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称帝,在南京皇宫的大殿上,朱棣面对满屋子功臣,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辅吾成大业者,能也。
这句话,是对一位名将的超高评价,这位名将就是靖难之役的大功臣——朱能。单从这句话,便能看出朱能在朱棣心中的分量。朱棣为何要这么评价朱能呢,因为朱能曾救过朱棣的命,没有朱能,朱棣根本没有机会坐上殿上的那把椅子。
明朝是朱家的天下,朱能虽然姓朱,但和朱元璋并没有血缘关系。洪武二年,朱能出生于安徽怀远,他的父亲是明朝军队的一名千户。明朝有严格的户籍朱棣,“军户”的孩子,长大后就只能参军,朱能成年后,成为明朝驻北平军队中的一员,而此时,他的直接领导,正是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是一位闲不住的藩王,他镇守北平期间,多次带领部将出关骚扰蒙古残部,正因为如此,朱能跟着朱棣,不但练就了一身本领,而且对朱棣更是忠心耿耿。
公元1399年,建文帝削藩,步步紧逼,周王等五位藩王或被贬为庶人、或被逼致死,燕王朱棣在北平如坐针毡。这时,包括朱能、姚广孝在内的燕王府心腹们都劝朱棣造反,朱棣最终同意,并暗做准备。
而后,在建文帝安排谢贵、张昺等人密谋活捉朱棣时,朱棣命朱能和张玉火速拿下谢、张二人,迅速控制北平,靖难之役打响。
战争之初,建文帝派耿炳文为主帅,在真定之战中,朱能随朱棣一起,打败耿炳文。耿炳文休整兵马,再战朱棣,朱能直接迎战耿炳文,二人在战场上拼杀许久,最终北军大胜,俘获耿炳文三千多人。
建文帝随后用李景隆替换耿炳文,在郑村坝之战中,朱能轻易击败李景隆。在白沟河之战中,朱能担任北军先锋官,他率领奇兵袭击南军,导致李景隆大败。就这样,耿炳文、李景隆,建文帝的两大主帅都败于朱能之手。
建文二年,朱棣终于迎来了一个劲敌——盛庸。盛庸在东昌之战中的防守固若金汤,依靠炮火将朱棣抵挡于城门之外,朱棣进攻不成,反而被盛庸包围,北军死伤惨重,北军大将张玉战死,朱能本来已经杀出阵地,他看到朱棣没有出来,又冒死杀入重围营救朱棣。朱棣本来以为大势已去,看到朱能前来相救,堪比绝处逢生,在朱能的保护下,朱棣顺利逃走。
这一仗,是朱棣南下以来,遇到最艰难的一仗,朱棣不仅损失了一员大将,甚至差点丢了性命。朱能的救命之恩,让朱棣铭记于心。
建文四年,靖难之役的最后关头,朱棣虽连连取胜,但在淝河之战中略败于平安,并且损失了大将王真。当时众将都劝朱棣撤军,唯有朱能按剑劝道:
汉高十战九败,终有天下。今举事连得胜。小挫辄归,更能北面事人耶!
朱棣听完后,信心大振,一举擒获平安,从而渡过黄河,兵临南京城下。正是因为朱能救过朱棣的命,又在关键时刻给朱棣以信心,因此朱棣登基后,说了本文开篇的那句话。
朱棣登基后,大封功臣。在功臣名单中,有四位“公爵”,他们分别是丘福、朱能、张玉(已故)、张辅。
这四人,被合称为“靖难四公爵”,是靖难之役功劳最高的四位将领。朱能被封为成国公,赐免死铁券。同时,朱能也是“靖难四公爵”中唯一一个没有死在战场上的将领,因为他死在了去往战场的路上。
永乐四年,南方藩国安南(今越南)挑战明朝的权威,朱棣多次派使者警告,安南不但不听,还愈发猖獗。朱棣震怒之余,决定对安南兴师问罪,来达到震慑其他藩属国的目的。朱棣派遣朱能为征夷将军,以沐晟、张辅二人为副将,率军征讨安南。
当年,朱能37岁,他不但军事经验丰富,而且治兵有方,朱棣认为,派朱能征讨安南,必将全胜而归,唯有一点担心。
然能足办斯事,朕第虑气候非所习耳。
也就是说,朱棣对朱能的能力绝对不怀疑,认为他“足办斯事”,然而,唯一担心的就是朱能不能适应南方的瘴气气候。
历史仿佛给朱棣开了个玩笑,朱棣怕什么,就来什么。朱能率军出发当天,朱棣亲自到龙江为他饯行,大军出发多天后,发生了一件怪事,据《成国朱公东平武烈王神道碑铭》记载:
师至广西,上顾侍臣曰:“朕夜察天象,西帅有忧,其朱能乎?”
朱能率领大军到达广西的时候,朱棣对身边的大臣说:“朕夜观天象,预示西部的主帅将会有难,不会是朱能吧?”
几天后,军中传来了朱能因水土不服而生病的消息,十多天后,朱能病逝的消息传到南京,朱棣听闻后,悲痛不已,为朱能辍朝五日,追封东平王。
朱能出身不高,因为跟对了朱棣,因此成为一代名将。朱能身居高位,为人温和谦逊,将士无人不服。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军事奇才,37岁便英年早逝,成为永乐年间的一大损失,十分可惜。
靖难之役图片
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这个问题,历来都是史学家关注的焦点,可以说靖难之役的死亡人数是十分庞大的,可以用一个天文数字来形容了。那么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呢?
靖难之役由于是一场十分残酷的战争,因此在这场战役中真正死去了多少人也一直都是一个未知数,根据相关的估算,靖难之役中大概死伤过五十万人,可以说与中国古代的任何一场战役相比都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靖难之役中主要死亡的人是朱允傻拿骶和朱棣的靖难军,其中朱允傻拿骶死亡的人数可以说是极为的惊人的,根据不科学的推算明军大概死亡人数高达五十万人之多,可以说朱允墒浅沟椎拇蟀埽而朱棣的靖难军死亡人数则是十分的乐观了,只有几万人而已。
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可以说一直都是一个不确定的答案,至少可以说在靖难之役中有绝大多数的人们都遭受了战争的迫害,其惨痛的代价远远不是伤亡人数能够衡量计算的,靖难之役中的伤亡人数的多寡也暗示了明朝江山的易主。
姚广孝雕像
而成就靖难之役的无疑是朱棣身边那些谋士们,那么靖难之役朱棣的谋士有哪些呢?
中国历史上对于谋士们的笔墨描写其实是非常少的,其中为后人所熟知的莫过于朱棣身边的重要谋士姚广孝。
靖难之役朱棣的谋士姚广孝可以说是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若非是因为谋士姚广孝的过人才智,或许朱棣未必能够如此幸运地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并且最后登上了皇位。其实早在靖难之役发动之前,姚广孝便表现出了过人的阅人能力,姚广孝的为人可以说是深藏不露的,有着无比空明的洞察力,而起初朱棣对于姚广孝的能力也是不曾深信的,但是自从姚广孝对朱棣言说了关乎天下命运走向的大策方针的时候,朱棣便把姚广孝当做了自己最为重要的谋士。
靖难之役朱棣的谋士并不独有姚广孝一人,其实还有其他很多人,比如武将朱能,但是朱能在指挥作战中体现的杰出才干并不如姚广孝那么耀眼,因而姚广孝也被人称为是明朝第一谋士,如此褒美足以看出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的谋士地位以及作用了。
靖难之役路线图
靖难之役路线主要是燕王的军队从北京南下最终打到南京城的,其中经过了多起战争,可以说靖难之役路线出现了反反复复的调整。起初,燕王朱棣的军队主要是集中在北方的,当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行谋反叛逆的时候,有很多的响应者都加入了燕王朱棣的军队,可以说是让朱棣如虎添翼。
朱棣得到众多的支持,随后便开始南下,一连攻打了多个城池,并且顺利占领了通州、蓟州等。随后朱允杀憧始与燕王朱棣进行了大战,在雄县的时候,朱允傻拿骶却遭到了朱棣军队的袭击,可以说是惨败。然后又在真定开始大战,结果一如既往,朱棣的军队大败明军。然后,朱棣的军队开始进一步南下,等到到了大宁的时候,朱棣的军队曾返回到北平,与明军进行恶战。
次年,朱棣的军队开始于明军再次于白沟河作战,明军再次大败,然后朱棣便又进一步向济南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最终成功地占领了济南城。后来,朱棣一直顺利南下,终于占领了沿途的大小城池,而同时得到了相关的情报,最终攻下了南京城。这就是靖难之役的主要路线。
靖难之役图片
靖难之役的实质其实就是燕王发动的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尽管表面上看上去是因为削藩而影响到了燕王以及各位藩王的利益,但是靖难之役的实质却远不是这么简单的。那么为什么说靖难之役的实质就是争夺皇位呢?削藩是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发动的一场无声的战争,而建文帝本就有些畏惧燕王的势力,所以想要偷偷一步步来,可是他一发出动作燕王就明白了,之后就有了燕王装疯卖傻的事情,为的就是抓紧时机好出兵打出个措手不及来。
之后的时间内朱棣很快就率兵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了,表面上看朱棣是因为不满削藩才做出如此动作的,殊不知是朱棣早已经心存不满,认为建文帝根本就是个没有本事的人,为了明朝的发展和自身的利益,其实朱棣早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推翻建文帝了,朱棣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毕竟他才是朱元璋的儿子,可是最后皇位却又越过了他,若是建文帝真是个有才华的厉害人物也就算了,可是建文帝并不适合做皇帝。朱棣为了得到皇位可是煞费了苦心,但是因此大家也可以看的明白,其实这场靖难之役的实质就是对于皇位的争夺战争。
公元1402年,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历时四年的靖难战争让他感慨颇多。当一切都安定之后,他想到的是在靖难之役中牺牲的大将张玉。那么张玉是谁呢?他又怎么值得朱棣如此惦念呢?
张玉早年曾经是元朝的官员,在洪武十八年投靠明朝。后来他又参加了捕鱼儿海之战,因战功而被封为济南卫副千户。后来归属于燕王麾下,屡立战功颇受朱棣器重。故当时人称张玉是朱棣麾下第一大将,有勇有谋让人佩服得不得了。
建文元年,朱棣发动靖难战争。张玉更是一马当先迅速控制了北平城,立下了头功。在此后朱棣与南军的对抗中,张玉不但冲锋在前,更是屡出奇谋。在他的帮助下,朱棣在北平附近屡挫南军。当时的南军主将耿炳文、李景隆都被朱棣打的大败而归。后来朱棣率军南下,准备夺取南京。但是由于朱棣过于注重攻城略地,所以在山东境内进展缓慢,而且屡屡受挫。终因师老兵疲多次退回北平,休养生息。而大将张玉就是在朱棣南下的过程中牺牲的。建文三年,朱棣在东昌与老将盛庸对战。朱棣率军冲击对方,但是没想到对方的阵型竟然丝毫不乱。而后盛庸故意引诱朱棣冲击中军,并且将他重重包围。如果盛庸当时下手能够快一点,那么朱棣就有可能被生擒。可是此时大将张玉和朱能拼死进入敌阵营救朱棣,张玉负责引开敌兵,朱能负责营救朱棣。朱能很快就找到朱棣并与之会合,而后保护朱棣冲出敌阵。由于张玉不知道朱棣已经脱险,所以仍在与南军缠斗,终因寡不敌众力竭而亡。时年张玉58岁,可以说在整个靖难之役中,南军最大的成果就是干掉了朱棣麾下第一大将张玉。
得知张玉阵亡,朱棣痛不欲生。回到北平之后诸将请罪,但是他仍然痛哭不已。建文四年,朱棣攻入南京做了皇帝。他想到的就是自己曾经的左膀右臂张玉,继而追赠张玉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并且还大大抚恤他的家人。因此也有人张玉为靖难第一功臣。朱棣的后代也没有忘记张玉曾经的功绩,追封他为河间王,并且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
张玉的子孙也继承了他的爵位,直到明朝末年他的后代还承袭了英国公的爵位。就这一点来说朱棣比他老爹做得要好得多,大家说是不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3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