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进士难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高考成绩各地陆续公布了,出考场的时候一位说自己“考得不好,准备复读”的考生,等到成绩出来,大家才发现人家高出重点线一百多分,这就是学霸的谦虚吗?
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代的学生们他们如果想要考取进士,博得一个功名有多大的难度?
首先,许多人都认为古代的科举考试与我们现在的高考是一样的都是选拔人才。
但是,这种说法有些不恰当。高考和科举这两个考试确实都是出于选拔人才目的,但古时的科举考试更多的是为了考取功名利禄,最终的目的是考中了就可以直接当官而进入官场。
而现在的高考,更多的是选拔人才去大学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两者在本质上是有非常大的差距。如果说非要进行一个比较的话,那古时的科举考试,可以约等于现在的高考+公务员考试的结合体。
在古代,一个普通人想要出人头地,改变自己乃至家族的命运,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考取一个好的功名,这可以说是唯一有可能的合法操作。所以我们看到无数古代学子们,为了实现自己远大抱负,对于每年的科举考试可以说是前赴后继,甚至到了白头也不放弃。
著名小说《儒林外史》中,考了多年的范进最终中举,一下子从社会底层进入了统治阶级,中举后各种待遇马上不一样了,这才是范进开心的疯掉的原因,经常大嘴巴抽范进的岳父胡屠夫听见范进中举疯了也不敢打,就是极为鲜明的一个例子。
我们经常在书中还是看古装剧的时候,听到赴京赶考这个词,其实这是去京城进行最终的考试,其实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已经接近考试的尾声了。
古代科举制度从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是一个三级跳的形式,每一次考试都刷下来大量的考生。
我们就拿整个科举考试最为鼎盛时期的清朝举个例子。
许多人都了解在我们大学扩招之前的高考,就已经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可以说能考上大学就算得上是很了不起。
图注:1977年高考放榜
以高考录取率最低的1977年高考为例,当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最终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约4.8%。
而大学扩招后,录取率可以说直线上升,到了2018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975万,最终录取790.99万,录取率高达81.13%。
可是清朝的科举制度,它的录取比例更为恐怖。
康熙29年,康熙皇帝下旨规定了,江南与浙江的乡试录取比例是60:1;
而到了他的孙子乾隆的时候,又改了规定,那些人口规模大的省份比例改为了80:1,而人口比较一般的省份是60:1,而那些小省份则只有50:1。
这还仅仅是科举考试中的一部分,而这些上述的比例都是有定额的,如果说之前的高考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话,这些科举考试就可以称作上是一苇渡江了。
而如果想要从如此多的人中一路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路来,那可绝对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所以也很难怪有的人到了七十古稀的年纪,还在进行考试,更有甚者竟然都出现了祖孙三代一起考试的稀奇现象。
以此看来,范进中举高兴的发疯的这个例子,其实很正常了。中举人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这是一步登天了,可以说进入了统治阶层,能不开心吗?
而到了乾隆的时候,更是出现了一个十分是罕见的例子。在乾隆44年的时候,广东的乡试考试中有一个叫做谢启祚的考生。
这位考生的年纪不大,刚刚才98岁。
就是这样一个已经整整五代同堂的老人,没有选择在家好好的颐养天年含饴弄孙,而是选择了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而按照当时的规定,如果说考试的年纪超过了80岁,就会被赐予举人的身份。不过更多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安慰奖罢了,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实权,所以说由于他老人家这个年纪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年龄上的优势,而博取一个功名,但是这个老人去委婉的拒绝了这个恩赐。
他还有一句名言“科名定分也,老手未颓,安见此生不为耆儒一吐气?”真是不得不佩服,老人家这种心胸气魄,而他也确实没有令别人失望,竟然真的在98岁这一年,考取了举人。
为此,谢启祚还写了一首诗,以老女出嫁自比老年中举,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老女出嫁自嘲》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这还不算完呢,紧接着谢启祚又选择了参加会试,而被办八十大寿的乾隆特别授予了翰林职位。乾隆还特地亲手写一对联赐给他。联为:“百岁登科古无今有,一经裕后人瑞国华。”
而向他这样有如此运气的人,可不在多数。有多少学生考了一辈子,不过是小小的秀才,他们一年年的落榜。但又一年年的去考试,终其一生,也没有考上他们所梦寐以求的举人。
所以我们今天说参加的高考在许多人看来已经是很难了,甚至有不少人选择了放弃,但是,我们如果去想想古人,他们要是想做到出人头地,想要博取功名利禄,他们唯一的方法,也是只有科举考试。
那些连高考如果都没有勇气去面对的人如果你们去想想古人想要参加科考的时候,或许真的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下去了,何况人生也并不仅仅只有考试,考场上你走的远考的好,不如你人生走得远。
最后祝愿所有考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科举制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也正是这样一个制度,给我国古代朝廷带来了很多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在古代想要通过科举考试考取进士是非常难的,这个难度相当于现在考清华北大一般,几乎全国的学子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而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考取进士更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事情,所以才会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说法。
在古代想要考取进士是非常难的,首先你必须要参加乡试,然后考取到其中的秀才,之后还要再去中举人,这样才能够获得进京考试的资格,从而参加最后的选拔,从而考取进士。而在那时候,所有的文人目标都是这个,所以考取进士是非常激烈的一个过程,对于很多读书人来说,能够中举就已经是百里挑一了,不然当初范进中举之后也不会疯掉,可见当时考取进士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和如今考取清华北大没有什么区别。
而对于寒门学子来说,中举是唯一能够改变他们命运的人,在那时候只要考上秀才就能够每个月领取一些银子,而考中举人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是考中进士的话,就能够飞黄腾达,甚至成为当朝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考取进士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也是他们唯一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连左宗棠这样的大人物当年也是没有能够考中进士的,可以看出中举成为了和多人一生的目标。
所以古代通过科举考试考取进士的人是相当少的,每一个考中的人都有着自己独特且丰富的才华,他们都是饱读诗书,并且自己在读书这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这样的人最终才能够功成名就,考取进士。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科举制度更加完善之后,一般来说你要参加科举制度,要经过四级考试。考秀才、考举人、考贡士、考进士。古代没有毕业这一说,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没有考中就是童生。多大岁数考中秀才就多大岁数摘掉童生帽,所以那个时候爷爷和孙子一块儿提着考蓝进考场的人有的是。
要想考中秀才就要进过三级考试。县里考一次,府里考一次最后到省里提督学政考一次,这三场考试都过了你才具备秀才的资格。然后再去考举人,那么秀才考中举人的比例是多少呢?三十个秀才个里面中一个。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三点三。即便你没考中举人就是一个秀才在家乡也非常受人尊重,连妻子都被称为秀才娘子。而且秀才见官不用下跪,作揖就可以了因为你有功名。若是中了举人那就不得了了,举人就被称为老爷了,就可以做官了。一般地方上学历最高的就是举人了。
再往上考就是参加礼部的会试考贡士了。那么多少个举人可以考上贡士呢?二十个举人才中一个,录取率百分之五。若是中了贡士就可以去参加天子亲自主持的殿试,这时候的录取率就百分之百了。所有的贡士都能参加殿试而且都能当上进士。只不过进士分成三甲,一甲进士极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进士同进士出身,一甲进士极第只有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进士差不多有百十来个,三甲进士二三百个。
目的就是把这些贡士们分个一二三等,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连中三元。这三元指的就是举人乡试第一名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然后礼部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连中三元就是你这一生参加科举考试都是第一名。这就太难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能连中三元的也就十来个一个朝代几百年也就几个人可以连中三元。
本身考试的时间就非常漫长,而且考题还非常的刁钻古怪。特别是到了明清的八股取士,文章只从四书五经里面摘取,四书五经每一本都是微言大义,孔夫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几百年的历史才一万五千字。所以你想想考了几百年这里面各层考试下来里面的文章都用尽了,就只能结搭题了。大家都知道古文没有标点,前一句话的后半拉跟后一句话的前半拉,一贴 ,贴成一句话那这个出题靠你。你还要解释这为什么对。所以这简直是一场智力游戏,能考中的人就太了不起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3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