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吕布死后,他的方天画戟去了哪里

众妙之门 2023-06-20 03:51:06

吕布死后,他的方天画戟去了哪里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吕布死后,他的方天画戟去了哪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提起吕布,有一个人和两样东西成为他的“标配”:人是貂蝉,两样东西分别是赤兔马和方天画戟。作为三国时代最“能打”的武将,吕布只要出场必然骑着枣红色的赤兔马,手里握着寒光四射的方天画戟。

建安三年(198年)农历十二月,吕布被曹操擒杀于白门楼。吕布死了,貂蝉、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的下落都成了谜。关于貂蝉和赤兔马,咱们之前分别讲过,那么方天画戟呢?

有人说曹操把吕布的方天画戟赏给了儿子曹彰,有人说赏给了部将许褚,但这些只是猜测,史书上没有记载。要分析吕布方天画戟的下落,先得弄清楚与吕布有关的这个“方天画戟”到底是什么东西。

一、戟是什么样的兵器

戟是一种古老兵器,它是戈和矛的复合体,简单地说,就是戈的头部再装上一个矛的尖,这样它就有了勾与刺的双重功能,在格斗中的杀伤力比戈和矛都强。

从考古发掘看,戟出现在商代,在西周以及秦秋、战国时期广泛应用,但后来却越来越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得从戟的特殊构造找答案,因为戟的头部比较复杂,就使得头部较重,再加上戟杆与矛、戈完全相同,这样以来,与矛、戈相比它就是一种“费力杠杆”。

所谓“费力杠杆”,就是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动力比阻力大。如果这不太好理解,就想一想生活中的常用工具,铁锤就是费力杠杆,头部重,抡起来比较吃力,而瓶起子是省力杠杆,原理与它相反。

二、什么是“方天画戟”

戟是一件费力杠杆兵器,其最前部是矛的样子,侧面是戈的样子,其中侧面的这种构造称为小枝。如果一侧有小枝,就称为青龙戟,如果两侧都有,样子相当于前部装了一个四方的头,称为方天戟。

也就是说,相对于单侧有特殊装置的青龙戟,方天戟的构造更复杂,也就更重,从杠杆原理上看,使起来更费劲。

什么叫“画戟”呢?就是给戟杆上做一些装饰,要么画上彩画,要么镂雕上彩纹。所以,“方天画戟”就是头部两侧都有小枝的、杆部绘有彩画或镂雕图案的戟。为什么要装饰图案?这对提高戟的战斗力有什么帮助?应该说,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使着不顺手。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戟后来在实战中的作用越来越低了,它逐渐由实战性兵器发展成一种仪仗用的兵器,既然是作仪仗用的,就要好看一些、威风一些,所以要装饰一下。

三、吕布平时用不用戟?

戟主要流行于车战时期,大家站在车上,手里抡个吃力的家伙倒也没啥,但到了骑战时代,戟就不行了,力气小的人就使不动了。

三国时代,武将们的常用兵器较少是戟,尽管史书上也提到“小戟”、“手戟”,但主战兵器使用戟,尤其是使用方天戟的非常罕见,大家用的兵器通常是长刀和矛,近战兵器有剑和短刀等,戟退出常用兵器的行列,原因就是这种兵器太费力,不好用。

吕布平时的兵器也不是戟,《后汉书》里关于吕布刺杀董卓是有这样描写的:“卓将至,马惊不行,怪惧欲还。吕布劝令进,遂入门。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墯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吕布先埋伏李肃等人假扮卫士去杀董卓,李肃用的是戟,这个戟就是仪仗用的兵器,属于“就地取材”。为防止侍卫的刺杀,他们平常手里的家伙都是摆设一类的东西,所以连董卓的铠甲都没有刺透,吕布作为董卓信任的近卫指挥官,手里才是常用兵器,也就是矛。

四、吕布射过的那只戟

看来吕布平时用的不是戟,但吕布确实又与一只戟有关,这就是吕布的“营门射戟”。

建安元年(196年),袁术派纪灵带领步骑共3万多人马征讨驻扎在小沛的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援,吕布手下多数人认为不能理,因为刘备始终是个隐患,关羽、张飞和赵云都是一流猛将,现在名为朋友,日后定是对手,不如借袁术之手将其除掉。

吕布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刘备是他派去小沛的,刘备现在有难他还得管,如果刘备被袁术消灭,今后有谁还来投靠?于是吕布“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由于所带人马比纪灵少得多,所以不能来硬的,吕布于是“屯沛城外,遣人招备,并请灵等与共飨饮”。

在这次宴会上,吕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之的向大家宣布:“诸君观布谢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结果吕布一发“正中戟支”,纪灵等皆惊,说“将军天威也”,于是罢兵。

吕布让人“植戟”于营门,但并没有说这只戟就是他自己平常用的兵器。事实上,大帐或营门的附近或许平时就摆着一只或若干只戟,但这些戟只是作为仪仗兵器用的,所以还是“画戟”。

这些仪仗用的东西如同主将的旌旗、麾盖、印绶等一样,是身份的象征。曹操缢杀吕布后又将其斩首,目的是将吕布的首级送往许县搞“展览”,以宣扬自己的声威。

曹操如果缴获了吕布的“画戟”,不会赐给别人,因为这个东西不实用,也不会留着自己用,因为这是吕布用过的。按照上面的思路去推测话,吕布射过的那只戟,如果没有在战斗中丢失而被曹操缴获的话,应该与吕布的旌旗等物以及首级一起被曹操派人送到了许县。

吕布战死以后,他的武器方天画戟去哪了?

吕布战死以后,他的武器方天画戟去哪了?

自古以来能用方天画雷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像吕布,像薛仁贵,像《水浒传》的方杰。 但吕布死后,方天画雷似乎从此退出江湖,无人问津,所以,这么威力强大的武器,为什么没用呢?

吕布的方天画雷很厉害,他死后为什么消失了? 理由很简单

太重了。

在古代,兵器的最大作用是伤害敌人,要想造成最大的伤害必须锋利,其次才是重量。 为什么大将对峙,一个人被炸飞? 不仅是个人力量,兵器的重量当然也必须在这个重量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否则,如果你太贪婪了,连自己的武器都耍不开,你就会成为活靶子。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记载为八十二斤,当然古代的重量单位和现在不同。 那么去掉一半,按41斤计算。 41斤也不是小数字。 那么,方天画戟多? 其实没有关于方天画戟重量的记载,但是在讲座中说是180斤左右,当然这个数字不太可靠,但并不比关羽的刀的重量轻。

这么重的武器一般人拿不动。 如果是兵器的话一定要动手。 如果你的武器太重了,超出了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在战场上,说不好的话,那就是想死。

太复杂了

结构上画雷有点复杂,不仅仅是枪头,枪头旁边还有两把月亮一样的弯刀。 当然这不是装饰用的。 古代兵器的主要目的是杀死敌人,所以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作用。

像武功一样,所有武器都像杨家枪一样有使用它的夹克。 自然的方天画雷也有使用它的方法。 什么钩子,挑,刺之类的。 方天画戟是杀人大的,但前提是在满足最初的条件后,必须学习使用它的道路。 否则就无法发挥其威力,相比之下,学枪等更容易得到。

跟不上时代。

首先这个兵器太重了,能用的人很少。 其次由于古代技术条件的限制,可开采的铁量有限,与其用那么多铁做这样重的武器,还不如做几件轻武器给士兵配备。 最后加上人们盔甲制作技术的提高,制作更精良,被挂钩的概率降低了。 而且,由于方天画戟的钩的作用更加明显,被长矛这种重视刺的兵器所代替。吕布的方天画雷很厉害,他死后为什么消失了? 理由很简单

基于以上原因,方天画雷威力非凡,但吕布死后无人问津。 毕竟,优胜略被淘汰,有“适者生存”的说法。

吕布死后,他的三件“宝贝”去了哪里?

吕布有三件?宝贝?,分别是赤兔宝马、方天画戟和美人貂蝉。那在吕布死了后,这三件?宝贝?的下落怎么样了?

西凉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权国柄以来,非常忌惮卧榻之侧的丁原,同时对丁原的人马也虎视眈眈,想将其收归囊中,但碍于丁原身边有着万夫不当之勇的吕布一时很难下手。

这时,董卓幕下的谋士李儒就给他出主意,说吕布此人对金银财宝兴趣不大,不过主公若肯将麾下的赤兔马割爱给吕布,我再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加以游说,必能招降吕布拿下丁原的脑袋。

董卓同意了李儒的计谋,李儒带着赤兔宝马等财物去见了吕布,并晓以利害最终成功策反了吕布,吕布砍下丁原的脑袋拿来做?投名状?投入了董卓的门下,并同董卓结为父子。


此后,司徒王允将干女儿貂蝉来回献给吕布和董卓,使得吕、董二人心生嫌隙,很快,王允凭借着?美人计?,激起了吕布对董卓的恨意,后来,吕布在王允的煽动了,亲手结果义父董卓,并开始单干了起来。

吕布先后投袁绍、入兖州、附刘备、取徐州,最终在曹刘联军的攻打之下,吕布被部下侯成等捆成了?肉粽子?献给了曹操,曹操将吕布缢杀,随即枭首示众。

吕布死后三件?宝贝?去了哪里?我们先来说说吕布的第一件宝贝赤兔宝马。

曹操在白门楼缢杀吕布后,将赤兔马赏赐给了时已投降的关羽,冀希以达到笼络关羽的目的,关羽受马后拜谢曹操,曹操就觉得很奇怪,我送给你美女你都看不上眼,送给你一匹马你却千恩万谢,难道美女还不如一匹马?


关羽就说了番令曹操很少羡慕嫉妒恨的话:?我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我兄长刘皇叔的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

赤兔马仿佛也是非常通人性似的,自从跟了关羽后,赤兔马与关羽配合的天衣无缝,更是给关羽立下了例如斩颜良、杀文丑、千里走单骑的赫赫战功。

关羽似乎得了赤兔马后事业一路开挂,战力直线飙升,声名更是威震华夏。

直到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时,垂暮之年的赤兔马脚力欠佳,绊倒于东吴将军马忠的绊马索之下,关羽父子被杀,赤兔马被吴大帝孙权赐予马忠,赤兔马感恩关公忠义千古,遂绝食七日,追随关公悠悠魂魄而去。

吕布的第二件?宝贝?方天画戟其实是虚构的。根据《后汉书?董卓传》的描述,吕布使的是一手长矛,跟张飞的武器是一样的。

方天画戟出现的历史较为悠久,据史料文献的记载,这种武器最早出现于商代,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大范围使用,到了唐代以后方天画戟只是被拿来充当皇家仪仗队的门面。


尽管史料指出了方天画戟并非吕布的?宝贝?,但并不影响三国迷们对方天画戟的喜爱,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方天画戟更是成了吕布出场的标配性的武器,没有方天画戟,吕布似乎瞬间穷矮矬了一大截。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的方天画戟究竟流落何处,作者罗贯中并没有交代,我们看到方天画戟最后的行踪是吕布的部将宋宪趁着吕布休息期间盗走了方天画戟,从此方天画戟去向不明。

不过根据小说的描述情况合理推测的话,方天画戟末了还是落入了曹操的手中。曹操手下猛将如云,攻下下邳城,活捉吕布后,赫赫有名的方天画戟自然也就成了曹操的战利品。

如果说吕布的三件?宝贝?中居首位的是哪个?貂蝉无疑是毫无悬念的。

想当年,吕布为了貂蝉冒着人头落地的巨大风险杀掉董卓,下邳被围后,吕布本来听从了陈宫的妙计打算突围而走,但经不住貂蝉的深情表白,遂弃陈宫的妙计而不用,导致了自己的身首异处。

可以说,吕布为了貂蝉堪称是?上刀山下火海?,九死而无悔。


但现实情况是,吕布的妻妾中并没有貂蝉这号人,貂蝉也只不过是小说家们杜撰出来的人物,不过,对于三国迷们来说,这并不妨碍貂蝉在民众心目中的深厚影响力。

吕布白门楼殒命后,貂蝉到底去了哪里?飘落何方?《三国演义》都没有提及到,有人说她被曹操纳为小妾;有人曹操将貂蝉赏赐给了关羽,但被关羽斩杀;还有人说貂蝉在战乱后远遁江湖,不知所踪。

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不靠谱的,为什么呢?貂蝉首先是为了国家大义委身董卓,后又变成了吕布的小妾,跟随着吕布颠沛流离。

也许,貂蝉刚开始对吕布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毕竟开场她只是被司徒王允拿来当做?糖衣炮弹?的政治工具来使用的。

然而,随着与吕布相处的时间长了,她逐渐对吕布日久生情,最有力的证据是当吕布被曹刘联军围困时,本已打算按陈宫妙计突围的吕布,在貂蝉哭泣地说出:?生则同居,死则同穴,至死不分离?的深情告白后,吕布放弃了陈宫的妙计。


由此可见,此时的吕布与貂蝉二人是鹣鲽情深、琴瑟和谐,没有什么能够使分开他们,吕布被曹操缢杀后,残花败柳的貂蝉自然不愿再辗转沦为人妾,再加上对吕布一往情深,故此,貂蝉极有可能自杀身亡,追随吕布而去了。

三件?宝贝?伴随着吕布的身首异处,各自有了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诚然,吕布虽贵为一世豪杰,然其贪利忘义的秉性注定了在纷繁复杂的东汉末年会迅速走向败亡,人皆如此,更何况物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5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