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田文镜死后陪葬在西陵,最后又被乾隆铲除了

众妙之门 2023-06-20 03:39:07

田文镜死后陪葬在西陵,最后又被乾隆铲除了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田文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自我国的古早社会,权力的斗争从未停歇,上位者的更换也就意味着手下心腹的更替,你忠心于旧主,自然新皇登基便不会再重用于你,甚至于你能够保住你的身家性命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在,在我国的封建社会,若是想要自己的家族,势必要走上仕途之路,在朝堂之上获得德帝王的另眼相看,才会获得你梦寐以求的东西。

田文镜是在康熙年间步入朝堂的,只是当时的他却没能受到帝王重用,只能辗转诸多地方担任闲散小官,只是这件事情却为他之后的高升奠定了基础。由于辗转各地担任官职,于是他对于各地百姓的实际生活情况十分了解,再加上其刚正不阿、敢于进谏的态度,在新皇登基之后,已经61岁的他,重新进入上位者的视线之中,并受到重用,还成为雍正的心腹。

当时河南、山东等地流寇众多、官吏腐败,二者之间还互相勾结包庇,致使贫民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时任河南巡抚的田文镜便多次上书,请求皇上彻查此事。雍正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其所言非虚,于是赞叹其行事风格,此外还特意设置河南山东总督让田文镜担任,以更好管理地方。得到帝王赞扬的田文镜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在其上任之后,严格肃清地方内乱,查办官员。短时间内河南、山东的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百姓也都因此对其十分尊敬。

只是这时的田文镜已经步入迟暮,即使有心想要为国出一份力力,身体也不再允许他这么折腾。于是他便多次地向皇帝提交奏折,希望皇帝能够答应自己解甲归田的请求,出于对人才的爱惜,帝王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还未享受几天清闲日子,他便因为疾病缠身而离开了这个纷乱的俗世,在其去世之后,出于惜才之心以及对于心腹大臣去世的难过,雍正皇帝下令将其的陵墓放置到自己的陵墓附近,于是田文镜也成为了埋葬在西陵之中唯一的大臣,而这也足以看出其在帝王心中不俗的位置。

只是这位正义之臣在死后却未曾得到安息,在乾隆接过父亲手中的权力不久,他便以田文镜之墓抢占了皇家道路为理由,命手下将其给铲平了。再加上当时的盗墓风气的盛行,田文镜的墓葬也就此毁于一旦,只剩下雍正给其的题文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为我们诉说那段坎坷的故事。

乾隆皇帝为什么平了雍正宠臣田文镜的坟墓,真的只是误会吗?

他用一生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厚积薄发?,他61岁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是随后他遇到贵人雍正皇帝,就此人生开挂,成为封疆大吏,叱咤风云。他去世后,更是赐葬在雍正皇帝的泰陵附近。然而,这样一个雍正皇帝的宠臣,他的坟墓却被乾隆皇帝给平了。那么,乾隆皇帝到底为何要平了他的墓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从历史的蛛丝马迹窥探一二。

他就是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之一的田文镜,他并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反而以监生的身份被被授为福建长乐县县丞。看似他蛮幸运的,不用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做官,但正是由于他的这个出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接下来30多年一直在基层摸爬滚打。虽然他一直处于基层,但也积累了丰富的基层行政工作经验。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康熙晚年的时候,61岁的田文镜由于能力突出,这次正式走上了政治舞台的前面。而在雍正皇帝即位后,田文镜这个一直被冷落的老头,由于公正不阿,办事雷厉风行,入了雍正皇帝的法眼。田文镜这个60多岁的老头,是越老越勇猛,他甘做雍正皇帝整治吏治的急先锋。他在河南整治吏治,清查亏空赋税的事务,开辟荒田,摊丁入亩,雷厉风行。雍正皇帝褒奖他为官公正廉明,特将其授为河南山东总督,并且此官职是为田文镜专门设置的,不为定例。

万万没有想到60多岁的田文镜,竟然得到了雍正这个铁血皇帝的重用,成为其心腹重臣。人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没有羁绊,勇往无前。但是一旦有了权势就患得患失,曾经嫉恶如仇的田文镜也不例外。河南水灾,田文镜隐匿不报,导致河南百姓卖儿卖女,困苦不堪!后来,东窗事发,雍正皇帝并没有追究田文镜的欺君之罪!田文镜以病乞休,雍正皇帝命他回京师养病。

不久之后,田文镜就逝世了。雍正皇帝赐葬在自己的泰陵附近,谥号端肃。作为臣子死后,能够葬在皇帝的身边,可以说莫大的荣幸。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雍正皇帝去世第三年的时候,乾隆皇帝就将田文镜的坟给平了。事情的起因是,乾隆去泰陵祭奠老爸雍正,在去的路上,田文镜墓的门墙占了御路三尺多,车辇不能通过。侍卫请示乾隆皇帝,乾隆随后说了一句?拉倒吧!?随即,就走了。谁料想,乾隆皇帝祭拜回来的时候,就看见田文镜墓被平了,仅仅剩下两座雍正皇帝题写的诔文碑。乾隆皇帝看后,不知怎么回事,问:?田文镜墓为何如此一片平地??侍卫回禀皇上万岁,不是您老人家说?拉倒?吗,乾隆皇帝听完,叹了口气,并没有责怪守陵大臣。

这看似是因为守陵大臣会错了意,导致了田文镜墓被误伤。实则不然,看似无意却是有意。这个田文镜虽然是雍正皇帝的重臣,深得雍正皇帝的喜爱,但是乾隆皇帝并不喜欢这个怪老头。乾隆皇帝曾说:?河南自从田文镜上任督抚以来,严格治理,他的下属官吏竟然剥削民众,致使河南人民深受其困。前年田文镜隐匿河南灾情不报,百姓流离失所,幸亏先帝爱民,派遣官员前去赈抚,才保证河南的安定,这件事天下人尽皆知。?

可见,乾隆皇帝很是不满田文镜的所作所为。这次失误将田文镜的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反应了乾隆皇帝对田文镜的不满。虽然没有特意下令将其坟墓平了,但是也多少有点清算的意味。各位,你们认为呢?

雍正时期一代宠臣田文镜,为何死后乾隆要把他的坟头给平了呢?

说的是,田文镜去世后,雍正皇帝感念田文镜忠诚一生,在自己将来的陵寝泰陵旁,给田文镜安排了个墓地。雍正去世归葬泰陵后,乾隆三年清明节前,乾隆皇帝前往泰陵祭拜扫墓。在行进路途中,发现有座墓的门墙把御道占了三尺多,于是就问是谁的墓地?御林军告诉他,是田文镜总督的墓。同时御林军还问,这个墓地挡住了御道,是否推平?乾隆当时说道:?拉倒吧!?

等乾隆扫墓回来后,发现田文镜墓只剩下两座雍正皇帝题写的诔文碑(毕竟雍正题写的碑文,谁也不敢动),于是问怎么回事?御林军说:?万岁爷,不是你说?拉倒?吗??乾隆才知道御林军理解错了。不过也就将错就错,并没有责罚他们。

问题来了,乾隆皇帝是真的想推平田文镜的墓,还是御林军理解错了呢?

田文镜是雍正最重要的宠臣之一。田文镜在康熙朝的时候,很早就出来当官了。但是在整个康熙年间,他一直不得志,直到五十多岁的时候,才被康熙提拔为内阁侍读学士,从五品官员(雍正三年这个官职才升为从四品)。

康熙去世的时候,田文镜已经61岁了,基本上还是一事无成。不过在雍正上台以后,田文镜的机遇来了。雍正非常重视他,对他多次提拔,委以重任,从布政使,到巡抚,再到总督,成为雍正朝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

雍正之所以那么器重田文镜,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田文镜对雍正非常忠诚,坚决贯彻实施雍正的改革主张,而且效果非常明显。

雍正上台的时候,由于康熙晚年怠政,出现了很多积弊。雍正急需整治这些积弊。要整治积弊,就需要有人来帮他的忙。而田文镜、李卫、鄂尔泰这些人,就是雍正改革和治理国家最得力的助手。田文镜在整顿吏治、清查亏空、耗羡归公、摊丁入地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田文镜有两个非常有名的特点:勤和刻。?勤?就是他做事勤勉,一丝不苟,决不懈怠。?刻?就是他严苛,刻薄,对手下要求很严厉,不讲情面。他这样做事的风格,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很多人对他恨之入骨,不断地弹劾他。

但是雍正喜欢他这样的风格,甚至动情地在他的奏折上写道:?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田文镜于雍正十年去世。去世后,雍正特批把他葬在自己将来的陵寝泰陵附近,还专门给他写了诔文。

雍正时期一代宠臣田文镜,为何死后乾隆要把他的坟头给平了?

在一些影视作品里,田文镜总是给人一种清廉、干练的形象。而且他也是深得雍正的信任,那么历史上的田文镜究竟是什么样呢。

田文镜算是雍正年间,大器晚成的朝臣代表,年过花甲之年,才勉强才做到监察御史、内阁侍读学士的职务。按照正常升迁路线来看,到这岁数,官也就算做到头了。可谁也没能想到,雍正帝的继位,让他在一年之后便迎来了政治上的春天,此后八年里,更是成了强力执行雍正新政的封疆大吏,一时成了影响整个大清新政改革的风向标,田文镜也成了从政大器晚成的典型。

田文镜字仰光,汉军正蓝旗人,雍正五年后,因为政绩突出被转入正黄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以监生身份绕过科举这一从政障碍,外放福建长乐县县丞,相当于今天的副处级。苦熬九年后,才调任山西乡宁县担任知县,在这一干就是十三年,虽然仕途停滞不前,却积累了大量的基层行政经验,对当时清朝政治在基层延伸落实存在的问题有着清楚的了解。

转年,田文镜被内调清政府行政机关,出任吏部员外郎、刑部郎中、监察御史、内阁侍读学士之职。多岗位历练,进一步熟悉清代组织人事、司法和监察工作,虽然未能得到重用,却给日后仕途走进快车道提供了丰富的任职资历和经验。

雍正重用田文镜纯属偶然,清代为防止皇子结交大臣形成党派而规定他们不能与外臣来往,虽然有效抑制朋党集团,却使得一旦成为接班人后一时之间难以快速组成一个顺手的政治班底。

田文镜凭借监察御史的职位经验得以让他被雍正认识。雍正元年,山西发生严重荒歉,导致大量饥民被饿死却被藏匿不报。田文镜奉命去华岳告祭,路过山西,看到饥民饿殍惨不忍睹,当地政府却不进行赈济,担任御史的他回到北京立即给雍正上告。雍正得知山西实情后非常震惊,立即命田文镜去山西赈灾,并署理山西布政使。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成了雍正新政改革的主要契机和方向,为雍正十三年全面开启改革有着很重要的偶然联系。

田的举措挽救了七八十万灾民的生命。雍正感慨到:?如此能干之人,为何至今未闻一人赞许??带着相见恨晚的心情,雍正在第二年将其调往河南任布政使,几个月后升任河南巡抚,田文镜终于正式成为地方封疆大吏。雍正八年,田文镜为北河总督,或许是年纪大了,久在官场的田文镜犯了个严重失误。

当时河南水灾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而田文镜却谎报灾情,并且还要如数上交钱粮。后来雍正知道实情后命侍郎王国栋入河南赈灾。此时田文镜因病乞休,雍正也给他个台阶让他回京修养。关于这件事有人说是因为当时田文镜年龄大了被下属蒙骗,不过当时田文镜确实年龄很大了。

田文镜在京休养了一段时间痊愈后,雍正命他再次回到北河总督任上。雍正十年,又因病乞休,不久去世。

田文镜的一生确实做了许多事情,为官清正廉明,深得雍正皇帝赏识。影视作品描绘的形象也很贴切只不过在年龄方面有些不符。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4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