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君心不可测!雍正为何会害死自己大儿子

众妙之门 2023-06-20 01:46:59

君心不可测!雍正为何会害死自己大儿子

雍正生前长大成年的儿子只有弘时、弘历、弘昼三人。后来,弘历成为了接班人乾隆,成年更早而又性情直率的弘时,直接被雍正整死,而弘昼的处境也不好,这三兄弟从雍正那里所获得的父爱,可谓是天壤之别。

雍正四年(1726年),25岁的弘时被父亲雍正抛弃。雍正在这年颁布了一道圣旨,里面专门说:“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

允禩是康熙的第八子、雍正的异母弟、弘时的叔父。胤禛即位后,先把胤禩改名为“允禩”,后来又改名为“阿其那”。很显然,允禩是雍正的死对头,雍正要整他不难理解,但为什么把自己的儿子弘时发配为这个“仇敌”之子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雍正之所以要清除弘时,是为了给弘历将来继承皇位铺平道路。但是仔细推敲一下,这种说法根本立不住脚。因为当时雍正还不过50岁,当皇帝也才四五年,而且弘历也只有15岁,新的继承人问题绝不至于紧张到需要整死一个儿子、扶持另一个儿子的地步!

所以弘时之死,是另有隐情的。这里面最大的谜团就是,雍正为什么要将这个儿子跟仇敌允禩捆绑到一起?

弘时在雍正四年被令为允禩之子时,允禩已经被雍正一撸到底,削爵圈禁、撤去黄带、玉牒除名。换句话说,雍正把这个儿子发配过去,就是让他去跟着允禩遭罪的。这个做法于情于理都很难理解,于情,弘时是雍正的亲生骨肉,就算要整他,也没必要这样羞辱他;于理,允禩自己是有儿子的,弘时过去算怎么一回事?

再退一步讲,即便雍正当时已经秘密立弘历为太子,要清除弘时为弘历扫清障碍,大可以直接把他关了杀了,何必要多此一举作践自己的皇子呢?

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弘时在父亲雍正整治叔父允禩等人的过程中,没有站在父亲这边,甚至还公开为叔父们的遭遇抱打不平。清史泰斗孟森曾经专门考证过这件事,孟森就是力证乾隆不是海宁陈氏之子的那位著名清史学家,他在推论弘时真正死因时曾说:“世宗(雍正)处兄弟之酷,诸子皆不谓然,弘时不谨而有所流露,高宗(弘历)谨而待时始发也。”

可见事实真相很可能是,雍正在坐稳皇位后对待当年一起夺嫡的兄弟太过心狠手辣,不仅弘时不能认同父亲的做法,就连年龄尚小的弘历、弘昼心里都有不同的想法。但唯独弘时“年少放纵,行事不谨”,经常把心中的不满流露出来。而他弟弟弘历则时时保持谨慎,静待时机。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势必要挑出头太过的弘时,杀一儆百。

这可能是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原因。试想一下,年轻的弘时性格直率,言行中常常替叔父允禩等人的遭遇鸣不平。那么依照雍正的性格,他很可能索性说:你干脆去做允禩的儿子,陪他一起死吧。

应该说,整死弘时的效果非常显著,后来弘历果然成长为一个中规中矩的良好青年,顺利进入到接班人培养行列。而另一个儿子弘昼的情况也很理想,他虽然成长为一个荒唐胡闹的问题青年,但他的不良嗜好仅仅是给自己办丧事、吃自己的祭品,雍正自然没有不放过他的理由,但也不会考虑让他接班了。

乾隆大婚,雍正含泪赐死儿子,才知父皇为何不对九子夺嫡下死手,你怎么看?

虎毒况且不食子,人狠莫过于弑亲子。雍正就是这样一位父亲,活生生成了大清朝最狠的父亲,他之所以对自己的亲骨肉痛下杀手,也属实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尽管当时的雍正,在康熙的儿子中并不算最优秀的存在,但康熙还是依旧按照惯例,将皇位传至于他,当时对皇位觊觎的皇子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以胤禩一伙人最为嚣张,他们在一次次挑战着康熙的底线。

雍正这一生,子嗣按理说也不少,但是最终活下来的皇子仅仅只有四个,按理说皇位的争夺应该不是特别激烈,但事实却大大出乎雍正的意料。

为了避免提前立储君,最终在他的眼皮底下出现兄弟相残的局面,所以雍正对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是秘而不宣,但也正因为如此,反而让有些人的猜测,有了肆意生长的沃土。

当时这4位皇子中最年长的一位名叫弘时,他算相对幸运,并没有在童年夭折,按照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猜测,他极有可能就是雍正心中的最佳人选。

(弘时剧照)

所以很多人也就提前站位,准备拉拢关系,以免他将来在继位之时,不仅捞不到好处,反而有杀头的风险,但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还记得当初那位和雍正争夺皇位的皇八爷胤禩吗?

他必然也看到了这其中的巨大利害关系,自然也和这位小侄子达成同盟,有了一致的共识,如此大的举动,怎能不被雍正发现呢?

他还特此告诫弘时,让他不要与那些人走得太近,带着小兔崽子压根不听,反而愈演愈烈,不仅对于父皇的警告置若罔闻,有时候甚至于疯狂对着干,这叛逆的小性格,哪里是雍正所能容忍的?

雍正在即位之时,他已经19岁,显然也有了自己的判断,但他却始终执迷不悟。就在雍正5年的时候,与雍正同为皇四子的乾隆结婚了,时值7月16号,整个皇宫都洋溢在婚庆的喜悦气氛当中。但此时的雍正却并不轻松,他思索再三,最终还是对那位屡次挑衅自己底线的弘时太子,下了最后通牒,其实他的胡打胡闹并无可厚非。

弘时作为雍正最年长的儿子,又深得雍正器重,为何抑郁而终?

按照常理来讲,,弘时应该是雍正帝择嗣时的首要人选。因为他在诸各个皇子当中排行最先,而且又已经成年,并且还有子嗣,他的生母李氏在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已经是侧福晋,其名份仅次于嫡福晋乌拉纳喇氏,可是为什么弘时不但没有被雍正重用还被削藩了呢?

这话还得老早之前说起,在弘时20岁以前,已经先后经历了康熙帝的两废太子,各个皇子为争夺储位拉党结派,明争暗斗,皇十四子允禵率师西征,收复藏地,康熙帝猝死,胤禛获取皇位等一系列大事。乾隆帝曾经评价弘时说他"放纵"、"不谨",表明了弘时有率直、任性的性格特征。

尽管现在没有准确的史料可以考证,但根据雍正帝后来下令让他去做允禩之子这一情况,似乎就可判断早在雍正帝继位之前,弘时对于允禩等人,肯定是有一定好感的,所以他对康熙朝晚期储位之争的看法,和他的父亲胤禛有着截然不同的倾向性。因此,雍正元年雍正帝秘密建储时,当然要将这位怀有异志之子排除在外。?

到后来,雍正和弘时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以至于最后弘时被雍正削去了藩,断绝了父子关系。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2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