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名将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的武将集群中,有一个常见现象:“将门世家”。武将的儿孙们,自幼受到家庭熏陶感染,得到父辈的言传身受,或者跟随父辈转战四方多年,长大之后往往也会子承父业成为武将,如宋朝先后出现过曹家将、杨家将、折家将、种家将等等。但这种情况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三国时代名将的儿子们,就大多都是酒囊饭袋。
拿蜀国来说,关羽之子关平,跟随父亲戎马多年,貌似并未能学到关羽的任何军事才能,《三国志》中没有记载他有过任何出色的战绩。他的次子关兴,历任蜀汉侍中、中监军,在任期间的政绩也是一片空白。
张飞之长子张苞,也根本不像《三国演义》中说的那么威风八面,一生都未上过战场就早早夭折。次子张绍更是令人无语,担任蜀国侍中、尚书仆射,公元263年魏国伐蜀时,张绍居然不战而降。赵云之子赵统,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赵广担任牙门将,曾跟随姜维出征,没有留下任何战绩记载。马超长子、次子死在战乱中,三子马承承袭父亲的斄乡侯,还有黄忠的儿子黄叙,在战绩记载方面都是一片空白。
这种现象不仅蜀国如此,在三国时代也甚为常见。魏国的“五子良将”,张辽、徐晃、张郃、乐进、于禁,只有张辽之子张虎、徐晃之子徐质有立过军功的记载,但军功也非常一般,比起他们的父辈来,简直不值一提。
吴国名将的子孙也大抵如此。周瑜长子周循担任骑都尉,次子周胤担任兴业都尉、都乡侯,都非常平庸,在东吴内外战争中未有过任何出色表现。鲁肃之子鲁淑,担任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官位不低,却未有尺寸之功。吕蒙之子吕琮、吕霸、吕睦,先后承袭吕蒙的孱陵侯爵位,也都是尸位素餐之辈。
三国名将中,只有陆逊的儿子陆抗最争气,能力和一生功绩,都足以和父亲陆逊抗衡。陆抗,字幼节,生于226年,卒于274年,东吴大都督陆逊之次子,三国后期吴国名将。
陆抗一生历任吴国建武校尉、奋威将军、镇军大将军、大司马、荆州牧,是吴国后期的军事顶梁柱,指挥实施了吴国后期的多次内外重大战事,所向克捷,屡战屡胜。陆抗主持东吴军事大局期间,吴国国力渐趋没落衰退,多次因为帝位传承问题引发激烈内讧,北方先有魏国后有西晋,多次对吴国发起大规模进攻,都被陆抗击退。
陆抗的极为卓越军事才华,连他的对手、晋朝名将羊祜都佩服不已,陆抗生病时,羊祜还关切地送药表示慰问。直到陆抗病故后,晋朝才得以一举灭掉吴国。可以说,陆抗是吴国最后的“保护神”和定海神针,吴国如果没有陆抗,灭亡时间只怕要大大提前。陆抗也因此与父亲陆逊齐名,被时人合称“逊抗”,是三国时期罕见的父子名将。
陆抗在民间知名度虽然不高,与五虎将、他的父亲陆逊相比都显得差之甚远,但他的军事才能却有过之无不及。历朝历代都给予陆抗高度评价,称赞他“归重邦国,弘明远风,折冲於枕席之上,校胜於帷幄之内,倾敌而不以甲兵之力,保国而不浚沟池之固”,“陆抗存则吴存,抗亡则吴亡”。唐朝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追尊陆抗为古代六十四名将之一,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陆逊又被宋徽宗追封为古代七十二名将之一,成为辉映千古的名将。
参考资料:《三国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5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