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间是刽子手难得的“职业黄金时段”,他们唯一的超级VIP客户便是朱元璋,动辄送来成千上万的人头订单。仅胡惟庸一案就砍了两万多个人头,刽子手本以为这已是最终纪录,谁知不过五年,朱元璋的杀气又卷土重来。
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触了龙鳞,朱元璋亲自在《大诰》中盘点他的罪行:私吞地方赋税;巧立名目捞钱;盗卖官粮并往仓库中注水充数,以致官粮全部腐坏……百姓叫苦连天,贫民出身的朱元璋怒不可遏,迅速成立专案组,秉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追查。
这一查不要紧,六部几乎所有官员都成了郭桓的同犯,其中不乏显贵,下面的臭鱼烂虾更是数不胜数。朱元璋才不管什么“法不责众”,下令统统诛杀!此案过后,中央各部只剩几个苦力小工,部长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当然,涉事的地方官也在劫难逃,法网撒到12个省份,堪称“举国覆灭”。
其中难免有“冤死鬼”,也有“吃瓜路人”被血光吓到,劝朱元璋手下留情,但他愤慨地说:“但凡谁有点恻隐之心,哪怕只是将此事密奏于我,我都不会要他的命。袖手旁观与作恶无异!”
一场诛杀过后,全国的“中产阶级”垮了,朱元璋的统治基础开始松动。各地乡绅人心惶惶,虽不敢说朱元璋的不是,但对告发及审理此案的官员提出质疑—在朝廷增设锦衣卫、特务网络遍及全国的背景下,郭桓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贪污如此巨款绝无可能,哪还需要等着御史来告发?况且,这种贪污大案参与的人越少越好,既能保密又能集中收益,怎会肆无忌惮地号召六部及地方官员广泛入伙?
朱元璋发现舆论不太对劲,忙出来收拾残局。他先是对此案定性,杜绝旁人乱嚼舌根,然后“大度”地说:“郭桓等人侵吞的官粮多达2400万石,如今我才追回700万石,你们就纷纷抱怨‘破产’,若我较起真来,你们恐怕更惨!”话虽硬气,他还是得妥协,于是,曾被委以重任的“专案组长”吴庸成了平息众怒的牺牲品,惨遭凌迟。
办完这两件事,朱元璋随即大赦天下,宣布“郭桓案”就此终结。然而,贪污之风远没到终结的时候。几个涉案小官被挑断脚筋、挖去膝盖后留在军营里看管粮食,不到半年便贪心又起,再次干起盗卖粮食的勾当。朱元璋听说后叹息不已,生出深深的迷惘:我都下了这般狠手,怎么还止不住贪污?
帝王总是不擅长反省,其实很大一部分问题出在朱元璋身上。他向来对贪污深恶痛绝,常教导官员老老实实地守着俸禄过日子,还在《大诰》中语重心长地说:“俸禄如井底之泉,虽不能灌满整口井,却可长久不断地汲水。而贪污一旦事发,必将人财两空!”这段话被史学家称为“守井哲学”,本身没错,但关键在于这口井的流量必须足够大,至少不能让守在井边的人渴死。朱元璋显然不懂这个道理,他为官员定的俸禄普遍偏低,比如县令每月只能领到90石大米—他以为这足够县令一家吃喝,却没想到县令还得往来应酬、聘请师爷等,这些朝廷都不报销,如此一来,不贪污就只能喝西北风了。况且,当时俸禄多以实物的形式发放,不是大米就是布匹,甚至还有胡椒,根本换不了多少钱。
在这种情况下,贪官自然杀不干净。当然,恪守“守井哲学”的官员也不是没有,海瑞就算一个,带着全家“渴”得非死即伤。
朱元璋开国功臣唯一幸免的是汤和。寿终正寝,算是朱元璋手下唯一一个有一个好结果的。
朱元璋是中国封建社会惟一贫民出身的皇帝。称帝前,朱元璋和他那帮出生入死的朋友们,不分彼此,平起平坐;称帝后,政体却要求把朱元璋神圣化,这些人突然之间要在朱元璋面前拜倒称臣,这种巨变,他们不适应。另外,他们在平定天下后成为新贵,占有大量的良田美宅,政治上经济上都极力扩张,与朱元璋的统治集团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发生尖锐冲突。朱元璋屡兴大狱,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绝不是简单地处置几个不忠的大臣。
朱元璋从一个贫穷百姓一跃跻身于帝王之列,其弱子幼孙能否坐稳江山,是他考虑得最多的问题。当他大开杀戒时,文弱儒雅的太子朱标曾劝谏他不要滥杀无辜,以免伤了君臣和气。他当时没有作声。第二天,他把一根棘杖丢在地上,让朱标去检。朱标看到上面都是刺,面露难色。这时,朱元璋拿起棘杖,用利剑削去上面的刺,交给朱标说:"你怕刺不敢拿,我替你把这些刺削掉,再交给你岂不更好!我杀的都是奸恶之人,把内部整顿好了,你才能当这个家。"
为了建立绝对皇权,朱元璋是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的,哪怕这些手段是极其残忍,极其野蛮,极其不合情理!
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明太祖朱元璋借此两案,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他几乎将明初的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受株连被杀者有45000
余人。
除胡蓝两案被诛杀者之外,还有其他功臣也被朱元璋以各种借口除去。如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曾在与陈友谅大战中坚守南昌85日,立有大功,却被朱元璋加以"亲近儒生,胸怀凶望",鞭挞致死;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曾是朱元璋患难与共的战友,但在洪武十八年他生背疽时,朱元璋明知此病最忌吃蒸鹅,偏偏赐蒸鹅给他,逼着徐达当着使者之面吃下,不久病重而死。杀来杀去,最后,只剩下一个告老还乡的汤和幸免于难。
这个人是大臣刘三吾,他的对朱元璋说的话是?万岁,如今皇孙初长成,有大好年华,况且又是万岁您嫡子的儿子,所谓子去孙承,合乎礼仪!况且若是万岁立燕王为太子,那么秦王和晋王打算怎么安置呢??说道子去孙承,应该是让朱元璋想起来去世的太子朱标,为了培养这个继承人,朱元璋可是花了大心思,朱标也的确方方面面都很优秀,可天不遂人愿,这么一个优秀的继承人,竟然因病逝世,想到这里朱元璋痛哭流涕。
一、大明太子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跟马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对这个儿子,朱元璋是即位看重,自幼就让大儒教导,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朱元璋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训导太子,要他明白创业的不易,守成的艰辛。朱标尽管生于安乐,但并无纨绔之习。他长大后,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而且还虚心求学,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父,后宋濂一家牵扯进胡惟庸案中,朱元璋想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力保,才得免一死。
可以说,无论在宗亲兄弟中,还是在朝臣中,太子朱标的人气和威望都是妥妥优秀的。可谁想到,英年早逝,这种打击对朱元璋是双重的。因为朱元璋先是皇上,后是父亲。所以在朱标死后,对帝国接班人的选择上,朱元璋并非一开始就选择了年幼的朱允炆
二、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军事才能出众,镇守北方,多次带兵出征北元,是朱元璋在北方的屏障。朱元璋之所以敢杀许多开国猛将,跟燕王朱棣这位统帅的崛起是有关系的。本来,朱元璋是要让燕王成为未来大明的北方守护者,但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太子朱标的去世,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
纵观剩下的几个儿子,朱元璋觉得,最有资格和能力守好大明江山的,就是燕王了。所以他提出燕王朱棣为接班人。至于朱棣是不是马皇后亲生,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对此刻的朱元璋来言,最重要的事便是趁自己还活着,赶紧确立太子。使帝国能在自己死后,平稳运转下去。但刘三吾?子去孙承,合乎礼仪!况且若是万岁立燕王为太子,那么秦王和晋王打算怎么安置呢??勾起了朱元璋的伤心事,也让他重新思考继承人人选。
总结:朱元璋哭,一方面丧子之痛,另一方面也是忧虑大明的将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3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明神宗为什仫张居正死后不久就抄家掘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