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和刘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赤壁之战七年之后,恢复了元气的曹操挥师西进,于公元215年击败张鲁,攻克汉中。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汉中与曹操的老对手刘备的地盘蜀国毗邻。
更重要的是,现在刘备的情况很不妙。
就在去年,刘备去年刚刚用欺诈手段从刘璋手里夺得蜀地,人心尚未归属,现在忽闻曹操大军攻克汉中,蜀地震恐,当时就有线报,一日之内,蜀地竟然发动数十起暴动事件。
面对这样一个接近崩溃,几乎唾手可得,而又十分富饶的蜀地,曹操手下谋士刘晔建议发动进攻。
但曹操竟然说,人不能太贪心,既得陇,何必再望蜀。
七天之后,又有蜀地动乱消息。曹操再次询问刘晔,刘晔认为蜀地局面已经好转,失去了最佳的进攻时机。
于是,曹操领兵返回。
七天的时间里,一个动乱到接近崩溃的局势能够好转吗?当然不可能。而且线报里已经说了,蜀地不断发生动乱,刘备靠军事镇压才勉强稳住局势。
那么当初主战的谋士刘晔为何改变了说法呢?一个靠谱的解释是,因为刘晔看出曹操内心无心再战,他说出那样的话,不过是为曹操的退兵找个台阶下而已。
灭“大耳贼”刘备一直是曹操多年的心愿,这一次的机会这么好,曹操为何放弃了呢?
四年之后,关羽利用洪水优势,围困樊城,中原局势紧张,以至于曹操甚至考虑迁都,可见当时局势之危急。为此,曹操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南下,挽救樊城,挽救中原危局。但有个谋士提出了一个牵强的理由之后,曹操竟然不去了,只是派其他将领南下。
曹操的这两次表现有些令人失望,想当年在讨伐袁绍、吕布、张绣、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斗中,曹操基本上都是亲自领兵作战,他根据具体情况,时而声东击西,时而避实就虚;时而埋伏,时而包抄,时而突袭,时而离间,时而劫粮,时而攻彼救此,时而弃物诱敌。那时的曹操何等果断,何等英明,又何曾有过半点退缩。
然而,这两次曹操是怎么了?
答案有些令人心酸,因为曹操老了,英雄进入了暮年。公元155年出生的曹操,攻克汉中时已经60岁了。如果时光能够再退回20年,曹操一举攻克蜀地,拿下荆州。那么孙权、刘备也许再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再来一次赤壁之战了,那么赤壁之战后形成的三国鼎立局面可能就会改变,那么曹操统一中国的愿望可能就可以实现。
然而,虽然写过“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实际上雄心已经不再,或者至少雄心没有那么强烈了。
人怎么能够超越年龄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力会衰退,人关注的兴趣会发生变化,人的精神状态会衰退,人的意志力、执行力会衰退,人的雄心壮志在失去能力支撑的时候也会衰退。
这就是曹操的悲哀,也是诸多英雄的悲哀。在曹操的诸多谋士中,刘晔并不是最突出的,刘晔能够发现的战机,曹操当然也能看到。
但是此时的曹操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魄力,只能悲哀地看着统一天下的机会白白流逝,看到自己的理想今生永难实现,最后甚至要靠刘晔的一句谎言,来作为自己退兵的理由。
就在关羽围攻樊城的第二年,即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溘然长逝。
刘备历史上是丢掉了地盘投奔曹操的军阀,如果这种主动投奔自己的军阀都杀,其他的军阀都会拼命和曹操打仗,所以曹操绝对不能杀刘备。
更何况,当时的刘备是被吕布偷袭丢掉地盘的,而吕布是曹操的敌人,所以这种和吕布有仇的军阀,曹操也有利用的价值。历史上,曹操给了刘备一点兵马,继续让刘备驻守沛城牵制吕布,就是对刘备的利用。
而归顺曹操后,不管曹操多么怀疑刘备,刘备都未露反形,乖巧的不得了。这种投奔自己,为自己打仗立功的前军阀,曹操真的没有办法杀----如果杀了,不要说其他的军阀从此不信任曹操,从此拼命和曹操死战,就算已经投降曹操的军阀都不自安,都要想着逃跑叛离。
等到刘备找机会趁机跑出去当军阀(还杀了曹操的刺史,抢了曹操的地盘),曹操就可以追杀刘备了,可惜此后的大耳贼再也不会投靠曹操了。(来自百度)
曹操是何许人也,他肯定知道不杀刘备要比杀了刘备的用处更大。当然,刘备也是颇有心机的,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也会使出一些手段的。所以刘备没有被曹操杀害是他们两个人共同的作用。
第一方面,当时刘备在民间的名气很大。刘备当时在乱世之中说自己是汉景帝的后代,虽然现在都不知道这个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在当时这个称号给刘备打开了民间的市场。再加上刘备曾经在某个地方做过父母官,当时他为人正直,遇见事情会为老百姓做主,所以很受老百姓们的拥护。曹操若杀了他,会被百姓们唾弃的。
再加之刘备是汉室的后代,若曹操杀了他会引起自己手下的谋士们不满。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和为了自己不与自己的智囊团们离心曹操,不杀刘备的选择是正确的。当时刘备在曹操手下任命,虽然表现出了可以成大气候的自身条件,但是他当时实在是势单力薄,我想曹操也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只是曹操应该没有想到之后,刘备竟然可以与他相抗衡。
最后我觉得刘备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代英雄,是与他自身的性格分不开的。当时他在曹操手下时很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且能看清当时的时局,在自己势力弱的时候尽量隐蔽锋芒,免得招来杀身之祸。之后选择离开曹操后,才招贤纳士发展自己的势力。幸亏曹操没有杀了刘备,我们才能看见这么精彩的历史故事。
公元198年,占据了小沛的刘备逐渐积蓄军事力量,他招募军队,囤积粮食,这让吕布十分担忧。为了消除后患,吕布派出高顺与张辽进攻刘备。曹操见吕布来势汹汹,他担心刘备不敌,于是派出夏侯惇带兵援助刘备,不想刘备和夏侯惇被高顺率领的吕布军击败,刘备只能独自逃亡,并在梁国国界中遇到了曹操,因此,刘备与曹操联合起来,一同攻打吕布。后来曹操杀入彭城,陈登率领徐州人士相迎,曹操就此与吕布对峙于下邳。当时吕布多次想突围出去以求得袁术的帮助,但他没办法突破包围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城池被围而没有丝毫办法,因此吕布的心气也随之消磨殆尽。后来曹操水淹下邳,吕布的手下反叛,使得陈宫和高顺被俘献给了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只能投降曹操,最终在白门楼被缢死。
下邳之战后,刘备随曹操来到许都,当时曹操手下谋士程昱曾向曹操进言,建议曹操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操听后,询问郭嘉有什么意见,郭嘉则认为刘备或许不应该被除掉,但曹操此时举的是为百姓除暴安良的大旗,希望能因此积累极大的声望,从而可以用诚信来招揽天下豪杰,但此时实施的时间尚短,目前还无法吸引众人来投。但刘备素有英雄之名,而且在刘备穷途末路时,他选择投奔了曹操,如果此时将刘备杀害,曹操必定将染上杀害贤士的恶名,如此一来,诸位将士就会人人自疑,也就不会选择曹操当主公了。曹操听完郭嘉的话后,也就没有诛杀刘备了。
从后来刘备的表现来看,曹操当时没有听程昱的话,将刘备诛杀,或许是曹操这辈子的遗憾。不过曹操也并不一定是听了郭嘉的话,才没有杀刘备。毕竟在郭嘉看出刘备深得人心,且胸怀大志后,他曾建议曹操将刘备软禁,以防止刘备出逃后成为祸患,但曹操并没有接纳软禁刘备的计谋,反而是对刘备更加亲近,希望刘备能心服于他,可见曹操当时不诛杀刘备,主要还是有自己的考虑,那曹操当时这样做,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曹操不杀刘备,其实是因为曹操对刘备很是重视。毕竟刘备当时有着不小的威望,虽然刘备的出身远不如曹操,但刘备能让陶谦心悦诚服的将徐州让给他,足见刘备当时在民间的声望。正因为刘备是当时的贤士,又有汉室宗亲的身份,而曹操当时毕竟还不是皇帝,因此自然不能随便编造一个理由就将刘备诛杀。毕竟刘备投靠了曹操,曹操反将刘备诛杀,这会让曹操背负不仁不义的恶名,对于刚刚起步的曹操而言,这是不可以发生的事情。
最为关键的是,曹操不杀刘备,是为了平衡各方的势力。曹操当时以陈留为根据地,其处境是十分危险的,当时曹操唯一的友军就是袁绍,而袁绍也不是可以长久依靠的人。可是那时陶谦、公孙瓒和袁术又是一类人,而那时袁术这方的人逐渐被解决掉了,使得袁绍和曹操这对昔日的朋友很快就会成为对手,因此,此时曹操争取到了刘备,一方面强大他这边的实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刘备跑到袁绍处时,袁绍实力的增加,正因如此,曹操才会容下刘备这样一个心怀大志,并时刻会背叛他的人。
笔者认为,曹操留下刘备,与两个人有很大关系,分别是刘备和袁绍,详细来讲,是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刘备那时的名声很好,曹操需要为了自己的名声考虑,另一方面则是曹操确实需要助力以攻克袁绍,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自然不能诛杀刘备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5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