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崇祯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朱元璋在开国不久,便特意对内廷制订一条“铁律”,即宫中宦官绝对不允许干政,为了从根本上杜绝他们染指政治,特意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认字,让他们成为文盲,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历代宦官乱政的弊端。并发狠说:“内臣不得干政,犯者斩。”朱元璋的先见之明却未能阻止宦官干政,相反有明一代,宦官乱政的现象愈演愈烈,成了大明王朝的最大毒瘤。
明朝天启七年(1627)的八月,刚刚年满17岁的朱由检接替明熹宗成了崇祯帝。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被折腾的气息奄奄,内忧外患。崇祯认为之所以朝政日下与阉党乱政有着重要关系,不断巩固权力后,用高超的手腕,一举拿下阉党魁首魏忠贤,一时天下称快。史载“时党势甚炽,外廷汹汹,虑有他变”,“上下不动声色,神明独运,无一人之助,而诛逐元凶,再安社稷,天下翕然诵圣智焉。”
这种干净利落的手法,显示出了崇祯的能力,魏忠贤经营多年盘根错节的巨大宦官势力已经遍布朝野,却没想到,在“无一人之助”的情况下迅速将其连根拔除,让整个大明官员佩服得心服口服。 此后崇祯下谕:“内臣非命不得出门”,以防止宦官干预朝政,然而就在他全力清除宦官集团时,却又重蹈其父兄覆辙的怪圈。
崇祯登基的第二年,太监曹化淳被提升为提督江南织造,不久,又令他提督东厂,后又把锦衣卫指挥权交给他,与此同时崇祯又任命高启潜监宁锦兵饷;张彝宪管理户部、工部两个重要部门,唐文征亲督京营,王迎朝监行营等等。两年后,崇祯又叫内臣王应朝、邓希绍监视关、宁兵粮及各边抚赏,从此宦官侍又掌握朝中的政治、军事、监察、任免等大权。自此大权在握的宦官们“自是衔宪四出,动以威倨上官,体加于庶司,群相壅蔽矣。”《明史纪事本末》
这些都暴露了崇祯的最大弱点,用人不专,任而不信。他总是感到外廷大臣可以放手使用的少之又少,为此他把自己身边的心腹太监安插到要害部门,充任耳目。崇祯虽然严厉打击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却在另一手方面积极扶持重用宦官,也就是说崇祯打击的是魏忠贤等宦官,而非整个宦官集团。顺天府尹对崇祯大量启用宦官上疏劝谏说:“大小臣工岂无一人足当信任者?自古未有宦官典兵不误国者,不知危急存亡之日,舍天下士大夫,终不可与共安危。”《国榷》
崇祯在位的17里,先后更替了内阁首辅五十人,一些人虽然并无才干却善于揣摩崇祯心理,博得崇祯好感。而许多有识之士则在党争的过程中被排挤甚至死于非命,使得本来人才缺乏的明朝,陷入严重的人才危机。在处死袁崇焕不久,崇祯派出宦官直接对边防事务指手画脚,一天内连上六个情况汇报,都得到崇祯首肯。吏科给事中熊开元希望崇祯能够收回成命,停止派遣内臣,以便统一事权。崇祯接到奏疏后批驳说:“遣用内员自有裁酌,不必过为疑虑。”《崇祯长编》
对于使用宦官内臣,崇祯也说出了不得已的苦衷:“文武各官,朕未尝不信用,谁打起精神实心做事?只一味朦徇诿饰,不得已差内臣查核,原出一时权宜,若是差来不行,差他做什么?你们外臣果有肯做事,朕何必要用内臣。”当时对于皇帝使用宦官的危害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宦官内侍之流,若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则检束,有功则骄恣。”《明史》
崇祯九年,张元佐为兵部右侍郎,镇守昌平,时内臣提督天寿山即日赴任,张元佐却三日仍未出发,崇祯对阁臣感叹说:“内臣即日就道,而侍郎三日未出,何怪朕用内臣耶。”崇祯求治心切,希望加快政治运行效率,面对外臣的效率低下,不能跟上他的节奏,道出了崇祯用人的无奈。
大量使用宦官引起了朝臣的极大恐惧感,担心再度培养出另一个魏忠贤。对此不少朝臣上疏,劝谏皇帝勿用内臣,但收效甚微。张彝宪被任命为总理户、工二部钱粮时,六科给事中官员联名上书,对崇祯一日之内四遣内臣提出强烈批评:“天启七年八月我皇上登极,尽撤镇守内臣,天下翕然称颂。内臣不与政事,是高皇帝规定的家法。”
崇祯对群臣的反对曾对礼部尚书闵洪学说:“朕览卿等公疏为遣用内臣一事,太祖明训朕岂不知,但成祖以来亦有间用者,皆出一时权宜。况天启年间所遣,朕尚撤之,岂至今反用?朕又何尝不信任文武,无如三四年来弊坏不堪,朕是不得已,以权宜用之,若文武诸臣实心任事,撤亦不难。”《崇祯长编》
在崇祯的想法里就是整个大明官僚系统没有真正干活的,相反是扯皮敷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后迫于压力,崇祯虽然将监视太监撤回,但让高起潜仍在关宁督理军务,“嗣后军情紧急,他又故伎重演,纷纷启用内臣,及至灭亡都不曾醒悟到此举非明智之举。”《天府广记》此时农民起义军力量日益壮大,东北的满洲人南下脚步越来越紧迫,而明朝内部却“无事禀成为恭,寇至则推诿百出”《明史纪事本末》。
在后期出现文官爱财,武官怕死,监军的宦官不懂军事却大权在握,常常贻误战机,互相扯皮。崇祯任用宦官的副作开始显现出来,当李自成的军队攻入京师时,内侍宦官曹化淳首先打开城门放进军队,其他宦官惊慌失措,竟说“吾党富贵自在也”,将崇祯抛抛了出来,只有一个内侍王承恩随他自杀,而那些大臣们也纷纷排队求见李自成,至此,崇祯彻底以孤家寡人的身份步入了大明的黄昏。
题目中少了一个关键字,应该是“明朝的灭亡是否由于文官集团失去宦官集团的制衡导致的”。不可否认,明朝中后期的屡屡出现的宦官专权现象,其背后有着皇帝以宦官集团制衡文官集团的深厚背景。但明朝的灭亡,却并非是这个原因。
一、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是一个强势铁腕的君主,无论文官集团还是宦官集团都难以对明末朝局产生大的影响
崇祯登基之初,就雷厉风行整饬朝纲,大刀阔斧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官集团的抬头。因为崇祯为人刚愎自用,非常注重大权操之在己,对文官集团的打击限制的力度也非常之大。
崇祯在位十七年,居然换了十八个内阁首辅,更换了五十多个大学士,文官集团在如此严厉的打压下,根本无法形成与皇权抗衡的实力,也根本无需什么宦官集团对他们的制衡。
二、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清朝的崛起
公元1618年,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在盛京起兵,正式对明朝宣战,长达二十多年的明清战争拉开帷幕。激烈而漫长的明清战争,几乎耗完了明朝的国力储备,为了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明朝不得不向天下百姓征收以“三饷”为代表的苛捐杂税。
在无穷无尽的苛捐杂税压榨之下,明朝的百姓衣食难继,流离失所,挣扎在死亡线上。适逢西北一带连年灾荒,百姓们再也难以为生,就此揭竿而起,掀起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明朝从此身陷农民军和清军的内外夹攻之下,一步步走向衰亡,最终被清朝取代。
由此可见,清朝的崛起和明清战争,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的博弈与关系,和明朝灭亡并无多大关系。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明朝时期,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宦官专权十分普遍。从明王朝前期开始,一直到明王朝灭亡,宦官们深度参与王朝的治理,期间诞生了众多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太监。
为何明王朝会有这个现象呢?我想原因与朱元璋收回丞相的权力有关。
在明朝之前,历朝历代都有设立丞相一职,传承长达千年之久。在此期间,丞相与皇帝的权责划分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双方相处虽然不能说十分愉快,但,至少实现了基本要求,满足了王朝治理的需要。
而皇帝们能同意丞相拥有一部分很大的权力,其出发点在于古代华夏的面积十分广阔,仅凭一人难以做到事必亲躬地治理。因此,需要让丞相辅佐帝王治理天下。经过历代的修正,到明朝之前,早已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职级,以治理这个大一统王朝。
然而,当历史来到明朝朱元璋统治时期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布衣出身的朱元璋来说,十分珍惜自己获得的帝位。因此,对于丞相之职十分反感,不愿与丞相共同治理自己的王朝。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朱元璋借助胡惟庸案,便将丞相一职废除。
不过,随着丞相的废除,皇帝不得不担负起处理天下之事的职责。全国各级官员的奏折如潮水般涌来,十分考验朱元璋的体力与耐力。不过,这些对于穷苦出身的朱元璋不是问题,他以旺盛的精力处理着帝国的各种事宜。
明王朝在他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受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开始恢复。
但,之后的皇帝却远没有这个体力和精力,即使如朱棣这样的猛人也难以处理诸事宜。
为此朱棣便设立了“内阁”这一机构,从百官中选拔优秀的官员辅助皇帝处理天下之事。随着皇帝精力的下降,内阁逐渐开始拥有了“票拟”之权,曾经至高无上的皇权被内阁分去了一部分。拥有“票拟”的内阁,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百官之首,依靠文官集团的支持,内阁逐渐开始有了掣肘皇帝的能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皇帝肯定要想办法解决,在无法解除内阁权力的前提下,引入另一势力牵制内阁成为了帝王的选择。
到了明宣宗时期,这位皇帝开始有意让太监参与王朝治理,以制衡内阁及其代表的官僚体系。为此,皇帝再次将手中的“批红”之权交由一部分太监掌握,对于天下之事来说,内阁的意见是否执行,由“批红”决定。由此,太监开始成为牵制文官集团的一方势力。
至此,明王朝统治核心由皇帝、太监和内阁组成,内阁与太监互相掣肘,确保了皇权的稳固。当然,由于宦官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和身体残缺导致的心理问题,使得他们行事偏极端,大部分手握大权的太监在明王朝的历史上都留下了遗臭万年的名声。
另外,由于太监的权力来自皇帝,因此,明代的太监虽然权力极大,但只要皇帝想,很快便可以将太监清除。比如,非常有名的魏忠贤,在天启年间号称“九千岁”,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不管的事他管,权势滔天,但只身进入皇宫的崇祯帝,依然很快将其解决。
综上所述,是个人关于明王朝为何出现宦官专权的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录的,希望有用。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及其原因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01-15 14:50:00 ] 作者:佚名 编辑:studa9ngns
明代的宦官权力在经过一段冷寂之后,居然死灰复燃,悄无声息地扩张成弥漫之势,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重要领域,成为历代宦官权力中最为炙手的一朝,这确实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是怎样发生与发展的?它根植的土壤究竟在哪里?本文试作探讨。
据史书记载,明代的宦官,最初除了做奴才的份儿外,无任何权力可言。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征战一生,马上得天下,殊属不易,权力禁脔,旁人当然不得染指。朱元璋先是诛杀功臣,后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又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朝政不论大小,事必躬亲,目的就是要将大权独揽于自己手中。朱元璋对功臣故吏尚且如此,那些非亲非故的宦官就更不用说了。况且,朱元璋深谙历史上阉宦之祸带来的灾难,便决定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一切可能。《明史·职官志》:
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日:“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又敕诸司,毋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
又,《明史·王徽传》:
自古宦官贤良者少,奸邪者多。……愿法高皇帝旧制,毋令预政典兵,置产立业。家人义子,悉编原籍为民,严禁官吏与之交接。
由是可知,明朝初年,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得干预朝政,与官吏交通,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据《明史·宦官传》:“有内侍以久事内廷,泛言及朝政,即日斥还乡,终身不齿。”可见,朱元璋对宦官的防范措施不可谓不严。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他自己费尽心机、不遗余力推行的极端君主专制制度,为日后宦官干政预埋了祸乱的种子。
朱元璋当政不久,就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成为空前的封建专制的独裁者,并将此规定制度化,让子孙后代依样画葫芦:“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①本来,即便是有丞相协助处理政务,朱元璋也已累得疲乏不堪,仅每天的奏疏,就令他头晕目眩,难以将息。如今,废除中书省,罢丞相,揽大权于一身,日理万机,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这种情形难以持久,其结果必然仰赖宦官。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阉寺之人,朝夕在人君左右,出入起居之际,声音笑貌,日接乎耳目,其小善小信,皆足以固君心。”②所以,严禁宦官干政的朱元璋在不知不觉中将那些曾被他视为权柄天敌的宦官当作助手,继而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了。如洪武八年(1375年)派“内使赵成往河州,以绫绮帛市马”③。洪武十一年(1378年),“遣内臣吴诚诣总兵官指挥杨仲名行营观方略”④。洪武十九年(1386年),“行人刘敏、唐敬偕内巨赉磁赐真腊等国”⑤。由此可见,明代宦官参与政事,实由朱元璋开其端。
然纵观洪武一朝,宦官虽参与政事,但由于朱元璋对太监管束非常严格,只要稍有违法,就严加惩罚,因此,尚未酿成祸害。不过,仅仅到了儿子朱棣手中,就使这一祖训起了一个微妙的变化。《明史·职官志》:
成祖亦尝云,朕一遵太祖训,无御宝文书,即一军、一民,中官不得擅调发。朱棣明曰遵奉祖训,但却将乃父规定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悄悄地改为不得擅自作主。换言之,只要在皇帝可控制的范围内,宦官自可做主。于是,明代的宦官悄悄地走上了问鼎权力峰巅的第一步。永乐元年(1403年),内宫监李兴奉敕往劳暹罗国王。永乐三年(1405年),遣太监郑和率舟师下西洋。永乐八年(1410年)都督谭青营内有内官王安等,又命马靖镇甘肃、太监马骐镇交趾。永乐十八年间(1420年),设立东厂,由太监头目掌握。从此,明代宦官权力从无到有,获得了出使、专征、监军、分镇与刺臣民隐事之权。此明代宦官权力嬗变之一。
至朱棣儿子宣宗时代,采取了一项措施:在宫中设立“内书堂”,收容十岁以下净身儿童二三百人,由翰林院学士当教师,学习儒家经典,对宦官进行文化教育。《明史·宦官传》:
后宣宗设立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用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
如果说成祖对朱元璋之祖训还有所顾忌,而只是阳奉阴违的话,那么,宣宗则是公然阳奉阳违了。众所周知,历史上太监大多不学无术,甚至识字无几。在唐朝曾有不通文墨的太监抱来通晓文字的女官刺听皇帝与大臣密议内容的笑话。有鉴于此,朱元璋立下祖训:“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明史·宦官传》载,宣宗设立内书院,事在宣德元年(142年)七月,目的是提高宦官的文化素质,以便让他们将来做秉笔太监时,能够遵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批文,以减轻宣宗本人每日批阅大量奏文的政务负担。从设立内书院始,宦官读书成为定制。这就为日后宦官在荒主执政时干预政治作了重要的铺垫。此明代宦官权力嬗变之二。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到了英宗时代,宦官权力进一步扩张,开始握有典兵之权。《明史·叶钊传》:
应诏陈八事,中言……宦官典兵,于古未见,唐始用之,而宗社丘墟;我正统朝用之,而銮舆北狩。
正统是英宗的年号,他重用宦官王振,不断地委以重任。然自正统元年至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凡十四年,前七年上有太皇太后,下有三杨,号称治平,王振尚不得逞其奸。而后七年太皇太后及杨荣、杨士奇相继去世,三杨在世者唯有杨溥,但也年老多病,于是王振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他竟然把太祖立于宫门上的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摘了下来,世人无不知权在王振,公侯勋戚皆呼之日“翁父”。及瓦刺来攻,英宗亲征,授王振以指挥军事的大权,这是明代宦官直接握有兵权之滥觞(以前仅是充任“监军”)。此明代宦官权力嬗变之三。
明代宦官权力全面扩张,是在宪宗朱见深统治时期,他赋予亲信宦官以军政大权。邹智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上疏:
臣又闻高皇帝制阍寺,惟给扫除,不及以政。近者旧章日坏,邪径日开,人主大权,尽出其手。内倚之为相,外倚之为将,藩方倚之为镇抚,伶人贱工倚之以作奇伎淫巧,法王佛子倚之以恣出入官禁,此岂高皇所许哉。
邹智所言,指的是宪宗任用宦官汪直。汪直当时领西厂,气焰熏灼。汪直每次外出,随从甚众,前呼后拥,遮街塞巷,朝中公卿大臣遇之皆避其道。一次,兵部尚书项忠遇之不避,备受其辱,可谓一手遮天,以至“今人但知汪直太监也”,朝中大臣皆唯其马首是瞻,汪直实际上掌握了朝政。并且,汪直还于成化十四年(1478年)、成化十七年(1481年)两次外任边将,指挥军队打仗。明代宦官被用如将相,此明代宦官权力嬗变之四。
至此,明代宦官的权力完成了其扩张的全部过程,明代宦官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以后刘瑾的肆虐,魏忠贤的专擅,不过是上述先例的历史延伸与再现罢了,从实质上说,明代宦官于政的法定手续,在宪宗时代就已完成。此距洪武颁布“不许宦官干政”的祖训仅一百年耳。何以洪武之祖训会背弃得如此之速呢?究其原委,笔者认为有三:
其一,政治需要。明成祖朱棣任用宦官,委以权力,完全是因为当年在靖难之役中,尚为燕王的朱棣就是靠勾结受建文帝压迫的太监而掌握了建文帝的动向,此后又在其围攻南京时,与宫内的太监里应外合取得了胜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因此,朱棣上台后,也害怕会有失意的宦官像出卖建文帝一样出卖自己,故而不惜背叛祖训,拉拢宦官。《明史·刑法志》云:“初,成祖起北平,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故即位后专倚宦官,立东厂于东安门北,令劈昵者提督之。”而朱棣自己的宦官,如狗儿等,在“靖难”之役中,也为朱棣在战场上立过功。说白了,明成祖授宦官以权柄,完全是一笔政治交易。
其二,主怠赖宦。与创始基业的开国帝王们不同,越到后来,其继承者们便越趋于荒怠、腐化,这是中国每一个朝代都反复上演的一部回旋曲。继位的帝王们坐享其成,当然体会不到其先祖创业的艰辛,遂享乐深宫,不问政事,权柄往往被委以亲信宦官。于是,宦官的权力便得到了不断地扩张。宣宗设立“内书堂”,提高宦官的文化水准,本意是把他们培养成秉承旨意的帮手而已,所谓秉笔太监。故宣宗虽然让太监批阅文书,自己亦每日亲笔批阅奏本,并对太监的批文进行审查,秉笔太监未敢售其私。但后来的帝王们就没了这份闲情逸致,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享乐,有的干脆撒手不管,宦官们“遂逞其志矣”。武宗时的宦官刘谨,遇一军人向其贿赂,他便批示:授某某官,转发兵部。兵部在批示上盖上大印,就成了正式任命书,武帝则完全蒙在鼓里。至于熹宗,更是历史上有名的“顽重”,走马、戏水、做木匠,无所不能,就是不理朝政,因此,魏宗贤才得以售奸。
其三,人治随意。缺乏法治的保障,政策的决定完全取决于人主的个人意志,这是明代,也是历代宦官权力失而复得的根本原因。明朝并非没有制度,甚至应该说,制度还很严厉。明太祖把宦官不得干预朝政的规定不仅定为祖训,还被制成铁牌立于宫门外,其用意就在于永远地告诫子子孙孙,谨防大权旁落宦官之手。但为何仅仅隔了一代,从建文帝开始就渐渐地弃之不顾了呢?关键就在于封建社会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统治者对制度法律的确立与废除有很大的个人随意性,他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颁布新的法律,而不受包括祖训在内的一切制度的约束。于是,历史就上演了这样一幕讽刺剧:朱元璋最怕宦官专权,但恰恰是这个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被人们耻之为“最大的太监帝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注释:
①《明太祖实录》卷239。
②《明太祖实录》卷112。
③④《国榷》卷6。
⑤《国榷》卷8。
魏忠贤被封为九千九百岁,这种荣耀离王者只差一步,可是一步之遥,咫尺天涯,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厂主,魏忠贤的权力非常大,他可以代替皇帝批红,他可以执掌宫廷礼仪和刑名官司及管理遍布全国各地各级衙门的太监,可是明朝的太监与唐朝太监有本质不同,唐朝皇帝可以任免皇帝而明朝太监只能受皇权尊宠而无动摇国本的势利。
多疑的朱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设计了内廷宦官衙门制度,朱元璋将宫廷中婆婆妈妈的事情交给宦官操持,宦官们负责宫廷婚丧嫁娶和百官公卿进宫的马牌,朱元璋认为杂事可以让他们来做,政事则绝对不能让这群生理不健全的人来做,同时为了保证杂事不出乱子,朱元璋制定了法律监督内廷二十四衙门管理工作,二十四衙门中负责皇帝秘书工作的司礼监成为首席部门,为了
皇权可以无死角的控制权力,朱元璋在宫内立铁牌:宦官不得干政!
朱元璋身强力壮且精力充沛,皇太子朱标等了二十多年最后走在他前面,于是年幼的皇太孙朱允文继承皇位。兵强马壮的藩王们不甘被自己侄儿建文帝收了兵权而选择造反,其中秦王朱棣抓住机会重新梳理了江山取得了皇位,朱棣即位后为了稳定政局派出大量亲信宦官充斥到各级衙门,宦官们无法形成利益团体,因为他们都是受皇帝崇信而上位。明朝的权力中枢仍然是内阁领导下六部,皇帝用锦衣卫监督百官,内廷的二十四衙门没有多少权力扩张,朱棣和自己儿子都很勤政没有多少机会给身边的人。
宣宗改革,宦官崛起
善始者实繁,刻终者盖寡。朱棣和儿子为孙子朱瞻基打下了好基础,朱瞻基作为盛世皇帝改革了朝政建立了批阅奏折的日常工作流程,内阁负责管理内外的条陈梳理成条旨,皇帝负责审阅朱批,大明帝国每天发生事情太多,皇帝二十四小时不睡觉都忙不完,于是翰林院内设了一个内学堂培训有灵性的小宦官识文断字,这些宦官毕业后分配到司礼监负责披红,宣宗改革政务举措极大提升司礼监的权力,久而久之皇帝懒惰下来,宦官们利用批红权力进行敛财,内阁成员为了首辅的位置勾心斗角拉拢内廷,朱元璋的监督体系在不作为儿孙面前土崩瓦解了。
司礼监获得了权力形成了与内阁分庭抗礼的能力,于是历届内阁都与司礼监明争暗斗不断,分化瓦解的帝王术得到了成功,皇帝们自得其乐,到了明朝末期皇帝们基因传递出现了问题,明光宗朱常洛在三十八岁的时候驾崩了,他十六岁的儿子朱由校继承了皇位,朱由校正处青春期依恋乳母客氏,客氏与宦官魏忠贤私通,一个少年天子永远睡不够,一个权力熏心的赌徒魏忠贤获得了机会可以为所欲为,通过客氏的关系魏忠贤从洗马桶的太监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东厂厂公,魏忠贤用批红权力与内阁抗衡,用东厂特务排除异己,加上天子乳母的关照,大明帝国成为魏忠贤牌桌的赌注。
天子收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其时,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主要忧患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朱由校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阳、辽阳,辽东局势日趋严峻。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为稳定辽东,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在阉党策划下,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被杀,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药?身亡,终年23岁。
朱由校没有留下子嗣,他的弟弟朱由检继承帝位,年号崇祯,崇祯皇帝十七岁即位面临内忧外患,他需要一颗人头来转移政治尖锐矛盾,这颗人头就是文官集团宿敌魏忠贤,魏忠贤把东林党人搞残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刚愎自用的朱由检喜欢自己料理奏折批红,魏忠贤被剥夺了权力安置到凤阳养老,这是九千岁最高待遇了,凤阳养老待遇是开国元勋们特权,但是话说回来,明朝开国元勋基本上都是九死一生到最后难善终,朱由检坐稳了帝位开始清理宦官集团,魏忠贤被判凌迟挨了三千八百刀,宦官集团的失势意味着文官集团崛起,学富五车的帝国精英们变本加厉腐败下去,十七岁的朱由检与文官集团斗争了十七年,最终吊死在煤山上,忠心的小宦官们帮皇帝装敛入棺,多尔衮军队进城后全部戴孝祭奠这位勤勉的亡国之君。天子收国门,君王死社稷!
魏阉煽虐时,士夫太无耻。宰相为家奴,九卿作义子。 生祠遍九州,举世从风靡。不特廉耻亡,直是人心死。 幸而熹宗立,享国七年止。寿考跻神宗,其祸伊胡底。 庄烈奋天诛,天下快无比。巍巍九千岁,填死沟壑里。 何以迨末年,忽奉收葬旨。岂其反初心,当作忠良视。 此事拗而奇,反翻难究拟。即云方寸乱,颠倒何至此。 开门迎闯王,明祚竟亡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1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