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辫帅张勋率辫子军北上进京,导演了一出复辟闹剧。张勋先向紫禁城上了一道奏折,表示要拥戴溥仪复位听政。末代皇帝溥仪3岁登基,6岁退位,王室成员仍住在紫禁城,受到国民政府优待。寂静了5年之后,忽然传来即将复辟的消息,紫禁城内上下欢腾,遗老遗少们个个喜气洋洋。
最兴奋的人当然是溥仪。像张勋这样的大“忠臣”,皇帝当然要亲自召见,何况张勋还要当面“请求”溥仪复位。按照清朝的规矩,皇帝召见大臣时,无关人员不得在场。溥仪当时才11岁,因此每次召见重要人物之前,几位帝师都要告诉小皇帝,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能说。帝师陈宝琛再三叮嘱:“皇上一定要答应张勋的请求……不过不要立刻答应,先推辞,最后再说,既然如此,就勉为其难吧。”这样的把戏,如果大人不教,小孩子的确不懂。
溥仪在养心殿召见了张勋。张勋脑后拖着一条花白的长辫子,他先向溥仪磕头请安,然后直奔主题:“共和不合咱们的国情,只有皇上复位,万民才能得救……”溥仪心中大喜,却没忘记老师的教诲,知道不能这么快答应,当即推辞道:“我年龄太小,无才无德,当不了如此大任。”张勋老奸巨猾,当然不会傻到信以为真,又将小皇帝大力夸奖一番。两个人就这样心照不宣,一个再三请求,一个再三推辞,总算把戏演足了。最后,溥仪说:“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吧。”
其实,妙就妙在“勉为其难”四个字。表面文章做足了,一来表明自己大公无私,对最高权力毫无兴趣;二来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退位声明是这么写的:“不意七月一号张勋率领军队,入宫盘踞,矫发谕旨,擅更国体,违背先朝懿训。冲入深居宫禁,莫可如何……”先是“勉为其难”,接着“莫可如何”,被人“逼”上皇帝宝座的滋味似乎很不好受,紫禁城的遗老遗少们俨然受害者,历史的耙子只能打到张勋一人身上了。
“勉为其难”,几乎是历代皇帝们走马上任前的必演剧目,演得最夸张的,当属宋太祖赵匡胤。“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就是“黄袍加身”的由来,赵匡胤导演这部大戏,无非是想告诉天下人:不是我赵某人无情无义,处心积虑要夺取后周的江山,实在是部将们用刀架在我的脖子上,逼得我走投无路,才被迫当了这个皇帝。演得真好!
但也有演砸了的。1643年,皇太极因病逝世,由于生前未指定皇位继承人,皇室成员开始明争暗斗。虽然有继承权的人众多,但真正有实力争夺皇位的只有两个人:豪格和多尔衮。豪格是皇太极长子,年富力强,屡立战功,实力最强。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虽实力稍逊,也绝非省油的灯。
在讨论皇位继承人大会上,双方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有人提议让多尔衮当皇帝,多尔衮见豪格虎视眈眈,自知无必胜的把握,不敢擅自答应,只好说大家再议议。马上又有人推举豪格。豪格见最大的对手多尔衮已主动退出,不由得暗自窃喜。有了十足的把握后,豪格反而故意谦让起来,假装为难道:我福少德薄,不能当此大任。”大家越推举他,他就演得越投入,再三推辞。
豪格演得正起劲,不料多尔衮忽然提议,既然豪格高风亮节,不如让福临继位。多尔衮自己不敢继位,也不甘心让豪格得逞,趁机提出这个折中方案,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豪格顿时傻了眼。鹬蚌相争,渔翁得利,6岁的福临无意中捡了个皇帝当,他就是顺治皇帝。豪格本想“勉为其难”当皇帝,不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聪明反被聪明误,能怨谁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5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刘备为什仫不给关羽封侯他是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