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年,西夏国主元昊正式称帝。可在此前一段时间,他却备感闹心,因为臣子一致反对他称帝—西夏一直享受宋朝的供给,况且目前的军事实力不足以与宋朝对抗,最好维持现状,休养生息几年再图大业。可元昊铁了心要干这事,谁劝谁挨刀。
第一个挨刀的是掌握西夏左厢兵的大将山遇惟亮,他是元昊的叔父,早年曾随元昊的父亲南征北战,后又辅佐元昊巩固河西走廊,可谓居功至伟。他认为:中原物产丰富,西夏贸易一直依靠宋朝,如果跟宋朝闹僵了,牛羊啥的都卖不出去,西夏经济就完蛋了!贸然称帝,得不偿失,他多次劝元昊慎重考虑。
起初元昊念其功劳而不忍收拾他,但仍要拐弯抹角地杀鸡给猴看。一次朝会上,众臣还是劝元昊不要称帝,忽然窜出几个士兵,不问青红皂白就将几个持反对意见的重臣当场砍杀。山遇惟亮惊得目瞪口呆,但事后平静下来想想,还是觉得不能让元昊毁了父辈打下的江山,于是几次私下觐见元昊,锲而不舍地劝他改变主意。元昊生气极了,对近臣说:“真是给脸不要脸,既然他不想活了,我就成全他!”
一天,元昊找到山遇惟亮的弟弟山遇惟永—也是掌握西夏右厢兵的大将,对他说:“你在明天的朝会上举报你哥谋反,我直接派人踢掉你哥,让你全权掌握左右厢兵。”山遇惟永吓坏了,更不会诬陷哥哥,于是将元昊的谋划统统告诉哥哥。山遇惟亮悲从中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元昊竟会这样待他,决定和弟弟带着家里二十多口人出逃。他们的母亲年过八旬,不愿拖累他们,将自己关在屋里自焚了。山遇惟亮忍痛离家,准备投靠宋朝边将李士彬,边跑边派人快马送去一封密信,表达自己归顺宋朝的诚心。
山遇惟亮带足金银财宝,一路打点关系,出逃还算顺利。可他们逃到延州(今陕西延安)时,知州郭劝是个胆小鬼,生怕山遇惟亮是诈降,不肯收留,想送他们回西夏。山遇惟亮当然不肯走,结果郭劝将他们全部绑了起来,说:“延州离西夏太近了,万一两国开战,最先倒霉的就是我!”
元昊正为山遇惟亮兄弟的出逃而懊恼不已,却见他们被五花大绑地送了回来,喜不自胜。他当然不肯放过这个“公仇私怨一起报”的机会,将山遇惟亮的兄弟子侄全部绑在校场的树上,然后给诸将每人发一把弓箭,他带头先射一箭,再命诸将数箭齐发,把那些人活活射成血肉模糊的“刺猬”。
一些大臣本想劝元昊放过山遇惟亮的其他家人,可一看他几乎杀红眼了,就没人敢提这事。最终,山遇惟亮全族被诛,成为元昊暴政的悲惨序章。
我们都知道,周朝是周武王伐纣后建立的,说起武王伐纣,第一个想到的功臣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
姜子牙,相传是东海边之人或牧野之人,他的祖先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被封在吕地,但到了姜子牙这代,家境已经败落。姜子牙在72岁的时候,借垂钓渭水之滨磻溪,求见姬昌,得到文王的赏识,并在周武王时代兴周灭商,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建立齐国。
周公旦
第二个想到的是周公,“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的典故,说的就是周公在辅佐成王的时候,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周公的辅佐,让刚成立不久的周王朝顺利安定社会,建立制度,确实也是重要的开国功臣。
周召公
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不为人知的开国功臣,他就是周召公,姓姬名奭,是周文王的第五个儿子。在周灭商前,封地在召,后在周武王时代,辅助武王灭商,被封在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周公八师东征,征服了叛乱的殷商属国和淮夷后,被封在北燕,都城在蓟(今北京),也就是后来燕国的始祖,但是他派长子姬克去治理,自己仍留在镐京辅政武王。因最初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在武王驾崩,周成王继位后,他出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陕以东的地方归周公旦管理,陕以西的地方归他管理,保证了周王朝统治的稳定。他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支持周公平定叛乱。在他当政期间,召公将其辖区治理得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史记》“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因此倍受辖区及周境内百姓爱戴。传说他曾在一棵甘棠树下判据诉讼案件等,且公正严明,。后来召公去死后,当地人民思念召公的政绩,舍不得砍伐此树,“怀棠树不敢伐”,《诗经·甘棠》就是为此而写的。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留下“甘棠遗爱”、“甘棠之思”等成语典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7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贾诩是什么下场为何最后能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