,太原的美并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场文化盛宴。

总结:

太原是一个沃土千里,人杰地灵的城市,它虽然经历了战乱,火烧水淹,几度被毁,但是它挺过来了,并且那些经历让这座城市呈现给我们不一样的沧桑古朴,也正是这些经历赋予了太原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太原城依旧焕发着不一样的魅力,锦绣太原城,名不虚传!

山西省会是哪里

太原市(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即太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省会)。

太原(Tàiyuán),山西省省会,简称并(bīng),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九朝古都。中国22个特大城市之一,大太原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结合部,连接南北的双向支撑作用。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市,三面环山,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太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军事,文化重镇,是世界闻名的晋商都会,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太原市共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位于杏花岭区新建路。市中心位于北纬37°54′,东经112°33′[1]。 太原北接忻州,东连阳泉,西交吕梁,南邻晋中,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晋中盆地,是太原经济圈和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太原市境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总人口425.63万[2](2012年)。其中太原市区总面积1460平方公里,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00平方公里(中国城市第10名),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有300万人。

太原上榜中国百强城市第29位,太原为何会在省会城市中垫底?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山西省会太原之所以会在省会城市中垫底,是因为其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其实,不止是省会太原,山西全省各市经济都发展缓慢,为何在我们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差强人意,而太原在省会城市中更是沦落为垫底一档的存在呢?

我想出现如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首先,整体来看,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自隋唐开始,随着南方的开发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经济中心的变动,使得北方发展远不如南方,在经济增量小的情况下,交通不便的山西省难以在与其他省市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山西省的弱势,连带着太原也无法取得优势地位,结果就导致太原市在省会城市排名中无法取得满意的名次。

其次,太原远离各大经济圈,无法获得发达地区的产业外溢

当下,我们经济最发达的三大区域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尤其是长三角,经济外溢效应显著,带动着安徽地区迅速发展。但,这个效应太原却无法获得,山西省地处内陆地区,被高山阻隔,交通的不便,使得太原市难以接纳外溢产业。

没有产业的迁入,太原经济始终难有起色,综合实力落后于其他城市。

再次,太原难以“通江达海”,依靠自身无法紧跟其他城市脚步

当今世界,能够快速发展的地区无一海运便捷之地,单一条长江,便支撑起了数座千万人口的城市,而这个规模还在逐渐扩大之中。与之相比,太原所在的山西省,本身就处于干旱少雨的北方,河流流量小难以通行大吨位船只。

至于,靠近的山西的黄河,远不能与长江相比,至今航运困难。没有了地利之优,太原难以依靠自身发展紧跟其他城市,只能逐渐落后下来。

最后,山西省底子薄,无法为太原提供强大的助力

整体来看,我们的中西部省份在最近几年之中,依靠强省会战略,省会城市迅速发展壮大。然而,这个做法山西省却无法实施,与其他省相比,山西整体经济发展落后,没有能力为太原市的发展壮大提供助力。

其他省在发展省会之时,除了政策之外,倾斜的其他资源更是不计其数,如此,才使得省会城市的快速发展。山西省本身除了煤炭工业之外,其他行业发展不尽如人意,各地级市更无能力为太原的发展添加助力。

山西省即使想通过牺牲其他市来换来太原的发展,也无法筹集足够的资源,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综上所述,是个人关于太原发展不好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30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