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宰相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中国古代封建史上,相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足以和君权争斗,甚至一度相权对君权有压制的势头。传统意义是的宰相指的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官职的称谓各不相同,诸如相国、丞相、尚书、同平章事、军机大臣、总理这般。通常来说,如此重要的任务,满朝也仅能有一位当权,否则朝堂争斗不止。但是有一个朝代居然产生了524位/人次宰相,这在中国古代史上实属罕见,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的呢?
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像
唐朝的宰相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中数量最多的。唐高祖时期有宰相16人,唐太宗时期有宰相29人,唐高宗时期有宰相47人,武周武则天时期有宰相78人,唐中宗时期有宰相38人,唐睿宗时期有宰相25人,唐玄宗时期有宰相34人,唐肃宗时期有宰相16人,唐代宗时期有宰相20,唐德宗时期有宰相35人。
通常君权与相权争斗激烈
唐顺宗时期有宰相7人,唐宪宗时期有宰相29人,唐穆宗时期有宰相14人,唐敬宗时期有宰相7人,唐文宗时期有宰相24人,唐武宗时期有宰相25人,唐宣宗时期有宰相23人,唐懿宗时期有宰相21人,唐僖宗时期有宰相23人,唐昭宗时期有宰相25人,唐哀帝时期宰相6人。共计524人次。
狄仁杰也曾是“宰相”
唐朝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宰相,原因在于唐朝实行“群相制”。唐朝为了更好的推行政务,也为了平衡士族公卿门阀大家的力量,分散相权,于是设置了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政令、审议政令、执行政令,互相制衡,相互约束,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是较为科学的封建中央官制。
狄仁杰曾任同平章事
中书、门下、尚书省的长官分别是中书令2人、侍中2人、左右仆射2人(由于尚书省领导六部,最高长官尚书令权力过大,于是多为空缺,加之唐太宗李世民在封为“赵国公”时期就担任尚书令,以后众臣无人避讳无人敢担任这一职务。故而实际上就有左右仆射担任尚书省最高长官),以上长官均被称之为“宰相”。
唐朝群相盛景
到了唐太宗末期,李世民又选任非三省长官的其他人参豫朝政,这类人具有实际的权力也被称之为“宰相”,户部尚书戴胄就是这种情况。后来这类“宰相”有了实名官职——同中书门下三品,又衍生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狄仁杰就曾担任此官职)官职。后来各类参豫朝政的变体官职就纷纷出现了,例如刘幽求的知军国重事、裴度的平章军国重事、崔仁师的参知机务等等。于是就造成了524位“群相”一道在政事堂议事的奇特局面。
到了唐代,增设了一个枢密使节职位,由宦官担任,其职责是负责机密、继承所演章节、传达圣旨,宦官的专属权力将得到制度的保障。由于太监既掌管禁卫,又掌管机密,唐代中央政府的一切重要事务都由太监控制,甚至皇帝的免职也由太监控制。咸宗之后的十位皇帝中,有九位被宦官废黜。太监独断专行,人民深受其害。许多宦官凭借他们的特权篡夺了人民的财产。他们还通过“宫殿城”进行掠夺,即以政府采购商品的名义进行掠夺。这些都加深了唐代的政治腐败。
晚唐宦官独揽政权时,朝廷大臣也结党斗殴。唐代的派系冲突是指牛与李之间的派系。牛是以牛和尚如和李宗民为首的一群宦官。李氏党是由李德裕等人领导的一群官僚。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这些派系为权力而战,相互驱逐,翻滚,相互攻击。晚唐时期,筒仓割据、宦官垄断和派系对抗交织在一起,破坏了国家统一,扰乱了政府秩序,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唐代政治越来越失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预示着唐代的灭亡。
公元755年,唐玄宗统治末期,唐朝开始衰落。唐玄宗晚年对杨贵妃的过分宠爱,导致了清妃专权的混乱,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由于唐玄宗晚年特别爱杨贵妃,杨贵妃家族趁机控制了政府。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没有天分,也没有德行,基于杨贵妃的关系,他成为了当朝的宰相。杨国忠利用密友结党,杨家势力越来越大。
在天宝的中部,一个领导唐朝兴盛衰败的关键人物芦山,在边疆地区支援军队,英勇而娴熟的战斗,赢得了玄宗的青睐,引起了杨国忠总理的仇恨。他们互相争吵,玄宗皇帝没有干预。755年,安禄山和石思明领导了一场叛乱。内战导致人口大量流失,唐朝的权力急剧衰落。安禄山和石思明是反抗唐朝的主要指挥官,因此这一事件被称为安史。又因为它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又称天宝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4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