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能够在隋末群雄割据的形势下,击败所有割据势力平定天下,除了他卓越的领导能力,最重要是得益于他手下的一批文臣武将,因此他在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修建凌烟阁放置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以作纪念,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且这些功臣是有排名的,今天小编要介绍的人物,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可惜他的下场相当悲剧——上吊自杀,自杀的原因,只因为他得罪了一个女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到底得罪了哪个女人,要落得如此下场?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河南洛阳人,父亲是隋朝名将长孙晟,生母高氏为北齐宗室,因此他出身名门望族,但父亲在他十多岁时便去世,他与生母高氏、胞妹长孙无垢(即后来的唐太宗长孙皇后),投靠舅舅高士廉,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颇有谋略,后结识李世民,成为莫逆之交,并把其胞妹嫁予李世民,亲上加亲。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李渊晋阳起兵,长孙无忌随即前往投靠李世民,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为他出谋划策,辅助他击败各大割据势力,平定天下,长孙无忌居功至伟。
由于李世民战功卓越,已威胁到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双方矛盾激化,李建成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联合四弟齐王李元吉,想害死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极力支持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承皇位,是为唐太宗,定长孙无忌为第一功臣,封赵国公,历任吏部尚书、中书令等,官至大唐宰相,辅助唐太宗治国,开创贞观之治,而且唐太宗善待功臣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终唐太宗一朝,没有任何一位功臣被处死(侯君集谋反除外),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在凌烟阁设二十四功臣图,长孙无忌排名第一,可见长孙无忌对大唐的贡献。
可惜,长孙无忌到最后还是没能善终,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九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由长孙无忌辅助,唐高宗遇重要国事,大都请长孙无忌参与决策,可见是如此信任。
公元655年(永徽六年),武则天魅惑唐高宗,陷害唐高宗的王皇后,王皇后被废,唐高宗想立武则天为后,但长孙无忌早已看出武则天居心不良,坚决反对,因此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对长孙无忌恨之入骨。
公元659年(显庆四年),武则天指使吏部尚书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企图谋反,唐高宗听信谗言,下令削去他所有官职和封地,流放黔州,同年7月,武则天再教疏唐高宗派人到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长孙无忌自知厄运难逃,上吊自杀,终年65岁,一代贤臣长孙无忌最终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一生。
唐高宗懦弱昏庸,是长孙无忌一手把他扶上皇位的,当然是长孙无忌想在唐太宗之后继续执掌政权,这是长孙无忌执意要立他为太子的主要原因,有讽刺意味的也正是这昏庸懦弱,最终致长孙无忌自己于死地。
拓展资料: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长孙无忌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
贞观年间,长孙无忌历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储之争时支持高宗,后被任为顾命大臣,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显庆四年(659年),他被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
,看过关于唐太宗的电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他,他曾帮助李世民策划,助李世民夺得帝位,后又将自己的妹妹送进宫,当上了皇后,他自己的为官之道也一路通途,位极人臣,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了。可是最后长孙无忌也死的很惨,被人诬陷谋反,最终自缢身亡。
可以说,在李世民当皇帝时,长孙无忌真是恪尽职守,殚精竭虑为皇帝分忧解难,也懂得进退有度,还曾自请降职,可以说是一个忠心无二的忠臣。不过在挑选继位太子一事上,长孙无忌却有点私心膨胀,可以说正是因为自己的私心,导致了他悲惨的下场。
李世民有八个儿子,其中第一个太子和晋王都是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所生,长孙无忌理所当然偏袒这两个儿子,不过因为当时的太子太过荒淫无度,又和魏王争夺王位,导致被李世民贬为了平民。
本来李世民想立魏王为太子,可是长孙无忌不干了,他联合其他大臣明里暗里反对,说魏王的不好,力荐晋王,李世民最后也顾忌他,不得不传位于晋王李治。
按理说,自己的亲外甥当上了皇帝,还是自己力荐上位的,自己这个当舅舅的应该晚年得福,享受荣华了吧?可是并没有。事实上,如果没有另外一个女人的出现,那么长孙无忌真的是可以安度晚年。
可是这个女人改变了当时的格局,这个女人就是。大家都知道,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后来李治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大为反对,这怎么可以呢,这个女人可以你的女人啊,怎么可以当上母仪天下的皇后呢!
对于长孙无忌反对武则天为后这件事,最怀恨在心的当然就是武则天了,要知道惹到女人的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而且是惹到了一个这么有野心有头脑的女人!
后来的后来,武则天就指使许敬宗指证长孙无忌谋反,一开始李治还是不信的,奈何武则天的枕边风吹得太大,李治也不得不信了,而且哪个皇帝能不对“谋反”二字 耿耿于怀?
所以,长孙无忌就被冠上谋反的罪名被流放到黔州,家里人也都流放的流放,为奴的为奴,总之就是很惨。
再后来,许敬宗又去查长孙无忌的案子,许敬宗命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无忌谋反罪状。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长孙无忌上吊自杀。一代大臣就这么冤死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8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