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一手好牌,为何最后依然没让他称霸海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我们知道,三国这个时期是一个群雄争夺天下,英雄辈出的时代,尤其是在汉朝末期的那段时间,由于朝廷的权力和威势大不如从前,因此之前朝廷中拥有着重病的诸侯或者各个地区的太守都自行割据了一片地方,成为了独立的势力。这些势力虽然数量非常多,几乎每一个州都会有一个割据的势力,但是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却非常大,而且最后的结果大多都是被周围的强敌吞并。
然而,在那个时候的诸侯当中有一个人的势力发展和最终结果却让人们非常费解,这个人当时坐拥着整个河北三个州的土地,掌握着天下最精良的士兵,手底下还有一大批甘心为他卖命的文臣和武将,按理说,他应该成为那个时代的胜出者,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势力就急速衰颓,并最终被一只刚刚崛起的势力打的落花流水,他本人也最终死在了逃亡的路上,这个人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袁绍袁本初。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拥有一手好牌,本应一统天下的人,却最终落得如此的下场呢?听小编为大家分析一番。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袁本初这个人当时拥有的资源是多么的优秀。这个人的身世背景就非常的高贵,在史书上记载他们袁家在汉朝末年的朝廷中属于势力非常庞大的家族,其中袁家曾经有四代人在朝廷中做到了三公的地位,可以说当时整个朝廷中袁家的声望非常大。而袁绍虽然是袁家庶出的子弟,但是这个人自小就表现的非常聪慧,做出的事情经常让大人们惊叹。因此,到了灵帝晚期的时候,中年的袁绍已经成为了皇帝亲自册封的将军,拥有着自己的部队和领地。
而且,不要看在后来天下大乱的时候几乎大部分诸侯都有一个将军的名号,但是他们的将军名号是不能和袁绍相比的。因为那些诸侯的将军名号都是在汉朝颓废的时候,皇帝为了表彰一些诸侯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而封给他们的虚职,但并不会给他们任何物质上的奖励,更不会有什么军队。而袁本初的将军名号则是灵帝亲自册封的,那个时候虽然朝廷已经呈现出衰败的趋势,但是那个时候的皇帝毕竟还是拥有全部权利的,因此给了袁绍这个将军非常多的人马和武器装备,因此,在天下大乱的时候,袁绍的军队是整个天下中最精锐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和他抗衡。
而且,袁绍不仅拥有着精锐的军队,还拥有者大片的土地,史书上记载他当时坐拥冀州,青州和并州,又在后来从公孙瓒那里夺取了幽州。可以说,整个中原地区都被袁绍一个人掌控在手中。我们来看看当时其他人的情况是如何的,我们随熟悉的刘玄德那个时候还在带着自己的几千人马寻找驻扎点,最后在一个叫做小沛的县城里驻扎了下来。而曹操当时作为除了袁绍之外势力比较大的诸侯,也只是占据了充州一片地方。因此,袁绍那个时候可以说坐拥着天下最好的资源。
然而,这一手好牌,为何最后却被袁绍打的稀碎呢?在小编看来,这和他的两个性格缺陷有关。首先,袁绍这个人虽然非常有野心,曾经亲自引发了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的矛盾,好让自己这些士族有了出头之日。然而,在官场政治上面游刃有余的袁绍,到了治军打仗上面,却显得非常愚蠢。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袁绍这个人不善于采纳建议,甚至于不懂得珍惜人才。
当时,由于袁绍的势力在整个河北的巨大势力,天下一些有名的谋士都去投奔他,想要为他尽一份力。对于这些想要依附自己的文人,袁绍展现出了自己大度的胸襟,全部接接收。然而,袁绍虽然将这些人才留在了手下,却不懂得如何利用这些人才。每次有人为袁绍提建议的时候,袁绍总是畏畏缩缩,不敢放手去干,有的时候纵然是一条绝妙的计策,袁绍也会因为自己的谨慎和多疑而放弃。我们知道,当时的谋士依附在一个主公的门下,除了想要获得一些功名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如今自己苦苦思索的绝妙计策,却并没有获得任何的肯定,这极大地挫败了袁绍帐下一些谋士的信心。因此,有非常多有名的谋士都离开了袁绍,转而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主公,这其中就有后来效命于曹操帐下,被誉为三国前期第一谋士的郭嘉。由此看来,袁绍的愚蠢导致他手下的大量人才流失,这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袁绍兵力上远胜曹操,却吃了败仗,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战前
1、双方的实力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回陈留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最终在李、郭之乱时抓住机会从而登上了权利的高峰。败张绣、破袁术、得徐州,除吕布使其势力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其中虽然有投机取巧的因素,但是却也显示了当时朝廷的暗弱,说明了曹操的谋多略广。
袁绍的家族为四世三公,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初任渤海太守时手中手握兵权,又骗韩馥,败公孙瓒等使其坐拥青州、幽州、冀州、并州四地,带甲百万,威震一方。虽然有他的对手实力不济的原因,却可以看出袁绍也是能把握一定机会的人。
2、当时各方势力
三国初期,除了袁绍和曹操,比较突出的还有江东的孙权和荆州的刘表。可是因为孙策刚亡,孙权需要进一步巩固实力,而刘表是无能无为之人,其愿望只是保守荆州之地。
袁绍自视甚高,对于孙权和刘表都是以命令的方式来要求同他们结盟。可是袁绍的实力又无法真对孙刘起到制约的作用,在夺韩馥的冀州时所用的欺骗手法也令他人所不齿,所以在寻找同盟的时候并未得到大家的支持。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在别人的眼中不轨之心,可是孙刘在实力上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那时他们名义上毕竟还是朝廷的官员。尚且刘表庸碌,孙策又死于刺客之手。曹操对战争的决心由犹豫转为果断。
3、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起因有很多的方面,最重要的是袁绍实力在当时是最强,可是毕竟不在天子的身边,是为了登上权力最高峰之争。
二、战时
天时:“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夫环而攻之必有的天时者矣”。那么,袁绍进攻许昌是在最佳时机吗?
在曹操攻打徐州之时,刘备就曾请求袁绍趁许昌空虚之际进攻,可是那时的袁绍却因为自己的小儿子患疥疮为由拒绝从而错失了最好的战机。而在曹操攻下徐州,兵强将猛,意气风发,士气高沾的时候下令出兵,田丰曾经劝说,现在先罢兵,以待天时。结果被袁绍以懈怠军心的罪名囚禁。
袁绍自认是为朝廷“清君侧”,讨伐曹操这个汉朝的奸臣,是兴仁义之师。对当时的士兵心理还是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所以说在战役打响之前,曹操天时上略胜一筹。
地利
袁绍在地利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官渡靠近河北,在战争的补给和利用地形布置战术等方面都占有优势。反观曹操,因为补给线比较远,无法及时得到粮草。
但是从小的方面来说,曹操的兵马囤积在官渡这个咽喉要道上,“占其地利以扼其喉”从而使袁绍的兵马无法顺利的突破这道防线。
所以在地利上袁绍略胜一筹。
人和
兵力比较:袁绍70余万,而曹操仅有7万多人。
“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曹军兵虽少,但经过千锤百炼,作战经验丰富,训练有素。
战将
曹操人才济济,张辽、许褚、徐晃、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等都是忠心耿耿,英勇善战的世之名将。而袁绍处,当时河北名将文丑、颜良已死,张颌、高览忠心动摇最终投降曹操,韩猛有勇无谋,淳于琼嗜酒无度。
谋臣
从谋士上来说,曹操则有郭嘉、荀攸等都足智多谋之士;袁绍处,虽有沮授却言不听计不从,审配虽有谋略,却用之于催粮,郭图妄得虚名,许攸也投奔了曹操。
主帅
在双方交战之时,主帅往往可以左右战争的结局。
袁绍好谋而无断。
用人的失误:
田丰、沮授都是忠心耿耿,有谋有略。田丰从战争开始之时就提醒袁绍此时并不是开战的最好时机到沮授向他提出用矿日持久之战,袁绍都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从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审配应该算是袁绍手下的最具谋略的谋士了,可是在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袁绍却使他去冀州催粮。
派往乌巢守粮的是淳于琼,淳于琼嗜酒无度,在乌巢根本没有多做防备。
郭图,则是一个无谋之辈,只知阿谀奉承和逃避责任。
谋略和机会的把握:
初期,袁绍兵多粮广,补给源源不断,可是曹操兵少粮微,补给线长。若此时袁绍和曹操打一场持久战,逼得曹操粮尽退军,再在其退军之时随后掩杀,历史可能会改写。
在许攸得到曹操写给荀彧信时,得知曹操军中已经没有粮草,曹操也想放弃这场的战争,于是提议袁绍分兵突袭许昌,若是这样,这场的战役的最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曹操将无法分心两顾,最终结果也就不得而知了。
到徐攸得知曹军中无粮,军心涣散,曹操自己也有退出该场战役的心思,故提议袁绍一方面在官渡拖住曹操,另一方面派兵直突袭许昌,可是袁绍却不用其谋,最终还导致许攸投降曹操。
在曹操袭击乌巢,袁绍未在第一时间派兵援助乌巢,不听张颌之计却听无谋郭图之谋,导致了张颌和高览投降曹操。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常常是仅凭自己的喜好,并未将各谋士的建议与当时的战局联系,最终导致整个战局的失败。
曹操雄才伟略,高瞻远瞩,善于把握局势和利用机会。
从用人上:
曹操充分的考虑到各将领的才能,在任何战术布局中都会派遣不同的将领,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在得知韩猛运粮的信息后果断的派兵偷袭,到初降许攸报告乌巢乃囤粮之地并成功地运用计策使曹军出奇制胜。
从谋略和机会把握上:
战争初期,袁绍军有70余万,而曹操只有7万多人,众军皆惧。荀攸以袁绍军虽多可曹军都是精锐之师,利于急战不可迁延日月。曹操听取荀攸之言,坚定了对袁绍作战的决心。
退守官渡时,采用了刘晔的计谋,将袁绍的进攻一一化解。
在双方对峙一个月之后,曹军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曹操也有意放弃官渡退回许昌,征求荀彧的意见,荀彧说正是用奇兵的时候,整个战局的成败也在此时,并且曹军兵虽少,可是钉在官渡扼住了袁绍的咽喉,使袁绍之兵不能前进,袁绍的兵势此时正是将要懈怠的时候,也是曹操用奇兵以胜之的最好机会。此时的曹操大喜,命令所有的军士努力死守。
曹操军在巡哨之时,得知韩猛运粮将到的信息,曹操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烧毁了袁绍粮草 ,使袁绍军心涣散。
许攸转投曹操是整个战局转变的最大机会,许攸告知曹操袁绍的囤粮之地,曹操果断地做出了战术部署,一举烧掉了袁绍在乌巢的囤粮,并用巧计击退了袁绍袭击曹军大营的军队,不但使得张颌、高览等大将投降还扭转了整个战局向有利于曹操的方向。
在烧乌巢囤粮成功后,曹操扬言调拨人马进攻袁绍的酸枣、邺郡、黎阳,在袁绍军出动去救这三个地方的时候,攻击袁绍军,一举将其打败。
四、战后
曹操继续的巩固官渡之战的胜绩,在仓亭大破袁绍之兵,后利用其子争夺冀州之主,力量分散之时听取郭嘉意见一鼓作气平定了冀州。 从此,曹操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势力。
因为董卓兵力强大,袁绍等没有人敢领先进军。曹操道:“发动义兵来讨伐逞凶作乱的人,大军已经集合,各位还迟疑什么?假使董卓听到崤山以东的义兵起事,倚仗朝廷的重威,占据二周的险隘,9东进军来控制天下。即使他的行为违背道义,也能够成为祸害。如今董卓焚烧了宫殿,劫持天子迁都,使得海内百姓震动,不知道归附谁,这是天灭亡他的时候啊,打一仗就可以使天下安定了,不可以丧失时机啊。”于是率兵9西,准备占据成皋。张邈派部将卫兹分兵跟随曹操。曹操的兵马抵达荥阳的汴水,碰上董卓的部将徐荣,交战失利,士兵死伤很多。曹操被流箭射中,所骑的马也受了伤,堂弟曹洪把马让给曹操,才得以乘夜逃脱。徐荣见到曹操所率领的士兵虽然9,却奋战一整天,认为酸枣不容易攻下,也就率兵撤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7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