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要迁都长安,被赵光义一顿喷回去,原来这里面隐藏了这么深的政治阴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作为一个开国之君,赵匡胤对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是有清醒认识的。他说,“天下视幽蓟为北门,无幽蓟则天下时常不安”。
而早在平定南唐时,他还说过一句更加著名的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如果说,南唐、后蜀、吴越这些小国是睡在卧榻之侧的“他人”,那么,辽国这个庞然大物,简直就是睡在卧榻之侧的一头狼。
怎么看待这头狼,对这头狼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赵匡胤是有着自己的思考的。
首先,中原大地饱经五代乱世,处处疮痍,国内急需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
在没有必胜把握的前提下,赵匡胤的打算是存活北汉,以充当辽宋之间的缓冲。
而为收复十六州,他广积钱粮,设立“封桩库”,打算积蓄好三五十万两白银,如果能向辽人赎买就赎买,如果不能赎买,就“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将这笔钱充当军费,强行收取幽云十六州。他说,辽兵多次侵扰我边境,若我用二十匹绢的价格收购一名辽兵的脑袋,辽国精兵也就十万人,只要花费我二百万匹绢,就可以将他们悉数消灭。
汴梁所处,自古为四战之地,一代纵横家张仪就说:“魏之地势,固战场也。”周围没有山岭险阻,建都于此,即置身于辽国的兵锋之下。为了解决辽国骑兵对北宋都城汴梁的威胁,他毅然决然地提出:“吾欲西迁,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打算先迁都洛阳,可能的话,再迁都长安。洛阳位居“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四面群山环绕、雄关林立,临洛水,负邙山,望伊阙,据成皋,控崤函,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秦以后宋以前有东汉、曹魏、西晋等王朝建都于此,为“九朝古都”。可是,这一提议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
起居郎李符给出的理由是,洛阳穷,太穷了,经济凋敝。而且,饱经战火,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不适合皇家居住。
所谓穷、破烂,都是偷懒鬼的借口,不能成为理由。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的另一番话,却不能不引起赵匡胤的沉思。
李怀忠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又说:“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他认为汴梁已得运河漕运之利,京师地位根基已固,不能动摇,如执意要迁都,百害无一利。
的确,自后梁建都汴梁以降,几代统治者都不断开挖运河,以通漕运。赵匡胤本人建立大宋王朝后,从建隆二年(961年)开始,就着手在汴梁周围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挖蔡河以达许镇,又从新郑引闵水与蔡河汇合而经陈州、颍州直达寿春,更在汴梁城北开挖五丈河和金水河。时至开宝年间,以汴梁为中心的运河体系已经构建完善,江南的米粟由长江入淮河,经汴水入京师;陕西的米粟从三门峡转入黄河,入汴水达京师;陕蔡的米粟则由惠民河转蔡河,入汴水达京师;京东的米粟由齐鲁地区入五丈河达京师。
一句话,交通发达,粮运便利,建都在汴梁,可取天下米粟以养京师。这是建都洛阳或长安所不可比拟的。
但,这既是汴梁作为京师的优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
赵匡胤觉得,既然汴梁城中所需物资全仰给于水路,一旦水路被截,京师被围,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外,赵匡胤的弟晋王赵光义也表示了对迁都的明确反对。
他引用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一句话加以反驳,他说:“在德不在险。”
当年,吴起与魏武侯讨论,对国家安全而言,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到底哪一方面更重要,吴起就认为,决定国家兴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上古时代三苗氏德义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纣修政不德,虽有险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运,所以说安邦治国“在德不在险”。
应该说,吴起的看法是正确的。
因为,再坚固的堡垒,也会有被攻破的缺口;而这缺口,往往出现在内部。
然须先有了险固的河山,再加以不断提升国家的政治修为,以德治国,才能长治久安,国运兴隆。
去掉地理因素上的影响,只一味强调政治修为,就好像银行不设防护措施,只寄希望于以自己的品德去征服别人,用嘴巴去说服劫匪放弃偷盗和抢劫一样,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是根本得不到保证的。要提高国家安全系数就要不断投入雄厚的兵力。
为此,都城汴梁一带常驻军有数十万,城内外连营设卫,以代替山河之险。
在群臣和晋王的反对下,迁都计划由此搁浅。
赵匡胤不无沉痛地说:“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赵匡胤的预见是准确的。不迁都,京师的生存就全倚仗于运河漕运的供养,运河的开挖和维护就会成为国家头等大事,而无休止的开挖和章清淤就使百姓疲于奔命。
长江下游原本经济发达,但因其水路与京师畅通,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京师粮食和物资的主要来源地,负担日渐沉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这样,当集天下之财于京师之时,京师虽然繁华,地方却更加困厄。
以后的发展,正如赵匡胤所预言的一样,百年未到,国力尽耗,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近乎停滞,庞大的军费常常透支国家财政,财政上的“积贫”和军事上的“积弱”终于积重难返。
这里,有一个问题,让人困惑。
自古以来,统治者选择都城的考虑因素无非是军事、经济、地理位置这三方面:军事上,要求统治者位居都城而内制诸侯、外御强敌;经济上,要求都城地处繁华,经济发达,给养自足,不能全盘倚仗于远处输运;地理位置上,要求都城有发达的水陆交通。
赵匡胤和李怀忠等人在论证迁都的可行性时,都紧紧围绕这三方面因素展开。
可赵光义倒好,突如其来地抛了个书袋子,让人觉得其既迂腐,又刻板,不懂得为他们赵家天下分忧。
可偏他这个书袋子,赵匡胤还不好反驳,你要反驳,你就成了不肯“修德”的人,跟三苗氏、夏桀、殷纣这些人是同一类人物,应该遭受万民的唾骂。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实际上,赵光义既不迂腐,又不刻板,相反,他的情商和智商都很高。
那么,他为什么执意要反对迁都呢?两个字:利益。这时的赵光义已在开封府担任了十六年的府尹,培植了大量亲信,在朝中的势力正在不断壮大。如若迁都成功,他的势力不免会受到削弱,这当然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实际上,赵光义此人,野心极大,并不满足于自己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他的志向是登上龙椅,俯视四海。
赵匡胤提出的“迁都之议”将他吓得不轻,为了实现自己的志愿,他不得不加快行动的速度—六个月后,赵匡胤暴毙,赵光义华丽转身,从一介亲王蜕变成北宋第二位皇帝。
这一切,赵光义是怎么做到的呢?
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来到洛阳,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赵匡胤十分欢喜,甚至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便是迁都洛阳。其实这并非他一时兴起,而是赵匡胤认为,如今的都城开封,位于黄河南岸的平原上,是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
因此,为了保卫都城,宋朝就必须囤积大量的军队。如此一来,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国家就会出现多余的兵 ,也就增加了财政负担,不利于宋朝发展。反之,洛阳坐拥山水之险,易守难攻,便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正是出于他有了这个想法,才会率领百官西访洛阳,就是想听听群臣的意见,史书记载:?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
而除了赵匡胤之外,还有一位开国皇帝,曾经想过要迁都,那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是以南京作为都城,但这里并非他最满意之处。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目的正是他打算迁都西安。朱标详细考察了西安,并向朱元璋献上陕西地图。
但众所周知,不管是赵匡胤还是朱元璋,最后都没有迁都成功。他们作为宋朝和明朝的开国皇帝,看待事情总比其他人长远,他们之所以考虑迁都,必定是看到了当时都城的弊端。既然他们都认为,迁都更利于国家发展,为何最后却都没有实现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赵匡胤这边。在赵匡胤眼中,开封有很多优点,比如这里是被黄河保护的地方,适合挖渠通向各个地方,有利于保持中央与地方的距离,交通极为便利。另外城高池深,城内建筑规整,道路宽阔,极有皇都气派。最后,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等政权,曾经都与开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然而,赵匡胤却认为,开封有个致命的缺点,便是没有防御的地势,也就是易攻难守。特别是没有保护的幽云十六州,则是更加危险,所以他认为迁都是很有必要的。可是当他提出来的时候,却遭到群臣的反对。
大家之所以会反对,理由有很多种,比如有的人认为,洛阳经历战乱,很多城市处于破旧的状态,经济严重落后,交通也十分不便,实在不适合作为一国之都城。
有的则认为,如果要迁都,就必须花费大量金钱重新修建洛阳,到时候劳民伤财,必定动摇国家根基。甚至还有的想法就是,自己已经在开封定居,而且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所以并不愿迁到一个破旧的城里去。
群臣纷纷提出反对后,赵匡胤并没有妥协,而是赌气留在洛阳不肯回去。这时弟弟赵光义站出来劝说,提出:?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
最终,赵匡胤没有办法,便回到开封。没能迁都成功的赵匡胤,忍不住叹惜道:?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结果一语成谶。同年十月,赵匡胤离奇暴毙,迁都之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接着我们来说朱元璋。赵匡胤是出于群臣反对,最终不得不妥协,随着他的去世,迁都一事就告一段落。可朱元璋是个强势的皇帝,如果他决定迁都,就算有人反对,可能也改变不了什么,那为何他还是没有成功呢?
这就要说到朱标了,朱标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儿子,心中唯一的储君人选。像迁都这种大事,自然要交给太子去办。朱标为了这件事日益操劳,在视察返京后不久,便突然生了场大病。
在患病期间,朱标还坚持处理筹建新都城一事,导致病情加重。第二年,朱标就病逝了。爱子死后,朱元璋痛哭不已,任何大事都被搁置下来,他再也没有心思和精力考虑迁都一事。
当朱标的丧事结束,朱元璋又忙着挑选新的继承人,当选中朱允炆之后,他又忙着为孙子铺路,直到去世。所以自从朱标去世,朱元璋便再没有时间继续考虑迁都的事情。
后来朱允炆登基,就开始策划削藩,结果导致朱棣起兵靖难。朱棣登基后,才又开始考虑迁都,不过他考虑的不再是西安,而是自己生活多年的封地北平,即北京。自从迁都北京后,明朝的都城便再没有变过。
综上所述,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没能迁都成功,主要就是受到大臣政治利益,以及人死亡因素的影响。如果赵匡胤和朱标没有在当时的节点去世,那么就很有可能迁都成功。
特别是明朝,明朝建设中的西安城市,是按照中国最大、最好的标准建造的。据《庚子西行记事》记载:?明代紫禁城尚在,完整如新,且其址略宽于南京。明祖本志在都秦。?
这里直接将西安称为?紫禁城?,可见其规模壮丽,如果不是朱标突然病逝,那么朱元璋就很可能迁都成功了。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开封。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赵匡胤曾拟先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但遭到群臣及晋王赵光义极力反对,迁都计划搁浅。
自古统治者选择都城主要根据军事、经济、地理位置三方面条件来考虑。军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制内,又利于御外;经济上要求都城附近地区经济发达,能基本解决都城的物质需要,只需少量仰给于远处;地理位置上要求都城位于王朝管辖范围的中心地区,或有通畅的水陆交通线路通向四面八方。
开封府主要的优势是居“天下之要会”,汴水河渠连接江淮等地,经济富庶,但其缺点是军事上无险可守,难以御外,必须常驻数十万大军以代替山河之险。赵匡胤考虑得比较全面,比群臣和赵光义更有眼光,他认为如继续以开封为都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结果不幸而言中。
宋太祖曾拟迁都
欲西迁据形胜之地
开封位于黄河中游的南岸,地处中原和华北大平原的西部边缘。它北据燕赵,南通江淮,西峙嵩岳,东接青齐。河流在这里作放射状向南北分流,可开凿运河,连接南北河流。
因战国时的魏国,五代时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朝后期,都曾建都于开封,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就地理环境而言,自古统治者择都大多选取龙盘虎踞、山河四塞、有险可守的形胜之地,很少选择地势平坦、难以防守之地。而开封偏偏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地方。它之所以被统治者看中,关键在于它处在四通八达的“天下之冲”,交通方便,经济富庶,有利于“居中御远”。
早在战国后期,纵横家张仪曾对魏哀王说:“魏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限。”楚汉相争期间,谋士郦食其对刘邦说:“陈留(今开封一带)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于是刘邦置陈留郡。唐末和五代时,群雄逐鹿中原,开封的地理位置显得更加重要。唐人韩宏说:“大梁(今开封)襟带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制山东。”后唐郭崇韬说:“汴州关东冲要,地富人繁”。石敬瑭对后唐皇帝李嗣源说:“大梁,天下之要会也。”公元936年,石敬瑭灭后唐,建立后晋,两年后便以汴州为东京开封府,定为首都。
随后,后汉、后周相继建都于开封。宋太祖赵匡胤登上帝位时,沿用后周旧制,以大梁为东京开封府,洛阳为西京河南府。赵匡胤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军事家,也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在基本平定南方诸国及地方割据势力后,他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曾拟先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他说:“吾欲西迁,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但这一打算遭到群臣和其弟赵光义极力反对。
反对迁都理由之一:
洛阳凋敝军食不充
赵匡胤于公元927年在洛阳夹马营出生,因而对洛阳有特殊感情。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下诏西幸洛阳祭祀天地,并打算从此留在洛阳。
起居郎李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上书“陈八难”,书中称:“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赵匡胤思乡心切,根本不管西行难不难,于同年三月丙子日从开封出发,在众大臣和卫兵簇拥下,浩浩荡荡前往洛阳。
四月,赵匡胤一行到达洛阳,在南郊举行合祭天地大典。此前洛阳地区连续一个月大雨不止,赵匡胤到达后,雨就停了下来,举行合祭大典时晴空万里。大典结束后,当地父老说:“我辈少经乱离,不图今日复见太平天子!”还有人激动得泪流满面。赵匡胤见天公作美,百姓归心,又见洛阳经过重建后宫室壮丽,心情非常愉快,当日下诏大赦,并当面奖励建设洛阳有功的河南府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
两天后,赵匡胤大宴群臣,随意赏赐,君臣共欢。在言谈中,赵匡胤屡称洛阳为形胜之地,居天下之中,流露出欲留居洛阳之意,群臣见皇上兴致正浓,不敢扫他的兴,当时没有谁开口进谏。赵匡胤见大家都不反对,以为迁都之事可如愿进行,却不知群臣虽表面不反对,但大多数人仍不乐意迁都。
反对迁都理由之二:
开封漕运四通八达
迁都是牵涉到国家命运的大事,群臣有意见不可能不提,况且他们知道赵匡胤是非常尊重臣下意见的明君,所以便利用各种机会向赵匡胤进谏。
一天,赵匡胤的老部下李怀忠见皇上略有闲暇,便上前进言,他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
就当时形势而言,李怀忠这一番话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后梁建都开封以来,几代统治者便不断开挖运河,以通漕运。尤其是后周世宗柴荣,屡次下诏开挖运河。显德四年(公元957年)四月,世宗下诏疏导汴水北入开封五丈河,使齐鲁舟楫都能到达开封;显德五年(公元958年)三月,下诏开挖汴水口,引导河水达于淮水,使江、淮舟楫畅通无阻;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柴荣命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在开封东面疏导汴水入于蔡水,“以通陈颖之漕”,又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从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就着手在开封周围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他首先下令开挖蔡河,使河流直达许镇,以通淮右之漕。第二年,又调集数万民工,从新郑引闵水与蔡河汇合,使蔡河经陈、颖直达寿春。同年,又在开封城北进一步开挖五丈河和金水河,增加流量。
经不断疏浚和开凿后,基本形成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经汴水入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蔡之粟由惠民河转蔡河,入汴水达京;京东之粟由齐鲁地区入五丈河达京。使开封便于取得全国各地的粮食和物资,解决首都开封数十万禁军和百万居民的粮食和物资供给问题。这在当时是建都长安或洛阳都无法办到的。所以赵匡胤认为李怀忠的意见确实有道理,但即便如此,仍改变不了赵匡胤迁都的决心。
反对迁都理由之三:
安邦“在德不在险”
群臣的意见赵匡胤可以不听,可晋王赵光义的意见赵匡胤却不得不听,因赵光义是他的皇位继承人。当赵匡胤把迁都洛阳和长安利在有险可守的想法告诉赵光义时,赵光义说:“在德不在险。”赵匡胤一时语塞。赵光义离开后,赵匡胤对左右说:“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赵光义反驳赵匡胤引用了吴起的故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事魏武候。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在船上,吴起与魏武侯讨论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对国家安全哪一方面更重要的问题,吴起认为,决定国家兴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而非地理因素,上古时代三苗氏德义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纣修政不德,虽有险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运,所以说安邦治国“在德不在险”。
眼看晋王和群臣都持反对意见,赵匡胤只好放弃了迁都的计划。
都城的选址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历史上的迁都行为往往都是出于政治统治的需求,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也曾经有过迁都的计划,他的目标就是先从开封迁都洛阳,然后再迁都长安,但是皇帝虽然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很多事情上却也是身不由己。
宋朝的建立乃是继承了后周的衣钵,所以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后就继续定都在开封,当时的开封已经是多朝的旧都了,尤其是战乱频繁的五代之中,有四个朝代都是定都于此,全天下几乎只有这一个古都保存着完好的城池。但是到了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最后一个念头——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率领百官西巡洛阳,《宋史》记载说:“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赵匡胤的迁都计划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故乡在洛阳,而是他已经看到了开封不利于定都的本质——此地易守难攻,乃四战之地,为了保护京城的安全,就必须在周边屯聚大量的兵力。的确,宋朝“冗兵”的局面之所以形成,都城的易守难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但是赵匡胤的迁都计划刚刚提出来,便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尤其是起居郎李符列举了迁都洛阳的八个弊端,其中包括洛阳在多年的战乱之中已经破败不堪,如果要迁都于此就必须对整个城市进行重建,国家的太庙等重要祭祀场所也需要重建,这势必会对刚刚建立不久的宋朝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统治压力。另外,战乱破坏的不仅仅是洛阳城,城市的腹地也遭受了巨大损坏,百姓已经贫苦不堪,不足以满足首都的需求。后来铁骑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也说,汴渠经过五代的不断开挖,已经给汴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漕运,这正是数十万士兵的衣食来源。另外,建国已经十几年,大宋的根基已经在汴京稳定下来,迁都不便。
对于这些反对声音,赵匡胤都没太在意。随后,晋王赵光义“叩头切谏”,赵匡胤把他的想法解释给赵光义听,但是赵光义完全没有与兄长讨论,更没有正面回复,而是只说了一句“在德不在险”。
赵匡胤听后也不再多言,等赵光义离开之后,赵匡胤才对手下说:“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也许,赵匡胤心里清楚,赵光义在汴京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势力网,迁都对这个势力网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所以赵光义才如此激烈地反对迁都计划。但是在百年之后,宋朝也的确如赵匡胤所预料的一样发生了亡国之变。
第一个是当他浩浩荡荡准备奔赴洛阳考察的时候,起居郎李符上书?陈八难?,也就是提出了不适合迁都的八条理由:?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
但是赵匡胤并没有听他的,而是一以贯之起行到达洛阳,并举行了郊庙祭天等等这样的仪式。有趣的是,当他正在准备祭天的时候,之前还是一片阴雨绵绵,在举行仪式的时候,突然阳光灿烂,万里无云,这让赵匡胤非常高兴,直说这是迁都的好兆头。不过也就只有他一个人那么说,没有人接他的腔。
第二个反对的人是都虞候李怀忠。因为李符上陈了八条,都没有被赵匡胤采纳。所以虽然大家对迁都这个事儿有意见,但是都不敢再说。李怀忠是赵匡胤的老部下,他说的话,是等到赵匡胤空闲下来,两人一起喝茶的时候说的。他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
当然了,听了就听了,赵匡胤并没有说什么,仍然继续做迁都的准备。不过他看到大家很不积极,心里面也有些犯怵,于是把晋王赵光义找来商量。他本来想让赵光义支持他,于是说了一通洛阳如何险峻,如何易守难攻,如何作为几朝古都,历史文化积淀很厚等等这样一些话。
没想到他说完以后,晋王赵光义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他说:?在德不在险。?这一句话一下就让赵匡胤卡住了,他半天说不出话来,只得取消迁都的打算。不过毕竟心里不服气,等赵光义出去以后,他对身边的人说,晋王说的有道理,但是百年之后,咱们开封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9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