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杀商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匈大战,无疑是华夏史上值得书写的辉煌.
这历史中有无数英雄前仆后继,具体到先辈高人,卫青霍去病这对帝国双臂首当其冲。卫青稳准狠,霍去病快如闪电,一稳一快,就如双拳出击,让匈奴抱头鼠窜。
其中最具代表性战役就是公元前121年的第二次河西之战,这场战役,让匈奴人瑟瑟发抖之余,也生出不少匈奸。战役过后,匈奴休屠王、浑邪在霍去病神威下选择屈服,也成了霍去病漠北之战封狼居胥的战利品。
霍去病一生高光时刻,让他收获近四万匈奴投诚者。
面对战败投诚的敌人,汉人当然对他们无好眼色,仇恨百来年,爱答不理应是必然。
可汉武帝却对他们另眼相看,不仅不歧视还给予很高礼遇。
原因吗也很简单,让远在漠北的匈奴人看看,我汉武帝还有汉朝,对待投诚的匈奴人,还是很好的。
让他们衣食无忧,还能过上在漠北过不上的好日子,你们这群人羡慕吗?
羡慕就对了,快投降,投降就有!
这属于身居高位政治家的谋略,眼光高人一等,目的也很明确,分化瓦解,让匈奴在汉朝糖衣炮弹下步步溃退,进而成一盘撒沙。为此,汉武帝特命关中征集2万马车,帮助安置匈奴,保障他们生活补给。
不过这命令虽下达了,但中央却少有拨款,这就让下头人难做了。
无奈的地方官只能找百姓征集,租借马匹.
特殊时为国家大事,大家捏鼻子认了,这对待俘虏还要这么好,老百姓当然不愿意。最后负责具体事物的长安令工作没做到位,成了替罪羊。
汉武帝一气之下要杀人,你这误我大事啊。
不过人没杀成,因为有人救啊,这人就是被汉武帝誉为社稷之臣的汲黯。
汲黯以仗义执言闻名,一看汉武帝做派就说:
长安令无罪,要杀杀我,也许杀了我百姓才肯借马吧?而且这群匈奴人不过降臣叛徒,让途径各县将他们接过来不就可以了,如此大张旗鼓弄的全国不宁,让所有人为了这群匈奴降兵降将忙碌,真对吗?
其实汲黯此言话里有话。
这没说透的话就是,陛下如此重视背叛的匈奴人,是在鼓励什么风气?当投降不是耻辱反而有好处时,老百姓不平是必然,不平后他们还会想投降会不会更好,这是歪风邪气必须遏制。
面对汲黯言语,汉武帝心知肚明,沉默以对后将自己的命令取消。
从这件事看,汉武帝虽专横却也从善如流,不过后续一件事,汉武帝就未有听汲黯意见,而是独断专行了。
时隔不久,匈奴浑邪王率部而来,居然在城中和汉朝商人做起买卖,大肆用特产换铁器。这算商人逐利心引发,却在长安城弄出大事故,听闻此事汉武帝怒不可遏。直接将参与商人近五百全部诛杀。
罪名则是:“胡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铁出关,敢犯者弃市
这属大汉明文规定的违规举动,惩罚这群人,也算有道理。
原因简单,汉朝和匈奴从建国初缠斗到现在,汉朝科技实力更强,铁制品锻造工艺优良,而匈奴却是落后部落,连锅都不能做。
铁是武器雏形,汉朝目的就是让匈奴人无铁可用,这是断匈奴武力。
这群商人明知故犯,以为投降的匈奴就不是匈奴,完全是利欲熏心。
杀完500个商人后,喜欢仗义执言的汲黯又说话了,他面见汉武帝说。
匈奴攻关塞,为此我们绝和亲,讨匈奴,战死负伤无数,耗费百亿。老臣愚钝,以为陛下抓匈奴人,会将他们作奴婢,给亡伤者做赏赐,并将匈奴财帛分配给将士,以慰人心民愿。这做不到,可浑邪王率部归降,也不能将官家府库给他们啊?还安排百姓伺候,如宠儿般对待。如此做派在前,百姓愚昧哪知卖货能成罪行,最后被杀?陛下左待匈奴如此,右待自己的百姓如此,这不是护树叶,损树枝吗?臣窃以为不可取。
听汲黯话语,作为升斗小民的我,当然觉得有道理,优待俘虏却惩罚自己人,左右看都为本末倒置,可汉武帝非一般人啊。
沉默良久后汉武帝说:很久没听汲黯话了,今日他又一次信口胡说
汉武帝用这话语,告知自己对汲黯的失望,随后数月汲黯因小事获罪,大赦后被免官成乡间一闲人。
为何说话有理的汲黯,却在汉武帝这获胡说八道评价,原因也简单。
之前说过,武帝优待匈奴,是引发匈奴内部瓦解手腕而已,让匈奴人羡慕归附,最后兴起归附潮。这是用最小成本,做最大事情。
相比用兵而言,一点赏赐就能瓦解匈奴战斗力,性价比更高。
而且归附的匈奴人越多,这群匈奴人还能为汉朝所用,成汉朝对抗匈奴先锋,引导他们同族消耗,这买卖依旧划算。
但认死理的汲黯不明白。
即便出发点都对,却不知事务本质。
汉武帝态度是。
我可以因战略需要,容忍优待匈奴,但却不能容忍匈奴在汉朝羽翼下壮大。如果他们在汉朝这吸收军事科技,获得武器,最后就会成隐患,这绝对不容许的。
因此,武器出口是严禁的,这群匈奴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
第一:做好标杆,让无数匈奴人羡慕,最后更多人归附。
第二:当雇佣军,在汉朝出征匈奴时成助力。
第三:安分守己。
基于此,才有汉武帝看上去不近人情,却高明无比的优待匈奴,诛杀商人因果出现。
这因果出现,践行的精意就是:不要盲目做好事,而是做值得做的事。
这样的事,文人如何懂?
汲黯不懂,所有他成了乡间一闲人.
汉武帝懂,可是汉武帝不能永生,后续的汉朝皇帝,虽记得汉武帝训诫,但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这匈奴居然在三国混乱华夏元气大伤后,借西晋无能反戈一击,成乱华主力军。
可这因果间,并不能说汉武帝不高明。
不过时势异也!
看完武帝故事,在看明朝,那就更让人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了。
引发明朝覆灭的后金女真,也是走投无路被明朝收留的部落。
他们,因为明朝帮助,才在东北白山黑水间站稳脚跟,却反戈一击成灭明之人。为何他们如此落后的部落,最后却能建立独步东北亚的军事组织八旗制?
根源就有明朝出口法案控制无力,特别是铁器出口管控无法禁绝。
当时著名商帮晋商,可毫无顾忌的将铁器源源不断输送到后金,这无疑是为了私利不顾华夏。赚的盆满钵满的晋商,和被汉武帝诛杀的500商人,不是一样的吗?
商人逐利属本能,这时规矩就至关重要了。
汉武帝为何能把匈奴打服?
对于汉武帝时期,汉朝到底是如何打败匈奴的?这个过程到底又是怎样的?很多人可能就不太清楚了。
实际上,汉武帝时期,汉朝反击匈奴之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以及漠北之战。
汉武帝登基之后,先是花了九年的时间,坐稳皇位,掌握了汉朝的最高决策权。彻底掌权之后的汉武帝,开始将目光投向北方的匈奴。
自汉朝建立以来,匈奴一直都是北方的大患。在汉朝刚刚开国的时候,汉高祖刘邦,曾经率领汉朝大军,和匈奴进行过一场大战。结果最后,汉朝非但没能打败匈奴,就连刘邦本人,也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上,整整七天七夜。
后来,刘邦虽然顺利逃脱,但汉朝也见识到了匈奴的厉害。所以在这之后,汉朝开始对匈奴执行和亲政策,通过和亲的方式,缓和双方的矛盾。但即便如此,匈奴仍是经常南下,袭扰汉朝的边境。
对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汉朝除了持续修建长城,被动防御之外,根本无计可施。不过,经过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的治理后,汉朝国力大幅提升。所以,等到汉武帝彻底掌权之后,汉朝终于有了主动进攻匈奴的能力。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采用了大臣王恢的建议,打算以马邑地区的财富,骗匈奴单于亲自率领匈奴主力,进入马邑地区。然后,汉军提前在马邑地区设伏,继而全歼匈奴主力。
这个计划,从战略上来说,其实是可行的。但问题是,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因为汉朝的演技实在太差,导致匈奴单于提前察觉,率领匈奴主力退回了草原。这场谋划,后世史称‘马邑之谋’,同时也被称之为‘马邑之战’。
马邑之战结束以后,汉军并未能够重创匈奴,反倒是打草惊蛇,让匈奴那边有了警惕之心。所以,在这之后,匈奴撕毁了和约,拒绝再和汉朝和亲。而汉朝这边,也只能选择通过大规模的战争,直接打服匈奴了。
至此,汉朝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正式开始。
马邑之战结束六年之后,公元前127年,匈奴主力袭击北京地区,企图占领幽州地区。一旦匈奴成功,汉朝就会彻底陷入被动。失去幽州地区之后的汉朝,和后世的北宋政权,将会是一个样子。
对此,汉武帝自然是心知肚明,知道这一战,汉朝绝对不能输。不过,汉武帝却并没有选择,在幽州地区和匈奴进行主力决战。而是避实就虚,玩了一出围魏救赵。
汉武帝一边派重兵增援幽州,确保幽州地区的安全。与此同时,汉武帝派卫青率领汉军精锐,直接进攻河套草原。河套草原是匈奴南方最重要的一块地盘。当年秦朝的时候,蒙恬曾经率领大军,将匈奴赶出了河套草原。但是后来,随着秦朝灭亡,中原陷入混战,匈奴便再次占领了河套草原。
另外,河套草原的位置,在黄河以南。所以,匈奴每次南下,都可以凭借河套草原的地理优势,轻易袭扰汉朝腹地。对于匈奴来说,河套草原,就是匈奴南下中原的一块桥头堡。
对于汉军的反击,匈奴这边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原本匈奴已经派出主力,去进攻幽州地区,而河套草原这边,自然也就相对空虚。最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匈奴人从来没想过,汉朝会主动率军进攻。
所以,一场大战之后,卫青收复了整个河套平原。成功将汉匈两国的战线,推进到了黄河沿岸。此战之后,汉武帝迅速向河套地区移民,并且在前线建造了朔方城。朔方城建立后,汉朝又在当地大量驻军。经过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整个河套平原,便彻底被汉朝收入囊中了。
因为这场大战,是在黄河以南打的,所以后世便将其称之为‘河南之战’。
随着河套草原易主,匈奴这边,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对于匈奴来说,河套草原不但是进攻汉朝的桥头堡,更是整个匈奴境内,最为肥美的一处草原,自然不能轻易放弃。不过,就在这场战争刚刚结束后不久,匈奴的老可汗忽然死了,匈奴内部出现了短暂的权力纷争,所以没能及时南下。
不过,接下来的两年里,就在汉朝不断移民的过程当中,匈奴却多次袭扰,企图以此夺回河套草原。
对此,汉武帝自然不能忍,肯定是要乘胜追击。所以,在河南之战结束两年多以后,汉武帝再次派出卫青,率兵渡过黄河,深入漠南草原,寻找匈奴的主力进行决战。
卫青在此次率兵出征中,利用匈奴内部的一些情况。因为匈奴内部,也存在很大的竞争。所以,卫青将目标放在了右贤王这边。
卫青出战之后,汉朝这边,同时派遣大军,从幽州这边出发,牵制住左贤王的主力。然后,卫青亲率十余万汉军精锐,奇袭右贤王。因为这场战争太过突然,右贤王根本毫无防备。所以最终,右贤王王庭被灭,本人仅率数百精锐逃走。
因为右贤王的败退,匈奴单于率领的匈奴主力右翼,便彻底暴露在汉军的进攻范围之内。所以,一年之后,卫青又再次率军出塞,寻找匈奴单于麾下的主力军团作战。
这场战争,被称之为定襄北之战。
在这场战争当中,汉军虽然重创了匈奴单于主力,但是自身折损也比较大。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在战斗期间,大将军卫青的外甥霍去病,打出了一连串的漂亮战绩。当时的霍去病,虽然仅仅只有十八岁,却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武。仅仅率领麾下的八百精锐,便歼灭了数千匈奴主力,甚至还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叔叔。
以上几场大战之后,汉军不但重创了匈奴,让匈奴意识到,如今的汉朝并不好惹。同时也让汉朝对匈奴的反击战,彻底获得了主动权。而以上这几场大战,在历史上合称为‘河南漠南之战’,同时也是汉朝反击战的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反击战结束以后,汉朝其实已经恢复了秦朝全盛时期的版图,甚至还犹有过之。而且,匈奴忌惮于汉朝的强大,已经将单于主力彻底迁回了漠北。不过,汉武帝并不满足于此,想要继续打击匈奴,将匈奴彻底击败。
想要做到这一步,显然并不容易。因为当时匈奴的主力,已经撤回了漠北。如果汉军继续追击,就只能跨越整个戈壁荒漠,前往匈奴腹地作战。数千里的战线,实在太长,补给压力太大。就算是以当时汉朝的强大,也根本无力支撑。
所以,汉武帝只能选择另一个方案。
这个方案,就是联合其他队友,一起进攻匈奴。当时在匈奴地盘的西侧,也就是西域那边,还有一个强大的政权,名叫大月氏。而除了大月氏之外,西域那边也有很多其他的小国。当时的汉武帝,便想要联合这些西域国家,一起对匈奴作战。
不过,想要和这些西域国家联手,首先双方取得联系。而当时双方联系的唯一通道,河西走廊,却掌握在匈奴的手里。
既然这样,那汉朝就只能再次派兵,拿下河西走廊了。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统领一万精锐,前往河西地区作战。此战开始之后,霍去病统领汉军,进行大规模纵深穿插,六天转战千余里,歼灭了大量匈奴有生力量。
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一次河西之战。
第一次河西之战结束后,霍去病率领汉军主力,返回汉朝境内,进行补给。同年夏天,霍去病再次率领数万汉军,进入河西地区作战。此后,霍去病再次玩了一手迂回穿插作战,深入匈奴境内两千里,从匈奴主力的侧面发起了进攻。
因为霍去病来得太过突然,匈奴主力仓促应战,最后自然是大败。一场大战之后,匈奴位于河西地区的主力,再次被歼灭三万。只剩下了两位匈奴王,率领麾下四万多的残兵逃脱。
这场战争结束后,因为两位匈奴王战败,匈奴单于打算杀了他们。迫于压力,这两位匈奴王,提出要投降汉朝。然而,在投降的过程当中,匈奴内部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部分匈奴主力,打算在投降过程当中,袭击汉军,弥补自己的过错。
对此,汉军这边早有防备。就在关键时刻,霍去病再次率领汉军主力,神兵天降,斩杀了八千名匈奴,彻底镇住了这些匈奴降兵。迫于霍去病的压力,这些匈奴人,自然也就只能乖乖投降了。
以上的几场战争,被合称为河西之战。河西之战结束后,匈奴在河西地区的所有主力,近乎被全部消灭。自此之后,汉朝彻底掌握了河西走廊,可以将势力范围延伸到西域。这也是中原文明,在历史上第一次控制河西走廊。
更重要的是,经此一战之后,汉朝彻底斩断了匈奴的右臂,并且连通了西域。这也为接下来汉朝深入漠北,和匈奴单于主力进行决战,提供了可能。
河西之战结束两年之后,汉朝这边,已经做好了所有的战争准备,终于到了和匈奴进行决战的时候。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调集了十四万骑兵,分别由卫青和霍去病统领,远征漠北。
漠北之战,自此开始。
漠北之战开始以后,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率领主力,从东西两线夹击匈奴单于主力。此时匈奴帝国在西侧的国境,基本上已经被汉朝彻底打穿,没什么威胁。但是在东方,左贤王还是拥有着强大的军力。所以,汉朝此战当中,最担心的,就是匈奴单于主力,向东方撤退。
不过,幸运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此战当中,匈奴单于并未向东逃窜。所以,汉朝军队也得以对单于主力,进行围歼。
在这场漠北之战当中,卫青首先率领汉军,找到了单于主力。一场大战之后,卫青歼敌一万九千人。逼得匈奴单于,不得不率领残部,向西北方向逃窜。
与此同时,霍去病则是一路突进,直接跨过了戈壁荒漠是,深入草原。谁都没想到的是,霍去病虽然没能遇上匈奴单于,却意外遇到了匈奴左贤王率领的军队。
双方相遇之后,霍去病再次发挥了自己彪悍的战斗力,不但彻底击溃了左贤王麾下的主力军队,而且还一路追着左贤王打。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霍去病歼灭了七万多的匈奴主力,成功在狼居胥山祭天,最后一口气追到了贝加尔湖附近。
经过漠北之战以后,匈奴的左贤王和右贤王,已经全部被打垮。右贤王控制的河西地区,以及西域那边,全部落入汉朝的控制。而原本被左贤王控制的黑龙江流域,以及大兴安岭地区,随着左贤王战败,也彻底脱离了匈奴。
至于那位倒霉的单于,麾下精锐近乎被卫青杀绝,自然也只能彻底退回漠北,再也不敢南下了。
总之,经过这三场大战之后,匈奴彻底失去了对漠南地区的控制。甚至就连河西走廊乃至黑龙江流域,也彻底脱离了匈奴帝国的控制。原本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被汉朝硬生生地打到龟缩回漠北,再也不敢南下了。
至此,汉朝反击匈奴的战争,终于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汉朝反击匈奴之战,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有着极高的历史意义。正是因为这场战争胜利,汉朝才得以继续扩张,并且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西域。不过,在这之后,随着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和汉武帝逐渐老迈,已经被沉重打击的匈奴,又得到了些许喘息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到了汉武帝晚年时期,以及更后面的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汉朝不得不再次对匈奴用兵。不过,那个时候的匈奴,相比当初巅峰时期的匈奴,战斗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汉武帝刘彻刚刚掌握大权没有多久。就要攻打匈奴,是什么给了他信心和勇气?他就不怕被匈奴打败吗?事实上,当时汉武帝如果要直面对抗匈奴赢的几率非常小,汉武帝之所以会在刚刚掌握大权后,就攻击匈奴,就是为了要趁其不备,匈奴人肯定想不到他会这么做。
汉武帝这么做其实是有高人指点的,有个叫聂壹的老人向他献了一个妙计。匈奴人经常入侵边塞,留着他们就是祸害,当时朝廷和匈奴刚刚和亲,匈奴肯定没有一点防备,在这个时候攻打匈奴是最好的机会。先假装将马邑进献给匈奴首领,匈奴人向来都贪财好利,听到这个好消息,一定会率大军前来,汉武帝只需在路上提前布置好陷阱,就能一举歼灭匈奴。
计划的非常完美,但最后还是被匈奴首领识破了,大汉的30万大军无功而返,汉朝和匈奴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汉武帝之所以这么着急攻打匈奴,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当时汉朝经历了七年的内部大战,整个国家的经济萧条不堪,国立非常衰败,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皇帝坐的马车应该是四匹纯色的马,那个时候连四匹纯色的马匹都找不到,官员们的座驾甚至是用牛车代替。这个时候,匈奴却兵强马壮,生活富足,汉武帝就想将匈奴的马匹钱粮占为己有,于是假装和匈奴和亲趁机攻打匈奴。
汉武帝还没有找到机会,匈奴竟然主动侵犯汉朝边境,边境的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在汉朝走向强盛的时候,汉武帝刚刚掌握大权,就要进攻匈奴。
作为一个皇帝呢?当汉帝国的臣民遭到攻击,身为“君父”的皇帝能放任不管吗?放任下去,威信、威严都将荡然无存,此为其一。
其二,内忧和外患总是如影随形,赵王勾结了匈奴,准备里应外合。好在三个月就平息了,否则真有危险。这个教训,汉武帝一定会吸取!
最后,“春秋大义,复九世之仇”。当年冒顿单于使汉高祖遭遇的惨败,又以一封求婚的书信肆意侮辱吕后,而洗刷耻辱的方式,就是战胜对手、消灭对手!
汉朝实力不济的时候,可以用和亲来争取时间,但到了汉武帝时代,再一味退缩忍让,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景帝时代:
前156年,“遣御史大夫青至代下与匈奴和亲。”
前155年,“秋,与匈奴和亲。”
前152年,“遣公主嫁匈奴单于。”
前148年,“春,二月,匈奴入燕。”
前144年,“六月,匈奴入雁门,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马;吏卒战死者二千人。”
前142年,“三月,匈奴入雁门,太守冯敬与战,死。”
可见,虽然景帝朝奉行屈辱的和亲,但匈奴依然时常骚扰吏民。
到了武帝时代,双方只有一次和亲,而战斗成了主旋律!
前135年,“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其议……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前133年,马邑之谋发生,“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
前129年,“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
上谷遭劫后,汉武帝派出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卫青四路大军,主动出击,正式拉开序幕。结果三路战败,只有卫青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火烧龙城,打破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
随后,汉武帝和他麾下两名天才将领卫青、霍去病,用了十年时间,连战连胜,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终于打垮了匈奴。。
匈奴非常强大,汉武帝才杀了15万人,匈奴从此一蹶不振的原因有三:第一是汉军远征匈奴,将他们的牛羊全部抢光;第二是所到之处遍地没有成年男子,成年男子都被杀掉了;第三是将他们的城池辎重全部烧得精光。
匈奴作为一个以凶悍著名的民族,古代不仅连中国都害怕,后期它更是成为欧洲的噩梦。据记载,匈奴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占据整个西域,西伯利亚,现在的蒙古内蒙古地区,还有河套平原、东北地区,是一个领土十分广袤的庞大帝国。当时匈奴的可汗称自己为众王之王。但是,要追溯到匈奴这个民族的崛起,还是要从这个民族的优势说起。
第一,匈奴是一个以游牧著名的民族,生活以及战斗的来源就是牛羊马,动物可不像植物,随便养养就能丰收,培养成本以及花费的时间巨大,一旦大规模失去,那恢复起来是特别慢的,所以当汉武帝将他们的牛马羊全部抢光之后,失去了作战武器的匈奴便能轻易杀败。
第二,在这匈奴本来就是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少,打仗死的都是青壮年,一下子死个十几万,那就是伤筋动骨了。青壮年都被汉武帝那时候杀掉了,没人打仗,面对汉军的入侵自然没有办法反抗了。
第三,汉军烧光了他们的城池,匈奴族的人无处可去,原本长期生活在水草丰富的河套地区,一下被逼到搬离到荒凉的漠北之地,一部分人在没有足够的补给下,大量死亡。所以,匈奴的力量大大削弱,恢复起来,很慢,再也不是汉朝的对手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4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