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流放宁古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流人”,就是被流放之人,这并非陌生词汇。从屈原流放湖南,苏轼流放海南,文人便以柔弱的身躯走在了彷徨的路上。宽大的袍袖遮住手无缚鸡之力的手,当峨冠博带被驱赶和折磨时,这些文人的眼泪落在了厚厚的山河之上。然而屈原和苏轼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如果在清代则将会被流放到极寒之地的黑龙江,痛苦则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了。清代流放黑龙江最具代表的诗人吴兆骞,江苏吴县人,曾被称为“江左三凤凰”之一,因“丁酉科场案”(又称南闱科场案)被人诬陷,流放宁古塔。他于顺治十六年(1659 年)闰三月初三出京,行期4 个月,当时吴兆骞才 27 岁,待其亲友筹钱将其赎回时,他已经 50 岁,在宁古塔流放 23 年。
在清代流放区域中,黑龙江地区的流人数量最多,据统计被流放者达10余万人,地点主要是在今天的牡丹江宁安附近和齐齐哈尔附近。
康熙二十一年“发宁古塔与穷披甲之人为奴”,成了被流放者的身份。到了雍正三年(1725),开始划定充军的具体地点。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式颁布《五军道里表》,自此清代充军之地有表可依。五军共分五等,“凡五等,曰附近,发二千里;曰边卫,发二千五百里;曰边远,发三千里;曰烟瘴,曰极边烟瘴,发四千里。”其中以发配黑龙江为最远最残酷。宁古塔地区地处“极北”之地,“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弥望无庐舍,常行数日,不见一人。”[2]黑龙江当时可谓,“千里荒野,人烟稀少,野兽成群,虎狼出没。”考虑到“发往黑龙江、三姓地方之人,俱因凶恶发遣,人亦日多,若发在一起,必致生事行凶。”所谓发遣,即是将大批罪犯发配至东北、地区,充当苦差或给当地驻防兵丁为奴。这种“发遣为奴”的形式成了整个清朝比处死犯人好一点的刑罚。
黑龙江的宁古塔到底有多可怕?
宁古塔,满语“六个”的意思,这里当时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这里有多冷呢?作为黑龙江长大的我,对此深有体会,白天最冷时期可达到零下38度,夜晚甚至可达到零下40多度。如果没有保暖设备,单靠避风的茅草屋是非常难熬的一件事,何况在那个物质简陋的流放者的生存年代里,被冻僵、冻死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春初至三月终,日夜大风,如雷鸣电激,尘埃蔽天,咫尺皆迷。”四季皆若冬,“八月雪,其常也” ,这些都是写实的。“《绝域纪略》的书中描写了流放在那里的江南女子汲水的镜头: 舂余即汲,霜雪井溜如山,赤脚单衣悲号于肩担者,不可纪,皆中华富贵家裔也。”在这些可怜的汲水的女子里,肯定有着不少崔莺莺、林黛玉这样的人物,昨日的娇贵矜持根本不敢再回想。连那点哀怨悱恻的恋爱悲剧,也全都成了奢侈。”
那些曾经生活在江南的文人,本是没有独立生活的人,一下子到了这极寒地带,顿时变得凄惨无比。“文人来到此地,往往白天赤脚踏冰,夜晚单衣无眠。”流放文人,多是来自江南世家。初到东北的他们无论是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艰苦的生活条件,都有着极大的不适应。首先东北边塞的严寒,与这些流人原有生活环境的气候形成了巨大反差。流放文人的聚集地宁古塔地区,更是“牛车仍杂沓,人屋半荒芜。”来描述东北地区的萧条景象。文人出身的吴兆骞初到宁古塔,饮水只能凿冰取之,常常以水煮稗子果腹充饥。
严寒地带
流放文人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的同时,遭受着极端气候的折磨。宁古塔“雪深丈余,其寒令人不能受” ,其族人常常“栖身于大路之旁,寒威透体”卜魁戍所的生活条件比宁古塔更加恶劣,常常“躬自灸炕,坐荆棘风雪中”,本是江东望族的方氏家族,却也只能“扫马通薪。
极其艰苦严寒的流放环境,让这些南方文人体会到了精神以外的巨大痛处,这也成了清代流放黑龙江创造历史上流放遭遇的最惨最极端的一个时期。
能够回到江南故土是所有流放者的最大心愿,然而故乡已经物是人非。
在强大命运安排面前,有些文人只能选择适应,不然就是只有死路一条。少部分的流放文人可自谋生路、也有一些人为适应战略需要被编入官庄、水师营中,情节严重重者发遣为奴,成为奴人犯。流放文人因其身份的特殊,如非特殊定罪,大多可以“各就本人所长”在当地地保的监管下,“文人富则学为贾,贫而能通满语则代人贾,所谓掌柜者也。贫而不通满语则为人师。”其家眷族属通技艺者,也可为人幕僚、从医为生、为商经营、事耕种。
即使多年后归乡,家族也早已败落,过着惨淡的生活。本出身贵胄号,称云麓老人的方拱乾晚年衰败,在赎还后,“既老且贫,无家可归”,只能流落扬州以卖字为生。得友人资助得以赦归的吴兆骞,归京后也在贫困中病逝。有的流放文人的后代为了实现先人能够回到老家的夙愿,最后只能将遗骨抱回故乡埋葬。
康熙时期的诗人丁介曾对此形容说:“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 这种悲情到了顾贞观把自己的旧有吴兆骞从黑龙江救出来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挽救朋友,顾贞观几乎是倾家荡产最后才将门路搭到太傅明珠儿子纳兰容若这里。当纳兰容若都觉得此事难办时,顾贞观将他与吴兆骞的《金缕曲》给他看,纳兰容若被这种真正的友情所感动,两首词让人读了简直同侧心扉,为之泪下:“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纳兰容若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应再叮嘱我了。”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 。《余秋雨流放者土地》
在明珠之子纳兰性德,顾贞观、徐乾学、徐元文、宋德宜等人的积极努力与出资扶助,最终以认修纳金。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得以“复归本土”,结束了长达 23 年的流放生涯。晚年的吴兆骞,虽赦归还京但多年的流配生活使其贫病交加,也如方拱乾般,生活拮据。生活状况也与在戍所时,教徒授业,于友人附和对诗,受到的优待和照顾受相差甚远。回京后仅三年就去世了。
最后以余秋雨先生深情感触作为本文的结尾:“不管怎么说,东北这块在今天的中华版图中已经一点也不显得荒凉和原始的土地,应该记住这两个家族和其它流放者,记住是他们的眼泪和汗水,是他们软软的南方口音,给这块土地播下了文明的种子。从宏观来说,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部分流放者从伤痕累累的苦痛中挣扎出来,手忙脚乱地创造出了那些文明,并不能给流放本身增色添彩。且不说多数流放者不再有什么文化创造,即便是我们在上文中评价最高的那几位,也无法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流人人才。第一流人才可以受尽磨难,却不能受到超越基本生理限度和物质限度的最严重侵害。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首先宁古塔在哪里这个问题,其实到现在还是一个疑问,因为根据历史的片言只语,我们只知道宁古塔是一个清朝罪人流放的地方,但是我们无法得知宁古塔到底是一个建筑的名称还是一个地域的名称,或者是一个城的名字。而现代的学者都是各有各的道理,有的人说是在黑龙江的宁安,有的人说在黑龙江的海林。虽然无法考证宁古塔到底是在哪里,但是确定的是宁古塔是确有其事,而且也是清朝的流放之地。
至于为什么清朝喜欢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而不是一杀了之,这就要从几方面分析了。第一宁古塔在清朝人中的地位,虽然宁古塔是流放之地,而且位于的地方属于边陲地区,环境是相当的恶劣,恶劣到是么程度呢,终年的大雪、荒无人烟、气候反常,根本就是不是能够生活的地方。
但是这个地方确实清朝的起源之地,只是后面环境的考虑迁移了。所以作为清朝兴起之地的宁古塔是相当的重要,清朝当然不希望宁古塔继续这样放任下去越来越荒芜,而自己又不想充当拓荒牛,那么流放犯人无疑是当时最好的选择。罪犯充当人力去进行拓荒,一举两得,而且就当时看来效果还很好,宁古塔的情况因为一些流放犯人的经营,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城邦。
第二是当时来说其实流放的惩罚是比砍头要更加重的,古代人和现在的人对于土地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他们是以土地为生的人,生于斯长于斯,古代有根这样的说法,你看古代客死异乡的无论怎样都想要回到故土的情结就知道,根对于他们的重要程度,而且这里有他们的妻子儿女亲人,一旦流放了每天不只需要承受皮肉之苦还有承受心灵上的煎熬,砍头也就是一时之痛而已。
清朝历史上宁古塔一地赫赫有名,作为重刑犯的主要流放地,让很多人闻之胆寒。宁古塔到底为什么被人所惧怕呢?那得先从流放这一刑罚说起。古代百姓们最为渴望的是安居乐业,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普通人一生的梦想。所谓故土难离,如果抛家舍业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离开亲人族人,那算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了。如果到了一个荒凉偏僻、条件恶劣的地方,更是糟糕到极点。
所以统治者为了表现自己的?仁慈?,发明了?流放?这一刑罚。这种刑罚比死刑稍微轻一点,起码保住人的性命。但对于流放到什么地方,统治者自然是花费一番心思。毕竟怎么也得让罪犯受到惩罚不是?
各朝各代所用的流放地点和流放具体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宋朝时期犯人常被流放到岭南一带,那里人烟稀少,荒凉至极,气候湿热,毒虫遍地。犯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那里,一路上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极其虚弱,到那里又水土不服,一旦蚊虫叮咬后感染疟疾,那就是九死一生,更别提其他惩罚了。而到了清朝,也是本着?不忍刑杀,流之远方?的原则,将一些犯了大错的人流放,而此时选择的地点则是东北苦寒之地。宁古塔就是这时被为犯人视为黄泉之地。
宁古塔之所以得名,并不是因为此地有类似于雷峰塔之类的建筑。在满语中,?宁古?是数字?六?的意思,而?塔?则是?个?的意思。
宁古塔所在地是在今天的黑龙江省海林市,相传清朝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六位祖先曾经在此地居住过。当时此时是边陲要地,也算是清朝的老本营,所以即使气候寒冷,居住条件恶劣,也一直有部队驻扎于此地。
犯人为什么视宁古塔为黄泉之地,甚至一听说自己要被流放到那里先行自我了断呢?
第一,环境恶劣,不适合生存
当时的宁古塔平均气温比现在还要冷很多,一年到头无霜期不过百天。从八月中旬到第二年的四五月都是白雪皑皑。而无雪的季节也是气候阴冷,狂风暴雨不断。
而流放到此地的犯人大多数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身体羸弱。从气候宜人的关内来到宁古塔,很难适应这种寒冷的气候,冻伤甚至冻死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此外这里有东北虎,熊瞎子等野兽出没,一旦不幸遇上,想全身而退几乎是痴人说梦。每年葬身野兽之腹的犯人也不在少数。
第二,受尽折磨,身体吃不消
来到宁古塔后,犯人们就被当成奴隶使用。当时看守宁古塔的士兵多为?披甲人?。类似于民兵,闲时有战事时披甲上阵,平时就以种地打猎为生。
犯人是分配给这些?披甲人?为奴,做着又苦又累的活计,甚至代替牛马耕地。碰上脾气暴躁的主人,挨打也是分分钟的事。加之生存艰难,清兵发饷不及时,士兵吃的都不好,这些犯人吃穿就可想而知了。干活挨累吃不好睡不好,犯人们又会倒下一大批。
第三,饱受摧残,精神易崩溃
很多犯人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人上人,一旦成为低贱囚徒,思想上很难接受。还有一些人并不是自己被流放到此,而是妻子儿女都一同被流放。
在这里女人会被士兵凌辱,这种精神折磨也会让人崩溃。所以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活下来的几率少之又少。
但也有一些能力不凡的人在宁古塔混得风生水起。比如文人吴兆骞在宁古塔开起了私塾,不仅高徒满座,而且还成为巴海将军的幕僚。
另外有商人杨越,在宁古塔开江南小吃店,以独特的风味让当地人赞不绝口,后来又做了倒爷,让当地人用人参,鹿茸等东北特产和江南商贩交易,一下子成了商业领袖。
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人才也都为宁古塔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这也是当时统治者流放罪犯到这里的另一个目的吧?
所以等到清政府倒台时,宁古塔已经不再那么荒凉。这时候皇帝没了,王朝覆灭了,犯人们也恢复了自由身。一些人思念家乡,选择千里迢迢回归故里。但是更多人则留了下来,因为他们离家多年,家乡里亲朋好友也通通没有了,回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对他们来说,宁古塔就是自己的家了。而且随着在宁古塔呆的时间久了,他们也逐渐不受歧视和虐待,和当地?披甲人?融入一起,结婚生子,他们不再是犯人,而是宁古塔人!
01 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清皇族的老家。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二是为清皇族的发源地?增砖添瓦?做建设。
流放是对有罪之臣的一种惩罚,主要是在流放的过程中能够让他好好反思自己的错误,如果表现的好还可以重新得到重用。流放的地方通常都很荒凉。但是在清朝有一个奇怪的传统,他们喜欢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许多反映清朝生活的历史剧中,经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那么,何为宁古塔?宁古塔又在何处?其实,宁古塔不是?塔?,而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
旧城在今黑龙江省安宁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宁古塔属边远地区,旧时,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很适合罪犯改造。即不是塔,而为何又称为?塔?呢?相传,清皇族的远祖兄弟六个,曾居住于此。满语谓六为?宁古?,个为塔,古称?宁古塔?。
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
二是为清皇族的老家?增砖添瓦?。
清时,全国偏远落后的地区有的是,可清王朝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造,而首选宁古塔呢?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要忍饥挨饿,为当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显示祖上的荣耀。
历史上的罪犯流放最早起源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到了清代有了较大发展,逐步健全了罪犯流配制度,设置了多处罪犯流放点。顺治初年,已制定了大清律,对罪犯的流放作了详细规定,主要是流放人员的起因、种类,流放人员的刑期,流放人员的生活等。
乾隆初年公布的《大清律例》规定:?强盗免死减者,行劫数家止首一家者,伙盗供出首盗即时拿获者,偷盗坟墓二次者具佥发宁古塔等处。?发往宁古塔的罪犯,一般以10年为期,然后考察他的现实表现,如能悔过自新,改恶从善,又情愿回原籍者准予回籍。但如果被判处无期徒刑,将永远不得入关,除非皇上特批。
根据《中国通史》、《清史稿》等史书记载,发遣到宁古塔的罪犯,除了平民百姓和旗人外,还有朝廷大臣。顺治十二年(1655年)吏科副给事官彭长庚,一等子爵许尔安因上疏称颂睿亲王多尔衮,并要求为多尔衮平反昭雪,并恢复爵号。皇上将此事交给大臣们密议,密议结果,判处二人死刑。但皇上念其二人曾有功于朝廷,便下召免死,流放到宁古塔。
清朝期间,发配到宁古塔的?名门望族?也不计其数。康熙年间,轰动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案、方孝标《滇黔纪闻》案,先后涉及三四百人,包括康熙的宠信江苏巡抚张佰行、名人志士方苞等许多无辜人员受到株连。康熙看过奏折后,认为涉案人太多,有些恻然。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他的六十大寿了,他也想讨个吉利。据此判决,只斩戴名世一人,并未罪及家人。对方孝标,因其已过世,并未深究,只是将其子及家人一并发往宁古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1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