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汪广洋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儒家讲究中庸,儒士为官,则将中庸贯彻到底。很多官员能够身居高位多年却得善终的秘诀,就在于他们懂得谨言慎行,低调做人。不过,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太平皇帝,要是碰上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恐怕死的不知道怎么死的,汪广洋,就是最好的例子。
汪广洋的死其实是很令人意外的,因为从人品上,汪广洋绝对算是明朝数一数二的老实人了,他谁都不惹,不结党,不营私,做人低调,从不惹是生非;从位置上来讲,他贵为中书省左丞,是胡惟庸的对手。
这不免令人疑惑,既然汪广洋人又老实,还是胡惟庸的对头,那朱元璋为何要在处理胡惟庸前先把汪广洋杀了?这里面,其实大有学问。
朱元璋是个残忍冷血的人不假,他喜欢杀人更不假,但朱元璋不会滥杀,他杀人,尤其是杀重臣,大多时候都有自己的考虑。至于杀汪广洋,当然也是朱元璋深思熟虑的结果。
起初,朱元璋对于汪广洋是没有杀心的,毕竟一位“好好先生”,总归是不容易惹人厌恶的。可要命就要命在汪广洋太好说话了,而他的没脾气,让朱元璋很不满意。
洪武三年,李善长生病,朱元璋将朝政交给杨宪和汪广洋处理。可是杨宪却专横跋扈,经常排挤汪广洋,以汪广洋当时的职位,大可不必惧怕杨宪,但他性格懦弱,不敢和杨宪作对,于是一直忍受着杨宪的排挤。可杨宪才不管汪广洋的态度,他要的,是让汪广洋滚出权力中心。在杨宪的努力下,汪广洋果然被贬到了外地。
杨宪被诛杀后,朱元璋又将汪广洋召了回来,并再次让他担任丞相职务,这一次,与他搭班的换成了胡惟庸。汪广洋连杨宪尚且都对付不了,更何况是李善长扶持起来的胡惟庸,所以他很快就再次被排挤出去。
然而,随着胡惟庸愈发嚣张跋扈,朱元璋决定将汪广洋再次委以重任。这一次朱元璋认为被胡惟庸排挤出去的汪广洋总该对他怀有怨恨,到时候他就算不是胡惟庸的对手,但总该可以制衡一下胡惟庸
可朱元璋再次猜错了,回来后的汪广洋压根不去管政事,他整日里醉生梦死,纵情声色,所有的权力都到了胡惟庸那。这让朱元璋很不满,但让他真正愤怒的还在后面。洪武十二年,有人检举胡惟庸堵死了刘基,朱元璋大喜过望,将汪广洋找来,想问问他的看法。朱元璋的目的很直接,他就是要汪广洋说胡惟庸的坏话,最好能提供点胡惟庸的黑料。可是,汪广洋再一次搪塞,他是一问三不知。
朱元璋怒不可遏,既然你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那也就没必要留你了,于是朱元璋将汪广洋发配边疆,这还不算,他又派人追赶发配的队伍,追到哪就在哪赐死。所以,汪广洋的死,就是因为他太懂明哲保身,以致于忽略了朱元璋重用他的目的。臣不知君意,自然就要大祸临头了。
西厂叹
前王亲宰执,后王便近习。药石言所难一,簧鼓听易人三。大臣作心腹,近臣作耳目。视听既已荧,肝膈岂相属。稽之周官列阉寺四,职在扫除司启闭。是谁作俑封五侯五,乘马之祸无时休?小平津渡少阳院六,汉唐宗社成墟丘。濠梁天子期复古七,铸铁宫门防内竖。无功畏法诚至言,目蔽心聋戒庸主。胡汪诛后等一噎八,何至雄猜疑 *** 。中书省废鼎趾颠九,左右密勿多中涓十。锦衣东厂复谁立,祸机已伏洪宣前⑾。王家授教挟天子,孤注何能赎千死。儿孙未肯鉴前车,花面撩奴承指使⑿。商公项公难回天⒀,西厂重开成化年。手持两钺汪太监⒁,势逼乘舆饶气焰。貂珰牙爪任纵横⒂,铁瓮炉钳恣排陷。纷纷刘魏传家风⒃,朝宰居然拜厂公。东林钩党最惨烈⒄,国家元气斯焉穷。呜呼此侪奴隶耳,何可位置枢机中?古来帝王号贤圣,黈纩⒅垂琉防视听。笃恭正已能事毕,耳目聪明国恒失。
诗词类别:即事感怀
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
相关作品:七月七日游龙隐岩观宋人碑记
一西厂:明朝官署名。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捉督,其权力超过东厂,人员为东厂一倍,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正德元年(1506)复置,刘瑾被诛后,即废去。二药石:药与针灸。比喻耿直之言。三簧鼓:两种乐器名。比喻动听之言。四阉寺:指宦官。五五侯:《后汉书·宦者列传·单超传》载,东汉恒帝时,宦者单超等五人因谋诛外戚梁冀有功,遂同日封侯,世称“五侯”。六小平津:古孟津黄河段的渡口有孟津、平阴津、冶坂津、委粟津、硖石津、小平津、富平津。这些渡口,是战争中调遣兵将、运输辎重的水上通道,也是攻守洛阳,进军四方的主要河津。少阳院,指太子所住的东宫。古代太子所居之处称少阳。七濠梁天子:指朱元璋,因为他是从濠梁起兵而最终建立明朝的,故称。八胡汪:指胡惟庸、汪广洋,两人都是明初重臣,但都被朱元璋罗织罪名杀害。九中书省:古代三省之一,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边远地区,设十一个行中书省分区统辖。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机要之任则归“内阁”。此后即无中书省这一机构。鼎趾:鼎之三足。十中涓:指宦官。⑾洪宣:指明太祖洪武、明宣宗宣德两个年号。⑿“王家”四句:明正统年间,宦官王振在朝中擅权,屡次对麓川用兵,劳师糜饷;挟英宗亲征瓦刺,致遭土木之败。⒀商公项公:商公指商辂,项公指项忠,二人都是当时朝廷重臣,都因反对宦官,遭到宦官的打击报复。⒁汪太监:指汪直,是当时着史的宦官,权倾一时。⒂貂珰:貂尾和金、银珰,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借指宦官。⒃刘魏:指当时着名的宦官刘谨、魏彬、魏忠等。⒃东林:东林党,明代后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一个政治团体,比较正直,因反对宦官,遭到宦官的打击。⒄黈纩(t6u kufing):黄绵所制的小球。悬于冠冕之上,垂两耳旁,以示不欲妄听是非。
朱依真
朱依真,字小岑,广西临桂人,生活于乾隆、嘉庆间。不乐仕进,以布衣终身。有《九芝草堂诗存》。
朝代:清代
籍贯:广西临桂
在人才辈出的大明初年,杨宪之名如今并不为人所熟知,这或许与他在开国之后短期的政治生涯有关:洪武元年官至丞相职,洪武三年便被朱元璋诛杀。对于他的死,至今仍无定论,史书上也没有明确记载他的死因。但是,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我们还是能够略知一二。
死于朝党之争
杨宪在大明的政治生涯虽然短暂,但他在之前便已经是朱元璋身边的重要文臣之一,作为检校组织的领导人,凭借着出色的洞察能力,为朱元璋收集了许多的重要情报。所以,在大明成立之初,杨宪便被升为丞相,顺利进入大明王朝权力中心。
然而,杨宪似乎并没有领会到朱元璋的意图。朱元璋之所以任用杨宪为丞相,并不是因为朝中无人,要知道在当时诸如刘伯温和李善长等当世名臣都是具有丞相之才,而他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朱元璋看中了他出色的情报能力,希望他能成为监视朝中大臣的一枚眼线。但杨宪非但没有领会,而是反其道而行,卷入了明朝初年的朝党之争。
明朝初年的朝野主要分为分为两派:
以李善长和胡惟庸为首的淮西派。 以刘伯温为首的浙西派。 两派势力虽然在阵营上形同水火,也就导致了?党争?。对于党争,朱元璋并没有一味排斥,因为朱元璋知道两党相争远比一党独大更有益于他驾驭群臣、控制朝政,只要能够让这两党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无论他们如何争斗,朝中大权不至于一派独大,威胁皇权,同时又能够让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明初的两党之争正是达到了这个平衡点,朱元璋也就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这个平衡点并未维持多久,很快就被人打破了,这个人也就是杨宪。
杨宪在进入中书省之后,一改往日低调出事的作风,为政独断专行,滥用职权免除旧吏,任用自己的亲信。还杀了御史刘炳,弹劾当时的左丞相汪广洋,自己也坐上了丞相位置。
这还不够,权力欲望骤升的杨宪最终将矛头淮西派的李善长,除了日常上奏弹劾李善长之外,还经常向朱元璋进谗言说李善长:?空有才能,难堪大用。?
▲(李善长 影视剧形象)
然而,他所做的这一切,并没有达到让李善长下野的目的。相反,这使得朱元璋对其失望至极,认为他没有发挥监视群臣和收集情报的作用,相反,朱元璋认为他已经卷入了党争,加入了刘伯温的浙西派,利用朱元璋打压淮西派。这无疑打破了朱元璋所预想的政治格局。最终,在李善长和胡惟庸的弹劾下,杨宪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尽头。
死于朱元璋强化皇权之路
中国封建政治历史的发展自秦始皇开始,一直贯穿着两条主线: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所谓专制主义,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皇权一直都是沿着不断加强的轨迹而发展。
到了朱元璋一朝,他仍然认为皇权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于是,他将?魔爪?伸向了几千年来的丞相制度。而他的手段也十分直接:洪武年间四位丞相,皆没有善终。中国历史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更是被逼的谋反,最终带着丞相制度消失在历史舞台之中。
而杨宪也就是这四位丞相中的一员,同时也是第一位。
结语:
杨宪之死,无可定论,但他反应出了古代封建政治的残忍性,和皇权政治的?无耻性?。任何权极一时的人臣,最终都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宰相作为帝王之辅佐,由来久远,基本上可以说,中国自有帝王始,就有辅佐朝政,处理实际事物,掌握次高权力的宰相这一可称“天下第二人”的职务。到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终于废除了宰相制,这不是一时的冲动,是在他建国为帝后,为了巩固帝权,经过多年的思虑和谋划,才决定的。最初,他对设立宰相辅佐国政的制度,也是一如前代,并无疑虑。早在他还是称为吴国的时候,便已经设立起了丞相的职位了。从吴至明,宰相都称为丞相,共有左、右二员。那时位居左丞相的是李善长,位居右丞相的是徐达,丞相任所称中书省。明代曾出任职丞相的只有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四人,时间只从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三年,在胡唯庸以谋反罪被诛以后,中书省也随之而被撤消,此后巫相的官位和职所也就化为乌有了。首先要说的应是李善长。李是在朱元璋还是郭子兴的部将之时便与他在军 *** 事的旧人和朋友,他们原是相交极厚,彼此非常相得。李善长其人,史称“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是朱元璋倚为萧何、张良式的人物,从指挥作战和组织供应,他都兼管。建国之初,一切有关政、经等项的法规和制度,礼节和仪制,也都是由李亲自加以制定,或者由其牵头的。所以,在最初封公的六人中居于最先的地位(其他五人是徐达、常遇春的儿子常茂、李文忠、冯胜和邓愈)。
然而,建国之后,朱李开始逐步相离了。李善长“外宽和而内岐刻”,任相时他敢于任事,当机立断的惯例并未有所收敛。而对于在已经身处皇位,成为开国之君而又疑心极重的朱元璋看来,这样的做法,却是太过目中无人。次数一多起来,更觉忍无可忍。他对李的不满,便是由此开始,只不过隐忍不发而已。到洪武四年,机会恰好到来。恰好李善长患病在家,自觉多日未能前往中书省治事,心有未安,便上疏恳请致仕(退休)。他这样做一则是略示未能任事心有末安;二则也是籍此以为据试,看看皇帝对他究竟如何看待,这是历代大臣所惯用的一招。然而出乎他的意外的是,朱元璋得奏之后,并没有如他想的那样下旨慰留,而是顺其所谓,立即钦批准其致仕。当然,朱元璋心里还是有一些歉意的,所以对李善长的家人也特加恩礼,到洪武九年更将自己 *** 临安公主下嫁李善长的长子李棋为妻。当时徐达北伐,中书省无人,朱元璋就提拔了追随多年的旧人汪广洋。汪为人谨慎小心,廉明持重,与李的专断截然不同,可以令朱元璋放心。但汪却没有丞相之才,办事乏力,事事请示,又令他日渐失望。所以李善长将胡惟庸荐入了中书省,汪则例升左相。胡惟庸很早便以精明干练受知于李善长,曾多次受到其推荐和提拔。
他们之间的情谊日见深厚,后来更成了亲戚,胡惟庸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胡精明强干,又得李的指点和旧部配合,使汪更加相形见绌,终被朱元璋以“无所建白”贬去了广东。朱元璋对胡惟庸虽基本满意,但并不放心,始终暗地里察访着胡的言行。而胡在挤走汪之后,也不由无所顾忌,趾高气扬起来了。这并未瞒住朱元璋。于是洪武十年又将汪广洋再次调回中书省,以钳制胡惟庸。不过这一着失败了,汪本庸才,重任后更是小心翼翼,不敢得罪胡唯庸,反使胡更加恣纵起来了。后来重臣刘基(伯温)暴卒,出现了一些不利胡唯庸的说法,朱元璋本想借此利用汪广洋整倒胡惟庸,而汪却缩头缩脑,顾左右而言他。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其再次贬谪,后余怒未息,又下诏书,遣专使前往宣诏,汪被赐死于途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8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