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仫会一直独宠长孙皇后,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现在的穿越剧很热门,总是有各种穿越女穿过时空与古代的各位皇室贵公子们发生一篇篇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从此这些穿越女似乎一个个都在古代的时空中走上了人生赢家的道路,但其实现代的人都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古代的皇帝都有无数妃嫔很难独爱一人,看整个中国的历史,皇帝能够长时间宠爱一个女人的,这个女人必定是有什么过人之处,而且纵观整个中国的历史,能找出几个这样幸运的后宫佳丽呢,在中国最强盛的时期的唐朝,就有这么一位皇后,独受皇帝宠爱几十年,即使去世后,依然能让她的夫君常常思念,许久都不能忘了她。皇帝的宠妃有很多个,但是唯有她一直住在了皇帝心中最特别的一角,让他一直爱他,敬她。皇帝和皇后在臣民们的眼里就如同一对寻常的夫妻一样恩爱有加,相濡以沫了几十年。这位皇帝与皇后就是唐朝时期的李世民和他的原配长孙皇后。
就和我上面说的一样,能让帝王长时间就钟情的女人必定也是有过人之处的,这位长孙皇后有着极高的情商,在她的丈夫作为皇子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原本出身名门的长孙皇后放下贵族千金小姐身段和傲气,屡次前往宫中,如同一个寻常百姓家的儿媳妇一样讨好孝敬自己的公公,她竭尽所能在他丈夫的父皇面前找机会为自己的丈夫说好话,拉近自己丈夫和他的父亲之间的关系,所以不管是从亲情还是从权谋上来说,长孙皇后为了他的丈夫做到了极致的好。
而在她的丈夫终于登上帝位后,长孙皇后也没有骄傲,她没有居功,更没有因此身李世民妻子的尊贵身份而且随便插手政务,她给了自己的夫君做为一个皇帝的安全感,这就是她只作为妻子最大的体贴和支持。从这里来看长孙皇后,她确实是个有极其高的情商的女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样懂事的妻子,作为皇帝的丈夫会不爱惜吗。
皇帝没有忽视长孙皇后对他的体贴,于是在心中更对皇后爱上几分了,并且,皇后与皇帝年轻时就结婚了,他们都是对方最纯真最美好的回忆。数十年如一日的彼此爱护尊重,或许就是他们可以一直情感不变的原因。
因为李世民一生最爱的便是他的发妻长孙皇后,他们夫妻情深,长孙皇后去世后,后宫中没有哪个女人可以取代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因此李世民才会在长孙皇后去世14年内都没有立皇后。
长孙皇后14岁便嫁给李世民,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是少年夫妻,长孙皇后嫁到李世明家后,并没有世家豪族千金小姐那般娇弱,而是恪尽李家儿媳的本分,尽心尽力侍奉公婆,全心全意照顾李世民,所以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感情很好。后来李世民跟随父亲李渊起兵反抗隋朝,长孙皇后的家族倾尽全力支持李世民。因此长孙皇后对于李世民来说不仅是一位非常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位患难与共的妻子。
后来李渊建立大唐之后,太子李建成猜忌李世民,最终爆发玄武门之变,当时长孙皇后便第一时间赶到李渊的后宫,得到李渊后宫妃子的支持,让李世民无后顾之忧。可见长孙皇后不仅是一位贤惠的皇后,她还是一位非常有政治觉悟的皇后。
不过最难得的是,长孙皇后虽然非常有才能,但是在李世民登基为帝之后,她并没有像前朝独孤皇后那般干涉朝政。而是安心在后宫之中为李世民打理后宫,并且长孙皇后的家族不仅在建立大唐的过程中出力不少,更是在李世民夺位中全力拥护李世民,所以李世民非常感激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因此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就再也没有立皇后。
李世民最爱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 - 唐太宗后
长孙皇后(601-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们对秦王的误解。「玄武门之变」前夕,她又对秦府幕僚亲切慰勉,左右将士无不为之感动。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被立为皇后。
长孙皇后生性节俭,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义,因此,下朝以后经常都要和她谈起国家大事。但她却很郑重地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我是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议论国家大事?」太宗不听,还是对她说得滔滔不绝,但她始终却沉默不语。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唐太宗为布衣之交,又在唐朝建立前后和玄武门之变中立有大功,因此,太宗把他视为知己,打算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皇后听说后,就对太宗说:「妾既被立为皇后,尊贵已极,我实在不想让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朝的吕后、霍光之家,可为前车之鉴。所以,我请您千万不要把兄长任为宰相。」在长孙皇后的再三阻挡下,唐太宗只给长孙无忌加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虚衔。
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被唐太宗视为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时,唐太宗赏赐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儿长公主出嫁的物品多出一倍有余。为此,魏征当面向唐太宗提出异议。下朝后,唐太宗把魏征的不同意见,转告皇后,长孙氏当即便深有感触地说:「我以前听说陛下对魏征很器重,但并不了解其中缘故。今天我听了他的谏言之后,才真正明白他是一位十分正直的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请陛下深思这个道理,那就是天下的最大幸运了。」
贞观八年(634),长孙皇后同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宫(在今陕西麟游)避暑时,身染疾病,且愈来愈重,服用了很多药物,但病情却并未缓解。这时,在身边服侍的太子李承干就向母亲提请用赦免囚徙和度人入道等方法,乞求保佑,但却遭到皇后的坚决拒绝。她说:「大赦是国家的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规。如果可以随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就必定会有损于国家的政体,而且也是你父皇所不愿意的。我岂能以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太子听罢,便不敢向太宗奏告,只是把他母亲的话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又转告给了太宗。太宗听后,感动得涕泪交流,泣不成声。
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弥留之际,与唐太宗最后诀别。她用尽气力对太宗说:「我的家族并无甚么大的功勋、德行,只是有缘与皇上结为姻亲,才身价百倍。要想永久保持这个家族的名誉、声望,我请求陛下今后不要让我的任何一个亲属担任朝廷要职,这是我对陛下最大的期望。我活着的时候对国家并没有丝毫功绩,所以死后也千万不要厚葬,仅因山而葬,不起坟墓,不用棺椁,所须器物,都用木、瓦制作,俭薄送终。如能这样,就是陛下对我的最大纪念。」说完不久,就死在后宫立政殿。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妃了众多,但长孙皇后在唐太宗心中的位子始终不变,这样的一位皇后肯定有过人之处吧。她又有怎么样的一个过人之处呢?先带看友们了解下她这个人。
长孙无垢是长安人,也是个打小就出生在官员之家。她父亲是隋朝一个骁卫将军,母亲是高劢的女儿,同母哥哥是长孙无忌,自己从小就喜爱读书,通情达理,在她十三岁时就嫁给李世民。在李世民封为秦王之时她也被册封为秦王妃,玄武门之后封为太子妃,在李世民登基后长孙无垢就成了皇后,不过在她立为皇后之后10年就去世了,终年只有36岁,这就是长孙无垢一生的简介。但是她在去世之前对李世民的帮助可不小。
在李渊被皇帝杨广封为太原留守时,长孙无垢也随李世民来到太原,那时只有十七岁长孙无垢承担起唐国公府中的当家主妇一的任务,她在太原附近自家出资修建了一座玄中寺,让百姓们可以去寺中聆听钟声,有所礼拜,让唐家在太原的百姓们心中有了认可。
在唐朝建立之后,因李世民多次大战胜利,拒绝了很多有非分之请的后宫妃子接近,秦王府的属下也多次与后宫妃子亲属产生摩擦,太子府中人经常与后宫人接触,使得两方人经常联合起来在唐高祖面前诋毁李世民,在众人多次的离间下唐高祖与李世民的关系在慢慢的疏远。长孙无垢看见自己丈夫每次在外浴血奋战可最后却被唐高祖疏远,她就出面缓和丈夫在外的矛盾。她常常进入宫中孝顺唐高祖,同时也和后宫妃嫔交往以弥补李世民与唐高祖的嫌隙,她在后宫为丈夫存留助力。
在玄武门之变时长孙无垢也同李世民在一起,是抱着与丈夫共存亡的决心,她亲自站出鼓舞将领,将领们没有一个不感激她的亲自慰勉,因此将领们更加奋发无畏。李世民看见妻子都无所畏惧生死相随不离不弃的站在身边,更是激励了他。最后玄武门李世民胜出。虽然历史中没有记载长孙无垢集休做了什么,但是在《旧唐书·房玄龄传》中记载着她与玄武门之变的功臣榜上名列第一的房玄龄的功劳相提并论。这也说明她在为次生死存亡的战斗中起了非常大的功劳。
就在长孙皇后将死之时,他对唐太宗李世民说:”我长孙家族并没有多大的功勋和德行,只是有缘能够和皇上结为夫妻,才有了现如今的身份。我想保住家族永久名誉和声望,想请求皇上以后不要让我长孙家庭的任何一个亲属都不能担任朝廷的要职,这就是我对皇上你的最大心愿。我活着的时候也对国家没有过什么功绩,所以请求皇上在我死后千万不要厚葬,只要是山就可以葬,不起坟墓,不用棺椁,陪葬的器物只用木或瓦制作,俭薄仪式送终就行。如果皇上能答应我就是对我的最大纪念。”说完没过多久就死在后宫立政殿。死后长孙皇后葬在昭陵。长孙皇后被称为“千古贤后”。
这就是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的一个女人。
一个事业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贤惠美丽的妻子。这句话套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身上照样适用。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重用贤臣,礼贤下士,开创了贞观之治。那么作为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肯定是很支持丈夫的事业的。她出身名门, 是隋朝齐国公长孙晟的女儿。这样的话,她肯定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原生家庭这么幸福,教育出来的女儿三观是很正的。
众所周知,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是好朋友,而且高士廉也是十分看好李世民这个人,就促成了长孙氏和李世民的婚姻。13岁的长孙氏就走进了李世民的生命里,两个人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后来李世民登基,长孙氏也成为了皇后。长孙皇后怕自己的娘家势力过大,就请求李世民弄一些没有实权的官职给她娘家的人。
李世民犯错的时候,她还会对他的一些错误指出来。魏征是一个谏臣,有一次把李世民给惹恼了,李世民在回宫之后扬言要把这个乡巴佬给杀了。长孙皇后知道之后,连忙跪下来恭喜李世民,说他身边有这样一个敢于冒死进言的人,是他们的福气,也是大唐的福气,李世民才没有对魏征治罪。长孙皇后此举保住了一个国家的栋梁。
长孙皇后是个很节约的人,她虽然出身于富裕人家,但是却不喜欢铺张浪费。她对自己的几个儿子要求更加严格,经常教导他们以谦恭节俭为先 。那时候的皇太子李承乾宫里摆设不够,他的奶妈就经常去长孙皇后那里要求增加一些器物,但是却被长孙皇后被训斥了一番。大唐的社会风气也变的越来越好,这离不开长孙皇后的努力。所以大唐盛世,长孙皇后功不可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3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