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朝廷也是鼓励开荒的,古人为什么却是给地主打工种地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9 22:54:27

古代朝廷也是鼓励开荒的,古人为什么却是给地主打工种地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开荒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生命不息,开荒不止。

首先,在古代,开荒是很正常的现象,不仅老百姓开荒,官方也会组织大规模的开荒。秦始皇组织人们到珠江流域和河套地区垦荒;汉武帝组织人力到西域屯田;三国时期的曹魏组织农民和士兵大规模垦荒屯田;之后从西晋到隋唐,占田制、均田制都是鼓励开垦荒地的土地政策;明清时期也是一样,减免赋税,鼓励垦荒。可以说,作为传统农业文明的国家,中国人一直是生命不息,开荒不止。但是,开荒是受到很多条件约束的。

第一,让不让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荒地,但并不代表可以去开垦。任何一个朝代的初期,都是经历过大的战乱,民生凋敝,到处都是荒地。这时候国家会竭力的鼓励开垦,老百姓不会受到阻挠。但是随着社会稳定,就会出现土地兼并,农民会迅速失去手中的土地,沦为佃户。在没有鼓励开垦的政策下,农民想要开垦荒地是要官府批准的。

第二,可开垦的土地其实并不多。

因为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古代垦荒是非常困难的。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凭借简单的工具是无法垦荒的。所以,中国古代的大量耕地,都集中在中原地区。最早的垦荒,属于生荒耕种,意思就是在原始土地上砍烧树林,直接耕种。当土地失去肥力之后,就会放弃这片土地,转而开垦新地。这种垦荒方式都土地的破坏非常严重,比如著名的黄土高原地区,曾经也是草树茂盛、土地肥沃。由于不断的破坏,才导致了现在沟壑纵横的情况。

后来的轮作法以及土地施肥,改善了土地耕种质量,但大量的土地依然不适合农民个人开垦,难度太大。另外,垦荒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那就是水。耕地没有水,什么用也没有。所以,中国传统耕地,都是临近水域,方便灌溉。在离水稍远一点的地方,会大量的挖井,保证水源。保证水源的成本太高,也限制了农民的垦荒。

第三,土地并非仅仅带来粮食。

垦荒就有粮食吃了,这是一个很表面的认识。种地是看天吃饭的,也是需要成本的,在不适合开荒的地方,天灾人祸随时都可能毁掉一年的收成,只能等死。所以,垦荒要选择安全稳定的地区才行。除此之外,古代的田地是和税赋直接挂钩的,种田就要交税,无非是税多税少的问题。

在税赋很重,或者遇到天灾的时候,土地甚至成了一种“负担”。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根本无法承受,还不如给地主耕种,混个能吃上饭算了。当然,民国时期也有很多人努力开荒,慢慢的积累财富。像著名的闯关东和走西口,就是远走他乡,垦荒种地。只要有能力,有条件,中国农民一定会想办法依靠土地活下去的。

古代穷人为什么不自己去荒郊野外开垦一块荒地自给自足,而要给地主打工?

在我国古代因为生产力落后,再加上古代人讲究多子多福,生下的孩子非常的多,因此所拥有的土地根本就不够一家人吃喝,所以有很多的穷人。?

但是为了一家人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他们并不会去开垦一块荒地自给自足,反而是去给地主打工,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经过仔细分析,我发现不可能实现古代穷人开垦自己土地的想法,原因如下:

1、 古代的土地并不归私人所有,而是属于国家的。古代的观念是所有的东西都归天子所有,而皇帝会将国家的很大一部分土地都分给亲王贵族或者朝中的大臣,有时也会将土地奖赏给有功之臣。

农民如果要开垦荒地也是必须要官府批准的,只有得到了国家的批准,才能进行荒地的开垦。

2、这些土地的所有者每年都必须向朝廷上缴一定的钱财,也就是赋税。所以对于百姓而言,发现自己所开垦的荒地,种出来的庄稼根本就不够交税。

这些地主自然也不会亲自打理土地,有的地主会选择将土地租给老百姓,收取很高的租金,只有那些还不算特别穷苦的老百姓才能租得起,至于家境贫寒的老百姓就只能选择给地主打工,赚取一点极其微薄的糊口钱了。

3、开垦荒地需要人力物力。对于资源比较落后的古代,开垦荒地所需要的牛啊、犁啊等都没有,这些重要的资源都掌握在地主的手中。并且开垦荒地还非常的辛苦,所需要的时间长,所以还不如给地主打工,至少还能够吃饱肚子。

4、就算农民想要自己开垦荒地,条件也不允许,优质肥沃的土地都被地主霸占了,根本没有给底层的老百姓更多的选择。

要么是距家较远,要么就是这块地没有开垦的价值,土地太过贫瘠,根本没有办法种出粮食。

所以对于古代的穷人而言,给地主打工,除了能让全家吃饱外,还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尤其是不需要交赋税,所以剩下的钱财就更多。而且给地主干活,又不是给自己家干活,还可以偷懒,因此就没有那么辛苦。如此看来,对于穷人而言,还是更喜欢给地主打工,毕竟自己开垦一块荒地根本就不能够自给自足。

古代穷人为什么不自己去荒郊野外开垦一块荒地自给自足,而要给地主打工呢

有一个成语叫做?道旁苦李?。

讲的是魏晋时期大名士王戎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小朋友们出去玩,在一个十字路口看到路旁边有一棵李树,结满了李子,又大又圆,所有小朋友都兴高采烈的去采摘,只有王戎一动不动;

旁边的大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就不怕被小伙伴们吃光了?

王戎说这棵李树生长在十字路口,每天那么多人路过,居然还能结这么多李子,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棵李树的李子都是苦的,所以路过的人都不吃。

果然如王戎所料,采摘了李子的小伙伴一吃才发现李子都是苦的。

为什么叫垦荒的时期,我要先讲这么一个成语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题目说是穷人为什么不自己开荒,而要去给地主做佃户,那么肯定不是王朝初期,肯定是中后期了。

那么,王朝中后期好开垦的土地肯定已经被人开垦差不多了,剩下的要嘛特别偏远,要嘛特别难以开垦。

以河南一带著名的盐碱地为例,这些盐碱地绝不是一般普通穷人有能力治理的;上世纪著名的焦裕禄,为了治理河南兰考的盐碱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是结果依然是亩均小麦玉米产量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这还是科学已经极大发展的近代。

要是古代,普通贫民根本不要想去治理盐碱地,没有哪个能力;再说盐碱地治理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哪个贫民有资本治理三五年盐碱地?

(盐碱地)

而在古代讲究的是?人离乡贱?,古代老百姓对本乡本土的人是很热情的,但是对外乡人可没有那么善良了;别说一代人,几代人都不行,清代太平天国运动起源不就是广西土客矛盾导致的吗?

石达开、韦昌辉在广西金田都生活了三代人了,可当地土著依然还敌视他们,把他们视作外人。

所以,在王朝中后期想要开荒没有那么容易。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即使开荒成功,做小自耕农也没有做大地主的佃户?舒服?。

这一点是有史料可以说明的。

清朝乾隆年间广东学政李调元是四川人,有一次他回老家遇到了他儿时的玩伴王泽润,王泽润见到李调元,两个儿时好友见面很亲热,聊天的时候李调元才发现王泽润以及从他小时候记忆中的地主子弟变成了一个佃户。

李调元大为吃惊,忙问是不是有土豪劣绅逼你卖地啊?你赶紧说出来,我现在也是三品高官,我一定帮你做主。

王泽润说不是的,是我主动卖了十几亩地,主动做佃户的。

李调元很吃惊,觉得你小地主不做,做佃户,脑子瓦特了吧?

王泽润微微一笑,给李调元算了一笔账,王泽润做小地主的时候,虽然朝廷的正税不多,但是地方衙门的各种摊派、加征太多了,是正税的十几倍,他一年辛苦到头都存不下钱,甚至搞不好还要亏。

于是他干脆把地卖给了本地一个举人老爷,而且他还把卖地的钱又给了这个举人老爷,又购买了额外20亩地的永久租赁权。

简单说,就是王泽润把自己十几亩地卖给了一个举人,又用卖地的钱承担了举人老爷另外20多亩地。

王泽润给李调元算了一笔账,虽然现在他要和这个举人老爷5:5分账,但是他可以永远租种三十几亩地了,而且分成比例是永远不变,两家人也立了字据的。

虽然分走50%看似很多,但是从此他不用再承担地方衙门的乱摊派和加征了,就连这三十几亩地的田赋也是举人老爷去缴,他只管和举人老爷5:5分账就可以了。

古代荒地山地那么多,为何佃农还要租种地主的土地?

因为在古代,农民开的荒地是需要缴税,而且开荒出来的土地并不肥沃,需要时间来养肥,所以说农民在等待土地养肥的这段时间里是赔本的。而且古代机器没有现在先进,农民开荒是很费力气的。相对来讲,自然是给地主打工更加划算。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当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农民种植出来的粮食只能在小范围内交换。这就打消了他们开垦荒地的热情。

在古代,如果农民想要开垦荒地,还需要另外交税。但是开垦出来的土地并不是能够立马种植东西,因为往往没人要的土地,肥力会比较差。所以当荒地被开垦出来时,人们就需要养肥土地,在这段过程中,农民是没有收入的。因此在这个时间差中就打消了很多人的热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敢做赔本生意的。

农民不愿意开荒,是因为当时他们的生产装备比较落后,主要依靠劳力和牛来开荒。这就意味着农民需要在荒地上花费很多的人力和心血,但是农民一般比较贫穷,对于他们来讲,给地主打工起码可以挣一份口粮,但是开荒就有隐患,至少在短暂一段时间内,是没有结果的。当然在当时小农经济并不发达,人们种出来的粮食一般都是小范围内的交换,所以开垦出来的粮食一般用在自足或者卖钱上。

因为开荒难、需要交税,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在当时农民并不积极开垦荒地。相对比给地主打工可以收到酬劳,但开垦荒地就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跟金钱,这对于农民来讲,自然是更愿意打工的。当然如果在当时不需要开荒交税,我认为还是有一大批人愿意去开荒的。因为农民往往是勤劳的象征,也并不怕吃苦。

为何农民在古代不开垦荒地,而是选择甘愿被地主剥削?

整个历史中,大多数都是一以农耕作为经济来源。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这可以说就是农民一家的命根了。但在电视剧中或者史书中经常看到,地主经常剥削这些农民,自己的付出和收入远远不成正比。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有时候旁边就是一大片荒地,那么为什么农民们不自己去开个荒自己耕作呢?



现代人的眼里好像开垦荒地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用农耕机把地翻一遍,然后播上种子就可以。但是在当时科技生产力低下,百姓开垦荒地的成本是非常大的。甚至你可以这样认为,当时开垦一片荒地就好比现在一个年轻人出去创业,要考虑好各个方面,真的做到“天时地利人和”了,你才肯去行动。

表面上看着这片地似乎没有人管,殊不知还要看政府的脸色。有的朝代虽鼓励农民们去大力开垦皇帝,但并非所有人都享受这种政策。即便决定行动,但也要选择一块合适的地,靠近水源的方便灌溉的。让现代人觉得这可能都不是问题,将水源引到耕作的地方就可以了,但古代远远达不到这样的科技条件



就算有条件去开垦这样一片荒地,还需要有耕作的工具。铁锹锄头我们不说了,最主要的是牛。当时的牛简直就是富贵人家的象征,很贵重的一个东西。具体贵重到什么程度,我做一个简单的概念表述。当时县令一个月的工资是12贯,而一头牛大约是50贯,这意味着县令不吃不喝还要攒上几个月。农民又没有收入,肚子都填不饱还攒钱?



牛有了就可以了吗?不得养牛吗?有牛有地就可以了吗?还有很严重的赋税。当时国家鼓励开垦荒地就是希望可以给国家带来更高的收入,而收入的来源正是赋税。有的朝代刚开始是鼓励开荒的,但当你什么都准备好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国家就又开始他们的收税。而且这些赋税并不是一点,乱七八糟的加起来一共几十种,没有点资本根本不敢随意开荒。

其中在开荒之前还要考虑最重要的一点,就相当于现在的年轻人创业失败了怎么办?他们害怕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结果遭遇天灾,连本带利全部玩完。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一个思想,折腾这么大功夫最后还是这般模样,那还不如去给地主打工去,最起码能保证不饿肚子。这样的选择也是没有任何选择余地,自己也只是听天由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8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