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南宋为什么要联合蒙古国灭金原因是什么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0 00:27:32

南宋为什么要联合蒙古国灭金原因是什么

说到南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痛打落水狗。

金朝末年,曾经强大金帝国,早已是迟暮老年,灭亡就是时间问题。

金蒙两国,常年混战,曾经强大金军输给后起只秀蒙古,蒙古通过战争不断蚕食金国领土,这要金国综合国力受到严重打击,可还一丝善存。一直到野狐岭大战,金军全线溃败,此后,金军已无力阻挡蒙古。

南宋执政者必然看透这种情况,必然不会贸然同金国联盟,国与国之间,只能谈利益,并无朋友。

金国末代皇帝完颜永济并不是大才之人,成吉思汗并未把他放在眼里,认为自己击溃金国,只是时间问题,可成吉思汗算是个雄才之人,不做无把握之战,积极筹备战争,逐步扫清金国力量。

金国末代皇帝完颜永济为首高层,并未看到危机,反而继续享受,不顾百姓生死,这样国家,灭亡是早晚问题。

金国并是蒙古对手,他的军队连接战败,这要金国将领畏敌如虎,纷纷丢盔弃甲。金国内部派系纷争,这要军队将领只为自己考虑,不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军队何以保家卫国。

金蒙混战数年,金国不少战略重地丢失,这要他们缺少地利上优势,蒙古军队想南下进攻金国,随时都可以。

金国在外交上,又犯下大错,蒙古人打得金国丢盔弃甲,可他们并未认识到蒙古才是国家最大敌人,反而起兵进攻南宋,这要金国失去了最后盟友。

南宋之所以选择联蒙灭金,是极为大胆尝试,可南宋选择这一步,靖难之耻是南宋君臣永远的痛,金国数百年压得南宋难受,在加上金国衰落,这要南宋政权认为痛打落水狗方为上策,最终选择联蒙灭金。

很快,南宋同蒙古达成协议,配合蒙古顺利击溃金国,报了国仇家恨,可由于南宋想收复过去失地,不久同金国爆发冲突,史称“端平入洛”,金蒙联合南宋并未获得记得利益,反而陷入无限战乱。

南宋选择联蒙灭金,虽有国仇家恨,更多是处于战略考虑,不得已而为之。

南宋明知道蒙古不是善茬,为何还要选择联蒙抗金?

很简单,南宋战略短视,在外交方面也没什么灵活性,只知道盯着眼前的利益。而且,这种战略短视在北宋就有一次,结果是北宋被大金灭亡。

实际上,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大金是蒙古帝国和南宋之间的缓冲国,因为当时的蒙古帝国非常强势,同时还有来自中亚、欧洲军事技术和武装力量的支持,虽然在中欧没少碰壁,但是在当时的东亚是语无伦次的强权。所以,任何一个成熟的国家都不会任由自己暴露在一个庞大的潜在对手面前,也就是尽量规避这些战略风险。

剧照

那么对于南宋来说,规避战略风险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大金在前面拉仇恨,让大金成为南宋和蒙古之间的缓冲。而且尽量支援大金,让大金能撑住,即便是大金撑不住,但是由于长期的消耗,蒙古必然也会因为实力受损而延缓或者放弃对南宋的征伐。

只可惜,南宋没这么做,而是非常卑鄙的背后下刀子,可谓是记吃不记打。所以,一旦大金完蛋,那么蒙古帝国下一个武功就是灭亡南宋,所以从南宋定下联蒙灭金的时刻开始,南宋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毕竟,以蒙古帝国的武力以及技术优势,收拾你一个玩泥巴的南宋实在是易如反掌。而且可笑的是,当蒙古大汗彻底腾出手来收拾南宋的时候,丁家洲之役蒙古大败南宋,而且蒙古平定南宋几乎是传檄而定,临安小朝廷主动向蒙古大军投降。

剧照

这是多么的讽刺,我只知道大金抵抗的最壮烈,翻阅史书可谓是可歌可泣;相比于主动投降的南宋,啊呸!挫送,那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大金灭亡后,金臣张天纲面对趾高气昂的南宋官僚,不卑不亢的说道:国之兴亡,何代无之,我金之亡,比汝二帝何如!而主动投降的南宋,只有满朝朱紫尽降臣的笑谈。

而且,蒙古灭南宋的主力军就是来自于原大金治下的汉人,虽然他们接受了蒙古大汗的统治,但是他们和南宋可是有亡国之恨,谁让南宋背后捅刀子的。

剧照

北宋因联金灭辽而亡,为什么南宋执意还要联蒙灭金?

宋和南宋的灭亡极为相似。


(?联金灭辽?,北宋的灭亡颇有些咎由自取)

北宋通过?海上之盟?和金勾搭在一起,抛弃了数百年的盟友辽国,结果没想到金国在灭亡辽国后顺手就把北宋给灭了,?靖康之耻?让南宋军民刻骨铭心。而继承北宋衣钵的南宋丝毫没有吸取教训,他们被灭国仇恨蒙蔽了双眼,为了报仇再次联合蒙古灭了金国,于是历史重演,蒙古灭金国后马上将矛头指向了南宋,崖山一役南宋灭亡。


(?联蒙灭金?,南宋的灭亡就颇有些无奈,实在是实力有限,天命如此)

北宋的灭亡,或多或少都有咎由自取之处,但说南宋朝廷鼠目寸光、不吸取教训,重蹈覆辙可就真的冤枉人家了。南宋君臣们并非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南宋倒是想?联金抗蒙?来着,但对比金国的骚操作,南宋朝廷已经是做得无可挑剔,不是蒙军有高达,实在是金军太猪头啊!

实际上还没等蒙古出手,金国就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作死了。

断夏


(蒙古征伐西夏,完颜永济见死不救,西夏向蒙古求和并宣布和金断交)

西夏自元德四年(1123)与金议和并向金称臣以来,两国和平交往八十余年,虽也小有摩擦,但彼此也还算合作愉快。

随着蒙古的崛起,西夏和金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变。对于成吉思汗来说,想要一口气吞掉金这个庞然大物对刚崛起的蒙古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采取逐步削弱,打击金国有生力量;剪除金国羽翼,使其孤立无援的方法。

蒙古人首先将矛头对准了金的亲密盟友西夏,为了消除潜在威胁并孤立金国,成吉思汗制定了?灭金先灭夏?的大方针。


从1205年开始蒙古先后三次进攻西夏,公元1209年蒙古人更是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西夏首都兴庆府,眼看兴庆府危在旦夕,夏襄宗派遣使臣紧急向金国求援:老大,看在多年的情分上拉兄弟一把!

一方是有野心,不老实的蒙古,另一方是老实安分,合作多年的西夏,做这个选择题似乎并不难。但金国首脑卫绍王完颜永济(金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为人庸碌无能,后被废)却选择了袖手旁观不趟这趟混水,尽管满朝大臣恳切诉劝说西夏若亡,蒙古必来攻我,不如与西夏首尾夹攻,可以进取而退守。?完颜永济却乐观地认为?敌人相攻,吾国之福,何患焉??让西夏和蒙古互打,我们坐收渔翁之利不就行了?


(给金国这口棺材敲下第一颗钉子的完颜永济)

吾国之福?渔翁之利?自以为得计的完颜永济很快就笑不出来了,由于金国援军不至,西夏只能向蒙古请降议和,在缴纳了大量金银珠宝、牛羊牲畜并献上亲闺女后蒙古总算是同意了西夏的请求,自此西夏成了蒙古的附庸并忠实执行?附蒙伐金?的政策。由于完颜永济见死不救,西夏人将损兵折将、纳土请降的屈辱和怨恨都撒在了金国身上,从公元1212年夏襄宗率军侵略金边境葭州开始,夏金之间爆发了长达十余年、大小战役二十余次的军事冲突,常年的战争使得两国民生凋敝,经济崩溃精锐皆尽,两国俱敝?,完颜永济本想驱虎吞狼,没想到却适得其反,让小弟西夏成了蒙古人的打手。

绝宋




(野狐岭之战彻底打掉了金的大国地位)

公元1211年,刚揍完西夏的成吉思汗又马不停蹄亲率大军伐金,经过会河堡、乌沙堡和野狐岭等一系列战斗打的金军溃不成军,一时之间河北空虚,局势危如累卵。蒙古大军又在三年后再次伐金,这次战事更加顺利,蒙古人攻破居庸关一路推到了中都城下,眼看无法抵抗蒙古的攻势,金宣宗只能献出宗室岐国公主、五百童男童女以及金银马匹无数,并和蒙古签订城下之盟才送走了这群大爷。

蒙古人虽退,但刚继位不久的金宣宗被彻底吓破了胆,在他看来中都已经十分危险,为了规避蒙古大军锋芒,他不顾大臣劝阻强行下令将首都从中都迁往汴京。

明知蒙古帝国正在崛起,宋朝为何还要选择联蒙灭金?

在南宋末年,可以说宋朝已经是非常的腐败了,而明明蒙古已经崛起了,为什么还要联合蒙古灭掉金国呢?

首先说这是朝廷里面希望可以收复北方的领土采取的措施,因为蒙古尽管比较的强大,但是呢,金国可以说实力也是不差的,所以,南宋必须要借助蒙古的军事存在才能打败金国,而当时规划是打败金国之后就可以获得金国大部分的领土,甚至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可以说诱惑是相当的大的。

第二就是因为当时南宋还不是蒙古的目标,而蒙古当时最大的目标就是金国,毕竟金国的军队战斗力非常的强劲,而且军队人数众多,可以说基本上是蒙古的最大隐患,而且南宋没有牧场,对于蒙古来说没有用处,所以蒙古最多就是希望让南宋称臣,然后和平共处。

而和金国的战争让蒙古人发现了南宋的军队尽管数量看起来很多,但是呢确实非常的腐败,而且战斗力低下,所以就让蒙古人起了灭掉南宋的心思。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20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