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汉朝为何会频繁出现百万流民现象,具体人祸又是什么原因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9 20:16:49

汉朝为何会频繁出现百万流民现象,具体人祸又是什么原因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流民现象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前古代流民,那些衣衫褴褛四处逃亡的百姓,人们总是先想到天灾,觉得大多流民的形成都是自然灾害的原因。其实,流民的出现,原因并没有这么简单,像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旱灾、洪水等等,这些都只是一个客观的原因,再说,古代也不可能年年天灾。其实,流民尤其是大批流民的出现,更主要的是主观上的“人祸”造成的。

尤其是在我国汉朝,更是在无任何天灾的情况下也出现了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的涌动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大的流民潮。据史料记载,在汉武帝元封四年的时候,仅在关东一地的流民就达到了200多万,而且“无名数者四十万”。此种现象还频繁在汉代其他时间段出现,而且人数动辄便是上百万的流民。

那么,为什么汉朝会频繁出现动辄上百万流民的怪象呢,它的具体“人祸”原因又是什么?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先想到“土地兼并”,认为是地主或者贵族阶级的人强占了农民的土地。

可是现实则并非如此,而且恰恰相反,这是农民主动让地,是农民先抛弃了土地。为什么这么说?农民为什么要抛弃土地?他们不生存了吗?他们没有土地怎么生活?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一下排除一下地主主动兼并土地这个假设。

如果是地主主动兼并土地,后期就会出现人多地少的局面,那么土地的价格就会越来越昂贵,但是在很多王朝后期,土地价格却是越来越便宜,甚至是贱卖,一亩地不过一两钱。虽然,在古代其他朝代历史上确实存在很多贵族兼并土地,比如,明朝。但是这并不是造成流民的原因,因为是“民先逃,而后土地被占”。显然,这个假设并不成立。

那为什么说是农民抛弃土地?翻阅史料,关于当时农民的心态有这样一些记载。“村野愚儒之民以有田为祸”“至欲以地白付人而莫可推”,当时的农民认为拥有土地是一件祸事,甚至白给别人,别人都还不要。

发生这种奇怪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其实是税收。古代每一代王朝建立之初都提倡轻薄赋,但是到了中后期就远远不是这样了。自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之后,这个制度就一直被延续了下来,但是它却存在巨大的弊端,就是皇帝的汲取能力没有其他势力的压制。

如果皇帝哪天突然要征收巨额的税收也是没有其他势力能阻止,其造成的后果不亚于天灾人祸。举个例子,汉武帝为了征收大量的钱财,颁布了“告缗”制度。先是鼓动百姓告发那些之前向朝廷隐瞒家产而少交税的商人,然后去抄隐瞒商人的家产,所得财产告发者和官府平分,之后更是由商户扩展至全国,导致“商家中家以上大抵破”。

试想,汉王朝的中等富裕之家都破产了,那当时普通民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下又是怎样的现状?而且,自汉武帝统治后期开始,汉代就一直存在一批又一批的流民。

除此以外,那就是官员太多,但本质上又是税的问题。因为皇帝为了更大程度的掌控地方情况,造就“如臂使指”的中央集权制王朝,就会加大官员的人数,分散权力,不让一人独占大权,而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就好比,唐太宗时期,为了不让地方统治官权力太大,就把土地分得极小,仅仅是地方统治官加起来有两三百人之多,还不算其他小吏。

因此,到了汉王朝中后期,官员人数的增多,使得腐败现象难以遏制,官员俸禄成百上千倍的增长,给人民的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由于腐败现象严重,往往上交到中央政府的部分只有很少,而大多数都被各级官员给贪污掉了。但中央政府收不上足够的钱就会增加税收,这种税收就会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古代农民作为主要的征税对象,承担了极重的赋税。一旦遇到收成不好的时候,交不上税,农民负担越来越重,迫不得已就只有逃跑了。而假如一家逃跑了,他们家的税收就会归属于他家亲戚,亲戚如果也受不住了也就接着逃跑了。就这样,一来二去,就造成了所谓的“流民潮”。

常言道“官逼民反”,汉代流民何尝不是这样呢?

汉代为何会出现重农抑商的现象呢,是什么导致的呢?

因为皇帝要加强思想统治,而商业的发展则会让农民放弃本身的农耕,而去转投向利益更大的经济,那会削弱皇家统治的。

一、观念影响在汉朝时,尤其是汉武帝登基之后,就一改之前无为而治的思想,开始了独尊儒术的道路。当然这个思想举措只是为了加强皇权的统治,在军队方面汉朝的士兵可谓是非常勇猛和儒家和平友爱的治理方案截然不同啊。所以说这个观念只是为了操控百姓而已,再加上古时的工作也分为好几个等级,商人永远都是最低的位置。因为在儒家眼中商人太过看重利益,并且没有仁义道德,认为商人就是小人。再加上儒家又认为农业才是根本,人都是要吃饭的,所以对于商业也十分鄙视。

二、靠天吃饭决定了农业占主要位置而且汉朝时也没啥先进的技术,大家还是依靠小农经济来维持社会的整体运行的。只不过小农经济太过不稳定了,规模太小就决定了收获很低,若是遇到自然灾害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冲击,这个小农经济也就垮掉了。再加上政府肯定是要保证全国的粮食的,不然就无法进行打仗,还有治理国家。若是让商业发展起来,那么农民看到了商机中的利益,自然也就会去经商,那么种地的人就少了。这样子对于汉朝统治是非常不稳的,所以皇帝甚至将商业当作威胁。

三、严厉打击商人但是有利益的驱动,肯定是有人想要去经商的,于是朝廷也就采取了很严厉的打压政策。比如说征收非常大的税收,就想用这种税收金额来逼迫那些人进行转行。还有经常更改钱币,让那些手里握着金钱的商人财产被稀释掉,就是通过种种手段想要将商人赚的钱都给收到国库里。

为什么汉朝多次出现外戚专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古代朝廷出现外戚专权的原因不外乎是君主皇权统治不够集中,依赖外戚。还有就是当时的君主上位年纪太小,必须依靠太后家族等外戚扶持。

大家都知道汉代创立者为汉高祖刘邦,他曾经就是个无名小卒,放过亭长。但被吕雉父亲看中了并把女儿嫁给了她,吕家的条件在当时可比起刘邦好太多了,给予刘邦挺多帮助。最后在刘邦上位后,吕雉顺理成章成为了皇后,吕雉家族也从此顺风顺水,水涨船高。后来刘邦去世穿位于吕雉之子,吕雉成为了皇太后。吕雉之子性格懦弱,使得吕雉家族掌握了极大权力,逐渐发展成为当时朝廷里不可忽视而且能左右君主决定的势力,这就是汉代最开始的外戚专权。后面几个皇帝也出现过很有名的外戚,比如汉武帝皇后的弟弟就是有名的卫青将军,但并没有再出现类似外戚专权的事情。

外戚的形成原因大部分来自于君主的伴侣也就是后宫,君主需求娶有权势的大臣之女为后为妃,加强君臣关系,使得臣子更加忠心,也因此让后宫嫔妃的家族因此更加得势。更由于普遍女性寿命高于男性,因此在君主去世后,下一任君主继位时更加依赖后宫嫔妃家族,如此循环,外戚专权集团不断的增强增大并形成系统。西汉后期经历了窦家、霍家外戚手握大权,到了汉成帝期间,他昏庸无能,贪图酒色,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可这时候大权已经不在他手里,而在他母亲王太后家族里,这也为后面王莽篡汉埋下了伏笔。

到了东汉期间,光武帝刘秀为了阻止外戚专权,引进了宦官集团,但天不遂人愿,东汉的情况并没有比西汉好多少。东汉自汉章帝以后,上位的基本上都是年纪小的君主,这直接导致了当时的太后、太皇太后家族可以把持朝政,重用自家人,形成了外戚专权集团,最后的结果就是东汉后期皇帝不断被杀害,朝廷动荡不安,最终民不聊生。

历代王朝中为何独有汉朝因强而亡?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时代中,每一个朝代都经历了盛极而衰,最后直至覆亡。

无论是因为天灾还是人祸,最终都导致国家内部的矛盾激化,整个国家机构逐渐日薄西山。

独以强灭的汉朝

但唯独有一个特例——汉朝。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却提出了,“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夫羌、虏之于汉末,其害已浅矣,驱之迫之,蹙而杀之,而生类几绝。”

汉朝的灭亡并非来自于其内部的糜弱,反而是由于其内部的过于强大。

别看国家内部从黄巾起义到三国纷争,一直打得火热,谁都很难压制得了谁。但对于国家外部,对于周边各部族的战争,却始终是将他们按着打的。

乌桓被曹操灭了;朝鲜三韩被公孙度始终压制着;南中也被蜀国灭了;羌人也服服帖帖的与蜀人做生意;最惨的便是百越,孙权北伐不行,但南征却确实个顶个的厉害。

田豫、牵招、阎柔、曹彰、毌丘俭、王颀、刘靖、弓遵、刘茂,这些在三国里史上都属于打酱油的角色,但到了便将却是一代民族英雄。

被司马师吊打的毌丘俭,便曾率领一万多精锐魏军步骑,直接杀去朝鲜半岛和东北亚,摧毁句骊王国,征服朝鲜半岛。

汉为何说是以强亡?

汉朝大臣徐乐便提出过“土崩瓦解”之说,国家灭亡,分为“土崩”和“瓦解”两种原因。

所谓土崩,即国家崩溃,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在此基础上各地百姓揭竿而起,国家覆灭。

所谓瓦解,即各路军队未得民心,倚仗国家之力而纠结军队,军阀混战,从而改朝换代。

而汉朝则是典型的“瓦解”,除了刘备等寥寥几人是白手起家的以外,其余人都是体制内的官僚,如曹操、袁绍等,他们很早就在朝廷内任职。他们用以争夺天下的资本,其实来自于汉朝本身。

强汉是怎么灭亡的?

汉朝兴盛了仅四百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虽经历两汉之间的接力,但大体上一直都是政通人和,萧规曹随。

稳定的政令局势,使社会文化有了统一的认识,各阶层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无论从文化环境上已经积累了数量巨大的人才储备,但由于察举制度的过于落后,使人才很难流入到上层机构。

国家新生势力又被旧有门阀压制,大量的人才空负才华而得不到施展,就如同一个不停打气的气球,膨胀到一定程度,便迎来了社会的“爆炸”。

这也是在随后的乱世之中“谋士多如狗,名将遍地走”的现象来源。此后的九品中正制度,以及后来的科举制度的产生,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再次产生。

有别于后世朝代恒以弱灭的尸位素餐,汉朝独独以强亡,反倒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人在寻找一个释放自己精力与才华的突破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4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