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为什么不敢称帝他在害怕什么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9 21:57:30

曹操为什么不敢称帝他在害怕什么

大家好,说起曹操为什么终身不敢称帝!他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曹操曾布告天下,表达其尊拥汉室的忠心。但天下人都知道,这些鬼话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就连他自比周文王之说,也绝非心甘情愿,只是因为不具备自立的条件,只能退而求其次罢了。

事实上,老曹一直心存不逊之志。自从迁都许昌后,他就采取了一系列步骤,积极谋代汉位。然而他一世奸雄,在这件事情上却始终没能志得意满。直到老曹死后,他的儿子曹丕才正式代汉称帝。那么,老曹那个野心勃勃、牛逼哄哄的家伙,为何终身未能自己代汉称帝呢?

一、曹家与士族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曹操与士大夫有着严重的对立,这与老曹出身于阉宦家庭有密切关系。东汉末期,士族官僚集团和阉宦集团的对立是非常严峻的,在出身,为学、信奉、行事、及入仕途径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极大区别,从而在权力分配问题上,有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

桓灵之间,宦官势力把持东汉朝政,士大夫耻于与其为伍,通过作秀和贬斥等手段以保持自己的清操和名节,与宦官相对抗,“党锢之祸”因此发生。而东汉末年的“婞直”士风亦因之形成,士族和宦官构成了势不两立的严重格局。

曹操出身阉宦家庭,祖父曹腾是一个资格很老又奸狡误国的大宦官。曹操之父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凭借财货,交通权贵,买官进爵,是一个行迹秽恶的人。在那个重名节的时代,老曹这家风确实有点拿不出手,所以陈琳在为袁绍写的檄文中痛斥老曹是“赘阉遗丑”。由此可见,曹操在他未掌握实权前,就和士族阶级存在着尖锐的对立。这种对立也成为他后来谋汉代位的重大阻力。

当然,老曹也不是吃素的,他为了实现代汉称帝的野心,曾采取对策,要摧毁名节,转变士风。建安15年以来,他下达三次求贤令,提出“唯才是举”以对抗经明行修、以名节为重的士风。

老曹为了排斥儒风,还推行法治,重用崔琰、毛玠、陈群、钟繇等人,大搞刑名之风。然而,老曹所实施的策略,究竟取得了多大效果?事实证明,在代汉问题上,拥汉派士族和老曹的对立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拥汉派士族阻止老曹代汉,有的人是用言语规劝、或加讥讽;有的人则玩暴力、搞暗杀。前者有被老曹视为张良一般的重要谋臣荀彧,以及名士崔琰、毛玠等,后者则有董承、耿纪、魏讽等大案。

建安9年,老曹领冀州牧时,欲复九州古制,荀彧即进行劝阻。八年后,老曹进爵魏公,欲行“九锡”大典,以效前朝王莽“代汉”经验,为“禅让”作准备,荀彧又进言劝阻。老曹当然怀恨在心,终于逼得老荀“饮药而死”。甚至于在老荀死后,老曹仍不把他作魏臣看将,不入“太祖庙廷配飧”。

建安21年老曹称魏王,钜鹿人杨训上表赞扬他的“盛德”。冀州名士首领崔琰写信给杨训,表示讥讽,老曹对老崔指桑骂槐的做法非常生气,迫令老崔自杀。崔琰之死引起了另一士族毛玠的不悦,最后也因“毁谤太祖”,被逐出了朝廷。

除上述三人外,还有鲁国孔融、南阳许饮、娄圭等名士,被因为拥汉尊帝、反操代位而被曹操诛杀。

至于拥汉派以暴力谋操事,有建安5年董承事件、建安23年的吉本、耿纪案件,以及邺都发生的魏讽谋袭事件。这三次重大刺杀未遂事件,都不断地提醒着老曹,在代汉这个问题上,条件和时机都未成熟,你还是耐心多等等吧!

所以当建安24年吴国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老曹对手下表示,孙权这家伙是想把我推到炉火上去烤啊。这里面所说的炉火,就是指拥汉派的反对。

三、江湖未静,有吴、蜀的对立

老曹曾在《本志令》中感叹:“江湖上还没平静,我现在可不能让位啊!”这里面所说“江湖”二字,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两大割据势力。孙、刘的存在,成了曹操不敢代汉称帝的又一种阻力。老曹在官渡大破袁绍后,统一了北方,他企图席卷天下,囊括四海,要削平吴蜀统一全国,然后黄袍加身,建立曹魏政权。

建安13年,他统率号称八十万大军南下,在赤壁和孙、刘决战,结果全军覆没,大败逃归。三分天下的格局由此确立,魏、蜀、吴相互争战不已。但对老曹来说,虽然积极巩固北方,增强实力,而在军事上对吴、易的进攻,并未取得很大的进展。

建安18年,老曹率大军进据濡须口,攻打东吴,但与吴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就无功而返。建安24年,老曹又发兵西征刘备,大将夏侯渊在定军山被击毙。同年老曹亲自领军征讨汉中,又被赵云击溃。之后又有关羽攻克樊城,大败操将于禁七军,这都是老曹所没有料到到也让他大为震恐的结果。老曹欲削平吴、蜀的计划,看来短期之内已难实现,他当然不敢草率称帝,成为被天下人攻击的对象了。

作为三国第一枭雄,曹操为何不敢称帝?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天下百姓的心仍然在汉朝,作为三国第一枭雄的曹操虽然可以用武装力量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登上帝王的宝座,但是这样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失去了民众基础的统治就如同失去地基的高楼大厦会在瞬间轰然倒塌,在强权之上建立的统治从来不会有好结果。赤壁大战曹操失败的表面云败给了孙刘联盟,其实是败给了孙刘联盟背后的大汉王朝子民。

自古以来,忠君爱国是所有人公认的主流思想。乱臣贼子必将受到天下人的唾弃,曹操虽然占领了北方地区,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股力量,但是他也不敢以一己之力对抗天下人的力量。曹操身上没有流着皇室贵族的血,他无法得到合法继承权,现在还没有来到属于曹操的时代,外部有孙权和刘备两个强大的敌人,内部暗潮汹涌,汉朝大臣在不断策划推翻曹操的政变,可以用内忧外患四个字来形容曹操目前的处境。

如果曹操公然取代汉献帝的地位,袁术就是曹操的下场。孙权和刘备可以有机会号令天下百姓,共同推翻曹操的统治,曹操彻底得罪了所有人。在没有打败孙权和刘备之前,曹操没有机会登基称帝,他清楚自己有生之年无法坐在帝王的宝座之上,他现在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孙后代铺平道路,让自己的儿孙有更好的未来,他已经无法登上新时代的舞台。

曹操晚年生活想要取代汉献帝的地位,他提出自立为王的建议,但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曹操的竟然是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荀彧,在这一刻,他才明白天下人心向汉而不向曹。这次事件彻底打破了曹操的的帝王梦。

为什么曹操一生都未敢称帝?他在怕什么还是另有隐情?

“袁术的大教训”

曹操创业不易,历经几十年的拼杀才有了统一北方的大好局面,而且南方未定,还有刘备,孙权等强劲对手虎视眈眈。而在曹操的观念中,首先称帝者没有好下场,袁术当年占据优势,地盘也很大,是枭雄中比较有实力的。但是,冒然称帝后,成为人人喊打的丧家之犬,没几年就分崩离析,一命呜呼了。因此,曹操统一北方要做的是稳定人心,巩固局面。如果直接称帝,那么危险很大,很可能使得孙刘联盟进一步加强,并与反对自己的内部势力勾结,那样就很危险,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袁术。

“时机还不成熟”

在曹操后期赤壁大败,和汉中大败后。开始专心屯田,与民休息,而且自己称魏王。光这“非刘姓不王”的规则就使得内部反对实力抬头。在许都联合,差点就要了自己的小命,曹操是很后怕的。而且,在自己的亲信里面,也有很多的忠于大汉的人,比如说荀彧等,这些人世代受大汉的荣禄,因此,内心仍向汉,而且都是世家大族,影响力很大,在没有完成整合之前,称帝是会造成巨大的反弹的。这些向汉实力必然进一步团结起来,对付曹操。这样内部不稳,外部有刘备,孙权,政权就危险了。曹操深知这一点。

“为儿子做准备”

曹操后期虽然自己没有称帝,但是,一直在为子孙做准备。一方面,大力清除反对势力,尤其是汉朝的遗老遗臣,免除后患,其直接平定了阴谋杀自己的叛乱,并进行了清洗,基本上把反对者杀的差不多了。而且,对自己最信任的谋臣荀彧下手,对其家族也进行打击:另一方面,加紧整合自己的势力,对北方豪族大门进行积极的拉拢和团结,这为后世子孙称帝建立条件。因为只有获得这些豪门大族的支持,称帝之路才是顺利的。此外,曹操还不断安插曹氏亲贵,这样主要的实权就逐步落在曹操家族手中,所以曹操才说“我要做周文王”。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这个时候,三国鼎立之势已经稳固,而且北方势力整合完成,豪门大族也彻底倒向曹魏,因此,称帝条件这时才完全具备。因此,曹丕也不客气,直接就建魏称帝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7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