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董卓年轻的时候并不是残暴之人,起兵之后为什么会性格大变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9 19:47:05

董卓年轻的时候并不是残暴之人,起兵之后为什么会性格大变

对董卓残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俘虏了袁绍麾下大军八万,全部坑杀。加上他东征徐州时一路多所屠戮,这几件事加起来,使曹操一直被后世诟病。南北朝到宋朝之间,曹操的人设还是残暴的英雄,到了明朝罗贯中那里,终于被定格在奸雄的耻辱柱上,几乎再没翻过身来。

但是曹操坑杀敌军这事,还真要辩证地看待。其实曹操也有很多难言之隐。官渡战役时,曹操手下一共才有不到4万人,而且没粮食。这点人和粮草,想要管住8万人,谈何容易,更不要说还要养活他们了,又不能放,所以只有杀掉了。换句话说,像曹操这种地位的人为,他的一言一行从来都不可能只代表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那么当时还有一位暴君,董卓,也就不难解释了。《三国志》载:董卓少好侠,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董卓一直很讲义气,这与他日后对待他人甚至部下都异常残暴形成鲜明对比。因为董卓的残暴,加之他在东汉末年属于暴力反皇派,所以在史书中就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但如果我们看看曹操在历史上的宿命,就应该知道,董卓这个人本身,恐怕也也不至于这么残暴。那么他年轻时并不残暴,为何起兵之后,突然残暴起来了呢,这和他的身份变化关系很大。起兵之前,董卓最高官职是并州刺史,不过这个职位在当时并不实在,相当于朝廷对他的一种荣誉性质的奖励。

加之刺史在东汉末年是督查官,一州之权全部在州牧手里,所以董卓实际上还是一介武夫,手下有些兵,他带着这些兵抵抗北方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董卓起兵后,情况不同了。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位名正言顺的诸侯,而且他带兵十多万,在当时算得上势力最大的诸侯了。

同时,董卓手下有一大群辅佐他的文臣武将,而武将主要都是西凉人,和董卓来自同一个地方。当时的西凉人勇猛好斗,所以善战,但好斗之人是不好管教的,而且不讲道理,只认拳头,因此董卓对自己人自始至终都采用了高压政策管理。董卓进京后,将这种政策延续了下去,对待所有人,敌人、朋友,都是如此。因此,董卓之所以后来非常残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不得不如此。

三国中董卓是个怎样的人?

董卓。。。。。最新的研究结论。。。。其他人。。都是叶公好龙之人。。少有实干家。。
文长,但很有用。从基础做起,方便大家理解。
首先,从董卓的家族说起。《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说:"(董)卓父君雅,由微官为颍川纶氏尉。有三子:长子擢,字孟高,早卒;次即卓;卓弟旻,字叔颖。”董卓的父亲以微官担任过颍川郡的纶氏县尉,是掌握缉捕“盗贼”的武官。董君雅既是武职人员,必然长于骑射,这和他的籍贯是凉州的陇西临洮分不开的。

当时,凉州是一个特殊地区。《后汉书·陈龟传》说:“今西州边鄙,土地瘠埆,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饶。守塞候望,悬命锋镝,闻急长驱,去不图反。”所谓“西州”即指凉州。同书《虞诩传》说:“谚日:‘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仅从这两条史料来看,在当时与“羌胡”长期战争的情况下,加以“关西出将”的传统,从而形成凉州这个地区的特点。“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饶”,内地男耕女织的生活,对这里来说,几乎是很难想象的。当然,“土地瘠埆”的自然条件,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凉州的地理因素,加上东汉末年的长期战乱,必然孕育长于骑射、以鞍马生活为主的杰出人物,董卓即是其中的典型。

董卓长期生活在这个特殊地区,与“羌胡”杂处,而且被人们视为“羌胡之种”(《后汉书·列女传》),很可能,其母即非汉族。在这种“边鄙”环境中,培育了董卓的才能。“卓有才武,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这是《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对其才武的描述。《后汉书·董卓传》作“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李贤注引《方言》说:“所以藏箭谓之‘服’,藏弓谓之‘鞬’。”即是说,身负两弓、骑马奔驰之际,董卓能够左右张弓射箭,说明其力量之强和骑术之精。《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又说:"(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汉书·董卓传》以此为基础,增加了“以健侠知名”、“为羌胡所畏”两句。说明董卓不但是一名游侠之士,而且以此著称,在当地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并为“羌胡”所畏惧。又《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献帝起居注》说:"(李)傕边鄙之人,习于夷风。”李傕是此后董卓手下的大将之一。如前所说,凉州被当时人们看作“边鄙”,李傕是凉州北地郡人,因而被称为“边鄙之人”,含有轻蔑之意。至于为什么加以轻蔑,十分明显,即是因为“习于夷风”,长期与“羌胡”杂居,对内地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属于低文化层人物。李傕如此,董卓也应该如此。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吴书》说:“郡召(董)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这里的“郡”,所指当然是董卓的家乡陇西郡。从担任郡吏到州吏,不是“监领盗贼”,就是“领兵骑讨捕”,都是武职,这和董卓的“才武”分不开的,郡太守和州刺史所欣赏的,当然也是他的“才武”。

在凉州,董卓担任过“兵马掾”,由于这个职务对此后的军事生涯具有密切关系,这里有必要作较详的考察。《后汉书·董卓传》说:"(董卓)为(凉)洲兵马掾,常徼守塞下。”关于东汉时期州一级兵马掾一职,有关史籍没有具体记载。但在《后汉书》中却有三条关于郡的兵马掾的史料。其一见《东夷传》:"(句骊)复与辽东鲜卑八干余人攻辽队,杀略吏人。(辽东太守)蔡讽等追击于新昌,战殁,功曹耿耗、兵曹掾龙端、兵马掾公孙酌以身捍讽,俱没于陈,死者百余人。”其二见《乌桓鲜卑传》:“延平元年,鲜卑复寇渔阳,太守张显率数百人出塞追之,兵马掾严授谏日:‘前道险阻,贼势难量,宜且结营,先令轻骑侦视之。’显意甚锐,怒欲斩之。因复进兵,遇虏伏发,士卒悉走,唯(严)授力战,身被十创,手杀数人而死。”其三见《刘茂传》:“延平中,鲜卑数百余骑寇渔阳,太守张显率吏士追出塞,遥望虏营烟火,急趣之。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张)显促令进,(严)授不获已,前战,伏兵发,授身被十创,殁于阵。”这三条史料所叙述的,一条在辽东郡,另两条所记是同一事,在渔阳郡,都属于当时的边郡,说明“兵马掾”一职应该专设在与少数民族邻接的地区,任务是作战时参与策画,并身临前线,交锋对阵,这是边郡的重要武职。州一级的“兵马掾”,其职责应该与郡相同。在这个职位上,董卓不但以他的“才武”激守塞下,投身战斗,而且协助刺史参与谋画。作为此后的将军和统帅,凉州兵马掾任上的这一段经历,对董卓来说,应该是一次重要的锻炼。

在凉州,董卓可以兖任州郡吏,按照其时惯例,应该属于当地豪族。
汉桓帝末年,董卓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后汉书·董卓传》)。什么是“六郡良家子”,因为涉及到董卓的出身和此后的发展,这里有必要加以说明。《汉书·地理志》说:“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这里颇为生动的描述了这一地区的特点。从当时的行政区划来说,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四郡属于凉州,上郡、西河两郡属于并州;但是,以自然条件、民风材力而论,六郡完全相同,并不因为分属两州而有所差异。从西汉开始,就从并、凉两州的六郡“良家子”中,选拔“期门”、“羽林”,即皇帝的卫士。这个地区的人们“修习战备,高上气力”,这仅是条件之一;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良家子”,他们必须出身“良家”。据《汉书·地理志》注引如淳的解释,即“医、商贾、百工不得豫也”。再据《史记·李将军列传》索隐:“如淳云:'(良家子)非医巫、商贾、百工也。”’汉代将“医巫”、“商贾”、“百工”的人家认为非“良家”,其子弟也不能作为“良家子”,反之,凡是非上列人家的子弟,即所谓“良家子”。董卓的父亲担任过纶氏的县尉,董卓本人也担任过凉州的州郡吏,当然可以具备入选的条件,成为“期门”、“羽林”。董卓由凉州边鄙之地来到京师洛阳,同时,“六郡良家子”又是名将出身的最好途径,赵兖国、甘延寿即是如此(参看钱文子《补汉兵志》)。对董卓来说,这是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从此,他逐渐参与东汉政府的军事行动,取得高位,并拥有一支精锐的凉州部队。
董卓是如何建立并发展他的军事力量的。

如上所说,在京师洛阳得到中郎将张奂推荐,董卓回到凉州,以军司马职位参加了对羌族的战争。张奂是董卓的同乡。《后汉书·张奂传》说:“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父惇,为汉阳太守。”张奂是敦煌郡人,其父张惇又曾任汉阳太守,敦煌、汉阳两郡都属于凉州,说明父子两人在凉州具有较高威望。张奂所以推荐董卓,是欣赏他的”才武”,以及在凉州的知名度。由凉州到京师洛阳,对董卓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由洛阳再回到凉州,这又是一个重大转折。原因很简单,脱离凉州这个土生土著之地,董卓要发展他的军事力量,是十分困难的。
《后汉书·张奂传》说:“永康元年春,东羌、先零五六千骑寇关中,围投诩,掠云阳。夏,复攻没两营,杀千余人。冬,羌岸尾、摩鳖等胁同种复钞三辅。(张)奂遣司马尹端、董卓并击,大破之,斩其酋豪,首虏万余人,三州清定。”在这次对羌族的战争中,董卓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战争结束后,董卓“拜郎中,赐缣(jian)九千匹。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为《后汉书》作注的李贤说:'‘为功者虽己,共有者乃士。”即是说,董卓认为自己虽有指挥之功,但作战还是要依靠战士,因此,将赏赐的九千匹缣(jian)毫无保留的分给吏卒。十分明显,仅据这个事例,说明董卓不但“才武”,而且具有大将或统帅的风度和才能。董卓所以能够组成以他为首的凉州军事集团,并控制东汉政府,原因即在于此。
  
据《后汉书·董卓传》,在张奂领导下击破并、凉两州的羌族后,董卓“稍迁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后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中平元年,拜东中郎将,持节,代卢植击张角于下麴阳,军败,抵罪”。除镇压黄巾起义失败,又见于《后汉书》的《灵帝纪》、《皇甫嵩传》外,在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任上,《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说:"(董)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说明其主要任务仍是对付“羌胡”。尽管没有离开过战场,董卓却再次离开了凉州,不在凉州,即是脱离发展的土壤,特别是武装力量的发展。但是,当镇压黄巾起义失败抵罪之后,幸运却降临到董卓身上,不但得以回到凉州,重新组织军队,而且迅速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董卓军败抵罪在中平元年,就在这年冬天,凉州再度燃烧起反抗东汉政府的烽火。《后汉书·董卓传》说:"(中平元年)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桴罕河关群盗反叛,遂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边章、韩遂,使专任军政,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这是一次规模巨大的“羌胡”起兵,东汉政府派左车骑将军皇甫嵩率军前往镇压。董卓就在同时被任为中郎将,作为皇甫嵩的副手,因而得以再次回到凉州。  
  
皇甫嵩是凉州安定郡人,据《后汉书·皇甫嵩传》,他是“兵动若神,谋不再计”的杰出将帅。“本朝失败,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皇甫嵩)与董卓耳。”这是皇甫郦对其叔皇甫嵩说的。说明这时董卓的地位已经和名将皇甫嵩相等,被人们视为可以安定这个战乱时代的杰出人物。由于皇甫嵩对宦官集团的僧恨,被中常侍张让诬陷为“连战无功,所费者多”,被征还并遭到处分。这是董卓与皇甫嵩的第一次合作。其间,董卓还以破虏将军名义,在司空张温统率下继续在凉州对边章、韩遂作战。《后汉书·董卓传》说:"(中平)五年,(王国)围陈仓,(董)卓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击破之。”这是中平五年董卓与皇甫嵩的第二次合作。
  
《后汉书·皇甫嵩传》注引《献帝春秋》说:“初,(董)卓为前将军,(皇甫)嵩为左将军,俱征边章、韩遂,争雄。”两雄不并立,所谓“争雄”,说明两人之间矛盾的起因,也说明了矛盾的表现。由于董卓手握重兵,东汉政府当然不放心,将他调到京都改任他职,借以剥夺其兵权。《后汉书·董卓传》说:"(中平)六年,征(董)卓为少府,不肯就。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廪(lin)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朝廷不能制,颇以为虑。”董卓拥兵自重,挟“羌胡”以威胁政府,词气严厉,拒绝前来京师,更拒绝交出军队。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况下,东汉政府即企图利用董卓与皇甫嵩之间的矛盾,使皇甫嵩以武力解决董卓。同《传》又说:“及灵帝寝疾,玺书拜(董)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卓复上书言日:‘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xia)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于是驻兵河东,以观时变。”即是说,所率领的军队仅属董卓个人,也只听其命令,完全可以带到并州,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交给皇甫嵩,词气仍旧十分严厉。而且董卓既拒绝交出军队,又拒绝就任,前赴并州,只是将大军屯驻在司隶所属的河东郡,观看东汉政权内部的变化,也当然观看皇甫嵩的动态。至于皇甫嵩这方面,尽管其侄皇甫郦对他说:"(董)卓被诏委兵,而上书自请,此逆命也;又以京师昏乱,踌躇不进,此怀奸也”,并建议“杖国威以讨之”(《后汉书·皇甫嵩传》)。老谋深算的皇甫嵩终于不敢动手,说明其时董卓的武装力量不但已经和皇甫嵩相等,而且很可能超过了皇甫嵩。
董卓所掌握的军事力量,是在凉州形成发展的,前引《后汉书·董卓传》所说的“湟中义从”和“秦胡兵”即包括在内。关于“湟中义从”,《后汉书·西羌传》说:“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别也,旧在张掖、酒泉地。……又数百户在张掖,号日‘义从胡’。中平元年,与北宫伯玉等反,杀护羌校尉泠征、金城太守陈懿,遂寇乱陇右焉。”说明“湟中义从”是湟中地区的“月氏胡”,曾在北宫伯玉领导下发动过反抗东汉政府的起兵。如前引《董卓传》所述,这次起兵曾遭到董卓和皇甫嵩的镇压。董卓军队中的“湟中义从”,其中一大部分应该即是这次战争中的降人或俘虏。至于“秦胡兵”,“秦”是指凉州的汉族士兵,‘胡”则是指非汉族士兵,即所谓“羌胡”,请参看拙著《释“秦胡”》一文((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第1期),这里不再重复。因此,在上引董卓对东汉政府的第一次上书中,曾强调军中的“羌胡”,即说明他所掌握的武装力量,不但有凉州“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的汉族士兵,还有大量非汉族士兵,不论汉族还是非汉族,他们都是富于战斗力的精兵。当时,著名女诗人蔡琰(yan),在其名篇《悲愤诗》中,描绘她所亲身经历过的这个战乱时代,其中有这样四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后汉书·列女传》)对董卓的军队及军中的大量少数民族士兵,即作了十分真实的写照。

此外,《三国志·魏志·郑浑传》注引张璠《汉纪》说:“且天下之权勇,今见在者不过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皆百姓素所畏服,而明公(董卓)权以为爪牙、壮夫震栗,况小丑乎!”这是在董卓与郑泰的对话中,郑泰对董卓武装力量的称誉。除凉州士兵、湟中义从、八种西羌已见上述外,又增加了并州和匈奴屠各族的士兵,同样是为“百姓素所畏服”的精兵。这是董卓兼并丁原所属并州军队以后的情况。至于董卓所部将领,据《三国志》和《后汉书》,有:

(一)李傕《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说:"(李)傕,北地人。”北地郡属于凉州,前引《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献帝起居注》:"(李)傕边鄙之人,习于夷风。”李傕在军中任校尉,是董卓手下的大将之一。当董卓为吕布所杀以后,他成为凉州军的首领,继续招引“羌胡数千人”,并有“羌胡大帅”在内(《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注引《献帝纪》),以兖实其军事力量。

(二)郭汜《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说:"(郭)汜,张掖人,一名多。”张掖郡属于凉州。同《传》又引《献帝起居注》说:“郭多,盗马虏耳。”说明在从军以前,郭汜在凉州是一名以盗马为生的无赖。他在军中任校尉,也是董卓手下的大将之一。当董卓为吕布所杀以后,他成为凉州军事集团仅次于李傕的首领。
(三)张济据《三国志·魏志·张绣传》,张济是武威祖厉人。武威郡属于凉州。张济也是董卓军中的一名校尉。

(四)樊稠据《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九州春秋》,在韩遂与樊稠的对话中,韩遂曾说“与足下(樊稠)州里人”。韩遂是凉州金城郡人,樊稠也应该是凉州人。《后汉书·董卓传》注引《献帝纪》说:"(李)傕见(樊)稠果勇而得众心,疾害之,醉酒,潜使外生骑都尉胡封于坐中拉杀稠。”

(五)李蒙《后汉书·董卓传》说:"(李)傕随道收兵,比至长安,已十余万,与(董)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等合。”前此,李蒙又曾与徐荣奉董卓的命令击破孙坚,见同《传》。《后汉纪》卷二八说:"(兴平二年)二月,李傕杀右将军樊稠、抚军中郎将李蒙。”(“蒙”原作“象”,周天游《后汉纪校注》据《后汉书·董卓传》注引《后汉纪》改。)

(六)王方《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说:"(李傕等)与(董)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与樊稠、李蒙二人相同,王方也是董卓的部曲。

(七)胡轸(胡文才)《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九州春秋》说:“胡文才、杨整修皆凉州大人,而司徒王允素所不善也。及李傕之叛,允乃呼文才、整修使东解释之,不假借以温颜,谓曰:‘关东鼠子欲何为邪?卿往呼之。’于是二人往,实召兵而还。”《三国志·吴志·孙坚传》注引《英雄记》,胡文才名轸。胡文才、杨整修两人都是凉州大人,所谓“大人”,据《后汉书》,这个词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岑彭传》注:“大人,谓大家豪右。”《马援传》注:“大人,谓豪杰也。”“大家豪右”或“豪杰”较为切合胡轸(的身分。说明在凉州胡轸应该享有较高威望,为李傕等人所敬重。《后汉书·董卓传》称胡轸为“(董)卓故将”,同《传》注引《九州春秋》说:"(董)卓以东郡太守胡轸为大督。”因此,胡轮的地位当在李傕、郭汜之上。

(八)杨整修(杨定)惠栋《后汉书补注》卷一六说:“整修,即杨定也。兴平元年,为安西将军;二年,迁后将军。”《后汉书·董卓传》说:“安西将军杨定者,故(董)卓部曲将也。”惠栋的推断是可能的。余见上。

(九)段煨《三国志·魏志·贾诩传》说:“是时,将军段煨(wei)屯华阴,与诩同郡。”贾诩是武威姑臧人,殷煨(wei)与之同为武威郡人,武威郡属于凉州。《后汉书·董卓传》说:"(董卓)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渑(mian)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同《传》)又说:"(董)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资治通鉴》卷五九胡三省注:“将、校谓中郎将、校尉。”因此,段煨(wei)应该是董卓的亲信。

(十)徐荣《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说:“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公孙度为辽东襄平人,徐荣与之同郡,应该也是辽东人。同书《武帝纪》说:"(曹操)到荥阳汴水,遇(董)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徐荣很可能是董卓军事力量中唯一非凉州人的大将。《后汉书·董卓传》说:"(王允)乃遣(董)卓故将胡轸、徐荣击之(李傕)于新丰,(徐)荣战死,(胡)轸以众降。”据前引《九州春秋》,董卓死后,尽管胡轸奉王允之命,阻止李傕进军长安,“实召兵而还”,支持李傕向东汉政府进攻,而徐荣却是战死的,说明他被胡轸、李傕排除在凉州军事集团之外。

“董卓将、校及在位者多凉州人”(《后汉书·王允传》),从上述重要军事人物的情况来看,是完全符合的。以董卓本人为统帅,以李傕、郭汜等人为将领,下面是凉州的汉族和非汉族,并以“羌胡”为主的精兵,从而组成了富于战斗力的凉州军事集团,这是董卓起家,以及最后控制东汉政权的资本。

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董卓是三国时期的一个人物。但是一直以来,他给人的印象都不太好,属于大家心中的负面人物。说起来,董卓也是很强大的人,当初他可以控制朝政,这说明他在政治上面还是有一定手段。不过,董卓太过于心狠残暴,因此有很多人看不惯他的掌权手法,所以纷纷反抗于他。人有坏的一面,但他肯定也有好的一面。对于董卓,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一,有人评价他好,有人评价他不好。那我们今天就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一看,历史上真实的董卓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第一,董卓是个奸臣,个性凶狠,性情残暴。

董卓当年掌控了十常侍以后,在他们的保护之下,回到了宫中,夺取了政权。在他掌握了权势之后,他就纵容自己手底下的人作恶。在京城中,这些人随意抢夺百姓的财物,甚至还抢夺美貌女子,滥杀无辜之人。这些等等行为,使得百姓们对董卓等人痛恨不已。



第二,董卓贪婪自私,性情张扬,气量还小。

董卓为了掌管权势直接废了皇帝刘辩,然后将他的傀儡刘协给推上了皇位。他在杀了刘辩以后,就自己封自己为相国,还给了自己不少的特权。而坐上皇位的刘协,有着皇帝的名号,却没有皇帝的实权。董卓就将朝堂之上变成了他的一言堂,他甚至还带着宫女妃嫔们直接在龙床上就过夜。除了贪权之外,董卓的心情也很张扬,而且他还小心眼。凡是得罪过他的人,都是被他折磨致死,由此可见他心肠有多么歹毒。也是因为董卓的这等等行为,使得朝堂之上也有不少人开始仇恨于他。



这是不少人评论董卓恶毒的一面。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董卓又有着让人欣赏的一面。毕竟,他能够坐上高位,若没有自身的魅力作为支撑,那谁会去拥护他?谁会帮他坐上那个位置呢?



第一,董卓性情豪爽,喜欢结交朋友。

年轻时候的董卓,也是一颗怀有仁义之心的侠士。加上他性情豪爽,走在哪里都喜欢去结交好友。故而,他慢慢地有了一些权势。据说他曾经去到了羌族,就和羌族的首领成了好朋友,结果有一次,这位羌族首领发现董卓将家里耕地的牛杀了拿来招呼客人。他就觉得,董卓这人还不错,为人大方,对朋友还真诚。因此,羌族首领是真心实意地欣赏起了董卓,回去以后,就转赠了很多牲畜给董卓。也因此才使得董卓开始渐渐富裕起来,有了后来创业的资金。

第二,董卓对自己的手下真诚。

当年,董卓被授命为军司马时,除了给他封官,还给他赏赐下了细绢九千匹。董卓接受了官职之后,就将赏赐的东西分给了手下的兵。因此,他手下的人就一直对董卓忠心耿耿,因为他们觉得懂得对他们太真诚了,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是一个值得他们为其卖命的人。

所以综上来看,董卓是一个对自己人好,对外人残忍的人。

董卓是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和史书记载的一样残暴吗?

董卓确实如史书里记载那样残暴,董卓一生都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努力,甚至不惜牺牲一切。董卓的残暴其实是毫无争议的,从史书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很残忍的,从三国时期的名人口中,我们也可得知董卓这个人确实是很自私又暴虐。董卓出生于凉州,喜欢结交羌人。在汉桓帝期间,董卓就为了名利去当了羽林郎,后来又参与了镇压黄巾起义,在镇乱过程中,董卓一方面勇猛,另一方面也十分残暴,对待俘虏总是用尽酷刑。
董卓进京以后,便派吕布杀掉了当时掌权的丁原,并带兵吞并了附近的一些军阀势力,为己所用。等到董卓大权在握后,他迅速杀掉了皇帝,改立刘协为皇帝,也就是汉献帝,当时的董卓权倾朝野,完全不把律法放在眼里,皇亲贵族更是想杀便杀,完全不顾及任何人。董卓掌控朝政后,独断专行,对他有意见的人他总是想方设法地折磨,以儆效尤。后来,袁绍等人带着兵攻打董卓,董卓被大将孙坚打败,退到了长安。最后,王允采用反间计将董卓和吕布离间了,董卓也被吕布杀死了。董卓的一生中都是在朝着权力前进,但是他眼里只有权力,只有自我,王法也好,人命也罢,在董卓眼里都是草芥,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罔顾王法、草菅人命,因此被世人所唾弃。董卓的这些故事流传到今天,依然为人所不齿,他当初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对岌岌可危的汉朝朝廷再次进行打击,对当时民不聊生的人民来说也是雪上加霜,所以说董卓的暴虐是毫无争议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4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