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为什么还要下令涨价

以史为鉴 2023-06-19 20:22:40

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为什么还要下令涨价

宋朝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下令继续涨价,灾民:真不愧是好官,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这篇《岳阳楼记》应该大家都记得,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爱民情怀,同时,范仲淹也可以说得上是北宋时期的一代名臣,其名不下于王安石。

大家都知道王安石变法的事,其实北宋经过两次变法,而第一次其实就是由范仲淹主持推动的,所以说范仲淹称得上是一代名相。

然而不同于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的名声狼藉,范仲淹即使也变法失败了,但是不管在哪儿,范仲淹都有很好的名声,尤其是在民间。

一代贤相范仲淹

作为当时的大文豪,范仲淹通常给人一种手无缚鸡之力文臣的印象,实际上,范仲淹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全才。正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范仲淹作为参知政事时能推动“庆历变法”,改革整顿吏治,推行土地革命。作为地方官员时,能以非常高的战略眼光审视,当时的东京汴梁的地域危机,并上疏《论西京事宜札子》,提出防备措施。

作为一位熟知军事的上官,范仲淹深知良将的作用,在延州时期,就很注意选拔将材。我们所知的北宋名将狄青,就是出于他的提拔,当初狄青作战十分勇敢,临战时常戴着铜面具,披头散发地在敌军中冲锋陷阵。狄青得到了范仲淹的赏识栽培,得知狄青行伍出身,识字不多,于是还赠予《左氏春秋》,劝其认真读书:“你现在是个将官了,做将官的如果不能博古通今,只靠个人的勇敢是不够的,充其量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狄青见范仲淹这样热情鼓励他,十分感激。在范仲淹的教导下,狄青在战斗余暇便刻苦研读史书和兵书,精通秦汉以后历代将帅的兵法,自身修养不断得以提高,成为一名既能冲锋陷阵,又精通指挥艺术智勇双全的将领,为大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官至掌握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枢密使。在重文轻武的宋代,一个小兵出身的人当上枢密使,这是宋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这一切都与范仲淹的栽培密不可分。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范仲淹是位言行如一的君子,一生为国为民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除了政治军事外,范仲淹还有相当“现代”的经济头脑:

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60岁高龄的范仲淹调任为杭州知府,第二年江浙一带遭遇大饥荒,饿殍满地,朝廷下令“两浙流民,男女不能自存者,听人收养,后不得复取”,可见当年饥荒严重程度。

而范仲淹所在的杭州,当地米价一夜之间提高到一斗一百二十文钱,这对灾民来说简直是天价数字。本来遇到灾荒储蓄不多,物价还这么贵,很多人都因为买不起米饿死了。

范仲淹见此情况心急如焚,如果再不施与措施,必将十室九空,于是,他当即下令让本地的米商把米价再提高,由原来的一百二十文一斗升为一百五十文一斗。

等等?这是什么操作?本身就已经买不起了,你还升米价?这是不让人活了?看不懂如你的朝中大臣弹劾奏章一时如雪花般盖下来,然而,民间后来却对范仲淹赞不绝口,这是为什么?

原来,商人都爱财,看到杭州米价涨得如此之高,全国各地的米商都如逐臭之蝇一般都纷纷赶至杭州,想要趁着灾难狠狠地赚一笔。一时杭州地区米粮富余,杭州的谷米市场饱和,接着,范仲淹又做了个举措,开仓放粮!当时朝廷也是有赈灾粮食的,于是百姓们都去领赈灾粮了,而米商们看到没人买自家的米,都快囤坏了,于是就都纷纷降低米价,从而杭州米价又恢复了正常。这时灾民们方懂得范仲淹用意,对其赞不绝口,一时成为佳话。

宋朝时范仲淹在杭州灾民没钱买米的情况下,为何还要涨价?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会不知道"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这是宋朝名相范仲淹的留下的千古名言,也是中国无数知识分子的座右铭。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人。历史上的大人物都历经坎坷,出身贫寒,范仲淹也是如此。



范仲淹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又被迫改嫁。范仲淹也不得不跟随母亲背井离乡,改姓了朱。遭人白眼,受人欺负,历经贫寒。由此可见,范仲淹的童年是何其不幸。

为了知识改变命运,范仲淹辞别母亲到外地求学,年轻时也曾寺庙里念书,生活更加贫苦。

那时候范仲淹最可口的饭就是稀粥,而且还不能吃饱,只能把这有限的凉粥再划成三份,每餐吃一份,从来没有吃饱过。

正因为如此,范仲淹才对穷苦百姓的生活感同身受,在没有当官之前就下定决心,如果自己当权,一定要让百姓受益,尽力改变他们的处境,减轻百姓的痛苦。

后来范仲淹刻苦学习,考取功名,终于当了宰相,有了稳定的收入。



但是当他领到俸禄的时候,不是想着自己去置买家产,而是把第一笔俸禄就拿出来便购置义田,送给治下的那些贫穷无田地的农民去耕作,以养家糊口。

因此,发达后的范仲淹还是过着清贫的生活,并没有本质性改变,因为他的心一直心系百姓。

他不仅想着解决百姓的温饱,还想给百姓提供受教育机会,好让他们通过考取功名,用知识彻底改变自己命运。

有一次在范仲淹路过一个宅院,听到一位风水先生跟路人在窃窃私语,说这个院子风水好极了,住在这里的人后代一定出不少文武全才。

范仲淹听了不由心里一动,他想,既然此屋风水能让后代发达,那不如就把他们改为学堂,让苏州城中的贫寒子弟有上学机会,将来大家的子弟都能成为国家栋梁。

所以范仲淹就拿出自己的俸禄买下了这个宅院,把它改造成学堂,让苏州的家境贫寒者的子弟来这里上学,让更多的孩子有了追逐梦想的机会,让百姓称道不已。



其实当时范仲淹的日子也很紧巴,自己府上家人和佣人一共有300多口,全靠他一人的俸禄,艰难可想而知。

但是他真正把百姓放在第一位,做到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历史上的清官不一定有能力,有能力的官不一定清廉,不一定为百姓着想。而范仲淹不仅是个清官,还是个好官,一个满腹经纶,拥有大智慧的好官。从他在杭州担任知州的对一件事的处理,就能看出他的过人的睿智。

宋仁宗皇祐元年,范仲淹被调到杭州担任知州,这时候他已经年过花甲,但经不住皇上的一再挽留,还是决定要奉献自己的余热,为君分忧。

可是就这样一位好官,在晚年却干出一件"糊涂事",在杭州遇到灾荒的时候,反而抬高米价,受到同行质疑。但百姓不但没有怨恨范仲淹,反而在事后盛赞他的举动。



范仲淹到杭州任职的第二年,江浙一带就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饥荒,一时间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百姓啼饥号寒,人们易子相食。

朝廷为此专门下达一个中枢文件:灾区百姓如果不能度过灾难,可以把孩子送人,但饥荒过后不能反悔。

由此可见,那场灾荒严重到了何种程度。

各地官员更是出台各种法令,积极平抑粮价,打击不法商人的囤积居奇行为。

可是范仲淹却特立独行,不但不平抑粮价,反而操控价格抬高米价。经过一番运作,当地的米价比周围地区都高,一斗米涨到了一百五十文钱,灾民更吃不起了。

范仲淹的逆操作,在朝中大臣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给灾民雪上加霜。宋神宗也大惑不解,但他相信老范的人品,就对弹劾他的百官说:朕相信范仲淹,他还没有老糊涂。现在我们不能下结论,等事后我们就知道答案了。



灾荒过后,杭州的老百姓不但没有埋怨范仲淹,反而纷纷上书到皇帝那儿为范仲淹庆功,宋神宗看了也茅塞顿开。

原来范仲淹通过人为操作把杭州米价抬高了,比周围地区都高很多,米商闻讯后,争先恐后把大米运到杭州来销售,因为商人就是追逐利润的,谁不想多赚钱?

这样一来,供求形势就发生了变化,由供不应求,变成了供大于求,价格势必下跌。

偏偏就在此时,范仲淹大笔一挥,出台文件,下令在杭州开仓放粮,这样一来,米价就更是直线下跌。那些米商手里的大米卖不出去,只能哭丧着脸搞低价促销了。



而这样的结果,对杭州的百姓来说是最想看到的。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清官不少,忠臣不少,但是像范仲淹能心系百姓,为百姓殚精竭虑的能臣,却不多见,有这样的官员确实是人民的幸运。

灾民没米下锅,范仲淹却下令:继续抬高米价,事后灾民为何拍手叫好?

宋朝的时候,文官的地位比较高,所以相对而言宋朝显得有些武力不足。不过文官也不全是绣花枕头,也有许多优秀的文官,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范仲淹出生于989年,他出身不到两年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为了生存改嫁给一个姓朱的男人,而范仲淹也改名为朱说。虽然母亲改嫁了,但是范仲淹的生活仍然很贫困,据说他小时候读书,晚上煮上一锅粥,第二天一天都吃已经冷了的冻粥。不过虽然贫苦,范仲淹学习却相当努力,而且非常的有骨气。

他的同学当中有很富贵的,而且和他关系比较好,看到他生活这么困苦,同学就把自己吃的肉饼之类的好吃的分给他吃。不过范仲淹却并不去吃朋友给他的好吃的,因为他害怕天天吃好吃的生活,会让自己失去奋斗的决心,因此他坚持吃自己的冷粥,他的行为为当时社会上的人所称颂。

长大之后,范仲淹没有改变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没有改变自己刚正不阿的品性,正是因为如此,他得罪了不少人,甚至连太后也被他得罪。天圣六年十二月,刚刚从外地被贬赦免了的范仲淹被宋仁宗召回,范仲淹还没有把凳子坐热,又开始抨击太后不该垂帘听政,应该还政于宋仁宗。这是皇帝的家事,虽然也是天下事,但是当然被太后所不喜,没过多久,他又被贬斥了。

宋朝文官被贬,要么是贬谪到南方,当时南方的两广、海南属于远离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蛮荒地带?,比如苏轼曾经就被贬谪到了海南去过;要么就被贬谪到北方去跟敌国打仗,由于范仲淹比较懂军事,所以他经常被贬到北方去和敌国对峙。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面曾经写道一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其实说的就是他本人的情况,老是被贬,无法彻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范仲淹写下了许多诗词来寄托自己的思绪,比如这首《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虽然词当中写了范仲淹和将士们?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哀思,但是一边哀思,一边范仲淹还是把西夏打得没脾气,留下了?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美名。

皇佑元年,也就是1049年,范仲淹已经60岁了,被调到了当时相对比较富裕的杭州地区,然而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天爷似乎不想让一大把年纪的范仲淹舒服舒服,当年江浙一带发生了饥荒,许多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

而一般来说,一旦到了国家遭遇一些大的危机时,就会有许多人抓住这个?商机?,投机倒把,哄抬物价,赚一笔老百姓的血汗钱。当时的商人也绝大部分加入了哄抬物价的行列当中来,当时的米价、油价以及其他私营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暴涨。本来受了灾的老百姓都只能在朝廷的救济下勉强糊口,如今再物价暴涨,连下锅的米都没有了,如何是好?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也发现了这个事情,并且很快就对此产生了想法,他想起以前桑弘羊使用的均输法,不过现在事情紧急,如果直接由官府全部发放粮食粮食又不够,如果让老百姓去商人那里买,价格又太高,于是范仲淹心生一计,就命令属下让人把米价继续抬高。

这下是高兴了商人激怒了朝堂上的其他官员,你范仲淹在灾情当中不平抑物价反而加剧涨价,你让老百姓怎么活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都被你丢到哪里去了?一时间朝堂上对范仲淹骂了个狗血淋头。

同时民间的商人则是心里乐开了花,这下可以获取暴利了,于是他们就大力的去全国各地进口粮食,甚至于不惜高价进购,因为高价进购到了这里还是可以大赚一笔。范仲淹既没有去管朝廷当中官员对他的群起而攻之,也没有管商人们的囤积居奇。

等到商人买进了大量粮食之后,他宣布官府开仓放粮,免费给老百姓发放粮食。这时候以前大量进购粮食的商人都傻了眼官府的粮食可都是免费给老百姓的,这时候哪里还有人愿意买他们的天价粮食呢?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可能把粮食重新送回去了,运输费太昂贵了,关键别的供货商也不一定会要他们天价买进来的粮食啊!

于是他们只得降低粮价,大家大甩卖,这样一来,老百姓得到了低价的粮食,官府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粮食不够了,事后灾民们一个个对范仲淹的机智举措拍手叫好。直到这时候,朝堂上的文官们才知道范仲淹有多高明!

浙江发生灾荒后范冲淹为什么要抬高粮价?他有什么目的?

范仲淹幼年丧父,两岁时母亲谢氏因贫苦无依改嫁了朱文翰,所以范仲淹改名为朱说。成年后的范仲淹考中进士,28岁时才认祖归宗,改回了范仲淹。却是不按套路出牌,非但没有开仓放粮或打压粮价,反而跟着狠抬粮食价格。另外不顾郊区大灾的灾情,却在杭州城大办庙会划船等娱乐活动,城外旱灾肆虐城内砸钱享乐,闹得骂声一片。



最高官职是参知政事(副宰相),搞庆历新政进行变法,匆匆忙忙只搞了一年多,就被赶下台。比康有为的百日维新时间要长,但比王安石变法的时间要短(广义的王安石变法有50年)。

在股价低迷的时候大量买进股票,然后高抛获利,范仲淹则是为了杭州城的百姓,先通过行政上的手段,利用政府的现有资金大量买进市场上的大米抬高价格,吸引大量的米商进场,造成供应大幅增加,商品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范仲淹在任时遇到了灾年,米商纷纷涨价,引得达官贵人和平头百姓哄抢之,且愈演愈烈。

他们的府内歌舞升平,老婆妾室们个个衣着光鲜亮丽,穿金戴银。说句不好听的话就连他们养的狗都比百姓们生活好。而这些有钱的主个个抱紧自己的小金库,根本不愿拿出钱财救济百姓。


范仲淹没有用强硬的手段去控制米价,反而下令把米价涨到180每斗。原来每斗120已经是高价了,现在涨到180简直是天价!要知道粮食是生存的根本,哪怕是一点点的价格波动都会引起恐慌,更何况一下子涨了50%。

而"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却成为后世封建士大夫为官的一个行为标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5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